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生划船只靠浪一

    在古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寫成於公元前1500年,距今有3400多年了。而書中記載的史實則要比成書時間早2000年,就是說書中的事情是發生在5000多年前的事了。      此書記載了居住在印度恆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達瓦人、弗裡希尼人和安哈卡人兩次激烈的戰爭。令人不解和驚訝的是從這兩次戰爭的描寫來看,他們是在打核戰爭!書中的第一次戰爭是這樣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馬納(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可能類似火箭武器),它噴著火,但無煙,威力無窮。剎那間,潘達瓦人的上空黑了下來,接著,狂風大作,烏雲滾滾,向上翻騰,沙石不斷從空中打來"。"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大片的地段內,動物倒斃,河水沸騰,魚蝦等全部燙死。火箭爆發時聲如雷鳴,敵兵燒得如焚焦的樹幹"。   第二次戰爭描寫更令人毛骨悚然、膽顫心驚:"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萬個太陽,煙火柱滾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屍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髮和指甲脫落了,陶瓷器碎裂,盤旋的鳥在天空中被灼死"。   看到此慘狀,現代人會立刻聯想到原子彈爆炸後產生的威力。在原子彈還沒有產生的年代,許多學者一直認為此書中的那些悲慘的描寫是"帶詩意的誇張"。可是到了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這些描寫就似原子彈爆炸目擊記一樣準確。   後來考古學家在發生上述戰爭的恆河上游發現了眾多的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中大塊大塊的岩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要知道,能使岩石溶化,最低需要1800度。一般的大火都達不到這個溫度。只有原子彈的核爆炸才能達到。   在德肯原始森林裡,人們也發現了更多的焦地廢墟。廢墟的城牆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築物內的石制傢俱表層也被玻璃化了。除了在印度外,古巴比倫、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上都發現了史前核戰的廢墟。廢墟中的"玻璃石"都與今天的核試驗場的“玻璃石”一模一樣。   由此而論,國外物理學家弗裡德里克·索迪認為“我相信人類曾有過若干次文明。那時的人類已熟悉原子能,但由於濫用,使他們自己遭到了毀滅”。我們的地球已存在50多億年了,而人類文明難道僅僅有5000多年的歷史

  • 2 # 劉雨霖鈴的紅茶館

    相傳,古印度豆扇陀國王與沙恭達羅相愛後生下了一個孩子,取名為婆羅多。婆羅多的王國經歷了數代後,成為了大地上最強盛的國家,而這個國家的剎帝利們也被稱為“婆羅多族”。

    婆羅多國代代繼承,傳給了後代福身王。福身王與恆河女神相愛後,生下了品德高尚,驍勇善戰的天誓,並決定讓天誓繼承婆羅多王位。但在恆河女神回到梵界後,福身王愛上了漁夫之女貞信,貞信提出的條件:福身王必須讓貞信的孩子繼承王位來換取愛情。天誓得知後,立下重誓,發誓自己永不繼承王位且終身不娶妻。從那以後,天誓改名毗溼摩(立重誓者)。

    貞信為婆羅多族生下了奇武與花釧。而花釧意外死去,奇武也在登基後不久死去。但奇武王留下了兩個孩子,分別是般度與持國。

    般度與持國的妻子分別為貢蒂與甘陀利,後代分別是這個故事的兩個主角——堅戰五兄弟(五兄弟依次為:堅戰,怖軍,阿周那,無種,諧天)與難敵。堅戰王品德高尚,在婆羅多族中享有極高的威望,而難敵心生嫉妒,多次設計殺害堅戰王,企圖獨享王位。堅戰王無奈之下,帶著四個兄弟逃脫追殺,並在多年之後重新壯大起來。

    難敵王看到了堅戰王再次興旺,於是找來了賭骰大師沙恭尼,以流放十三年為賭注,與堅戰王進行賭博。在賭博中,沙恭尼輕鬆戰勝堅戰王,並當著所有人的面嘲笑堅戰五兄弟,難敵王甚至企圖當眾侮辱五兄弟的妻子。被流放的堅戰五兄弟發誓在十三年後要奪回自己的一切後,帶著仇恨離開了婆羅多。從此,婆羅多分成了兩派,堅戰王一方名為般度族,難敵王一方名為俱盧族。

    流放的十三年中,堅戰五兄弟與偉大的奎師那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阿周那得到了名為甘狄撥的神弓。難敵王則在這段時間裡佔有了堅戰所有的國土,但難敵王的大將迦爾納卻失去了自己的黃金鎧甲和金耳環這兩件法寶。

    十三年後,難敵王拒不歸還本屬於堅戰王國土,於是雙方在俱盧之野展開了席捲整個古印度的俱盧之戰。

    戰爭僅持續十八天,在這十八天中,雙方共同的祖父毗溼摩,共同的老師德羅納,英勇的迦爾納,均被堅戰兄弟使用不義的手段殺死,怖軍的兒子瓶首則被迦爾納殺害。結果是雙方几乎全軍覆沒。最後,戰敗的難敵王接受了堅戰兄弟的條件,與怖軍一對一公平決鬥,卻被怖軍用偷襲的手段殺死。堅戰在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後,卻從母親貢蒂口中得知迦爾納是自己的親兄弟,於是痛哭流涕。堅戰此時終於明白了,自己的勝利是以整個婆羅多族的犧牲為代價的。

    戰爭結束後三十六年,奎師那被命運捉弄而意外死去,年老的堅戰王已沒有能力統治整個婆羅多族。於是堅戰王將自己的王位傳給了兒子,並帶著四個兄弟和妻子走向雪山頂。五兄弟在登山過程中陸續死去。雪山上死去的般度族人們在梵界看見了曾經的戰友和俱盧族的敵人。但此時,他們“已經摒棄罪孽,沒有憤怒和嫉恨,他們互相會面。”

  • 3 # 南梔辭涼

    《摩訶婆羅多》是享譽世界的摩訶婆羅多和印度史詩,它的漢語全譯本,約有五百萬字,和《羅摩衍那》並列為印度的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現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詩的基礎上編訂加工而成,其中有長篇英雄史詩,而且有大量的傳說故事作為插話,有宗教哲學以及法典性質的著作。有10萬“頌”(詩節),內容篇幅相當於《羅摩衍那》的4倍,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史詩,規模宏大、內容龐雜。印度現代學者認為《摩訶婆羅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詩,內含印度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堪稱是“印度的靈魂”。

    摩訶婆羅多(天城文〉、IASTMahābhārata),一譯“瑪哈帕臘達”,是古印度兩大著名梵文史詩之一,另一部是《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現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詩的基礎上編訂而成,其中不但有長篇英雄史詩,而且有大量的傳說故事作為插話,還有宗教哲學及法典性質的著作,因此篇幅很長。《摩訶婆羅多》有“二十萬行長詩”之稱,在《格薩爾王》被發現之前,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

    時代背景

    《摩訶婆羅多》的成書時間約從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四世紀,歷時八百年。它長期以口頭方式創作和傳誦,不斷擴充內容,層層累積而成。它的成書年代處在印度從原始部落社會轉化為國家社會的時代,也是從吠陀時期的婆羅門教轉化為史詩時期的新婆羅門教(即印度教)的時代。這部史詩以印度列國紛爭時代為背景,描寫婆羅多族的兩支後裔為爭奪王位繼承權而展開的種種鬥爭,最終導致大戰。大戰的結果雖然有勝敗,但雙方將士幾乎全部捐軀疆場,是一個歷史悲劇。

  • 4 # 第十人9

    你只需記住,印度自古就被外族統治,劃身而治,文明異化,且後人自相歧視,各成一統,各尊一神,實屬一奇葩之國。

  • 5 # 習慣用你的名字拒絕別

    在古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寫成於公元前1500年,距今有3400多年了。而書中記載的史實則要比成書時間早2000年,就是說書中的事情是發生在5000多年前的事了。      此書記載了居住在印度恆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達瓦人、弗裡希尼人和安哈卡人兩次激烈的戰爭。令人不解和驚訝的是從這兩次戰爭的描寫來看,他們是在打核戰爭!書中的第一次戰爭是這樣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馬納(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可能類似火箭武器),它噴著火,但無煙,威力無窮。剎那間,潘達瓦人的上空黑了下來,接著,狂風大作,烏雲滾滾,向上翻騰,沙石不斷從空中打來"。"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大片的地段內,動物倒斃,河水沸騰,魚蝦等全部燙死。火箭爆發時聲如雷鳴,敵兵燒得如焚焦的樹幹"。   第二次戰爭描寫更令人毛骨悚然、膽顫心驚:"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萬個太陽,煙火柱滾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屍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髮和指甲脫落了,陶瓷器碎裂,盤旋的鳥在天空中被灼死"。   看到此慘狀,現代人會立刻聯想到原子彈爆炸後產生的威力。在原子彈還沒有產生的年代,許多學者一直認為此書中的那些悲慘的描寫是"帶詩意的誇張"。可是到了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這些描寫就似原子彈爆炸目擊記一樣準確。   後來考古學家在發生上述戰爭的恆河上游發現了眾多的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中大塊大塊的岩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要知道,能使岩石溶化,最低需要1800度。一般的大火都達不到這個溫度。只有原子彈的核爆炸才能達到。   在德肯原始森林裡,人們也發現了更多的焦地廢墟。廢墟的城牆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築物內的石制傢俱表層也被玻璃化了。除了在印度外,古巴比倫、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上都發現了史前核戰的廢墟。廢墟中的"玻璃石"都與今天的核試驗場的“玻璃石”一模一樣。   由此而論,國外物理學家弗裡德里克·索迪認為“我相信人類曾有過若干次文明。那時的人類已熟悉原子能,但由於濫用,使他們自己遭到了毀滅”。我們的地球已存在50多億年了,而人類文明難道僅僅有5000多年的歷史

  • 6 # 隔壁沒老王

    《摩訶婆羅多》對印度文化和宗教的影響非常大,書中第一章就說:“這裡有的東西,在任何地方都存在,這裡沒有的東西,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可見它的神奇之處。

    (由金克木、趙國華、席必莊翻譯,2005年12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摩訶婆羅多》中主要講俱盧家族的兩兄弟,持國和般度的後代,為爭奪王位進行的戰鬥,最終導致俱盧之野大戰。故事以黑天的死,王朝覆滅,般度家族的兄弟升入天堂為結尾。(印度發展史)

    《摩訶婆羅多》不僅僅是講訴一個故事,廣博仙人(據傳此書作者)在說中說,本書的目的是闡明人生的四個目標:愛、財、法和解脫,許多印度人相信,人生的最終目標是達到解脫。這本書中出現了大量的印度神話和哲學觀念,有許多神靈和哲學寓言故事。

    喜歡此書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時候你才懂得了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