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195486961218

    有區別,兩者的成分不同,結構也不同。

    一、紅壤

    紅壤為發育於熱帶和亞熱帶雨林、季雨林或常綠闊葉林植被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徵是缺乏鹼金屬和鹼土金屬而富含鐵、鋁氧化物,呈酸性紅色。紅壤又稱為紅壤。一般紅壤中四配位和六配位的金屬化合物很多,其中包括了鐵化合物及鋁化合物。紅壤鐵化合物常包括褐鐵礦與赤鐵礦等,紅壤含赤鐵礦特別多。當雨水淋洗時,許多化合物都被洗去,然而氧化鐵(鋁)最不易溶解(溶解度十的負三十次方),反而會在結晶生成過程中一層層包覆於粘粒外,並形成一個個的粒團,之後亦不易因雨水沖刷而破壞,因此紅壤在雨水的淋洗下反而發育構造良好。紅壤是中國中亞熱帶溼潤地區分佈的地帶性紅壤,屬中度脫矽富鋁化的鐵鋁土。紅壤通常具深厚紅色土層,網紋層發育明顯,粘土礦物以高嶺石為主,酸性,鹽基飽和度低。紅壤土類劃分5個亞類,本區分佈有3個亞類。紅壤亞類具土類典型特徵,分佈面積最大;黃紅壤亞類為向黃壤過渡型別,在本區均分佈於山地垂直帶,下接紅壤亞類,上接黃壤土類;紅壤性土亞類是剖面發育較差的紅壤型別,主要分佈於紅壤侵蝕強烈的丘陵山區,江西興國一帶和福建東南部有較多分佈。主要分佈於非洲、亞洲、大洋洲及南美洲、北美洲的低緯度地區,大致以南北緯30°為限,常見於熱帶雨林區。歐洲特別是在地中海東岸和巴爾幹半島地區也有類似於紅壤的土壤存在。東亞地區北起長江沿岸,南抵南海諸島、南洋群島,東迄臺灣,西至雲貴高原及橫斷山脈的範圍為紅壤的重要分佈地帶。

    紅壤地區雨量大,降雨集中,有時一次降雨可高達200-300毫米以上,當地面覆蓋差時,暴雨就造成強烈的水土流失。如中國紅壤區的年均溫為15~25℃,≥10℃的積溫為4500~9500℃,最冷月均溫為2~15℃,最熱月均溫28~38℃;年雨量為1200~2500毫米;冬季溫暖乾旱,夏季炎熱潮溼,乾溼季節明顯。

    紅壤是種植柑橘的良好土壤。紅壤在中國主要分佈於長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區,包括:江西、湖南兩省的大部分,滇南、湖北的東南部,廣東、福建北部及貴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蘇等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紅壤呈酸性——強酸反應。丘陵紅壤一般氮、磷、鉀的供應不足,有效態鈣、鎂的含量也少,硼、鉬也很貧乏。並常因缺乏微量元素鋅而產生柑桔“花葉”現象。紅壤一般可以種植稻米、茶、絲、甘蔗,

    山地還適於種植杉樹、油桐、柑橘、毛竹、棕櫚等經濟林木。紅壤的酸性強,土質粘重是紅壤利用上的不利因素,可透過多施有機肥,適量施用石灰和補充磷肥,防止紅壤沖刷等措施提高紅壤肥力。

    針對紅壤有機質含量很低的情況,可種植綠肥,以提高紅壤的有機質含量和氮素肥力。紅壤速效磷普遍缺乏,增施磷肥,並提高其利用率是一項重要的農業增產措施。紅壤施用石灰,一般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磚紅壤

    磚紅壤是 熱帶雨林或季雨林中的土壤在熱帶季風氣候下,發生強度富鋁化作用和生物富集作用而發育成的深厚紅色土壤,以土壤顏色類似燒的紅磚而得名。磚紅壤是具有枯枝落葉層、暗紅棕色表層和棕紅色( 10R5/6)鐵鋁殘積B層的強酸性鐵鋁土。但中國的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北部由玄武岩母質發育的磚紅壤呈暗紅色。土層深厚,質地粘重,粘粒含量高達60%以上,呈酸性至強酸性反應。

    磚紅壤表土由於生物積累作用強,呈灰棕色,厚度可在15~30釐米以上,有機質含量達8~10%。但礦化作用也強烈,形成的腐殖質,分子結構比較簡單,大部分為富鋁酸型和簡單形態的胡敏酸。其特點是分散性大,絮固作用小,形成的團聚體不穩固。

    地理分佈:磚紅壤是中國最南端熱帶雨林或季雨林地區的地帶性土壤。中國的磚紅壤主要分佈在海南島和廣東省雷州半島海康、欽州灣北岸、遂溪、廉江、徐聞等縣以及湛江市郊、雲南南部低丘谷地(如西雙版納熱帶區)和臺灣省最南部的熱帶雨林和季雨林,大致水平分佈於北緯22度以南地區的低山、丘陵、緩坡臺地和階地上。垂直分佈海南在450m以下,滇南在800~1000m以下。

    植被:原生植被為熱帶雨林或季雨林,樹種繁多,樹冠茂密,林內攀緣植物和附生植物發達,而且有板狀根和老莖開花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被國際關係學院錄取了,可是知乎上說這個學校不怎麼樣,有了解這個學校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