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育反思者
-
2 # 又見知了
哲學並不高遠。
作為初學者,如果真正想學哲學,就不要迷信現有的哲學專著。不然就會成為學哲學家的學生,頂多學到一家之言。
第一,是學習自然科學,看知識百科和紀錄片。認識各種客觀事物和自然現象。積極走到戶外,廣泛實踐。這些是構建世界觀的基礎。
第二,普通邏輯學。邏輯是思考的工具。邏輯學主要是幫助你怎麼去思考,培養思維方式。這是構建自己的方法論的基礎。
第三,讀史書。歷史呢,就是別人做過的事情的記錄。讀歷史是為了檢驗自己的那些方法論和世界觀是否正確。
-
3 # 掛在明堂射古今
我覺得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給哲學的定義對怎麼看哲學的書籍是有幫助的,他說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思想”。
從這句話看,不但是看哲學的書要帶著問題去看,看別的書甚至面對自己的人生都要帶著問題去看。就像法國哲學家笛卡爾說的“我思故我在”一樣,而這也是他的哲學命題。
可以說二進位制也是在哲學中發現的,萊布尼茨也說在中國的《易經》哲學中有二進位制的原理。如果你去看看萊布尼茨的文章《二進位制計算的闡述》,你就會知道中國哲學對他的影響。
再看愛因斯坦說哲學“如果把哲學理解為在最普遍和最廣泛的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麼,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到哲學對科學的重要意義,所以看哲學的書籍就是對知識的追求,再用得到的知識去尋找宇宙的道理。可以說,從這段時間對黑洞照片的新聞看,也可以看是愛因斯坦在用哲學的方法告訴世界宇宙的知識。
我也建議這位朋友去看看毛主席的書,對你理解哲學書籍都是有幫助的。
-
4 # 寂語堂齋
至於說怎麼看哲學書,根據我自己學哲學的經驗,我總結出,一定要自己給自己立一個問題,一直到弄明白了,解決了為止。比如我讀馬克思主義哲學時,我自己給我自己立的問題就是,馬克思他是怎麼看世界的,他是怎麼看人的,他是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的,然後一直給它弄明白為止。再比如我讀佛經時,我也同樣立了上面那三個問題,也是一直給它弄明白為止。
另外讀哲學書千萬不要分,什麼是唯物論什麼是唯心論,要是這樣一分,那就堵塞了自己的思路。再就是讀哲學書一定要讀作者的原著,不要去讀誰研究的,誰解釋的,誰的心得之類的書。比如馬克思主義哲學,只有去讀原著才能知道,他的理論框架最終推匯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歷史。讀佛經也是一樣,最終推匯出人人都可以成佛的規律。
說到有哪些方法?我認為就一個方法,那就是結合自己的問題,先找到作者著作的切入點,再去延伸反覆閱讀,最終解決了自己的問題為止。比如讀馬克思主義著作,開篇就是《道德化的批判和批判化的道德》,作者是從批判宗教開始的。讀佛經和讀別的哲學著作不一樣 ,佛祖30歲成佛,成佛後最開始講的一部經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因為誰也聽不明白,他才分開講淺顯的。別的書是由淺入深,而佛經是由深入淺,所以讀佛經只有把《華嚴經》讀明白了,弄懂了,才能瞭解佛的本意是什麼。
總之讀哲學書,要有的放矢,要給自己立問題,要找到作者著作的切入點,然後延伸反覆閱讀,直到把自己的問題解決了為止,是按照這樣一個過程去讀的。
-
5 # 宇宙天文宗師
〔宇宙定律〕
一 、物質的電磁力{吸引力}{反推力}
物質存在電磁力,同一種物質介質相互吸引,不是同一種物質介質相互推。多的物質會把少的物質推成圓球,因為兩種物質都在推,而且同一種物質任何一點推力都一樣大。推力又稱為反推力反推力是很均勻的力。被推成球型的物質任何一點向外發出推力都一樣大,但兩種物質的反推力不一定是一樣大。又因兩種物質都在使勁推少的物質被迫成圓球。圓球是物質組成的不是空的所以有個球面稱為圓球面。圓球面所受到的反推力越往球中心力線越密承受的推力越多。因圓球面任何一點都承受來自各個方向的力必然有一條力線經過球心垂直於球心,所以從球面到球心越往中心垂直力線越密越多所受到反推力也越大。故而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最大。故而越遠離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越小越少。
只要中心有物質壓力重力的天體,它的最外層表層必須是球形(圓球),天體的球面如果變成方形……中心不但沒有物質壓力而且重力也不存在。
二、光聚焦 能量聚焦、熱能量聚焦、正負(反)能量聚焦
光與一切物質同在充滿整個物質世界。太陽、恆星、一切星系是光聚焦取得能量,只有光永遠聚焦才能永遠發光發熱。我們看到的會發光發熱的星星、星系、恆星、太陽、行星中心,行星的衛星中心、地球中心、小行星中心、慧星中心、都是光聚焦的中心。 星星、星系、恆星、太陽、行星的外面外層都有一個圓球面可以光聚焦到中心。圓球面是平凸透鏡、凹凸透鏡, 只要形成平凸透鏡、凹凸透鏡就可以光聚焦。
光聚焦……光是用不完的迴圈的。
三、對環流層{上層與下層對環流}
自轉與公轉運動的動力層,宇宙間天體的公轉自轉都是有對環流層推動帶動運動的。同一個星球自轉有對環流層推動自轉……公轉有對環流層帶動運動,自轉與公轉運動是二個環流層,二個對環流層不是在同一個中心上的。沒有大氣層或有大氣層大氣只對流不進行對環流的星球(孤獨行星、流浪行星)、行星、小行星、行星的衛星是一定不會自轉的。
♥♥♥………………………………
【真實的宇宙形態結構】
宇宙是時間無限空間無涯物質有限世界。空間存在著一個一個大型的物質世界它們是沒有相連被真空隔離。各個物質世界都遵循同樣的物理規律,我們生活在其中一個大型物質世界裡。
我們的大型物質世界最多最外層的物質緊緊的吸引在一起它的外型是可以任何形態。它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大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我們就在其中一個大圓球面裡面。這個大圓球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總星系。總星系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在總星系圓球面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銀河系它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銀河系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太陽系它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太陽系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就是地球系(包括月球),地球是中心它的圓球面在月球之外,地球氣態圓球面內的最多氣態物質又把月球及其他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氣態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圓球。
這些大大小小從大到小的圓球剛剛形成光‘就聚焦在它們的中心點上使中心發光發熱,太陽、行星中心、銀河系中心、總星系中心、星系中心、恆星都是有光聚焦才發光發熱的。因光聚焦在中心點上發光發熱就會發生對流 對環流。每一箇中心點上有一組或多組對環流層,接近中心的對環流層可帶動中心轉動自轉,遠離中心的對環流層可推動天體、星系、恆星、物體、物質、行星等等繞中心公轉。月球有氣態層只有區域性的對流沒有對環流所以沒有自轉只有公轉,月球公轉是地球最外面的一組對環流層推動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其它行星的衛星公轉類同。靠近地殼的對環流層(有對流層與中間層組成交替環流)帶動地球自轉其他行星自轉類同。地球月球在同一個圓球面內被太陽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太陽公轉的其他行星公轉類同。太陽系圓球面內全部行星被銀河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其他恆星系公轉類同。銀河系圓球面內的恆星系被總星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總星系中心公轉的其他星系仙女系公轉類同。總星系圓球面內的星系被更大的對環流層推動繞更大的中心公轉。就這樣以此類推外面外層到底有多少層次我不敢下決定…… 根據天文文明可能有三十六層。我們是被套在圓球內從最大的圓球一直到最小的圓球……大圓球套比它小的圓球。就這樣圓球中有圓球,我們是被幾十層的圓球套著。
-
6 # 陳川寧
怎麼看哲學書?我的體會有如下方法。
首先,應該明確,為什麼要看哲學書?看哲學書和研究哲學不完全一回事。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也是我們工作和生活的行動指南。如果僅限於對工作對生活起到幫助和指導作用,那就學習哲學關於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實踐操作方法,這是哲學最基本的方法。具體學習方法和路徑如下。
一是學習艾思奇的《大眾哲學》。這本書通俗易懂,好學好理解,可以從中掌握一些哲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當然,《大眾哲學》也是從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出發的,讀這本書,還可以聯絡我們的實際,解惑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疑難問題。
二是學習毛主席的書。毛主席的書都是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中遇到重大問題的理論思考和實踐回答,解決了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是最好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應用和發展。特別是毛主席的五篇哲學著作,即:《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戰爭和戰略問題》,充滿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辯證法。可以說,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所有的問題和矛盾都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三是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書。習近平總書記的著作和系列重要講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高成果,充滿了豐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們如何看待世界發展趨勢以及中國改革發展方向的航標和燈塔。用這一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可以使我們的工作有動力,工作目標有方向。
四是學習李瑞環同志的書。李瑞環同志長期在基層工作,又勤奮好學,在哲學領域有較深造詣,而且能夠把哲學觀點、原理運用到工作實際當中去,並以此為指導,研究、解決了一系列實際問題。讀他的書,可以使我們在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多些辯證法,少些形而上學。
當然,如果要專門研究哲學理論,除了上述著作以外,還應該學習哲學方面的專史專著專論。(2019年5月29日星期三)
回覆列表
先看普通邏輯學。這是學哲學的入口。
哲學是普適的,所以,先不要看帶有政治色彩的,比如什麼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