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書君
-
2 # 豹小白的雜貨鋪
帝王的愛情,不是沒有,但少。
歷史記錄中,帝后(妃)之間確定有愛情的,頗有幾對:
比如唐太宗與長孫皇后(長孫皇后死時36歲,她和太宗之間有七個兒女,而且從史料記載上,太宗明顯更寵愛這幾個孩子)。
唐玄宗與楊貴妃(這個就不用說了,全世界都知道)。
皇太極與海蘭珠(電視劇裡表現的也夠多了,海蘭珠死後皇太極也沒活多久)。
甚至,還有幾位皇帝因為和皇后感情太好,打破了“後宮佳麗三千”的慣例,恪守事實上的“一夫一妻制”,比如西魏皇帝元欽、宋英宗趙曙和明孝宗朱佑樘。
但是總體來說,不要用“愛情”來套皇室。
皇室,是權力的巔峰,也是權謀鬥爭的巔峰。別看隨時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一不留神隨時腦袋不保。根據馬斯洛理論,在這種情況下,皇室的人最關心的是“生存需求”。至於愛情這種明顯已經屬於“精神追求”的東西,是比民間還罕見的奢侈品。
所以,武則天有沒有愛情?
很複雜。
年少入宮,對英明神武的太宗應該產生過崇拜之情,就像少女對偶像。
但是,太宗的心思明顯不在她身上。而太宗死後,所有的妃嬪都會被送入尼寺。她需要為未來打算。
當她發現未來的皇帝——李治對她有不一樣的感覺時,武則天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很難講這是愛情,還是求生的本能。
李治把她接回宮裡,寵愛異於常人,按理說這時候該培養出愛情了吧?可是後宮裡到處都不是省油的燈,多少美人虎視眈眈著她的位置。鬥爭還不能停。
最後,當上女皇了,終於沒有人跟自己爭寵了。這時候,她開始養男寵了,但對薛小寶也好、張昌宗兄弟也好,都不是愛情,只是消遣罷了。
所有,這哪是一部愛情電視劇,這是宮廷版的《杜拉拉昇職記》啊,跟老闆和合夥人,談啥愛情?
-
3 # 歷史幽默講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武則天這位神一樣的女子。武則天,小名武媚娘,道上兄弟尊稱三李囤,因為這位經歷了三位皇帝,唐太宗、唐高宗、當然還有中宗跟睿宗屬於買一送一的。
武則天是在唐太宗時期入宮的,入宮之前只是一個普通的官家女,估計武媚孃的娘也沒想到自己女兒有一天能當上皇帝吧。武媚娘看到了李二的老婆團以後發現自己被坑了,臥槽這簡直就是一個加強連啊,自己才是才人級別太低了 ,我們說一下太宗的加強連有什麼配置,首先,連長皇后娘娘,下面還有四位排長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剩下的嬪、婕妤、美人、才人、寶林、御女、才女更是一抓一大把。
話說太宗有一匹烈馬,問大家怎麼馴服,武媚娘給出的答案是殺死它,可能太宗不喜歡殺馬特,所以一直對武媚娘不怎麼有興趣。可能進宮這麼久啵都沒跟太宗打過!
後來太宗病了,病的很嚴重,太子李治也就是後來的高宗跟武媚娘一起伺候太宗,結果太宗的病沒好,武媚娘和太子好上了。然後太宗感覺頭頂一片綠油油,雙腿一登就掛了,掛之前也沒忘了把武則天弄到寺廟去當尼姑!
後來唐高宗就上線了,上線·····不對 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老情人or後媽撈出來。在這裡說一下唐高宗是一個非常疼老婆的人,疼到什麼地步呢?頭疼,一處理政事就頭疼,然後就讓武則天幫他處理。結果都知道了,一不小心就處理出個女皇帝來!
所以說,武則天跟唐太宗是基本沒感情的,不僅沒感情還給他帶了綠帽子。跟唐高宗李治才是有感情,至於是不是真愛就不知道了!
-
4 # 豈幾別客
個人以為,這是一個愛情問題甚於歷史問題。武則天究竟更愛誰多一點,這是沒有唯一標準的。我的意見是比起李世民,她可能更愛李治多一些吧。
最初武則天進宮是以李世民的才人名義進去的,那時候的她才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女,她可能已經情竇初開,或者對於愛情還是懵懵懂懂,但是後來李世民病危,她逐漸和李治關係曖昧,最後和李治結婚,這誠然有一種政治考慮,但是愛情也可以是慢慢培養的。她和李治生活了那麼長時間,日久生情,慢慢的愛情要遠比年少時的愛情深厚。
到底是一見鍾情算是愛情還是日久生情算是愛情?這是一個亙古難以回答的問題。老一輩的那些人大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幸福美滿的有的是,現在的社會婚姻自由,離婚的也數不勝數。
古代的婚配模式就是那樣子,在那種情況下,愛情一般都是日久生情。而武則天嫁給李世民後他就病病殃殃,即使武則天對於愛情有過美好的幻想,大概也只能是幻想了罷。
李治則不同,那時候武則天也二三十多歲了,經歷了歲月積累,她對於愛情的理解也可能更加的深刻。少來夫妻老來伴,兩人晚年後感情也一定是越來越好,那麼就可以說武則天愛李治多一點,起碼時間上是這樣。
-
5 # 目送歲月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武則天對於唐高宗是更愛一些的。不只是兩人的年齡相當,更主要的是兩人一起相伴了三十年,共同經歷了很多事情,並哺育了幾個兒女,所以感情肯定比太宗的感情深的多。
但是,他們兩人卻算不上模範帝后夫妻。
下面我們來看看歷史有名的幾對模範帝后夫妻。
第一對,西漢宣帝劉詢和皇后許平君。漢宣帝是漢武帝的曾孫,其祖父戾太子劉據在巫蠱之禍中被誣陷致死,從而使劉詢流落民間。劉詢在成年後,與許平君完婚,夫妻二人感情深厚。
後來,在霍光的擁立下,劉詢繼位,是為漢宣帝。宣帝繼位後,群臣商議準備推薦霍光的女兒霍成君為後,可是漢宣帝卻在此時下詔尋求微賤時的一柄寶劍,大家領會上意奏立許平君為皇后。這就是“故劍情深”的典故。
但霍顯(霍光夫人)一直不甘心,始終想讓自己的女兒霍成君成為皇后,於是伺機毒殺了許平君。在霍光死後,漢宣帝羽翼漸豐,最終誅滅霍氏,不但為許平君報了仇,還親掌了大權。因為漢宣帝的杜陵也被稱為南園,所以他們二人的故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南園遺愛”。
第二對,東漢光武帝劉秀和皇后陰麗華。劉秀在年輕時曾說過“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最終不但順利(可以說順利之極)的奪得天下,還抱得了美人歸,真不愧是位面之子。陰麗華作為一代賢后,不但輔佐了光武帝劉秀,還輔佐了他們的兒子漢明帝劉莊。他們二人相濡以沫,白頭偕老,恩愛一生,可以說是帝后愛情的最高境界。
第三對,隋文帝與獨孤皇后。隋文帝與獨孤皇后是歷史上第一對堅持一夫一妻制的帝后,倒不是隋文帝不想三妻四妾,只是獨孤皇后比較霸道,不允許文帝的身體、甚至精神出軌。其實文帝能如此包容獨孤皇后,也從側面反應了兩人的感情還是比較深厚的。在獨孤皇后死後,隋文帝才獲得了一個帝王應有的生活自由。
第四,唐太宗和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在太宗還是秦王時,就展現出來了非凡的交際能力,當時太子齊王和秦王矛盾重重,長孫皇后在其中盡力斡旋,協助太宗度過多次險難。在太宗繼位以後,長孫皇后更是盡心盡力的輔佐,有一次,太宗怒氣衝衝的回到後宮說道:我非得殺了魏徵這個鄉巴佬……後來,長孫皇后瞭解清楚是因為魏徵在進諫時,強辯的太宗啞口無言,太宗準備拂袖而去,魏徵拉住太宗衣服不讓太宗走,太宗大怒……長孫皇后連忙換上朝服對太宗行大禮道:恭喜陛下,得此賢臣。長孫皇后與太宗一生攜手、伉儷情深,也算是帝后夫妻的模範了。
歷史上還有幾對模範帝后如宋光宗和李皇后、明太祖和馬皇后、明孝宗和張皇后、順治帝和董鄂妃等。
-
6 #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
如果把古代帝王當成天上的星星,那麼武則天在中國歷史的天空上肯定是最耀眼的星星之一。
十四歲入宮,十四歲,按現代的標準應該還在上初中。武則天不是凡人,入宮的當天晚上,母親非常不捨,暗自垂淚。可是武則天卻意氣風發的告訴母親:“我是去伺候天下最有權勢的男人,為什麼要哭呢,說不定我會給武家掙一份榮耀回來呢”
懷揣著夢想,年輕的武則天走進巍峨的大唐皇宮。帶著豐滿理想的媚娘,慢慢的體會到現實的骨感。那個英名神武的男人,心裡只有他的長孫皇后。
入宮十二年,見到君王的日子屈指可數。整日對著清冷的宮苑,白髮的宮娥,媚娘雄心壯志慢慢消磨殆盡。她只能對著青燈用經子史集打發時間。(史書載武則天長於文史,應該就是在這十二年裡學習的)
時光荏苒,媚娘已經二十四歲。韶華將要逝去,那個偉岸的男人也垂垂老矣。在她馬上就要徹底絕望的時候,一個男人闖進她的世界。
這就是唐高宗李治,媚娘像抓著救命稻草一樣,拼命的,用盡一切手段佔據著這個稍顯稚嫩的男人的心。因為,媚娘知道,他是她唯一的希望。
功夫沒有白費,短暫的過渡之後,媚娘又重新回到宮裡。巍峨的皇宮依然是十幾年前的皇宮,媚娘不想,也絕不會再獨自對著青燈。那種孤獨與絕望已經深入到她的骨子裡,想想都會發抖。
她開始利用這個男人攝取權利,贏得威望,建立自己的勢力。當她嚐到權利帶給她的安全感之後,更不捨得放棄。為了這份滿足,她變得六親不認,心狠手辣,她恨這些姓李的,讓自己白白荒廢了十二年青春,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包括自己的兒子們。
所以,題主問,武則天到底是愛李世民多一點,還是更愛李治。各位看官老爺,你們說,武則天到底最愛誰呢
回覆列表
一個人的性格可以決定他的命運,人想要得到某些東西必然會放棄一些東西。
對於武則天而言,我認為他是沒有感情的。
武則天入宮,是因為做了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之所以選擇武則天,主要原因是長孫皇后死了,李世民寂寞難耐。
武則天入宮的時候才十四歲,在古代應該算是成年了。但是一個人的感情不能因為權力的存在就存在,這個時候的武則天對待唐太宗的態度更多地是順從。
後來李世民死了,這個時候的武則天才二十六歲。
早在唐太宗沒有死去的時候,武則天就和唐高宗李治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武則天對李治應該是有感情的,但是更多的是依賴,說是利用也不為過。
作為唐太宗最喜歡的才人武則天應該知道唐太宗死後自己會是什麼下場,能留下一條命就算是好結果,所以武則天不得不為自己的將來考慮。
這個時候正好碰到了太子李治,如果能夠攀上李治,她的命運或許就會改變。她也不過是在賭,結果她賭對了。李治在武則天入感業寺後後不久,就把武則天接到了宮中。
之後武則天一步一步走上了歷史的巔峰,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很多人受到電視劇的影響以及文學作品的渲染,就會相信一個能在皇宮之中順風順水,這是根本不會有的或者極少數的。
最無情是帝王家。宮廷之中只有暴力與血腥,哪有仁愛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