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hggghg

    孔子身後儒家在繼承的基礎上也對孔子孝道觀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在先秦時期, 以孟子、荀子的貢獻為最。孔子的孝道觀主要體現在要“養”, 要“敬”, 要合“禮”, 要“隱”, 也要“幾諫”等幾個方面。“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竭盡全力去“養”, 但“至於犬馬, 皆有能養。不敬, 何以別乎? ”(《論語·為政》)做到“敬”還不行, 還得讓父母安心,“父母在, 不遠遊, 遊必有方”(《論語·為政》) , 父母有了過錯,子要為其“隱”,“父為子隱, 子為父隱, 直在其中矣”(《論語·子路》) 。隱了以後, 又為了使父“身不陷於不義”(《孝經·諫諍章》)還要“幾諫”, 父母不聽, 你還不能埋怨,“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 又敬不違, 勞而無怨。”(《論語·里仁》) 父母身前要孝,父母身後也要行孝, 而且要合於禮。“生, 事之以禮; 死, 葬之以禮, 祭之以禮。”(《論語·為政》)當子貢為了節省要減去餼祭用羊時, 他說:“賜也, 爾愛其羊, 我愛其禮”(《論語·八佾》)。甚至父親生前的志願在三年內都不能違背,“父在, 觀其志; 父沒, 觀其行; 三年無改於父道, 可謂孝矣”(《論語·學而》)。這就是《禮記·祭義》中所說的:“眾之本教曰孝, 其行曰養。養, 可能也, 敬為難; 敬, 可能也, 安為難。安, 可能也,卒為難。父母既沒, 慎行其身, 不遺父母惡名, 可謂能終矣。仁者, 仁此者也; 禮者, 履此者也; 義者, 宜此者也; 信者,信此者也; 強者, 強此者也。”孟子在某種程度上繼承了孔子的孝道觀,也在某些方面對孔子的理論有所發展。孟子主要強調了在“親親”的自然感情的基礎上行“孝”。“孩提之童, 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長也。親親, 仁也。敬長, 義也。無他, 達之天下也”(《孟子·盡心上》) 。他主張孝應該來源於對“親”的天然之愛,而不是一種外界強加於世人的倫理綱常。孟子的“孝”更加人性化, 更加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 一則以懼。”(《論語·里仁》) 其中所包含的就是一種單純的, 為親人的長壽而欣喜, 但同時又因父母年老,而害怕終有一天要失去他們, 所自然生髮出來的矛盾心情, 愛親之情愫! 沒有半點強加於人之感。這也應該是孟子“親親”孝道觀一個重要的理論來源。“親親, 仁也”, 孟子是不是降低了“仁”的要求了呢? 其實不然,孟子是提升了“親親”的地位, 或者說孟子在更高、更深層的人性論基礎上論證並提升了“仁”的地位。“仁之於父子⋯⋯, 命也, 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孟子·盡心下》) 。還有“人性之善也, 猶水之下也。人無有不善, 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認為人有“可以為善”(《孟子·告子上》) 的“性”, 而“‘性’確定不移地把人的思想行為導向善”[1]。孟子的性善論,決定了他會從更基本更深刻的人性論角度來表達他的孝道觀。“仁, 義, 禮, 智,非外爍我也, 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並且“仁之實, 事親是也”(《孟子·離婁上》) 。“親親”是為善之始, 只有親親才能孝悌,只有親親才能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這與孟子的“四端說”是同一個發生學原理。“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 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 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猶其有四體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 泉之始達。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 苟不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孫丑上》)。“惻隱之心”到“親親”就達到仁了, 孟子這裡只是強調了“親親”在為“仁”上重要的開端作用,其最終目的還是要“天下平”。“親親”是孟子孝道觀的主要內容, 所以其言語中無不充斥著可愛而樸素的對“孝”的理解。“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 兄弟無故, 一樂也⋯⋯”(《孟子·盡心上》) 多麼簡單的要求啊,所透露出來的正是“親親”這自然而不加任何雕琢和文飾, 卻是人要最為之寶貴的至真情感。還有“為不順於父母,如窮人無所歸。天下之士悅之,人之所欲也, 而不足以解憂; 好色, 人之所欲, 妻帝之二女, 而不足以解憂; 富, 人之所欲, 富有天下, 而不足以解憂; 貴,人之所欲, 貴為天子, 而不足以解憂。人悅之、好色、富貴, 無足以解憂者, 惟順於父母, 可以解憂”(《孟子·萬章上》)。“色”“富”“貴”都不及在父母膝下盡孝能讓人無憂, 在最親近最愛自己的人面前當然是人生最大的樂事,多麼真切樸實的感情表達。孟子還說了五不孝:“世俗所謂不孝者五: 惰其四支, 不顧父母之養, 一不孝也; 博弈好飲酒, 不顧父母之養, 二不孝也; 好貨財,私妻子, 不顧父母之養, 三不孝也; 從耳目之欲, 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 好勇鬥狠, 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孟子·離婁下》)這五不孝都是就父母的切身利益和安全而言的, 很樸實,很實在。在孟子的思想裡“大孝”也不過是“終身慕父母”,“孝子之至”也就是“莫大乎尊親”,最大也不過“以天下養”。而在孔子的孝道觀裡卻有“守孝三年”和“三年無改於父道”(《論語·學而》)等等不近人情之處。荀子也在許多方面繼承了孔子的孝道觀, 比如要“敬”。在《荀子·子道》中,荀子借孔子之口說:“子路問於孔子曰:‘有人於此, 夙興夜寐, 耕耘樹藝, 手足胼胝, 以養其親, 然而無孝之名, 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與? 辭不遜與? 色不順與? ⋯⋯今夙興夜寐, 耕耘樹藝, 手足胼胝, 以養其親, 無此三者,則何為而無孝之名也, 意者所友非仁人邪? ”但也是在父母死後, 荀子對孝的要求卻是比孔子、孟子都大大地簡化了:“事生, 飾始也;送死, 飾終也。終始具, 而孝子之事畢, 聖人之道備矣”(《荀子·禮論》) 。荀子說只把父母傳送了以後, 做兒子的孝就算是盡到了,這在中國曆朝歷代的社會里,也算作最開明最簡樸也是最開明的孝了!荀子的孝道觀的特點和他的“性惡說”分不開。“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 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荀子·性惡》)“人之性惡, 其善者偽也”( 同上) 那什麼是偽呢?“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 謂之偽”( 同上) 。那麼什麼又是“可學而能可事而成”的呢?“禮義者, 聖人之所生也, 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同上) 。說到底, 荀子“化性起偽”的主張就是要學聖人之禮義。正所謂:“性者, 本始材樸也; 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 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 然後成聖人之名, 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荀子·禮論》)所以,荀子在敬“孝”時更注重要合於“義”。“入弟出孝, 人之小行也; 上順下篤, 人之中行也; 從道不從君, 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 。這與孟子的主張“父子之間不責善, 責善則離, 離則不詳莫大焉”(《孟子·離婁上》)“責善,朋友之道也, 父子責善, 賊恩之大者也”(《孟子·離婁下》) 等說有顯然的不同。荀子還說:“父子不得不親, 兄弟不得不順,男女不得不歡。”(《荀子·富國》)“得”即是德”。父子之間無德無行, 每天爾虞我詐, 不行義舉, 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準則都不遵守,怎麼談得上父子相親, 父慈子孝! “君子處仁以義, 然後仁也; 行義以禮, 然後義也; 制禮反本成末, 然後禮也; 三者皆通,然後道也。”(《荀子·大略》) 仁是向善,愛人的, 但向善並不一定就能為了善, 愛人不一定能愛了人。所以具體到行為上,還要用“義”來判斷如何行事。“在孔子心目中, 德行雖然以仁為根源,但卻表現為對義的直接履行。”[2]當然荀子的“從義不從父”還主要是從敬“孝”的角度考慮的。“孝子所以不從命有三, 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 孝子不從命乃衷( 忠) ; 從命則親辱, 不從命則親榮, 孝子不從命乃義; 從命則禽獸, 不從命則修飾,孝子不從命乃敬。故可以從而不從, 是不子也; 未可以從而從, 是不衷( 忠) 也。明於從不從之義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愨以慎行之,則可謂大孝矣”(《荀子·子道》) 。因為“從命則親辱, 不從命則親榮”,所以才“不從命”來符合“義”的,但這還是比孟子的“不責善”要更前進了一步。與孟子的孝道觀重“親親”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到“人人親其親, 長其長, 而天下平”的一系列推演相比,荀子也有類似的一個從義為善的邏輯推導。“遇君則修臣下之義, 遇鄉則修長幼之義, 遇長則修子弟之義, 遇友則修禮節辭讓之義,遇賤而少者, 則修告導寬容之義。無不愛也, 無不敬也, 無與人爭也, 恢然如天地之苞萬物”。如遇到“怪狡猾之人”“刑及之而宜”。(《荀子·非十二子》) 這樣, 人們遇事做人時時處處合於“義”, 則天下大治,也完成了荀子的道德理想。荀子還提到了在家庭的道德倫理規範中, 權利和義務的對應性。“君子有三恕: 有君不能事, 有臣而求其使, 非恕也; 有親不能報,有子而求其孝, 非恕也; 有兄不能敬, 有弟而求其聽令, 非恕也。士明於此三恕, 則可以端身矣”(《荀子·法刑》)。盡了一定的義務才能獲得一定的權利, 否則就是“不恕”。“恕”者,“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做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事,當然也是一定不合於“義”的。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不管是讓子孝還是使臣忠, 都要合“義”。孟子和荀子的孝道觀的特點是和他們各自的人性論主張相關聯的。孟子主性善, 人人天生就知道親其親, 長其長, 但“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 斧斤伐之, 可以為美乎? ”(《孟子·告子上》) 人放其心,“亦猶斧斤之於木也”( 同上) , 所以要“求放心”(同上) 以“求”回為孝之心。荀子主性惡, 也就需要有“禮義”來指導並改變人的道德本性,所以荀子說“禮儀者治之始也”(《荀子·王制》)“禮義之謂治”(《荀子·不苟》)“然而孝子之道, 禮義之文理也”(《荀子·性惡》)。不過殊途同歸, 他們都主張孝、敬、親、義, 與孔子孝道觀一脈相承, 同宗同源, 但他們又以各自的理論特色在儒學之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人類文化史上寶貴的精神遺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這串雙色的糖心瑪瑙怎麼樣?入手幾千塊貴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