-
1 # 文二郎
-
2 # 大蝦風輕揚
在我看來,一起去滅明教和沒有為張翠山報仇不是一碼事,兩者之間並沒有衝突。因為這兩件事的出發點就完全不同。
張三丰百歲壽誕,他的幾位弟子遵從張真人的意思,原本只是打算小辦一下,武當內部自己熱鬧熱鬧即可,不想這時他們失蹤多年的兄弟張翠山迴歸。而十多年前,王盤山一戰謝遜大發神威,以獅子吼震暈了無數參加揚刀大會的群豪,在揚帆出海時,也有多人見過張翠山和謝遜同行,此刻見到張翠山歸來,與謝遜有仇的各派中人自然要找張翠山問謝遜的下落。結果張三丰的百歲壽誕卻成了兵戈之地,好好的喜事卻最終以悲劇收場。
武當七俠兄弟情深,曾打算與在場的各派翻臉一戰,也要保住張翠山武當七俠是金庸江湖中少有的兄弟齊心,感情極其深厚的團隊。他們七位兄弟之間雖然年齡大小不一,但一同在張三丰門下學藝,感情極其深厚,每個人都真正付出了真心,為自己的兄弟甘願付出一切,比如屠獅大會上,殷梨亭搶在俞蓮舟前面與周芷若一戰。
張翠山歸來,武當七俠自然是高興異常,眼見與謝遜有恩怨的各派相繼打著上山拜壽的幌子打算逼問張翠山謝遜下落,七俠原本打算在張三丰壽誕後在黃鶴樓召開英雄大會,言明張翠山不能透露謝遜下落的苦衷。但屠龍寶刀太過吸引人,各派迫不及待地上門,也打亂了七俠的計劃。
在壽誕上,眼見各派的門人弟子皆是腰間鼓鼓的,顯然是藏著兵器,來者不善。宋遠橋、俞蓮舟和張松溪等人商議,甚至打算以虎爪絕戶手製服各派的首腦人物,先發制人,先渡過眼前的難關再說。武當派並沒有放棄張翠山,甚至為他不惜與各派為敵。
只是少林到來時,七俠打算以真武七截陣與各派一戰。在殷素素替代俞岱巖,向他請教真武七截陣的訣竅時,被俞岱巖認出她就是害得自己臥病在床的直接兇手。張翠山一則惱怒摯愛的妻子的隱瞞,二則對自己的三師兄俞岱巖的傷殘愧疚不已,自責懊惱,三則出於兄弟義氣,不能透露謝遜的下落。一時激憤之下,張翠山走了極端,選擇了一死了之。
其實張三丰和武當諸俠都清楚張翠山的個性,不願透露謝遜的下落不是導致張翠山想不開的原因。在帶著殷素素上山後,七俠已經擺明了要替他開脫,抗過各派的壓力。只是張翠山也是極重感情的人,自己的妻子成了三師兄重傷的直接兇手,夫妻本為一體,這個責任自然得他來負。七俠和師父對他好,他也自然要投桃報李,不願武當為他流血犧牲,所以他毅然選擇了犧牲自己。
張翠山一死,人死不能復生,張三丰和他的師兄弟們也清楚上門的各派充其量只是幫兇,直接導致張翠山走了極端的是他的性格,是他對俞岱巖傷殘的補償。縱然一怒之下為了出氣將在場的各大派滅了又如何?張翠山夫婦也無法再原地復活。
何況張三丰身為正派領袖人物,威震天下幾十年的武林泰山北斗,也無法做出為了弟子滅了在場各派的舉動來。要真是做了與邪魔外道有何區別?所以雖然心傷自己徒弟之死,張三丰在悲痛之下,還是忍住了心中的暴虐感,揮揮手讓各派下山。
只是各派都知道,他們從此與武當算是結下了樑子,再也別想真正地親密無間,密切合作了。
圍剿光明頂,是武林正道各派的大事,作為足以與少林分庭抗禮的武當,如此盛事又怎能少了他們的參與?張三丰無疑是天縱奇才,短短的時間內就快速崛起,一手將新創的武當派帶成了排名前列的大派,足以與傳承千年的少林分庭抗禮。雙方一南一北,隱隱都是武林領袖。
明教在陽頂天離奇失蹤後,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局面,原本大好的局勢頓時變得一團亂麻。楊逍雖然作為光明左使,右使範遙又失蹤,教中地位以他為尊。但楊逍的能力和威望並不足以壓服其他教內高層人物,起碼五散人就對楊逍極不服氣。
明教被稱為魔教,自然是良莠不齊,教內品行不端之人極多。包括名義上的首領楊逍都有品行不堪之處,以見不得人的身段害得峨眉女俠紀曉芙失身於他,生下女兒後被滅絕師太擊殺。四大法王中的謝遜更是成為了江湖公敵,四處殘害無辜之人性命,只為逼迫成昆現身與他一戰。青翼蝠王韋一笑練功出了毛病,甚至要吸人之血才能緩解症狀。
雖然普通弟子中良善之人也甚多,但首領人物中品行不端之人確實有不少。再加上成昆從中挑唆,明教與中原各大正派矛盾極深。
後來六大派商議好一起去圍攻光明頂,這對武林來說是一件盛事。武當身為正道各派實力靠前,南武林的領袖,如果袖手旁觀,置身事外,又怎能服眾?換句話說如果其他五派撇開武當,自己前去滅明教,武當才會有意見呢,這是瞧不起我們武當嗎?
武當派之所以不計前嫌,與少林、峨眉、崑崙等五大派一起前往光明頂,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出於正義,以及對明教為禍江湖的不滿。只是武當畢竟身為名門大派,行事堂堂正正,心存慈悲之念,在圍剿明教之時並未大開殺戒,像滅絕一樣拿普通的明教教眾出氣。
在光明頂上一場大戰,武當五俠與只是點到即止,與白眉鷹王這位與他們的五弟有極深淵源的明教法王大戰一場,並未做得過分。其行事也盡顯名門正派之風範,遠遠不像崆峒等門派表現得讓人大跌眼鏡。
所以說武當派沒有選擇為張翠山報仇,也只是因為他們知道各大派的逼迫只是誘因,導致張翠山自盡的也只是他的性格。公然發難將在場的各派首領人物一網打盡,也不符合武當派的人設,毀了武當生存的根基。而不計前嫌和五大捎去滅明教,也只是身為正道名門大派的責任感,或者說只是被迫無奈,畢竟如果選擇置身事外,顯得武當擔當不夠,有失武當領袖風範。
-
3 # 卓爾不群黃老邪
題主可能不太清楚張翠山自盡的原因,五大派並不是“兇手”。
張三丰百歲壽誕時,張翠山攜妻兒千里迢迢從冰火島趕回中原,只為恩師祝壽。那天武當山上格外的歡樂、喜慶,從張三丰到武當七俠,再到門下弟子,都很開心。
但就是在那天,江湖上以五大派為首的一群人,藉著祝壽為由,上武當山逼問張翠山明教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
原來十年前,張翠山奉師命下山,到江南查探傷害三師哥俞岱巖的兇手,在天鷹教王盤山揚刀大會中,與天鷹教殷素素和謝遜一起失蹤了,同時下落不明的,還有一柄屠龍刀。
謝遜早些年在江湖上濫殺無辜,得罪了很多仇家,加之身懷至寶屠龍刀,被很多人盯上了。到武當山逼問張翠山的人,有找謝遜尋仇的,也有打屠龍刀主意的。
張翠山當時已經跟謝遜結拜,自然不可能出賣義兄,而武當派實力強大、在江湖上頗有威望,自然也不怕前來鬧事的人。
本來武當派是打算等張三丰過完生日後,在邀集天下英雄說明情況,沒想到五大派不講規矩,直接上山鬧事,不過武當派也不是吃素的,雙方協商之下,決定按照江湖規矩處理,各派出幾位高手比武。
但在此時卻發生了意外,因為五大派鬧事,牽扯出了十年前的一莊慘案。
張三丰是武當派的創派祖師,他生平收有七位弟子,合稱“武當七俠”,分別是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
十年前,俞岱巖奉師命下山除惡,在返回途中捲入了屠龍刀的爭奪中,並且意外得到了屠龍寶刀。他覺得此刀關係重大,決定帶回武當山交給師父張三丰處理,結果在途中遭到了天鷹教的埋伏,身中劇毒。
偷襲俞岱巖之人,就是天鷹教的殷野王、殷素素兄妹,他們將俞岱巖打傷後,託龍門鏢局都大錦護送他回武當山,結果在武當山腳下被朝廷汝陽王府的高手阿三給劫走了。
阿三為了逼迫俞岱巖說出屠龍刀的下落,將他打成重傷,並且用少林派神功“大力金剛指”捏碎了他四肢骨關節。
待張翠山趕到時,俞岱巖已經倒在路邊奄奄一息,不省人事。張翠山將俞岱巖帶回武當山,經過張三丰一個月的悉心治療,雖然保住了一條命,但卻因此全身癱瘓,武功全失,成了一個廢人。
俞岱巖遇害,是天鷹教殷素素間接所致,當張翠山知道這件事情時,痛不欲生,左右為難,對三師哥充滿了愧疚,他想殺了妻子為三師哥報仇,但又下不去手,最終一時想不開,在張三丰面前拔劍自刎,血灑武當山。
張翠山自盡,純粹是因為心裡愧疚,覺得對不起三師哥俞岱巖,與五大派的關係其實並不大。
所以,五大派並不能算是害死張翠山的“兇手”。
這件事情雖然讓武當派與五大派有了間隙,但影響也不是特別大,大家同處江湖,本就難免磕磕碰碰。
至於武當派為何要聯合五大派圍攻明教,有兩個原因。
首先,武當派與五大派在江湖上同氣連枝,他們屬於名門正派,與被視為“魔教”的明教本來就是對立陣營。
其次,武當派將俞岱巖殘廢、張翠山之死的仇,都算到了天鷹教頭上,而天鷹教乃是明教分支,教主殷天正就是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之一的白眉鷹王。
所以,武當派與明教,既是對立陣營,也有私仇,他們聯手五大派圍攻明教,是很正常的事情。
-
4 # 書山有鐵路
解決這兩個問題首先要分清是非觀。
作為觀眾看來五大派都是庸庸碌碌之輩,明瞭教才是天命所歸,明教都是好人。這是不對的。書中人是沒有上帝視角的。
謝遜作為被逼死張翠山事件的根源,確實濫殺無辜,雖然他殺人是有原因的,是被成昆挑撥的,但他就是殺人魔頭,被殺之人的親朋好友找他報仇是天經地義的。你無法分辨誰是為了報仇誰是為了武林大義誰是為了屠龍刀。所以五大派沒有錯。
張翠山確實是被五大派逼死的,古人忠孝節義比命大,所以才有文天祥,才有崖山十萬眾殉國。所以張翠山也沒錯。武當派是沒有理由就此事報仇。
第二個問題,明教的崛起影響了六大派的江湖地位,這是圍攻光明頂的根本原因,這是利益之爭。趙敏成昆背後的挑撥不過是導火索而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金庸筆下精靈剔透的黃蓉到了中年都不免圓滑世故,可見江湖這個大染缸是何等厲害。
回覆列表
心裡自然是有氣的,但面子上還是不能表露出什麼,因為當時逼死張翠山的那些人只是正當的訴求,張翠山避無可避,只好選擇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