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文章回答下列問題:
(1) 文章寫了故鄉冬天的哪些事?請簡要概述。(6分)
(2) 第⑥段,作者寫家鄉冬天吃的菜,不惜筆墨,為什麼?請簡要分析。(4分)
(3) 有人說“外面有多冷,屋內就有多溫暖”,朱自清也說“外面雖老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你從文中的哪些場景感受到了什麼樣的“溫暖”和“幸福”?請任選兩處作答。(6分)
(4)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A.腳爐是黃銅的,有多眼的蓋,而很講究的白銅手爐的爐蓋不是一個一個圓窟窿,大都是鏤空的松竹梅花圖案。
B.玩“逍遙”遊戲時,所擲的骰子顯示是幾點,就表示從第幾點開始走步。
C.舂粉子由於碓少,一般是附近的一二十家鄰居共用一架,所以只能輪流借用
D.本文從題旨內容到結構形式都是原汁原味的本色藝術。
E.文章對家鄉冬天舊聞的回憶,寫得像談家常,地道的方言,讓人倍感親切。
參考答案:
(1)上槅子;拆帳鋪草;升火取暖;菜餚;遊戲;雪天折臘梅花、天竺果;舂粉子。(一個1分,滿6個就給全分)
(2)①寫家鄉冬天吃的菜,那麼細緻、活靈活現,可見家鄉在作者頭腦中的印象之深;②冬天吃的菜只是家鄉美好印象的代表,對家鄉冬天菜的美好回憶揭示了作者深藏在心底的濃濃鄉情。③寫得越詳細,越能體現家鄉冬天的“暖和”與幸福感。(一點2分,寫出2點即可)
(3)、場景如:①上了槅子,顯得嚴緊,安適,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層保護。家人閒坐,燈火可親。——多親情、多暖融融的一幕!②老太太們離不開它。閒來無事,抹抹紙牌,每個老太太腳下都有一個腳爐。——閒適而溫馨。③陰天下雪,喝鹹菜湯。——湯熱氣騰騰,再大的雪也不冷。④明黃色的臘梅、鮮紅的天竺果,白雪,生意盎然。——色彩鮮豔,生機勃勃。⑤踩碓很好玩,用腳一踏,吱扭一聲,碓嘴揚了起來,嘭的一聲,落在碓窩裡。——象聲詞,鬧中現愉悅,無限興奮,無限開心。(場景各2分,賞析各1分,兩個即6分)
(4)、D、E。(A不是白銅手爐,而是銀製的;B骰子顯示幾點,表示走幾步;C只是一特例,並非村上都是一二十家共用)
根據文章回答下列問題:
(1) 文章寫了故鄉冬天的哪些事?請簡要概述。(6分)
(2) 第⑥段,作者寫家鄉冬天吃的菜,不惜筆墨,為什麼?請簡要分析。(4分)
(3) 有人說“外面有多冷,屋內就有多溫暖”,朱自清也說“外面雖老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你從文中的哪些場景感受到了什麼樣的“溫暖”和“幸福”?請任選兩處作答。(6分)
(4)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A.腳爐是黃銅的,有多眼的蓋,而很講究的白銅手爐的爐蓋不是一個一個圓窟窿,大都是鏤空的松竹梅花圖案。
B.玩“逍遙”遊戲時,所擲的骰子顯示是幾點,就表示從第幾點開始走步。
C.舂粉子由於碓少,一般是附近的一二十家鄰居共用一架,所以只能輪流借用
D.本文從題旨內容到結構形式都是原汁原味的本色藝術。
E.文章對家鄉冬天舊聞的回憶,寫得像談家常,地道的方言,讓人倍感親切。
參考答案:
(1)上槅子;拆帳鋪草;升火取暖;菜餚;遊戲;雪天折臘梅花、天竺果;舂粉子。(一個1分,滿6個就給全分)
(2)①寫家鄉冬天吃的菜,那麼細緻、活靈活現,可見家鄉在作者頭腦中的印象之深;②冬天吃的菜只是家鄉美好印象的代表,對家鄉冬天菜的美好回憶揭示了作者深藏在心底的濃濃鄉情。③寫得越詳細,越能體現家鄉冬天的“暖和”與幸福感。(一點2分,寫出2點即可)
(3)、場景如:①上了槅子,顯得嚴緊,安適,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層保護。家人閒坐,燈火可親。——多親情、多暖融融的一幕!②老太太們離不開它。閒來無事,抹抹紙牌,每個老太太腳下都有一個腳爐。——閒適而溫馨。③陰天下雪,喝鹹菜湯。——湯熱氣騰騰,再大的雪也不冷。④明黃色的臘梅、鮮紅的天竺果,白雪,生意盎然。——色彩鮮豔,生機勃勃。⑤踩碓很好玩,用腳一踏,吱扭一聲,碓嘴揚了起來,嘭的一聲,落在碓窩裡。——象聲詞,鬧中現愉悅,無限興奮,無限開心。(場景各2分,賞析各1分,兩個即6分)
(4)、D、E。(A不是白銅手爐,而是銀製的;B骰子顯示幾點,表示走幾步;C只是一特例,並非村上都是一二十家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