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收穫人生後半場
-
2 # 蘭陵moom
多做多錯,不做更錯。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也是一種腐敗。
有的人能力不算突出,把心思都放到巴結領導上,把領導哄得舒舒服服,自己也成功靠拍馬屁上位,一時風光無限。
可等到提拔他的領導走後,新來的領導不吃這套,還發現這種人工作能力實在不行,碰到難題不僅想不出辦法解決,還經常把工作就在手上造成拖延滯後,導致上司和下屬們經常“幫”他背鍋補鍋。
遇到這種人,放到哪個崗位都讓人頭疼。這裡不僅特指某個或某些人,也是某種現象。
俗話說得好,能當領導的人總有他的本事,不管是能喝酒,還是善拍馬屁。但我相信,當今社會更看重有責任心、能幹事、肯擔當的人,這樣的人無論在哪裡都是人才。而像以前靠溜鬚拍馬上位的那類群體,現在也越來越站不住腳。
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是驢是馬拿出來溜溜就知道了。
工作中有這麼句調侃:做得好人們不一定誇你,因為那是你該乾的;但只要做錯了,就一定是你的責任。領導或者其他人不會在意你工作的困難和過程,他們只看重結果,以結果論英雄是常態。
我想說的是,環境和觀念就是如此,對錯本在人心,而人心自古難測。所以,只要你認真過、付出了,即使別人認為是錯的又何妨,自己問心無愧最重要。
-
3 # 天賦異稟的白狐
做的多,錯的多為啥呢?因為自己的確存在自身的缺點,譬如,我中文不是很好,在做文字的工作時,儘管很努力,幾乎把大部分工作都做了。領導說我一個人得養整個部門的人。他們其餘的人都是國內受教育的人,居然沒有個人幫忙校對。所以出錯了。所以整體來看,如果團隊好的話,彼此揚長避短,整體工作不會做錯。後來,我就長記性了,儘量做少量,提高質量。但是領導又開始按工作量記酬。我明白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領導和團隊不配合,他會永遠讓自己賺不到錢,不過還是浪費自己的時間罷了。他們其實都是會在穩住自己的同時,開始物色其他人替換,不讓自己受損失。職場就是如此,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
回覆列表
職場上多做多錯是個悖論。
身在職場,無論幹什麼工作,首先要做正確的事,其次要正確地做事,這是每一個職場中人成熟和成長的標誌。
做正確的事,就是目標方向要明確,所謂“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就是這個道理。
許多職場中人都是埋頭苦幹型的人,工作勤勤懇懇、腳踏實地、任勞任怨、埋頭苦幹,結果是付出多卻收穫少。
許多管理者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在生產管理中,由於生產計劃性不強,員工辛辛苦苦、加班加點生產,趕出來的貨卻不是要發貨的產品,而緊急發貨的訂單產品卻沒有及時生產出來,嚴重影響了產品生產交期。
這是典型的沒有做正確的事而導致的錯誤。
正確地做事,就是做事的方法得當、技能嫻熟。所謂“內行”的人,就是正確地做事的人;所謂“外行”的人,就是不能正確地做事的人。
在具體的生產作業過程中,那些做事有方法、技能水平高的人,總是正確地在做事,他們具有高超的技藝和熟練的技能,工作效率高,差錯率低。而那些“外行”的操作者,由於技能水平低、工作差錯率高、工作效率低,他們不能正確地做事。
因而,職場上多做多錯的言論是個悖論。
職場上多做多錯的說法本來就不成立,藉此不做就沒有錯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了。
職場中每一個人都是靠貢獻大小來衡量其價值創造的,不做哪來的價值創造呢?
那種“不做就沒有錯”的說法只是逃避工作的藉口而已。
職場中人要多做,但要不斷成熟和成長,避免或少出錯。
職場中不做就是不作為,遲早是會被淘汰出局。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