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影生活

    戈達爾說過:電影始於格里菲斯,止於阿巴斯。

    阿巴斯•基阿羅斯塔米出生於伊朗首都德黑蘭,這位電影大師以一己之力讓伊朗電影被世界所熟知。

    2017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有幸在大熒幕上看到了阿巴斯的所有作品。今天給大家推薦5部他的代表作,讓大家對伊朗電影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豆瓣評分8.6分,簡單的故事,純真而美好。

    主人公放學時意外拿走了同桌的作業本,他想起老師白天威脅同桌如果還不完成作業就要開除他。

    小男孩不得不在夜晚將至時,踏上給同桌還作業本的艱辛路程。

    由於不知道同桌住的村莊在哪裡,他到處碰壁,不斷尋找。

    一個簡單的小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孩童的純真,電影結尾作業本中的小黃花溫暖了所有人。

    這部電影獲得了第42屆戛納電影節藝術電影獎。

    《橄欖樹下的情人》

    豆瓣評分8.3分,一部關於拍電影的電影。

    伊朗大地震後,一位導演帶著攝製組來到了小鄉村,選了兩位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男女青年侯塞因和塔赫莉。

    地震前,侯塞因是個窮小子,塔赫莉家庭優渥,兩人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地震摧毀了塔赫莉的一切,侯塞因還是那個窮小子。

    拍戲中,侯塞因喜歡上了塔赫莉,他一遍又一遍的說錯臺詞,做錯動作,就為了能多跟塔赫莉說幾句話,但塔赫莉對他愛搭不理。

    電影拍完後塔赫莉走路回家,侯塞因跑過之字形山路,穿過一片橄欖樹林,在這個大遠景長鏡頭中,我們看到侯塞因追上了塔赫莉,他一定是在告白。

    《生生長流》

    《橄欖樹下的情人》《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長流》共同構成了阿巴斯的“鄉村三部曲”。三部電影虛虛實實,共同構成了伊朗鄉村風貌。

    《生生長流》豆瓣評分8.6分,這部電影更像是在記錄,記錄大地震後的場景。

    人們並沒有沉溺於悲傷的情緒中,而是選擇了積極面對,重建家園。

    阿巴斯在電影中一路尋找《何處是我朋友的家》中那個小男孩,讓人分不清哪些是現實,哪些又是電影,而這,正是阿巴斯的魅力所在。

    《櫻桃的滋味》

    除了“鄉村三部曲”,阿巴斯的《櫻桃的滋味》《隨風而逝》《特寫》等等都是伊朗電影的代表作。

    《櫻桃的滋味》是一部對觀眾很不友好的電影,說白了就是非常催眠。

    阿巴斯在電影中大談自己對生命的理解,拋棄生命或是擁抱生命,是一個深刻的話題。

    《特寫》

    豆瓣評分8.5分,這部電影是半劇情半紀錄的形式,非常能體現阿巴斯的風格。

    虛實之間,表現了一個狂熱影迷的行騙歷程。

    當然,伊朗並不只有阿巴斯的電影,但阿巴斯對伊朗電影的影響和貢獻無疑是最大的,這可以在紀錄片《與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的76分15秒》中看到。

    其他經典的伊朗影片還有:《一次別離》《小鞋子》《推銷員》《黑板》《面紗之後》《魔毯》《生命的圓圈》等等。

  • 2 # 王小照

    最近因為機緣巧合,看了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的電影《一次別離》,並被影片中所展現的伊朗社會所震撼和吸引。

    該片以白描的形式,透過一對夫妻的離婚簡介反映了伊朗社會現代與傳統、道德與法律、城市與謊言、婚姻與愛情、父母與子女、移民與留守等眾多問題。以紀錄片的攝影手法,最大化還原了伊朗生活的真實面貌。

    隨手查閱了一下,目前對於伊朗電影史的系統研究資料並不豐富,而且如果想要“系統地”觀賞伊朗電影,在目前的條件下也比較困難,因為片源難尋。

    接下來我將結合伊朗電影發展的歷史,為大家推薦幾部伊朗優質導演的優質影片。

    1900年8月18日,一段用賽璐珞膠片記錄的日常生活影像,宣告了伊朗電影的誕生。此時,據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放映《火車進站》不到五年。

    然而,伊朗電影誕生後便被鎖入王宮,成為節慶氣氛的時髦點綴,直到4年後,才在德黑蘭第一次與大眾見面。

    此時,伊朗電影的觀眾主要是上流社會的紳士淑女,但不久就因為宗教勢力的干預而夭折了。

    到了巴列維王朝(1925-1979)時期,尤其是二戰後,伊朗電影產業才開始逐漸恢復。湧現出了以達魯希·梅赫朱依為代表的第一代導演。

    他們繼承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寫實風格,用樸素的鏡頭講述現實,開拓了伊朗鄉土寫實電影的道路。

    1979年是伊朗電影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這一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對伊朗的社會文化帶來了巨大的改變。新政權倡導“伊斯蘭電影”並以“腐蝕觀眾”的罪名清洗了一大批導演,徹底淘汰了革命前那些暴力、大腕歌星等快餐電影的粗俗作品,電影音樂、美麗的外景、精緻的化妝、特技鏡頭等電影手段開始受到重視。

    這一時期伊朗電影的特點,除了技術的改善,還有伊朗政府對伊朗電影行業的掌控,電影人的創作自由受到了極大地限制。

    因此,1979年後伊朗電影逐漸發展成兩種主要形式:

    ·官方推崇的為宗教及政治服務的宣傳片。

    ·國際上收到認可的蘊含人生哲理的兒童片。

    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就是第二代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和莫森·瑪克瑪爾巴夫。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1940-2016)

    他是伊朗電影的“靈魂人物”,不僅是舉世公認的電影巨匠,而且伊朗電影復興的功臣。

    他早期的作品以短片見長,如首部抒情短片《麵包與小巷》;

    1974年,他推出了第一部劇情長片《旅行者》(雖然只有74分鐘),細膩地描繪了一個叛逆的鄉村問題少年,執意要到首都德黑蘭看足球比賽。

    80年代,他相機拍攝了一些反應伊朗學齡兒童面臨的問題的紀錄片,如《一年級新生》(1985)、《家庭作業》(1989)等。

    1987年,他製作的《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在當年的盧卡羅電影節上獲獎,為他贏得了第一次國際聲譽。

    1997年,他導演的《櫻桃的滋味》摘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然而卻因為在領獎時親吻頒獎嘉賓凱瑟琳·德娜芙的臉頰而在伊朗引起軒然大波並遭到封殺。此後他更多地活躍在歐洲參與合拍。

    莫森·瑪克瑪爾巴夫(Mohsen Makhmalbaf,1957-)

    他是真正從伊斯蘭革命後起步的“新一代”導演代表人物,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是創立了集電影製作、教學培訓於一體的“馬克馬巴夫之家”。

    他導演生涯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二階段更注重表現自我意識,認為影片的隱喻比劇中的內容更重要,代表作有《騎單車的人》(1988)等。

    第三階段的影片更注重情節的展現和人物的塑造,代表作有《伊朗電影往事》(1992)、《演員》(1992)和《電影萬歲》(1995)等。

    第四階段的影片注重對自我的突破和再創造,偏重電影語言的詩化運用。代表作有《魔毯》(1996)、《坎大哈》(2001)等。

    1997年,穆罕默德·卡拉米當選伊朗新總統,伊朗電影迎來了又一次大發展。

    卡米拉麵對全球化挑戰,對伊朗電影採取了一系列鼓勵和扶持措施,比如宣佈進口影片解禁,取消了若干制約電影發展的條款,將一些被禁的影片投入市場等。

    這一時期,伊朗影片產量激增,湧現出了馬基德·馬基迪、賈法爾·帕納西等第三代導演。

    馬基德·馬基迪(Majid Majidi,1959-)

    他是演而優則導的典型。曾多次主演第一代導演馬克馬巴夫指導的影片,並以代表作《小鞋子》(1997)成為中國國內知曉率最高的伊朗導演。該片也成為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伊朗影片。

    他的早期作品多以兒童片見長,注重表現人物樸實真摯的情感。後期也創作了許多如《巴倫》(2001)等反映難民等群體生活題材的電影。

    他的代表作還包括《父親》(1996)、《天堂的顏色》(1999)、《風吹柳樹靜》(2005)等。

    賈法·帕納西(Jafar Panahi,1960-)

    他是伊朗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曾擔任第一代導演阿巴斯的助理導演,他的多部作品曾榮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他早期的作品同樣以兒童片為主。比如榮獲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以及東京電影節金獎的第一部作品《白氣球》(1995),以及摘得了盧卡諾電影節金豹獎金豹獎和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的第二部作品《誰能帶我回家》(1997)。

    之後,他的電影更多著眼於伊朗社會的侷限性,並引發熱議。比如不僅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而且獲得了金獅獎和賈比西影評人獎的雙料肯定的《生命的圓圈》(2000)。

    2010年,帕納西因拍攝敏感題材影片惹怒當局,被捕入獄並禁止拍片。

    隨著伊朗文化和政策的不斷開放,以巴赫曼·戈巴迪、阿斯哈·法哈蒂等第四代導演迅速崛起。

    巴赫曼·戈巴迪(1969-)

    他出身少數民族,作品中更多地描繪庫爾德人的生活。他喜歡在電影中展示現實世界的人,以及庫爾德族多年來遭受的苦難。比如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攝獎的第一部長片《醉馬時刻》(2000)和《半月》(2006)等;

    他的代表作還包括與伊拉克題材相關的《祖國之歌》(2002)、《烏龜也會飛》(2004)等。

    阿斯哈·法哈蒂(1972-)

    法哈蒂被譽為伊朗的“電影天才”。他的電影均自編自導,作者風格強烈。題材上聚焦於伊朗社會現實,對性別權力差異,中產階級焦慮和精神迷失,兩性在婚姻中的泥沼、困境,宗教、道德等情感和人性抉擇等現實問題,進行可客觀理性的呈現。

    他從第二部電影《美麗城市》開始引起關注,第三部電影《煙花星期三》曾摘得2006年芝加哥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第四部電影《關於伊麗》則摘得第59屆柏林電影節的最佳導演銀熊獎。之後的《一次別離》和《推銷員》均摘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征途2失落水城怎麼玩失落水城家族戰場玩法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