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農村土地大多都是父輩一代的在種田地,年輕人就算沒工作也不願意種田地,寧願出去打工,老了呢,又如何?怕苦、怕累、還是說不掙錢!
5
回覆列表
  • 1 # 花美麗

    我覺得我不會,第一個原因,在外面的社會生活了很多年,已經習慣了外面的生活,老家的很多東西已經用不習慣了,比如,現在回家去就是那種公用的廁所,會覺得很不習慣,還有烤火,家裡用的是那種柴火燒的火會有很多灰塵,一會兒衣服上就都是會,一整天下來就是灰頭灰臉的。再來說種田吧,像我們長期在外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回去,基本上沒有體力去種田,就算能做一點也是很吃力的,另外也不會種田,農村人都是知道怎麼用工具來種田,像我們班零後90後回去的話工具都不會用,種田當然很吃虧,也許最後的結果就是顆粒無收。

  • 2 # 一生緣198

    現在我們老家很多人都是讀書出來就去發達城市去打工了,留在家裡的一般都是老人和留守兒童,80、90後的年輕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會種田的人實在是太少了,現年輕人根本就沒有幾個想回家種田的。

    我也是個80後農村人,大學畢業就離開了家鄉來到廣東工作,至今在廣東已經打拼了十多年了,這些年來經歷過太多的酸甜苦辣,吃過的苦只有自己能體會,現在總算熬出頭了,在這邊買了房子和車子,還收穫了愛情和家庭,我個人認為以後是不會再願意回家種田了,為什麼呢?1、自己有經濟基礎了,以後不需要種田了;2、現年輕人根本就沒有幾個懂種田技術;2、社會風氣不好影響個人面子。如果年輕人回家種田的話經常被前輩們瞧不起,包括自己的父母也是一樣的看法,主要是家裡的那股風氣不太好,很多前輩都認為年輕人就應該在外面打拼才對,呆在在家裡種田的都是沒有出息的人,因此,導致我們很多年輕人想回家種田和創業的都不敢回去了,小夥伴們,不知道你們老家是否有這種情況?歡迎關注評論!

  • 3 # 評良心而論

    說說自已真實的故事吧,記得二十年前,小得時候,割麥子的時候,媽媽讓到地裡拾麥穗,天又熱,麥芒又扎人,麥茬又紮腳,唉!太難受了。

    後來,還有一次,父親讓去鋤草,伏天,烈日當空,太熱了,汗水直流,父親說中午死草,手都磨上泡了,唉!那茲味!就嘣提了。

    後來我就發奮讀書,再也不想種地了。

    我估計80、90後的人沒有想種地的。

  • 4 # 天地人間

    當下,中國農村種地的都是中老年人。80.90後不會再和父輩一樣在家種地了。更讓人吃驚的事,中老年人也不想種地了,他們現在種地只不過是還有一點捨不得的心理,再勉強種著。可是已經有一部分土地被栽上了樹木和其他作物了,這樣就不用再種地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大概總結了一下。

    一,種地沒有利潤,零利潤,有的還賠本。這幾年農產品價格一直下滑,而農資化肥價格確上漲。

    二,人們的就業渠道更多了。現在社會上千種萬種的就業門路人們都可以任意選擇,幹嘛非要去幹掏力不掙錢的種地活呢?

    三,工資收入標準的普遍提高。人們就是出去打工,一天都能掙一二百元。打三天工就能買你一畝地的產量,誰還想種地。

    總之,現在農村種地付出和回報已經嚴重錯位,希望有關部門重視。

  • 5 # 豫東小農

    感謝誠邀!

    我是80後,雖然自己在老家種了兩年地了,但是如果是我母親在世能給照看我一歲不到的孩子的話!我還是義無反顧的不會回家種地!我在家種地的感受是首先我們夫妻兩個都是大學生,在家種地見面都說你:“大學生給家種地屈材料了,沒有幹過農活弄成了嗎?”反正這都是能拿到檯面的話我是聽到了。背後說的應該更不是太好聽!

    第二點就是自己開始的時候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幹啥農活!俗話說得好“莊稼活不用學,人家怎麼著你就怎麼著”。可是現實是殘酷的人家的莊稼就是比我的好,就是比我的產量高!沒有經驗是硬傷啊!

    第三就是幹農活比較累!雖然種植和收割都實現了機械化。但是你收割趕上陰雨天的時候小麥的幹度不夠,收購點是不會要的。所以你得拉回家曬乾了,可是這個過程是最累人的時候。一萬多斤的麥子能把我累得手都抬不起來!也許有人會說你不會僱人嗎?現實是老家種地都是年紀大的,能把自己家的弄完就不錯了!同樣秋收的時候也是一樣的!管收割不管給你送到家和儲藏啊!收穫的莊稼為什麼要放到家裡一段時間呢?因為剛收穫的小麥啊大蒜啊玉米啊花生啊賣的便宜!!說到底都是想多賣幾個錢!

    第四就是現在農產品的價格不高。但是農藥化肥和人工費的價格不斷上漲!直接導致了現在種地賺不了多少錢!就是說種在人,收在天。收穫的時候碰見惡劣天氣一季就瞎忙了!

    這是我在家裡種地得到的一些經驗和心得!希望對大家對種地的事情有些瞭解和幫助!

  • 6 # 老燒nan

    我不會像父輩一樣在家種田,這輩子都是不可能的。

    以前種田是為了什麼?我想大家都知道——吃飯,以前連吃飯都是問題,有的甚至吃樹皮(我爺爺和我說的),所以人們必須種田才能吃飽飯不被餓死。而現代人們對生活有個重新的定義了——物質,是的吃飯遠遠已經滿足不了現代的人,人們解決吃飯問題然後開始解決物質問題,而種田遠遠不能滿足了,所以很多人出去打工、做生意、上班等,來解決物質方面的需求。

  • 7 # 衛農老頭

    現在農村裡種地的都是上了年紀的人,甚至連上了年紀的人也都不願意去種地了,不是有的地方出現了土地拋荒現象麼。在農村基本上見不到80、90後年輕人種地的,一些人甚至連收種的大忙時間,也不回來幫助父母耕種。

    大家都知道種地不賺錢,糧價低,農副產品賣不出去,投資又高,辛辛苦苦忙一年刨去成本,就所剩無幾了,弄不好可能還會虧本。農村的農活沒有一樣是輕輕鬆鬆能幹成的,雖然現在農村機械化程度已經很高了,但是許多農活,還是要人來輔助才能完成的,搬運糧食、化肥等等就沒有一樣輕鬆活。

    這就是說,農村的農活苦、髒、累,還又不賺錢,所以年輕人不願意回去。除非家裡實在離不開,或者在農村有比較好的生意做,才有可能會回到農村去的。

    圖片來之網路。

  • 8 # 王貝樂爺

    感謝邀請。我不會,相信大部分80後90後都不會在家種田。我們這一代人,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很多估計連農活都沒幹過,怎麼知道幾時播種,幾時收成呢?現在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不會再有一個人種一畝三分地的事情了。現在都是大面積種植,種田都是幾十、幾百畝的種的。

  • 9 # 看社會的少年

    現代農業雖然不在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那般辛苦,但是還是有大部分人不願意從事農業,而選擇其他行業,我覺得有幾下幾點吧。

    1.一部分農村地區還是傳統農業,受困於地理環境,不能進行大規模機械化生產,光靠人力勞動,費時費力,效益低。

    2.很多地方農業侷限於種植農作物,週期長,一年到頭收入卻很少。新興觀光農業,旅遊農業還不成熟,市場不成熟,從事農業有很大的侷限性。

    作為一個90後,很多人並不是怕吃苦,怕勞累的,嬌生慣養,只是農業給我們帶來的收益太低,現實壓力擺在眼前,才迫不得已另擇另擇它路啊。

  • 10 # 回龍山居士

    我按現在說法應該算最後一批九零後,雖然是年輕人但我的思想還是比較傳統的,對於現在太開放的人有些不舒服。回到問題,“80、90後的你還會在家種田嗎”

    拋去要養家餬口,要娶妻生子這些事情我願意回到農村種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錢可以少,夠用就行。而且生活環境好了心情也會更好,活得自然更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哪部電視劇說出來會暴露你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