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43444821594

    形容孔子勤奮好學的成語故事叫“韋編三絕”,這個故事講的是用牛皮帶編串起來的這部竹間《易經》書,,經孔子反覆翻閱後把牛皮帶都磨斷了好幾次,傳說《易經》是中國古代幾位聖人黃帝、文王、周公等相繼寫成的,雖然難於理解,但孔子非常用心學習,一遍一遍地翻閱,不但認真閱讀而且動手寫了好多心得,後人把這些心得稱為《易傳》。 還有: 孔子三歲時父親去世,隨後便隨母親遷居曲阜,過上了貧賤的生活,經常受到社會的冷遇。孔子自己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子罕》)從小地位貧賤、所以幹過很多雜活。但貧賤生活的磨鍊並沒使孔子萎靡不振,而是更促使他從小就樹立了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孔子曾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他把吃粗糧、喝冷水,彎起胳膊當作枕頭當作極大的樂趣,而把幹不正當的事而得來的富貴,當作過眼浮雲。他生在文化空氣濃厚、歷史悠久的魯國,由於魯國曾是周公封地,保留著周朝的文化傳統,所以他從小就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他聰敏好學,幼年就把小碗小盤之類作為祭器,做練習禮節的遊戲,稍大,舉幾周禮、音樂、射箭、趕車、識字、計算(當時稱“六藝”),也都無所不學。不幸的事接踵而來,十七歲時,孔子的母親又死了。之後,他開始獨立地生活,但仍孜孜不倦地學習,因為他懂得,自己並不是一個生而知之的人,而是透過愛好古代文化、勤奮敏捷才能求得學問的。(《述而》)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意思是說,幾個人一塊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為師的人。我選取他的優點而學習,看出他的缺點則加以改正。他的學習方式主要是自學,但也特別注重向別人請教,一遇到不懂的,就問別人,這就是所謂“每事問”(《八佾》)。他一生都提倡多聞多見,認為多聞可以選擇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見可以都記在心裡。透過勤奮學習,孔子掌握了大量的知識,並培養了自己的積極進取精神。這使他先得以兩次做過小官。一次是當“委吏”(負責倉庫中的會計工作),一次是當“乘田”(管理牛羊),由於認真負責,工作做得井井有條,後來在二十多歲時又得以設教於閭里,招收魯華人曾點、顏無由、秦商、冉耕等弟子授業講學,從此便開始了辦私學的教書生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冒的休息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