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50430888591

    1。項羽劉邦的歷史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破釜沉舟、霸王別姬、四面楚歌等等吧2。項羽與虞姬的故事:虞姬的情形史書記載甚少,史記記載也不過渺渺幾筆:項則夜飲,有美人名虞,常幸從……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視。至於虞姬的結局,《楚漢春秋》作了補充:漢兵已掠地,四方楚歌起。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後來人對虞姬的演繹,可能更豐滿一些,象京劇《霸王別姬》裡她的唱詞: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受風霜,與勞碌,年復年年,何日裡,方免得,兵戈擾亂?消卻了,眾百姓,困苦顛連……這就是真實的虞姬,垓下之圍,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虞美人已知項王已很難倖免,死亡算什麼,面對死亡,我可以笑著跳舞給你看,面對死亡,不願獨生,不願後死,這就是虞姬;死亡算什麼,我可以先死給你看,死給我的英雄看,死給我的情人看,這就是美人虞姬!這是一種浪漫和悽美的死法,為英雄!

    虞美人徇情之後,項羽當夜率八百壯士突圍南下。

    烏江岸邊,是英雄的歸宿,烏江亭長已經把船停在岸邊等他,對他說:江東雖小,地方也有千里,亦足做王。項羽笑道:上天亡我,我渡又何謂?當初我與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西征,今天已經沒有一人生還,即使江東父兄仍然以我為王,難道我心中能安穩嗎?我有何面目再見江東父老呢?愛馬一匹,名曰"騅",隨籍五年,不忍殺之,送與亭長,再無牽掛。

    3。項羽自刎的原因:首先,項羽號稱“西楚霸王”,是一個正人君子(這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可以發現,項羽並沒有當成皇帝,但是司馬遷在寫到項羽是用了《項羽本紀》這樣的章目名。)而劉邦只是粗蠻之人,項羽在鴻門宴失敗之後被其叔父嘆其“婦人之仁”;但是最終項羽也沒有聽取他的意見,而是以一君子風範放走了劉邦等人,兵敗之時,心中不免嘆惋自己一代“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居然落到四面楚歌、兵敗而逃的境地,輸給了劉邦這樣的小人,飲恨自刎。

    其次,虞姬之死,以及跟隨自己多年南征北戰的將士都戰死了,自己苟活於世已無他趣,自刎烏江。

    再次,項羽本是江東人士。過了烏江就到了自己家鄉了,想到自己兵敗而歸,無言面對家鄉父老,因此自刎,不肯過江東。

    最後,項羽也可能想到自己若被劉邦所擒,必然受辱而死,常言道:士可殺不可辱。

    因此,此情此景,自刎已是對項羽來說最好的選擇了。

    4。評價項羽:項羽是一位超群的軍事統帥。他能征善戰,戰場上豪氣蓋世,叱吒風雲。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以寡擊眾,全殲秦軍主力,客觀上為漢高祖進入咸陽,推翻秦朝創造了條件。

    楚漢戰爭中,破田榮,救彭成,救滎陽,奪成皋,一生大戰數十次,多獲勝利。所以,古人稱他「有百戰百勝之才」

    然而,項羽又是一位悲劇式的人物。秦朝滅亡後,他自稱霸王,忙於分封諸侯,扶持六國貴族的殘餘勢力,違背了人民要求統一的願望,造成了混亂割據的局面。

    他行為殘暴,坑殺秦降卒二十萬餘。入關後,火燒秦宮,大火三月不息。他燒殺虜掠的暴行,違背了人民的意志,是他戰敗的根本原因。項羽自恃武功以威懾諸侯,缺乏遠見,不爭取同盟。又妒賢嫉能,不能用人,招致眾叛親離,軍心渙散。軍事上,他缺少戰略家的眼光,剛愎自用,不納良言。

    以致屢失戰機,沒有鞏固的後方基地,沒有充足的糧餉和兵源,雖然屢戰屢勝,反而由盛而衰。所以,雖然項羽具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最終也難以避免失敗。

    項羽是中國歷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5。評價劉邦:劉邦的殺降更像是一種出於為了江山社稷安定的深謀遠慮,而項羽的殺降則很具有濫殺無辜的施暴狂意味。

    於是,劉邦的殺降常常消除了後患,而項羽的殺降,則激起了更大的反抗。其實在我看來,劉邦的做法有點小人,但卻是體恤民情,是治國之才6。呂雉:呂雉為人有謀略而性殘忍,在劉邦翦除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高帝十年(前197),陳豨謀反,劉邦率兵親往平定,呂雉留守長安,聽說韓信陰謀詐赦諸官徒奴發兵策應陳稀,遂與蕭何商議,騙韓信入宮後處死,並夷三族。

    劉邦擊陳豨,至邯鄲,向彭越徵兵。彭越稱病不往,被劉邦廢為庶人,徙居蜀地。呂后認為不可遺患,又指使人誣告彭越謀反,夷滅其宗族。   呂后生漢惠帝劉盈及魯元公主。劉邦嫌劉盈柔弱,生前曾打算另立寵姬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為太子。由於大臣反對,呂后又多方設法為劉盈輔翼,廢立太子之事未成。

    劉邦死後,呂雉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謀盡誅諸將;後畏懼諸將擁有兵力,不敢下手。她毒死趙王如意,砍斷戚夫人手足,挖眼燻耳,用藥使之變啞,置於廁中,名曰“人彘”。對其他劉氏諸王,亦加殘害。惠帝不滿呂后所為,憂鬱病死後,呂雉臨朝稱制,封侄呂臺、呂產、呂祿等為王,擅權用事,排斥王陵等老臣,拔擢親信。

    但其稱制的八年期間,繼續執行漢高祖以來與民休息的政策,獎勵農耕,廢除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因此人民生活比較安定,殘破的社會經濟也得以恢復。   由於劉邦曾與諸大臣共立“非劉氏不王”的誓約,呂雉封諸呂為王,遭到劉氏宗室和大臣的強烈反對。她病危時告誡諸呂部署應變,命呂祿領北軍,呂產居南軍,嚴密控制京城和皇宮的警衛。

    諸呂在呂后死後陰謀作亂,被太尉周勃,丞相陳平和朱虛侯劉章等迅速翦滅。7。劉邦的治國政策也就是休養生息,他出自平民之家,深知百姓的疾苦,這也是他能夠做好帝王的原因之一吧8。項羽戰敗的原因:一、 忠言難進,目光短淺 鴻門宴上,范增一再提示項羽要除掉劉邦。

    可項羽卻猶豫不決,放走了劉邦。當項羽佔領咸陽時,卻欲東歸,放棄關中。當有人反對東歸時,卻被項羽極力反駁並將其烹死。項羽,所向披靡,卻好比雄鷹一般,雖為天之驕子,但以孤獨傲天下。二、 不善於用人幫劉邦統一天下的大將韓信竟曾在項羽門下。但韓信因何脫離項羽轉投劉邦的呢?當時韓信是懷才不遇之時,急於被賞識,韓信幾次自薦不成,自然另找他路,自奔前程,誰還待在楚軍,斷送前程呢?按河南大學王立群先生的話來講“項羽是一個非常可用之人,卻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這就是項羽的悲哀。

    三、 輕信他人項羽難進忠言卻輕信他人。懷疑自己唯一的謀臣——范增,並奪其兵權。於是,項羽失去了唯一的謀臣。這如同讓項羽失去腦袋一般,失去了統一天下的長久之計再仔細的揣摩,發現,項羽的失敗還隱藏著一點——居功自傲。正是他的居功自傲,讓他忠言難進,以為一人可敵天下,從不重用他人。

    那為什麼項羽會居功自傲?正是因為他一路百戰百勝。而劉邦呢,屢次吃敗仗,便更加重用人才,拉攏民心。這才是項羽失敗的根本原因。 所以,一個人的失敗正是因為成功,一個的成功正是因為失敗。人生就是如此,只有經歷磨難和失敗才能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為王牌裝甲師師長出身,隆美爾和巴爾克哪個能力更強、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