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蕊希
-
2 # 四處一觀察
每個底層的人都活得不容易,很現實的紀錄片,給人一種很真實的感覺,每個人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就像何苦說的那句,大寒過後,一定立春。只要我們勤勞,雖然不一定很富裕,但一定不會像河南那樣,吃了上頓沒下頓。這個社會,學會適當的轉變,才能適應當下。就像何苦帶著他們轉型去做工地一樣。肯定比當棒棒要好。很喜歡這部紀錄片,他們每個人,每件事,都給了我很大感動和感觸。
看完唯一的遺憾,老金的手機丟了,有人說老金死在了橋洞裡,也有人說他回家了,但願沒死,只是回家了。
-
3 # 拒絕冷漠傳遞真愛
感謝誠邀!
其實這部影片記錄了我們中國社會最低層人們的工作生活狀況,他們多數人的命運多舛無常。
常常聽朋友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我加班很累,我很辛苦,我覺得世間最辛苦的莫過於體力的辛苦,出賣勞動力,用自己的身體去透支來換取肚子裡的溫飽,是最讓人心酸的事情。
這部影片也反映了中國十八大以來政府部門工作作風的轉變以及對我們農村地區人們的關懷投入,這些無論如何是讓人欣慰的。
-
4 # 英武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1.十分感謝這名軍轉幹部、老兵能夠體會底層生活,記錄底層生活的點點滴滴;
2.這種紀錄片能夠播放,還能夠被搬上大螢幕,是社會的進步:我們是要建小康,但同樣我們承認我們有差距。
3.不靠宣傳、不靠操作,完全靠作品來打動人心,這才是有良心的作品。
4.每個人都很渺小,當同樣都是家中的頂樑柱!
希望國家越來越好,影片中的百姓生活能夠提高很多!
-
5 # 太極之渝
勵志的正能量,無愧豆瓣評分9.7,無愧法國紀錄片獎,無愧2017重慶五個一工程獎。
放下鋼槍,扛上棒棒,導演何苦儼如新兵開啟新的征途,用軍人的真誠篤定,自體式融入生活,歷經一年,用最簡潔、最直白的甚至最低廉的經費,拍出了最真實、最自然、最讓人感動、反映城市最基層、最平凡勞動民工的優秀紀錄片。
老黃,老抗,河南,大石,老甘,老金,老楊,老曾……每一個人物的鮮活,他的故事,他的追求,他的夢想,他的小心思小狡黯,他的個性脾氣,他的拌嘴爭執堅守,他的幸福與難過……在一百分鐘片子裡完美詮釋呈現。
沒有刻意,沒有做作,沒有雕飾,卻是最能打動人心,在這樣一群從事體力勞作,身軀日漸佝僂衰勞的棒棒背影裡,彷彿能看到我們父輩前輩的吃苦耐勞,勤儉節約,扶育子女,堅韌頑強的品質,看著看著不覺眼角泛起溼潤,感動無言而喻。
他們在城市之中,他們在城市邊緣,社會的進步,現代智慧的興起,逐漸收入卑微逐漸弱化的群體,但他們一樣擁抱自信,棒棒抗在肩上,憑力氣吃飯,踏實堅定的每一步,換取生存的狹小空間。
人物形象飽滿豐富,刻畫極具傳神,那些經典話語的深刻,久久浮於腦海裡讓人難忘。真實的生活比戲劇更精彩。
或許最後的棒棒不久都慢慢地退出了舞臺,但勇於面對貧苦困難,樂視豁達開朗積極向上的精神,依然會存在。
網路上觀影有一年了,但片中人物的現狀依舊讓人牽腸掛肚,這是筆者從來沒有過的感觸,真誠的祝他們家庭美滿晚年幸福!
-
6 # 我是你新雲哥
這個問題,我必須回答。
我感觸最深,是因為理我的生活很近。我的父母也是靠賣體力來掙錢,養家,養我。
我也不會表達什麼,只是覺得在底層太苦了,每次一想到父親壓陀了的背,我都想哭。
豆瓣9.7,我覺得給10分滿分都不為過。
不行了,我現在不能看這些,我內心的愧疚太大了。
對不起,媽
對不起,爸
兒子無能,你們50多歲了,還在賣力。我他媽簡直不是人!
不寫了
想哭
只有在底層待過的人,才懂!
好作品
真好
-
7 # 楊佳佳走在路上
棒棒這個山城獨有職業,現在漸漸的退出了時代的步伐,正團級退役軍官何苦導演,身體力行親自體驗棒棒生活,給我們講述了這個被時代淘汰的職業,也是山城的符號。
老黃,這個善良的不被天照顧的男人;河南,賭輸了前半生,贏得了後半生的道理,我個人很喜歡河南,從來不缺做人的誠信,失去了幾年的積蓄,換來了人生的道理,我認為這是值得的;老杭,這個永遠不向命運屈服的男人,儘管他以到了古稀之年,但是10年積蓄被偷被搶,始終無法打敗他對於人生的追求,最後老杭躺在自己的棺材裡面,真心看哭了,我想他是看透了繁華吧。大石,為了家扛起一座大山,善良正直,面對河南8個月的房租,大石也是忍了下來,並且支援何苦老黃100元飯錢。老甘,甘於平凡缺有著不甘平凡的內心,我想著應該是現在很多人的想法吧,想的多做的少。老金,精打細算,有人說他回老家了,也有人說他死在了橋洞裡,我更堅信他沒有死。剩下就是我們的團長何苦導演,他從初來乍到從事棒棒,體會棒棒的艱辛,“連續吃了好多天的老乾媽配米飯吃的我喉嚨發緊”“一向覺得燉肉陪稀飯是天底下最滑稽的吃法,但是在自力巷,有肉一定得燉著吃。”何苦導演從棒棒轉到包工頭,透過親身來告訴棒棒們,要追上時代的腳步,才不會被淘汰。8月17日,我在天津,陪你一起看這部最美的電影《最後的棒棒》
-
8 # Aaaaaaaanothing
最近在看,說實話感觸頗深。也許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人生路要走。人生路上會有荊棘,但也會有鮮花。棒棒在我眼裡也是一個了不起的職業,他們的工作生活裡沒有那麼多的欺詐,謊言。這樣的他們讓我覺得很真實,也很純樸。解放碑是美女與棒棒共存的地方,但是棒棒打心裡認為看美女不如多下一個單子來的實在。這個片子裡的棒棒大多數沒有另一半,家庭也沒有那麼小康。但是他們卻用自己厚實的肩膀扛下一個家庭的希望。他們為人純樸,雖然掙的錢不是很多,但那確是真真正正乾淨的錢,是自己的血汗錢。我覺得這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我想在如今這個社會里這樣的人真的不常見。我想是這樣一個方式讓我們認識到社會上還有一個這樣的群體存在。一群值得我們打心底尊重的人們。也許是我們忙著實現各自的理想,也許我們已經沉淪在慾望的急流中,也許是我們已經習慣了社會的現實,也許我們已經在這個世界習慣性的迷惘著。是的,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中都有不一樣的路,有各自不一樣的人生,但這個世界依舊值得我們更好的活著!
-
9 # 就是要文藝範兒
底層勞動人民生活真的很不容易,如果可以有別的選擇,相信他們也不會一直幹棒棒出苦力,就像何苦一樣他可以當包工頭可以做自媒體可以有很多選擇,你的出身和你的性格決定著你的命運,他們有著自己的無奈,第一這個群體年齡都偏大了,河南還算年輕可以去工廠,第二大多沒文化,老黃連字都不認識,河南初中畢業!第三點就是都是老實人!俗話說窮山餓水出刁民,但是他們都是生怕別人受委屈的老實人譬如老黃老杭!資本的原始積累都是血腥骯髒的,富人的第一桶金絕對有著不可見人的地方,關鍵是太老實了連第一桶金都沒有挖出來,所以日子只能是不斷在解決吃飯問題,只能每天考慮溫飽,第四就是他們大多數不願意學習不願意革新,社會在變遷人也應該跟著變化,如果沒有資本但是有一門手藝的話自己的生活也可以過的不錯,但是出苦力是最不划算的工作,因為人人都可以出苦力,而且隨著物價上漲年齡上漲他們這個群體會越來越尷尬越來越難
-
10 # 三聯中讀
很多人對“棒棒”這個詞語並不熟悉。“棒棒”其實是重慶挑夫的一種俗稱,也是當地獨有的一種文化符號。
《最後的棒棒》講述了改革開放之初,山城棒棒軍們的真實故事。它的簡介是這樣寫的:爬坡上坎,負重前行的三十多年,數十萬棒棒大軍不僅挑走了汗水浸泡的年華,也挑走了屬於自己的年代。
《南方週末》曾經介紹過這個特殊的群體,“如果畫個素描,“棒棒”是這樣一個形象———肩上扛著一米長的竹棒,棒子上繫著兩根青色的尼龍繩,沿街遊蕩攬活,他們來自農村,他們是重慶街頭的臨時搬運工。棒棒的產生,源於重慶的特殊地形和港口經濟,整個城區依山而建,出門就爬坡,下船即上坎,搬運東西成為難題。重慶市民於是習慣了這樣一種生活方式——大到買傢俱、電器,小到買幾斤肉,如果不想自己動手,叫一聲‘棒棒’,即有人應聲而到。”
這段話可以說是生動直觀得描寫了棒棒軍這個群體,他們的存在、他們的地位、他們的無奈,都涵蓋其中,不言自明。
在一個日益現代化的城市中,高科技日漸繁榮,現代智慧也在不斷取代人力,這樣一個群體的存在也越來越顯得格格不入了。他們中有很多人年級已大,體力大不如年輕時,不是不想轉行,實在是無法勝任其他工作。當然,他們的需要也並不高,只想透過這份工作讓自己和家人可以在城市的邊緣活下去;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活得好一些。
這個群體走入大眾的視野和一張圖片密不可分,下面這張圖曾在網路風靡並引發熱議,並點評為“肩上扛著全家,嘴上叼著自己,手裡牽著未來!”他們乾的是體力活,手上老繭遍佈,但面對孩子,卻是眼神溫柔;他們走過的路和吃過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卻寧願一個人把生活的重擔扛下,也絕不會再讓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回覆列表
覺得很現實,裡面人物太真實,印象最深的就是河南,喜歡打牌也有不幸的遭遇母親改嫁,自己17歲出去流浪,在重慶街頭被兩個小混混挑斷了腳筋,之後加入了棒棒,有些事情事宜願為,感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