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家的魚兒
-
2 # 小敏58197
①早產兒首先從環境上來說,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4~26攝氏度,相對溼度55%~65%
②保暖問題,一般體重小於2kg應儘早置於嬰兒暖箱或遠處紅外輻射床保暖
③合理餵養出生體重在1.5kg以上無青紫的患兒,可在出生後2~4小時餵養10%葡萄糖水2ml/kg,無嘔吐,可在嘔吐6~8小時餵奶,餵奶量,胎兒越小,出生體重越低,餵奶量越少,餵奶間隔時間越短;餵養方式,早產兒最好是母乳餵養,無法進行母乳餵養以早產嬰配方奶為宜 ; 餵養方法,患兒宜選用右側臥位,並觀察有無青紫,溢乳和嘔吐等現象發生
④維持有效呼吸,經皮血氧飽和度維持在85%~93%
⑤預防出血 早產兒易缺乏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出生後補充維生素k,肌內注射維生素k1,連用三日,防止出血
⑥預防感染 早產兒免疫功能健全,應加強口腔,面板及臍部護理,沐浴後用安兒碘和75%乙醇消毒區域性面板
-
3 # 育兒網
未滿37周出生的嬰兒被認為是早產。對於早產兒來說,低出生體重和呼吸問題眾所周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早產兒也往往面臨著面板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
面板很紅
如果你的寶寶早產,你可能會注意到他們的面板非常紅。這是早產兒的普遍特徵,尤其是那些在34周之前出生的嬰兒。面板呈紅色,因為它實際上是半透明的。由於面板還沒有完全發育,所以它非常敏感。早產兒面板紅腫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現疼痛或皮疹的話就要就醫了。
黃疸
如果寶寶有黃色的面板和眼睛,他們可能有黃疸。這通常是血液中膽紅素流入引起的暫時性症狀。而肝臟負責去除這種物質,但是寶寶可能沒有能力自行恢復。這種物質本身是黃色的,這也是面板呈現黃色的原因。據估計,60%的新生兒在出生後的頭幾天就會出現黃疸。早產兒的發病率甚至更高,因為他們的肝臟還沒有完全發育。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醫生可能會讓孩子自行解決,或者建議進行光療。光療法包括使用光來消除血液中的膽紅素。有些嬰兒可能需要輸血來去除多餘的膽紅素。注意,未經治療,持續的黃疸會導致永久性的發育和身體殘疾,所以不可忽視!
皮疹
由於額面板的敏感性,你可能會注意到寶寶身上的疹子。早產兒可能更容易出現尿布疹。當面板接觸到刺激物,例如由合成纖維製成的衣服時,會產生更多的疹子。持續的皮疹可能歸咎於溼疹,也稱為特應性皮炎,溼疹以炎症(腫脹)、發紅和極度瘙癢為特徵。在嬰兒中,這些皮疹往往出現在臉頰、下巴、脖子、手腕、膝蓋等地方。對許多嬰兒來說,溼疹是一種短期的現象,而過早地食用固體食物也會增加這些風險。溼疹通常可以用非處方面霜和不含染料和香精的軟膏來緩解。
潰瘍
除了皮疹,你還可能會看到寶寶面板上的潰瘍,而監測潰瘍的感染跡象至關重要。而早產兒更容易感染,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較弱。因為寶寶可能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有效地抵抗細菌,所以在它發展成更嚴重的疾病之前,及時治療它是至關重要的。另外,要注意早產兒更容易敗血症,這是一種危及生命的併發症,父母要做好護理工作。
-
4 # 兒科恩銘
孩子在醫療機構中,醫務工作者可以透過儀器裝置來監測孩子們的生命指徵是否出現異常,比如我們會根據寶寶的體溫需求來調節溫箱的溫度和溼度,將孩子的體溫調節在適宜他生長髮育需要的一個範圍內。大家可以看到上圖寶寶右腳上有一個監測裝置,他的作用就是監測孩子體內血氧飽和度,當孩子血氧飽和度降低時,儀器會自動報警,醫務人員會及時給予孩子吸氧等對症處理。從而避免孩子臟器出現缺氧損傷。同時我們還需要監測孩子體內血糖情況,按寶寶的需要進行哺乳。2000g~2500g的孩子初次開奶前,我們會試喂5ml5%糖水,當孩子沒有出現嘔吐等不適反應的情況下,我們會給予10ml左右的母乳或配方奶,三個小時哺餵一次,每次增量約1~2ml/kg。當哺乳時孩子胃內有殘奶,我們會及時調整餵養量。殘奶量>前次餵奶量的1/4時我們會減少餵養量。超過前次餵奶量的1/2時我們會停止餵養一到兩次。
早產兒在保溫箱中,我們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操作,每次接觸孩子前都需要做好手部消毒或者帶上手套。當更換孩子紙尿褲或尿不溼時,需要對孩子臀部及臍部進行護理。避免出現尿布性皮炎及臍部感染可能。由此可見護理早產寶寶有多麼不易。
-
5 # 家有早產兒別焦慮
您好,作為一名早產寶寶的媽媽我想用我自己掌握的知識來幫助更多的早產媽媽。首先我認為早產媽媽最最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被腦癱、智力低下,孤獨症等字眼嚇到,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寶寶,寶寶都是很敏感的,寶寶輕微的焦慮都會影響的寶寶的生長髮育。
1、早產寶寶要按糾正月齡評估生長髮育,所謂的糾正月齡就是從預產期計算寶寶的月齡。早產寶寶因為脂肪少,很多器官沒有發育成熟,所以很難保持體溫恆定,所以建議糾正月齡三個月前用袋鼠式育兒,就是像袋鼠媽媽似的將寶寶貼在胸前(網上搜西爾斯背巾可以找到背法)而且媽媽揹著寶寶,寶寶能感受到熟悉的心跳,也可以大大增加寶寶的安全感。
2、早產媽媽一定要按時畫寶寶的生長曲線,讓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尾及時追上足月兒,如果追趕不理想母乳媽媽可以選擇母乳強化劑,奶粉媽媽可以選擇早產兒專用奶粉,等生長曲線到25%後可以換成純母乳和普通奶粉了。
3、早產媽媽要學會被動操和嬰兒撫觸,每天抽時間堅持給寶寶做,可以促進寶寶神經發育。百度搜就會有教學影片。
4、找靠譜醫生定時隨診評估寶寶的生長髮育、可以做康復,但是一定不要給寶寶打腦營養針,不要做封針因為完全沒用,還折騰寶寶。
5、早產寶寶前三個月要每天補充800單位d3,要補鐵,及時複查血常規,按醫囑補鐵,一般血紅蛋白濃度110以下,按寶寶體重4mg/kg,110以上,2mg/kg補充,補充到一歲。
6、可以關注鮑秀蘭、兒科醫生鄭啟誠、小好爸等微博學習護理方法,或者買《嬰幼兒養育和早期干預實用手冊(高危兒卷) 》鮑秀蘭和小好爸出版的《早來的天使》這兩本書學習護理方法。
7、多和寶寶交流,多帶寶寶出去、多讓寶寶摸不同材質的東西,多讓寶寶趴著。
8、不要相信3翻6坐,6個月前翻身、8個月前坐都可以、正常寶寶也會尖足,也會飛機手,多和靠譜交流不要自己百度。
9、寶藍貝貝、六愛扶家等康復機構都有影片問診,糾正月齡3個月前也可以做gms評估,建議糾正3-5個月,糾正1歲去面診評估,其他可以影片,或者電話、文字問診,不要亂折騰孩子。
10、大多數早產寶寶是健康的,所以媽媽不要放棄,最後送早產媽媽一句鮑奶奶的話:悅養孩子 靜待花開
-
6 # 兒科醫生鮑秀蘭
首先是早產寶寶的保暖。
由於早產寶寶體重輕,體內脂肪特別是皮下脂肪薄,調節體溫的能力差,因此必須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冬天。
最好採用各種取暖裝置,保持一個相對舒適的室溫,然後根據成人的感覺,給寶寶穿上厚薄適合、穿脫方便的衣物。
當然在夏季就需要採取降溫措施,也不能太熱。
早產寶寶的餵養
餵養也是早產寶寶護理的重點。對於早產寶Bora說,母乳餵養仍然是最佳的選擇,但是由於早產寶寶生長速度比足月寶寶更快,而且早產寶寶體內儲存的營養素不足,更容易出現因鐵、維生素D缺乏等引起的缺鐵性貧血、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等,因此必須注意這些營養素的補充。
早產寶寶的疾病防護
早產寶寶護理還必須做好疾病預防。早產寶寶的免疫功能也比足月寶寶差,更容易感染生病;同時因早產寶寶常伴有先天性心臟病、腦發育不全等先天性問題,不適宜在出生後就進行計劃免疫,需要順延預防接種的時間,因此爸爸媽媽一定要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
這些預防措施包括:
1、儘量減少家人以外親戚朋友的探望;
2、在接觸寶寶前要洗淨雙手;
3、避免帶寶寶到人多擁擠的地方等。
促進早產寶寶腦發育
促進早產寶寶腦發育也是爸爸媽媽需要重視的問題。
早產很容易損傷寶寶的大腦,因此必須經常與寶寶交流,尤其是經常與寶寶進行眼神的交流。
媽媽看著寶寶的眼睛,微笑、輕輕撫觸寶寶、呼喚寶寶,不久媽媽就會看到寶寶也會對著媽媽發出會心的微笑。媽媽經常與寶寶對話,為寶寶做撫觸等,都是良好的促進寶寶腦發育的措施。
回覆列表
樓上那個回答的達人一定是沒親自護理過早產兒。看答案就知道很多不合理的。
作為早產兒的媽媽,現在孩子十個月了,健康可愛活潑。僅從自己護理的過程來分享,不代表適合所有早產兒。
第一,孩子身體還不具備自動適應溫度,要注意黑孩子保溫。保溫不是說黑孩子穿的厚蓋的厚,穿得厚包裹得像個粽子還讓不讓孩子動一下呢?一定要讓孩子穿的舒適活動自如,另外關鍵把室溫調到合適的。如果是冬天,開著暖氣,如果沒有暖氣,買個電油汀。
第二,服從醫生的安排,定期檢查身體,包括眼底篩查,四肢發育檢查,是否貧血等等。早產兒極易貧血,說不定需要輸血。另外母親一定要多吃補貼的東西,確保透過母乳補充給孩子。
第三,不要亂折騰孩子!不要亂折騰孩子!因為孩子這個時候是非常弱的,四肢無力,稍微動一下可能就會累著孩子。所以不要帶孩子去嬰兒游泳什麼的。也沒必要天天洗澡天天換衣服什麼的。如果奶粉餵養,記得奶瓶消毒到位就行了。衣服不髒的話不用天天消毒天天換。真的,不要給孩子天天洗澡,會累到孩子的。所以我說那個人的回答不靠譜。
第四,讓孩子少接觸人,尤其外面的人,別帶來細菌感染給孩子。
第五,及時調整孩子的睡姿,不然頭會睡偏的。我孩子再保育箱呆了一個月,醫生應該是沒管過睡姿,頭特別偏,回家後特別注意她頭的睡姿,現在調整的差不多了,不過還是有點偏,在醫院時給偏的太厲害了。
我家孩子就這樣護理的,現在十個月了,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