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來一暑往

    ①妙在得景:園林建築佈局不象宮殿、寺廟和一般住房那樣呈軸線對稱型式,而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環境,建築位置要取最好的視線和觀景點,以得體為原則。園林的最大功能是觀賞。實現觀賞就要造景,而造景者又是具體的人。所以構園重在構字,深在思致,妙在情趣,要在能悟。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十首》《重過何氏園五首》,就描寫了園中有景,景中有人,人與景合,景因人意的造園思想。他寫道:“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此乃園中景也。“興移無灑掃,隨意坐莓苔”,“石闌斜點筆,梧葉坐題詩”,乃景中人也。人們有了這種境界,方可悟構園神理。造園之道,還在於“悟”。悟即領會造園之意境,建築之虛實。意境就是因情景不同而異。王國維《人間詞話》言境界雲:物件不同,表達方法亦異,故詩有詩境,詞有詞境,曲有曲境。“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詩境也。“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詞境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曲境也。園林建築意境亦然,其詩情畫意,在實際事物中體現出來,就是園林之意境。園林建築者如能“悟”出古人詠景之境界,“景露則境界小,景隱則境界大”,“亭臺到處皆臨水,屋宇雖多不得山”,“幾個樓臺遊不盡,一條流水亂相纏”等,則意境自然油生。古代許多園林建築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紅樓夢》大觀園有真,但也有假。有作者目睹之物,也有作者虛構之處。故假山如真方妙,真山似假便奇;真人如造像,造像似真人。其迷惑人之處正在此。造園之道正亦如斯,所謂實處求虛,虛中得實,淡而不薄,厚而不滯。如園中立峰,亦存假中寓真之理,在品題欣賞上以感情悟物,且進而達人格化。在上述景與人、虛與實等造景、悟物思路指導下,就不難理解和運用構景作法了。

    ②重在曲折:園林建築的空間處理不同於一般封閉方正的佈局形式,儘量避免對稱,要求有曲折變化。如曲徑、曲橋、曲廊等,設計時要曲中寓直,靈活應用,曲直自如。園林中兩側都有風景,隨直曲折一下,使遊者左右顧盼有景,信步其間使距離延長,趣意加深。由此可見,曲本直升,重在曲折有度。根據這一原理,園林中之路,也宜曲不宜直,小徑多於主道,則景幽而客散,使之有景可尋,有泉可聽,有石可留,吟想其間,所謂“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山須登,可小立顧盼,故古時多采用磴道。園林建築變化多姿,還可使遊人獲得小園大覽、大園短覽之感。中國古代園林多封閉,以有限面積,造無限空間,其要諦就是採用“空靈”手法。盆栽之妙就在小中見大,“栽來小樹連盆活,縮得群峰入座青”,乃見巧慮。水不在深,妙在曲折。要使遊人感到有景可賞,辦法就是改變岸、堤的曲折度,造成“水曲因岸,水隔因堤”之意境。蘇南之園,其池多曲,其境柔和。寧紹之園,其他多方,其景平直。故水本無形,因岸成之,平直也好,曲折也好,水口堤岸皆是構成水面形態之重要手法。至於水柔水剛,水止水流,亦皆受堤岸而左右之。園林的大小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園林空間隔則深,暢則淺,越分隔,感到越大,越有變化,以有限面積,造無限空間,因此在設計上常採用大園套小園,大湖包小湖手法。此例極多,如北京北海公園中的靜心齋,濠濮間、畫舫齋,頤和園中的諧趣園,蘇州拙政園中的枇杷園、海棠塢等。如果入門便覺個大園,內部空曠平淡,令人望而生畏,即入園亦未必遊遍全園。如果景物有特點,委宛多變,遊之不足,下次再來。風景區也好,園林也好,不必使人一次遊盡。除了以牆、廊等建築物分隔空間外,還要穿插山石樹木,使空間變化靈活而不呆板。花牆或牆上開設漏窗,不僅本身造型精美,而且可使空間互相滲透。透過分劃空間的大小對比,使人感到景物層出不窮。此點正是中國園林建築技術的特色之一。

    ③貴在自然:園林之美,貴在自然,自然者存真而已。建築物起“點景”作用,可謂錦上添花,但花終不能壓錦也。基於這一要求,園林疊山理水應儘量造成“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中國古代許多疊山家從來主張園林山水接近自然,園林建築也要與自然環境協調。如明末清初張南恆所主張的平崗小坡、陵阜陂阪等。今日構園家們如果能夠理解這個道理,就不至於使園林建築離自然太遠,並多少能呈現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如作為棲息小休的賓館,宜著眼於周圍有幽靜之境,能信步盤桓,遊目騁懷,故室內外空間互相呼應,以資流通,晨餐朝輝,夕枕落霞,坐臥其間,小中可以見大。反之高樓鎮山,汽車環居,喇叭徹耳,好鳥驚飛,俯視下界,豆人寸屋,大中見小,渺不足觀,以城市之建築奪山林之野趣,徒令景色受損,遊者掃興而已。所以有些園林專家一再提倡:風景區(包括園林)之建築,宜隱不宜顯,宜散不宜聚,宜低不宜高,宜麓(山麓)不宜頂(山頂),須變化多,要隨宜安排,巧於因借,存民居之風格,求古樸之情趣,如小院曲戶,粉牆花影,“城市山林”,兩得其宜。這樣園內建築可互為對景,園外佳景,可借入園內,而建築本身能與地形結合,越山跨水無所不宜,有的還可與山石巖洞結合成為自然與人工相融合的建築。明末張岱在《陶庵夢憶》中憶記長白園(即蘇州天平山高義園)雲:“園外有長堤,桃柳曲橋,蟠屈湖西,橋盡抵園:園門故作低小,近門則長廊複壁,直達山麓,其繒樓慢閣,秘室曲房,故匿之,不使人見也。”目前,中國有些風景區及園林,移入許多與自然環境不協調的建築物。如南京燕子磯,除臨水一面尚可觀外,餘則黑雲滾滾,勢襲長江。有人坐石磯戲為打油詩云:“燕子燕子,何不高飛,久棲於斯,坐以待斃。”總之,古蹟之處應以古為主,園林之處應以幽秀為主,自然景區應以天趣為主,切不可移入不協調之建築。否則,祖國的自然美景,大好河山,燦爛文化,將受大損矣。為了避免遠離自然的弊病,園林建築佈局首先要求單體與環境意境協調,或者人工移植一定的外來氣氛,後者可以透過所謂模山範水來實現。如承德避暑山莊的湖區建築以仿江南勝景為主,並且採取蘇州集錦式建築,繪畫著重清淡色調,絕禁重彩,與湖光相配,具有塞外江南情調。平原應和山區則仿北方景色為主,再加上園外奇峰異景,構成北國風光。山莊就因仿全國各地勝景,考慮當地環境特點加以再創造設計,因而南秀北雄兼而有之。

    ④法在借景:城市園林要素表達出預想的境界,辦法就在於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尋覓借景。晉陶淵明的千古絕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暗示一種“借景”。北京圓明園,也是“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園內景物皆因水而築,招西山入園,終成“萬園之園”。無錫寄暢園為山麓園,景物皆面山而構,納園外山景於園內。可見,許多園林是園外有園,景外有景。問題的關鍵是在於“借”。陳從周先生提出:“園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於‘時’。花影、樹影,雲影、水影,風聲、水聲,鳥語、花香,無形之景,有形之景,交響成曲”。如今城市造園,已成定勢,但要臻其美,關鍵在“借景”,招城外山色、遠寺浮屠入園。

    ⑤奇在隔景:園林要借景,也要隔景。特別是市園。經常出現一端要“借”,而另一端要“隔”的局面。借者是招美景於園內;隔者是屏谷醜於園外。合分本相對而言,亦相輔而成,不隔其俗,難引其雅,不掩其醜,何逞其美。造景中往往有能觀一面者,有能觀兩面者,在乎選擇得宜。如北京北海公園中的靜心齋,其後牆外緊臨地安門西大街。如果不用邊廊相“隔”,則市囂之氣會歷歷在目,從而損害古園氣氛。今遊人入園,目光被邊廊亭閣絕然遮隔,儘管身居市街包圍,亦無摒棄仙境之感。上海豫園也是一例:此園翠秀堂,乃盡端建築,廳後為市街,然面臨大假山,深隱北麓,人留其間,不知身處市囂中,僅一牆之隔,判若仙凡,可見隔之妙哉!中國江南市園,無不皆存前奏。滄浪亭雖屬半封閉之園,而園中景色,隔水可呼,緩步入園,前奏有序,信是成功。

    ⑥精在特色:園林雖有樹木、山水、建築構成,此為共性;但每個園林又有特色,此為個性。如蘇州四大名園中,網師園是以靜觀為主,拙政園以動觀為主,滄浪亭之蒼古,留園之華瞻,它們各具特色,吸引遊眾。又如北方園林,在建築上多不用有正脊的屋頂,而用捲棚屋頂(如捲棚懸山,捲棚歇山等),以求輕巧和曲線輪廓。南方園林中建築的屋頂翼角採用嫩戧起翹,更突出了屋頂曲線。而古代帝王苑囿中為了表現仙山樓閣的境界,集中當時能工巧匠的神技,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園林建築,如尚能反映古代精湛建築形制的黃鶴樓、滕王閣以及北京故宮角樓、頤和園佛香閣、畫中游等。這些建築比一般建築更重視造型及輪廓,表現了中國園林古建精華,其吸引力都凝聚在建築的特色和風格上。還有一些園林,如蘇州網師園,有亭名“月到風來”。它臨池面向,有粉牆若屏,正擷風花雪月勝景精華,體現了客觀存在的風月招之即來、為我所有的意境,因此該亭成了網師園具有特色的點景建築。再如西湖三潭印月,為西湖的點景標誌建築之一,因無潭則景不存。人常言:畫龍點睛,破壁而出,其理自同。有時一景“相看好處無一言”,必藉之以題辭,辭出而景生。中國許多亭臺樓閣,都題有對額,這種題辭無不起著“點景”作用。

    ⑦首在神氣:巨山大川,古蹟名園,首在神氣。所謂神氣即指園林建築全域性、總體或風格。它是決定園林區域性單體建築的基因,任何構園師若不先觀全域性、風格和神氣,而一味追求枝節瑣碎問題,必然限入舍本求末,難以定論的局面。“五嶽”之所以為天下名山,就在於“神氣”之旺。今規劃風景區或園林,若不解“神氣”,必至庸俗低階,有汙山靈。又如蘇州園林建築,其風格在於柔和,吳語所謂“糯”;揚州園林建築,風格則多雅健。只有風格定後,方能言區域性單體,宜亭施亭,宜榭設榭,山疊何派,水引何式。總之,這些單體建築,都必循風格之特徵。

    ⑧貴在層次:山不在高,貴在層次。峰嶺之勝,妙在深秀。園林同山景一樣,也要深秀而富層次。佈局時要宜掩者掩之,宜屏者屏之,宜敞者敞之,宜隔者隔之,宜分者分之,“常倚曲闌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見其片斷,不逞全形,圖外有畫,咫尺千里,餘味無窮。例如,園林建亭須略低山巔,植樹不宜峰尖,山露腳而不露頂,露頂而不露腳,大樹見梢不見根,見根不見梢等,都是增加園林層次的造園藝術特徵的措施,是符合“遠山無腳、遠樹無根、遠舟無身”等造景機理的。有些園林,如無錫的梅園,常州的紅梅閣園,內植許多梅林,最宜以廊“勾勒”,使園內處處成圖,實現以少勝多,以小見大。總之這些造園手法,都有增加景深和層次變化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準備入手這個房子,有什麼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