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看門道人
-
2 # 潮汕說
秦始皇統一中原6國後,繼而開始統一嶺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發兵五十萬,派大將任囂、趙佗攻打嶺南,奪取南越地,在嶺南建立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今潮汕一帶屬南海郡。
同年,遷50萬中原人到南方戍守五嶺。其中部分人到達五嶺之一的揭陽嶺,據《史記.集解》引《廣州志》雲:“五嶺者,大庚、始安、臨賀、揭陽(楊)、桂陽。”揭陽嶺在今潮汕區西北部。
南海郡郡尉任囂病危,原龍川縣令趙佗接替任囂擔任南海郡尉。趙佗趁天下大亂之機,起兵擊敗桂林郡和象郡,把嶺南3個郡合併起來,建成南越國。是年,趙佗自稱南越武王,脫離中央王朝,趙佗在南方建立南越國後,子孫5代相傳共93年,對漢王朝時叛時服。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揭陽令史定“挈地歸漢”,置揭陽縣,屬南海郡,開始出現直屬中原王朝的政權建制。古揭陽除包括今之潮汕地區,尚包括今之梅州市和閩南一部分。“唐《十道志》寫道:潮州,潮陽郡,也古閩越地,秦漢時還未有潮州的名稱,僅名揭陽縣。”
香港歷史文獻研究會郭偉川先生認為,秦只有駐軍揭嶺,始能對廣大的粵東地區進行實際控制。而秦自平六國以來,每佔領一國一區,必置郡縣。故此揭陽縣由秦置,以實施對粵東地區的管轄。及後趙佗王朝庵有嶺南三郡,承秦制仍於南海郡置揭陽縣,因此司馬遷《史記·南越列傳》中,於漢武帝平南越時,始有“揭陽令定自定屬漢”(見史記第2977頁)的記載。秦時古揭陽的建制,是由其地理位置所決定的。這是因為揭嶺地處粵東中部高地居中而控四域;而其南部的揭西河婆地區作為戰時的軍政中心,在戰爭時期發揮其重要作用。秦在揭嶺之陽置揭陽縣,主要原因是在對嶺南的統一戰爭時期出於地理戰略的需要。
兩漢四百餘年間,粵東地區基本由古揭陽所管轄,這奠定了古揭陽在此後漫長的歷史時期對粵東地區發揮深遠文化影響的深厚基礎。
古揭陽文化是潮汕文化的組成部分,地下文物分佈很豐富,可以追溯至史前、先秦時期,根據歷年考古資料的積累,地下文化遺存達200多處,包括有古遺址、墓葬、窯址、石器製造場和文物散佈點,基本上覆蓋了今天揭陽市全境(包括揭西、榕城、揭東、普寧、惠來)。
像世界著名的文化源地一樣,潮汕地下的古代文化遺存是豐富的,古揭陽是潮汕歷史文化發展的履痕。
據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邱立誠《揭西先秦文化之考察》記載:
秦統一嶺南,西漢對揭陽縣的建制使榕江流域獲得了可持續的發展。可以初步推定的漢代遺址有埔田鼎蓋山、玉三虎山、埔田馬頭崬、新亨九肚村、地都獅尾山、曲溪五堆、梅雲石馬等處。揭陽南邊的普寧、潮陽、澄海都發現了一批漢代遺址和聚落。
鼎蓋山出土陶器有瓷、罐,紋飾有方格紋。部分有米字戳印,少數陶器施醬色釉。三虎山出土陶瓷、罐、缽、盒等。紋飾有水波紋、方格戳印紋。九肚村發現一窖藏陶甕,內貯漢代五銖錢36公斤,獅尾山發現一件凹字形,刃兩側外凸的漢代鐵鍤。五堆的漢代遺址除出土方格戳印紋陶片外,還有兩枚銅鏡,其中有漢代常見的昭明鏡。白塔寶聯寨山漢墓,為一土坑木槨墓,坑長5.35、寬3.2米,槨長3.95、寬1.67米,發現時槨木乃伊完好,板厚25釐米,隨葬品有陶器甕、罐、壺、紡輪及鐵削、鑷、礪石及殘銅器。器物有較多漢式風格,估計墓主人為南遷漢人或漢化的土著。
東山黃岐山的一座土坑墓發現時已受破壞,收集到2件方格紋陶罐。九肚村龍溪東發現一座已破壞的土坑墓有陶盆、缽、罐共三件。
兩漢時期埋葬已有一定製度,墓地多在縣城郊外四周,有計劃尋找成片漢墓對於確定揭陽縣的所在有重要作用。
榕江、韓江流域均為古代百越之地,百越民族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海邊,是擅長水事的民族。榕江流域以往出土過幾只獨木舟,地點分別是新亨九肚村、揭西棉湖、揭西石湖港,時代包括先秦到兩漢,有的儲存完整,有的已炭化殘朽。1975年棉湖出土的一隻獨木舟,船身用一條大樟木鑿成,長10.7米、寬1.3米,儲存完好,是目前為止廣東儲存的古代獨木舟中最大的一隻,推斷為漢代,是水上交通的證物。
根據地下出土文物的不完整資料,考古專家勾劃出的古代揭陽先秦兩漢歷史文化的大概輪廊。榕江及其毗鄰的韓江構成粵東古文明產生的兩河流域,先秦、兩漢時期曾以開放的胸懷吸納和融合中原及周鄰先進文化為我所用,在這些水乳交融的文化積澱的基礎上,後來形成了有個性、有風格、有特色的潮汕文化。
潮汕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兩漢兩晉。在潮陽銅盂孤山南坡,也發現東晉古墓群,1983年汕頭市、潮陽縣文物普查工作組聯合發掘了比較完整的一座古墓,這座墓葬出土文物有帶“泰元十二年八月二日作”紀年墓磚、陶瓷器,也有硯臺和竹簡、刀。考古專家認為,這些隨葬物品屬於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中原移民的,也是潮汕歷史文化發展的佐證。
中華揭氏始祖揭猛就是漢朝揭陽令史定?
揭氏尋根欲揭開歷史迷霧
楊媛 陳少平
一次偶然的尋根、一本普通的族譜,揭開了西漢初年的歷史迷霧,令2000多年來一直處於研究空白的“史定”身份明朗化:漢揭陽令史定就是中國揭氏始祖揭猛!這一發現,推動了古揭陽史的研究,補充了國史在漢武帝年間收平兩越、統一南中國的歷史內容。
昨天上午,“紀念揭陽先賢揭猛(史定)誕辰2168週年暨揭陽先賢揭猛研究會成立大會”在廣東省揭陽市召開,來自新疆、山東、浙江、雲南等全國10多個省份的近300名揭氏後人匯聚揭陽尋根。中山大學教授曾騏、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研究員郭偉川等專家學者50餘人對史定這位潮汕史重要人物進行研討。曾騏說,《揭氏族譜》是研究嶺南歷史的珍貴史料,可推舉史定為入館(南粵先賢館)先賢。
54字迷團一塊心病
在揭陽先賢揭猛研究會成立大會上,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揭氏後人屢屢向《潮學》雜誌主編、廣東省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揭陽市研究會秘書長徐光華致謝。原來,徐光華與揭氏尋根有一段緣,“史定就是揭猛”的冰山一角,正是他揭開的。
徐光華告訴記者,十幾年前他在原揭陽縣縣誌辦工作,清《揭陽縣誌》如此記載:“史定,秦時人,仕南粵,為揭陽令。元鼎六年,漢兵下番禺,定決計屬漢,武帝嘉之,封安道侯,邑六百戶,子當時襲侯爵,子孫遂家於揭陽。祀名宦。”(原文沒有句讀)這54個字困擾著一代代揭陽曆史學者,直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人認為史定是一個人,有的認為是“歷史確定”的意思……
徐光華說,揭陽的歷史學者知道,如果史定是一個人,那麼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一定很重要。《揭陽縣誌》中漢朝的記載,只有這54個字。接下來的記載已跨躍至明朝。司馬遷的《史記》也提及“揭陽令定”。饒宗頤先生曾說過:“過去地方誌所載,潮州(今潮汕地區)第一個地方官是揭陽令史定。”他認為,潮汕史不可不提史定。
“史定謎團”成了揭陽曆史學者的一塊心病。
偶然尋根找到線頭
據徐光華介紹,直到2002年底,廣西南寧某公司總經理揭家良到揭陽談生意,向老客戶盧老闆打聽:“你們揭陽在秦漢時期有沒有一個縣令叫史定?他是我們揭氏的老祖先揭猛。”盧老闆對揭陽古代史不熟,只搖了搖頭。
巧的是,盧老闆的夥計小林對歷史感興趣,他拿著揭家良的問題請教徐光華。這一問,把徐光華這個退休的修史人高興壞了———史定的身份可能有突破了!他馬上聯絡到已回南寧的揭家良,告知他秦漢時揭陽縣令就叫史定。急著要解開歷史謎團的徐光華嫌寄信太慢,請求揭家良把有關“史定”、“揭猛”的資料馬上電傳過來。
電傳的《揭氏族譜》證實了徐光華的大膽猜想,史定,可能就是中華揭氏始祖揭猛!徐光華說,史定和揭猛對上號,就像一捆亂繩,終於找到了線頭。史定就是揭猛的確切證據何在?史定為何改名換姓為揭猛?帶著種種疑問,徐光華自費到南寧找揭家良,影印所有材料,並採訪了揭姓老輩人。歸途中,他又到廉江、高州尋找揭氏族人。2004年,徐光華參加揭氏探流萬里行,對閩、粵、贛三省九市十八縣的揭氏聚居地進行考察,他發現各地對揭氏祖源的記載,同出一轍。
賜改姓名名符其實
昨天的大會上,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研究員郭偉川公開了自己潛心撰寫的《揭氏族譜考證》一書。饒宗頤教授在該書題辭中指出:郭君偉川此書,取資揭氏舊譜,鹹溯源於史定。徽引浩繁,足補鄧書(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之略,大有裨於譜牒之學,誠難能而可貴也。
郭偉川說,閱揭氏宗族史,如觀國史。尤其是北宋哲宗元符三年蘇過依父親蘇軾之命為第一修《揭氏族譜》撰寫的《史揭合序》,親證揭出於史,漢安道侯、揭陽令史定之父史煥為他們共同祖先的結論,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史定到底有何作為?郭偉川說,國史一直找不到答案。考證《史揭合序》發現,史定原是漢官(護駕將軍),作為南越太子嬰齊往漢朝作人質的交換人質,羈留南越任揭陽令。漢武帝元鼎六年發動統一南方之戰,史定起而響應,挈地歸漢,為促成漢朝的統一事業、為古揭陽全境人民免於戰爭作出貢獻。
史定賜改姓名為揭猛?郭偉川認為,史改“揭陽”,有《漢書》記載;揭陽改“揭”,有族譜為證。因功封漢安道侯,世襲揭陽令,以邑為氏,符合古制。史定諧音“死定”不吉利,將軍貴勇猛,以猛賜名,符合其身份及事功。
原汕頭大學黨委書記黃贊發認為,史定是揭猛的觀點可以信服。史定即揭猛的發現,釐清了歷史脈絡、推進古潮汕史研究,也補充了國史關於漢武帝平定兩越的內容。
-
3 # 谷
"潮汕"這個詞是汕頭對自己文化的沒自信的表現,汕頭專區成立以來都沒發展出自己的汕頭文化,還有把潮字寫在汕之前。"潮汕"這詞汕頭人覺得不可笑嗎?經濟也是靠稱“潮州人”的華僑投資。幾乎所有汕頭歷史全套都是拿潮州府的。看看“深圳”曾經也是從惠州分離出去,可是深圳從來都不會說自己是"惠深"人,只會說自己是深圳人。說到底汕頭是一個沒文化底蘊的改革失敗特區。現潮州是古時的潮州府 府城以及行政中心,說明白點就是潮州府的中心城區,所有的歷史文物都是時代的見證。建議汕頭特區發展出自己的汕頭文化,而不是套用潮州文化,潮劇,潮州菜,也改成汕頭劇 汕頭菜,好歹是特區,讓潮字騎在汕字前,汕頭特區願意嗎?
-
4 # 幻影千度
五華出土“定揭丞印”是秦置縣城信物,沒有定揭縣,卻有揭陽縣的歷史純屬杜撰!秦定揭、漢南海(南武侯地、海陽侯地合組南海名)、漢揭陽、隋義安、唐潮州地域雖然是一樣的,但離海近的地方在隋唐被海淹沒,是宋以後來才形成的。
今饒平、澄海、揭陽、惠來的大部,都是宋以後才擴大的,漢揭陽縣治在歸湖至潮州金山一線。說誰的歷史悠久,應該指縣治、府治,那麼揭陽縣治在那裡呢?今人應自清。宋置潮州府屬縣的揭陽縣,為了升級地級市而炮製杜撰歷史的做法,不值得。
其實,秦置南海郡和閩中郡十多年,都不可能有效管理廣闊的地域,南海郡和閩中郡一樣,只是處於中間那一點地盤,南海郡和閩中郡都沒有記載關於定揭的歷史,而五華出土實物卻有“定揭丞印”,證明了這一點。
唐書《史記正義》關於揭陽嶺為秦五嶺的記載亳無依據,純屬猜測,也只是孤證,卻被廣東地圖出版社出了地圖,影響極壞。
古代沒有詞或片語用法,只能用字達詞意。《史記》的列傳,是封國並列的列傳,一國傳記不是列傳,南海、南越列傳,因為不能簡成南南,只能合成南越,並非是南越國列傳;正如《東越列傳》是東甌、閩越列傳,合稱東越,歷史並沒有東越國一樣。
秦末漢初自立的南越國,東界只到龍川縣,漢封的閩越國,西界也只到盤陀嶺。驪道元《水經注》記載趙佗以龍川跨據南越,這相對於秦郡,已經有大發展。中間這部分,就是漢高帝劉邦認定的“亦越之世”。至於南海國被淮南王滅後,漢廷也絕無可能把地盤分給兩越,所以,南越、閩越也沒有關於海陽侯地的記載,但本地歷史卻自然保留了海陽地名。
《戰國策》載:“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陘之塞、郇陽。”此海陽,是劉邦封海陽齊信侯的依據。海陽齊信侯駐南海國十年,升東甌王后跟隨大量畲族人,正是源自海陽鳳凰山的畲族逐漸形成浙南畲族聚居區的歷史原因。
《史記》原文載餘善到過“揭揚”,也是因為海陽齊信侯,前111年漢賜揭姓,才會封揭陽縣名給史定,漢揭陽是皇帝封賜給揭姓人的,這與潮州宋置揭陽,是兩個揭陽。從某種意義上說,以縣賜姓降侯,意味著揭陽是揭姓世襲的地方,而改朝換代,也意味著世襲的揭陽已經不存在。但在漢代,卻是地位特殊,既然是世襲,當然不會體現前史,《史記》才會以“(以)及越(之世)揭陽令自(史)定屬漢,皆得侯。”記述,明顯的,揭陽令自(史)定就是一個例外,所以司馬遷加了一個“及”字。
史定是中原人氏,揭姓人及其投靠者首先和畲族人通婚,形成漢畲後代。今天的客家人,就是那時開始形成的。
也就是說,漢揭陽是以畲族文化為主,中原文化開始落地生根的地方。
而海陽齊信侯駐越之世南海國,後為東甌王,兩地往來近百年,便形成了粵東閩南文化,比揭姓史定早了近百年。
南武海陽組南海,海陽潮陽有海潮,海潮泛處有潮州。正是粵東閩南的歷史縮影。
若論縣治,海陽縣的歷史最遠,若論府治,潮州的歷史最悠久。定揭縣治在今名五華,那是秦置定揭縣,只屬於今天所在省。其實,以上結論早已在潮州一千多年曆史中得到認定,只是由於唐朝是“有海無天地”的英化汕頭埠,才需要利用杜撰的古揭陽曆史,達到掩蓋潮州歷史文化的目的。圖①定揭丞印 圖②楚滅時百越 圖③今天畲族聚居分佈區 圖④漢代地圖標註的海陽城
-
5 # 嚁月
潮汕歷史文化追根溯源可到秦前的原始土著人文化的歷史,它有著與中原文化同樣悠久長遠的歷史。考古發現在潮陽、揭陽、潮州等地早在四五千年之前都有人類活動的遺址,而南澳島上的發現更讓人們覺得不可思議。八千年前的遺址發現,說明這裡的人們在很早的時候就會捕魚為生了。不過眾所周知,潮汕人是講閩南語系的。而改變閩南地區形成的閩南語片區分為三個歷史時期,晉末、唐末、宋末。而潮汕地區閩方言(潮汕話是閩南語的一分支)的形成始於陳元光開漳,形成於宋末大移民(一般認為,改變潮汕地區形成閩語系方言的是宋末莆田大遷民)。因此潮汕的文化更多是古中原移民文化(如唐代韓文公對潮汕教育的影響),當然也有本地文化。例如:拜媽祖是移民文化(海洋文化),而拜三山國王是土著文化(傳說神話)。那麼此地在古代由隋前起源於揭陽嶺,唐宋由潮州府管轄,近代分為潮汕三市(或五市)。那麼其歷史文化只能由中原遷民說起了,因為潮汕95%是漢人,只有5%的是土著。那麼其文化歷史大多追述到宋代興化縣(今莆田)的文化歷史。所以整個潮汕大地其實基本上一樣的,是古人經閩入粵在與當地人融合同化而來的文化及其歷史。汕頭市區(金平、龍湖古為沖積平原)雖形成的歷史晚一些,不過也是潮陽、澄海及潮州及揭陽原潮州府的移民(近代政治文化中心逐漸向南傾移帶動了遷民),那麼是一樣的。都為古代潮州府文化,而非現代潮州市文化(古今轄區非同日而語,潮州人的定義也不同)。因為現代潮州市不等於整個潮汕地區,它只是古潮州府文化組成的一部分。汕揭潮共同組成的文化才叫潮汕文化(可以如此說,古潮州府的八邑或十二邑都有各自的文化與自己的文化歷史形成的),也因此它們的歷史是一樣久遠的,統稱之為潮汕文化及歷史,其根淵就是古中原人南遷與當地土著的一部融合同化史(潮汕地區原本就是為一家文化及歷史形成的,怎會有誰比誰更悠久的歷史呢?)。注:下圖繪製的更為靠譜一些(國外學者繪製的),因為秦將趙佗只統一南越,沒有統一閩越(在今浙江的南部到福建省漳州的北部地區)。而閩越是在西漢時被滅的,三國時期為孫權管轄。後開啟了中原人南下福建的歷史,也不難發現為何閩南語跟周邊地區的方言差異很大了?其文化也十分之獨立及特色化十足。因秦車同軌書同文時,該地區還是個諸侯國,再加上西漢時被滅國,遺民被強遷,殖民統治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文化魅力。追述潮汕文化,其實跟該段歷史有很大的關聯性。那麼潮汕地區還不止有這段歷史,它跟部分客家人南遷也有關聯的(歷史上的梅州客家地區曾屬潮汕,因此也不完全屬於閩南文化。它與閩南文化既有同性,也有異分,從潮汕方言的土話中也可以略知一二。例如一些土話中含有古漢語成份,它比閩語含有的古語成份還要高。中國漢語專家把它列為最難學的古漢語之一,這當然也有百越族的語言成份在裡面的。聽聽泉州人與漳州雲宵、詔安人或潮汕人的交流並做比對,大夥秒懂)。也因此潮汕地區是有兩大民系的。不過都是因南遷之人多而造成文化上的融合罷了。
-
6 # 東風這個吹
題目本身就是病句。潮汕,只是一條鐵路的久稱。1949年後我朝各級政府和官方檔案,查不到這個詞。如果是問目前粵東三個地級市,潮州始於隋591年,揭陽建制始於宋1138年,汕頭開埠於晚清1861年,任何一本歷史教科書均️載,既是,就根本不是問題。
-
7 # 武大東湖
在潮汕地區,最早納入中國行政地區的順序是:
最早設立揭陽縣,是潮汕第一次設立行政區為潮汕歷史的開闢的時機。
但是古代廣東四大古縣,分別是番禺、博羅、龍川、揭陽、每個地方都很大。所以古代的揭陽縣未必是今天的揭陽縣,甚至縣治根本不在今天揭陽市範圍內都有可能。
揭陽設縣一千多年之後,潮汕才出現度級行政區。明朝洪武年間,設立潮州府,管轄9縣,至今600多年的歷史。潮州府使得潮汕地區九縣十縣有了共同的地區和文化認同,潮州人、潮州話、潮州菜,直到汕頭市成立早期,潮汕人都以潮州人自居。因為海外潮人基本都是在汕頭興起之前已經移民在外,對汕頭沒有感覺,今天仍以潮州人自居。
汕頭的興起在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的十口通商,使得潮汕直接成為重要的“沿海開放地區”。汕頭原來只是潮州府下轄的澄海縣的汕頭埠,一個位於韓江和榕江出海口的小鎮漁村。十口通商,使得從此汕頭開始蒸蒸日上,直到上個世紀20年代設市,設立市政廳。
此後,廣東省改府設道,潮州府和惠州府合併設立“潮循道”,管轄整個粵東地區,汕頭正式取代了潮州成為新的地區級行政中心。
中共建國後,先後設立汕頭專區、汕頭地區,管轄範圍幾經變化,最大的時候囊括今天的梅州市和汕尾市。即使梅州獨立設立梅縣地區,海陸豐迴歸惠陽地區,汕頭地區改設汕頭市創辦特區,仍然是潮汕一體。
這種情況直到1991年,設立潮州市、揭陽市,潮汕正式分治。從此汕頭不再代替潮州和潮汕。
論文化的話也不能說明誰正宗,老潮州新汕頭都是很有代表性。揭陽的文化根基沒法和潮州汕頭相提並論。
-
8 # 華合源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封助漢伐楚有功的越國王族後人為海陽齊信侯(封地今粵東閩南)。公元前195年漢庭加封另一助漢伐楚有功,也是越王族後人的南武侯(封地今贛南閩西)為南海王,海陽齊信侯國併入。而齊信侯在公元前191年升迀東海王(榮歸故里東甌),留海陽縣地歸南海國。公元前174年前後南海國王反漢被滅(族民被逐遷今江西清江),封地被南越國和閩越國兩分,海陽縣地歸南越國。公元前111年南越國反漢被滅後,在原海陽縣舊地設揭陽縣,由滅南越國有功的安道侯揭猛(原名史定)世襲揭陽令。
東晉331年復設海陽縣,揭陽縣分拆成四縣,歸東官郡(從南海郡分設)。東晉413年設義安郡,領治嶺東(今粵東)和閩西南五縣,郡治駐海陽縣城(據考古和眾多學者論證,海陽和揭陽縣城設在今潮州市區北10幾公里的歸湖鎮)。隋朝591年義安郡改稱潮州,唐朝640年前後州治所迀到新城(今潮州市區),潮州市作為古代郡州路府治所之城以有1600多年曆史,1986年入選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東共入選八城)。
潮州文化是由唐朝韓愈治潮而開化,潮州百姓為感恩韓愈的功績而把山水改姓韓。之後歷朝歷代人才輩出而有了前後八賢,府城牌坊街上記載了先賢們的功績。經歷朝不斷傳承融合演變,直到明清的潮州府才定形潮州文化。形成了潮州音樂、潮州大鑼鼓、潮劇;潮州菜、小吃、工夫茶;潮州木雕、刺繡、抽紗、麥稿畫、大吳泥塑、陶瓷、手拉壺……門類眾多的手工藝術品。潮州市被國家評為工藝美術之都、中國瓷都、中國婚紗晚禮服名城……
潮州市區有座橫架韓江上的廣濟橋,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是建於宋朝的世界首座開關式橋樑。古城裡還有座建於唐朝的開元寺、北宋的許附馬府、明朝的黃尚書府等國級古文物古蹟,有百年育才學府之韓山師範學院。
-
9 # 農的傳人129926932
老夫真想罵娘!古無潮汕二字!今也無所謂潮汕地區!廣東汕頭,廣東揭陽…。要說潮汕,潮州+汕頭=潮汕。潮陽汕頭=潮汕,無非議!還潮汕文化,一條鐵路命名就鑽空子!省轄潮汕,潮汕轄市,地球出現在何處?要說老說法所謂潮汕地區的前後輩人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都是叫:潮州人呾一種話一一潮州話!潮州音樂潮州大鑼鼓潮州皮猴戲。一個汕頭市是後起之秀!不可否認!也是(地區)專區所在地!可也不能這樣弄個汕才有立碑感呀!也是屬潮州地域!潮州是一個州!不是一個城,一個市!世界那麼多州,就這個州要破垃!州是可居家住人的!汕是(沙)鑽幾條臭如以!
回覆列表
文化都是從黃河流域發源地,這就是為什麼黃河被稱為母親河而不是長江。潮汕都是秦朝以後才開始逐漸開發,到了晉朝還沒有完全開發呢,哪有什麼文化?文化都來自北方,根源自然是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