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子閒居,喟然而嘆曰①:“銅鞮伯華而無死②,天下其有定矣③!”子路曰④:“願聞其為人也何若⑤?”孔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學⑥;其壯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⑦。”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學則可,其壯也有勇而不屈則可,夫有道又誰下哉⑧?”孔子曰:“由不知也!吾聞之:以眾攻寡,而無不消也⑨;以貴下賤,無不得也。昔者周公旦制天下之政⑩,而下士七十人,豈無道哉?欲得士之故也。夫有道而能下於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說苑》
【註釋】
①喟(kuì)然:長嘆的聲音。然,詞尾。②銅鞮(tí)伯華:春秋時晉國大夫羊舌赤,銅鞮是他的封地,伯華是他的字。而,如果。③其:大概。表揣度的語氣副詞。④子路:孔子的弟子,姓仲,名由。⑤何若:何如,怎麼樣。⑥敏:聰明。⑦下:對......謙下,意動用法。⑧誰下:對誰謙下。誰,疑問代詞作賓語而位於動詞"下"的前面,屬賓語前置。⑨消:消滅。⑩昔者:從前。"者"助詞,與時間詞構成雙音詞。周公旦: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成王年幼,他攝政。制:掌握。
孔子隱居在家時,有一天感嘆道:“如果銅鞮伯華還沒有死,天下大概就可安定了。”子路說:“我希望知道他們都是什麼樣的人。”孔子說:“他小時候聰敏好學,壯年時有勇氣有骨氣,老的時候明白事理態度謙下親近別人。”子路說:“小時候聰敏好學也就罷了,壯年時候有勇不屈也就算了;可得道後還怎麼親近不如自己的人呢?”孔子說:“這你就不知道了。我聽說,以多數人攻打少數人沒有不勝利的;以尊貴的身份去親近不如自己的人,沒有不得到他們尊重的。過去周公旦執政天下的時候禮賢下士七十多人,難道能說他不是明白事理的人嗎?這是因為他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啊!所以說能禮賢下士的有道之人才算是真正的君子啊!”
【原文】
孔子閒居,喟然而嘆曰①:“銅鞮伯華而無死②,天下其有定矣③!”子路曰④:“願聞其為人也何若⑤?”孔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學⑥;其壯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⑦。”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學則可,其壯也有勇而不屈則可,夫有道又誰下哉⑧?”孔子曰:“由不知也!吾聞之:以眾攻寡,而無不消也⑨;以貴下賤,無不得也。昔者周公旦制天下之政⑩,而下士七十人,豈無道哉?欲得士之故也。夫有道而能下於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說苑》
【註釋】
①喟(kuì)然:長嘆的聲音。然,詞尾。②銅鞮(tí)伯華:春秋時晉國大夫羊舌赤,銅鞮是他的封地,伯華是他的字。而,如果。③其:大概。表揣度的語氣副詞。④子路:孔子的弟子,姓仲,名由。⑤何若:何如,怎麼樣。⑥敏:聰明。⑦下:對......謙下,意動用法。⑧誰下:對誰謙下。誰,疑問代詞作賓語而位於動詞"下"的前面,屬賓語前置。⑨消:消滅。⑩昔者:從前。"者"助詞,與時間詞構成雙音詞。周公旦: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成王年幼,他攝政。制:掌握。
孔子隱居在家時,有一天感嘆道:“如果銅鞮伯華還沒有死,天下大概就可安定了。”子路說:“我希望知道他們都是什麼樣的人。”孔子說:“他小時候聰敏好學,壯年時有勇氣有骨氣,老的時候明白事理態度謙下親近別人。”子路說:“小時候聰敏好學也就罷了,壯年時候有勇不屈也就算了;可得道後還怎麼親近不如自己的人呢?”孔子說:“這你就不知道了。我聽說,以多數人攻打少數人沒有不勝利的;以尊貴的身份去親近不如自己的人,沒有不得到他們尊重的。過去周公旦執政天下的時候禮賢下士七十多人,難道能說他不是明白事理的人嗎?這是因為他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啊!所以說能禮賢下士的有道之人才算是真正的君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