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創業者共享聯盟
-
2 # 禹童
一般而言,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獨有的、可實現產品差異化或持續低成本的力量,是由企業擁有的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資源或要素以及其創造價值的能力所組成。簡單理解的版本就是你能夠為你的客戶帶來什麼。
按照區域網格化營銷的觀點,一個銀行網點應當重點挖掘網點一公里範圍內的客戶,瞭解客戶的分類,實施差異化的營銷策略。
你的產品加服務能和其他銀行網點之間的差異和優勢,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首先是經濟增長環境的不確定性。從國際來看,儘管近年來世界經濟復甦改善基本符合預期,但全球經濟增長不均衡、不可持續的格局仍然沒有根本改變。各國經濟政策的大分化導致全球私人投資流動失衡,金融環境和不穩定的資本流出可能對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企業造成突變性影響。從國內來看,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經濟增長動力轉換問題;經濟增長模式轉換問題;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問題;改革走出深水區問題。
其次是風險管理的不確定性。一是信貸資產質量惡化的不確定性。國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已經連續幾年“雙上升”,未來幾年銀行資產質量仍將面臨一定壓力,比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處理的殭屍企業;產能過剩給銀行造成的資產質量壓力;居民收入增速下降和房地產市場調整可能會導致消費金融業務的資產質量惡化;次級和關注類貸款的上升和遷徙;行業性、區域性的不良貸款“黑天鵝事件”及其“連鎖反應”等。消化處置存量不良貸款,控制新增仍是銀行風險管理的頭等大事。二是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不確定性。信用風險管理一直是中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核心,但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隨著商業銀行國內外金融市場參與程度不斷提高,利率、匯率市場波動以及國內外各類金融市場的風險聯動都對國內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與此同時,部分銀行基層發生的詐騙、資訊洩漏、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等行為對銀行強化操作風險和合規風險管理提出了迫切要求。三是經濟結構調整效應的不確定性。一些銀行資產配置過度集中於低效益、高資本消耗的行業,未來,過剩行業產能出清及債務重組若被進一步推遲,相關的風險將有可能上升。房地產調控政策加碼,房地產市場的不確定性在明顯增加。公司和企業債違約是否有潛在的蔓延風險,也應引起高度重視。
再次是金融市場化的不確定性。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逐步拓寬,必將分流銀行的優質資產。居民全球資產配置需求和多樣化的投資理財產品必將分流銀行的儲蓄存款。利率市場化將會縮小存貸款利差空間,過度依賴利差的傳統盈利模式將難以為繼,商業銀行在盈利模式上要做出根本性調整。匯率機制改革將使商業銀行外匯風險更加顯性化、日常化,提高外匯風險管理能力變得更加迫切。客戶規避外匯風險需求明顯增大,要求銀行在資產管理、交易支付、貨幣轉換等領域提供更多外匯交易和衍生產品等避險工具,也要求銀行具有更加專業的人才結構和產品研發能力。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更加突出,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戰。
除此之外,銀行業競爭的不確定性、銀行業收入的不確定性等因素也是考驗商業銀行應變能力的重要方面。
充滿希望的商業銀行業務藍海
那麼,面對上述“不確定性”,中國的商業銀行還有拓展的空間嗎?
未來幾年,中國的商業銀行仍具有重大發展機遇,從而為戰略定位準確、經營管理能力強大的商業銀行跑贏大市,建立領先的核心競爭力,創造了良好條件。
一是息差收入仍具有合理的增長空間。從對公業務角度看,未來幾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河北雄安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建設,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城鎮化程序的推進、圍繞“一帶一路”戰略的企業“走出去”實踐、中小企業發展、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農業產業化和特色小鎮建設等,都需要銀行信貸資源的大力支援。從零售業務角度看,中高收入階層加速崛起,居民消費和投資意識逐步與國際接軌,個人客戶對銀行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向著多元化和個性化方向發展,推動消費金融、出國金融、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等進入高速增長通道。
二是債券市場潛力大。國家推動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券市場,擴大境內發債的境外主體範圍,債券市場的大發展將為銀行投資銀行、資金資本交易、金融同業業務帶來重要發展機遇。銀行在債券承銷、財務顧問、銀團貸款、資產管理等領域的業務機會將日益增多,資金運用和流動性管理渠道將逐漸增加,信貸資產證券化將成為銀行強化流動性管理、中間業務收入和資本管理的有效渠道。
三是綜合化經營想象空間巨大。未來國家將進一步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推進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在風險隔離基礎上申請證券業牌照,研究證券、基金和期貨機構交叉持牌。金融控股集團內各類子公司之間以及子公司與母公司之間透過交叉銷售、相互代理等多種形式,開發跨市場、跨機構、跨產品的金融業務,發揮綜合經營的協同優勢。以銀行為平臺打造的金融控股集團將成為綜合經營重要載體。
除此之外,資產管理仍大有可為,綠色金融也將成為金融服務的新藍海。
堅定不移打造新的核心競爭力
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商業銀行應堅守哪些基本的戰略原則?
無論經濟形勢、經營環境如何變化,銀行都必須堅持輕型發展、風險控制和金融創新三個基本點。
其一,堅持輕型發展。在處理規模、效益、質量等目標的關係方面,資本約束應當成為最關鍵的要素。銀行必須堅持發展能力與資本規模相協調、資本佔用與補充相平衡,逐步擯棄高資本消耗的經營模式,走“輕資本、輕資產”的資本節約型發展路徑。要由“求規模”向“求質量”轉變,追求內涵式發展,透過最佳化資本和資產在行業、地區和產品、客戶群體的動態配置格局,深度挖掘資本效益;由“求全面”轉為“求特色”,銀行要充分藉助金融科技和資訊科技等手段,形成戰略、定位、經營模式、營銷渠道、產品和服務內涵、人力資源結構等多層次、差異化的競爭格局,打造特色的比較優勢;由“求速度”轉為“求精細”,走規模與效益並重、風險與收益相平衡的資本節約型發展道路。
其三,堅持強化金融創新能力。資本市場投資者不僅將企業現有業務所能產生的增長率換算為企業的股價,同時還期待管理層在未來創造新的業務線,並將這些預期貼現到當前股價的估值中。國內銀行要強化中間業務產品創新,強化對市場、使用者、產品和服務、價值組合乃至金融生態的重新審視和調整,提升資本市場關注度。
在這一過程中,商業銀行需要強化哪些戰略舉措?
一是提升銀行的智慧化。在產品創新上,要注重標準化、特色化。要進行社會化金融產品創新,打造網際網路金融新生態系統,建立包括銀行產品、代理金融產品和社會化服務產品等在內的“一站式”“圍牆花園式”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場景化增值服務。商業銀行要不斷研發面向個人的消費金融、小微企業融資等方面的金融產品,塑造數字化全能型銀行、生態圈建設者,或者細分市場深耕者、專業化規模供應商等特色化發展模式。要廣泛吸收具有網路和數字化經營經驗的人才,提升網路客戶營銷和服務團隊的戰鬥力。要將網民、網商和網企作為網路直銷銀行直接經營的目標客戶,根據客戶價值制定差異化的交叉經營策略,為客戶提供遠端開戶、線上支付、網路貸款和資金管理等全流程網路銀行服務。
二是推進銀行利潤來源的多元化。首先,要深度挖掘對公業務利潤貢獻潛力。主要舉措包括根據自身客戶定位和核心優勢,打造交易銀行生態模式、投行服務模式、網際網路金融模式和全能金融服務等特色化模式。要強化有效的資源配置和組合管理能力、行業專業化和綜合金融服務方案規劃能力、特色化的客戶全方位經營能力、有彈性的信貸資源管理能力、科學的定價能力、全方位數字化創新能力、有效的運營和IT治理能力、卓越的變革管理能力等。其次,要大幅提升零售銀行的利潤貢獻度。主要舉措是將零售業務作為戰略業務強力推動,差異化打造客戶深耕型、渠道創新型、產品專家型、全面制勝型、生態整合型等經營模式,不斷強化客戶獲取和精益管理、渠道覆蓋和客戶體驗、定位和解決客戶痛點、網路生態平臺建設、科學的定價和精細化風險控制、敏捷化組織建設、跨界生態系統整合等關鍵能力。再次,要積極開拓金融市場和金融同業業務的利潤藍海。在有效控制風險和經營成本的基礎上,要藉助金融科技和資訊科技整合金融資源,建立起統一的、涵蓋境內外業務的大金融市場和同業業務營銷平臺。強化資管平臺,增加客戶對銀行的忠誠度,打造穩定的收入流。
三是推進銀行投入產出的高效化。社會和投資者對銀行衡量標準的改變,要求商業銀行更多地注重ROE和RAROC水平、資本消耗、利潤的可預期性以及與市場的互動。商業銀行第一要強化專業化。要透過專業化更早地發現客戶需求、快速滿足客戶需求、提升客戶價值,給客戶以“驚奇”。提升對市場和客戶需求的洞察力付諸實施的能力,落實“領先一步”策略。第二要強化精細化。要精益求精,實現經營管理的簡單化、流程化、定量化、資訊化,提升投入產出效果。
四是推進銀行經營發展的資訊化。銀行要實施數字化戰略,建設數字化和資訊化銀行,要高度重視IT規劃,實現業務處理的電子化、自動化和管理系統的資訊化,強化核心業務系統和客戶關係管理系統。要透過對銀行全部資訊進行處理、分析和預測,為風險控制和再造業務流程提供強有力的支援;透過大資料倉庫瞭解客戶的行為特徵、消費習慣、財務狀況及需要等資訊,支援市場營銷與客戶服務。
五是推進銀行效益的社會化。銀行要致力於實現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利益,為股東創造經濟價值,為員工提供更加完善的職業與健康保障,為客戶提供具有高效、安全、便捷、價值體驗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要重視環境保護,積極採納赤道原則,參與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生態文明,打造綠色銀行。強力支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援中小企業發展、嚴格執行國家“三去一降一補”政策。同時要大力支援普惠金融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捐資助學,抗震救災,將促進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銀行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