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reedom8764

    分封藩王本沒有錯,但是朱元璋除了分封藩王外還有一個很不合常理的規定——凡是姓朱的子嗣不準工作。可能是朱元璋從小吃苦,過的太慘了。為了能讓自己的後代都過上好日子,他下令他的後人都要封王,然後由國家養著,自己不能工作。記住是“不能”工作,不是“不用”工作,可能是出於擔心王爺們進入政府工作後容易拉幫結派,對皇帝不利吧。

    其他要求還好,但不能工作這一條就要了命了。一個人不能工作和鹹魚有什麼區別,所以沒有志向的王爺們就在家吃吃喝喝,然後拼命繁殖後代。

    有志向的王爺們,比如朱棣,就不甘心了。人生在世,總要有些追求,但是合法的途徑又沒有,自己稍有一點想法,皇帝就想弄死自己,這樣壓抑的生活不造反怎麼能行。

    想要讓朱棣不造反,就需要建立合理合法的流動機制,讓所有的皇室後代都能有流動機制,在一定範圍讓他們做他們想做的事。

  • 2 # 中孚鑑

    朱元璋分封朱姓藩王,跟劉邦分封劉姓諸王是一樣的,本意是為了做為朝廷的藩國,卻沒有想到後來會造反,漢有七國之亂,明有靖難之役!所以嚴格上講,朱元璋大封藩王,不能算是全對!

    那朱元璋怎麼才能避免燕王朱棣篡位呢?

    首先,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皇太孫朱允文仁厚有餘而魄力不足,朱元璋擔心自己駕崩後,朱允文震不住這些功臣,怕這些功臣會欺負皇帝、會造反,所以開始屠殺功臣,當時的名將幾乎被朱元璋殺盡。

    而朱棣也是經過戰陣的、也深知兵法,如今名將盡亡,又有誰是朱棣的對手呢。

    所以要避免朱棣篡位,至少要留些名將可以與朱棣一爭高下!

    其次,朱元璋一心防的是外姓功臣,對朱姓之人也沒有防備,留下的將軍都是不怎麼厲害的,所以後來朱元璋對朱允文說,現在沒有人可以威脅到你的皇位了!

    朱元璋做完這些,又想到一招,為了以防萬一,又大封朱家之人為藩王,希望以後要天子有難,藩王可以勤王救駕。

    在這種情況下,天下藩王的勢力就很大,雖然名義上藩王聽從皇帝的管理,但是藩王的封國卻相當於一個小諸侯,其實都是各自為政,而相對的朝廷實力就小了!

    所以要避免朱棣篡位,在朱元璋時,就不能大封藩王,不然導致藩王做大,就是一個隱患!

    最後,建文帝登基後,沒有及時的做出錯失,同時又錯失良機,如果能抓住機會,早早的做出防範和措施,在加上建文帝的兵馬要多於朱棣很多,朱棣也不會輕易取得帝位!

    後來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帝兵敗,建文帝的下落也一直是個迷,一說被燒死,一說逃出皇宮。之後朱棣順利登基為帝,是為永樂大帝!朱元璋也不會想到他一心防著外姓功臣,沒想到最後還是朱家人從朱允文手中奪走帝位!

  • 3 # 靜夜史

    這個問題問得好。

    關於朱元璋分封子孫為各地藩王的做法,多數人表示了否定,因為後面朱棣叛亂,直接奪了建文帝的江山。

    但是很少有人從當時的環境下做出客觀的分析。因為脫離了當時的環境,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代的很多事,基本上都是不對的。所以“靜Yes”認為,當時的條件下,朱元璋分封藩王是唯一正確的選擇。為什麼這麼說呢?

    1、開國時間短,疆域不穩定

    明朝建立後,北方的蒙古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雖然明朝大軍多次發動對蒙古的北伐,但是不能將其趕盡殺絕。

    而且,即使將蒙古人趕盡殺絕,因為缺乏對草原統治的有效手段,後續也一定會有其他遊牧民族填補北方草原的空白,繼續與明朝為敵。

    再加上當時的明朝定都南京,對於遙遠的北方邊境鞭長莫及,因此如何有效防止蒙古入侵成為朱元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作為開國之君,朱元璋對手下的文臣武將缺乏信任,洪武一朝的幾大案將朱元璋對臣下的耐心消磨殆盡。所以他更信賴自己的子孫,畢竟自己還在位,對於子孫都能鎮得住。

    所以,朱元璋先後將自己的20多個兒子分封到全國各地。包括:二子朱樉,封秦王;三子朱棡,封晉王;四子朱棣,封燕王;五子朱橚,封吳王;六子朱楨,封楚王;七子朱榑,封齊王;八子朱梓,封潭王;九子朱杞,封趙王;十子朱檀,封魯王;十一子朱椿,封蜀王;十二子,朱柏,封湘王;十三子朱桂,封代王;十四子朱楧,封漢王;十五子朱植,封衛王;十六子朱栴,封慶王;十七子朱權,封寧王;十八子朱楩,封岷王;十九子朱橞,封谷王;二十子朱松,封韓王;二十一子朱模,封沈王;二十二子朱楹,封安王;二十三子朱桱,封唐王;二十四子朱棟,封郢王;二十五子朱彝,封伊王;二十六子朱楠,未封王。

    其中晉王、燕王和寧王,是明朝防禦蒙古的中堅力量。其他諸王則主要作用於維護地方的穩定。

    2、朱姓皇室福利,以地方供養藩王

    根據朱元璋的設想,藩王可以在大明帝國周邊對中央政權形成藩屏保護,而且將藩王趕離京城,不許藩王私自進京,可以有效防止藩王和朝臣的勾結作亂。

    當時這不是朱元璋最主要的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一項皇族福利。

    因為朱元璋從小受了太多苦,因此在對待自己的子孫上,朱元璋不允許子孫和自己一樣受罪,所以將子孫分封到地方,並規定藩王不許工作,安心當一個寄生蟲,地方政府承擔起供養藩王的責任。

    一般而言,如果藩王全部都在中央,一方面會對太子地位不利,另一方面也無法提高生活水平,倒不如到地方上做個土皇帝,榮華富貴一世。

    所以,明朝的朱姓王爺是歷朝歷代規模最龐大的,到明朝末年,被起義軍殺害的朱姓王爺多大數十萬人。

    關於明朝如何避免燕王篡位的問題,“靜Yes”認為將其殺掉最為省事。

    朱棣之所以有反心,直接原因是因為中央的削藩,根本原因是由於太子朱標的去世。因為對朱允炆,朱棣明顯不服,所以萌生反叛之意。

    所以,從情理上來說,朱棣的叛亂無法避免,讓朱棣放下屠刀基本不可能,所以只能用武力解決,要麼幹掉他本人,其他人作鳥獸散,要麼在戰場上將朱棣叛軍徹底消滅。

    因為朱元璋沒有為朱允炆留下對付藩王的策略,加上朱允炆心慈手軟,最終導致了“靖難之役”的發生!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4 # 岱嶽伏麟

    朱元璋分封諸王是對朱元璋本人最符合利益的選擇,原因就是出身決定。

    劉邦,朱元璋都是開國皇帝,都是底層出身。劉邦是亭長出身的公務員,相當於現在的居委會主任,朱元璋是乞丐+和尚出身。劉邦之所以能統領時任沛縣人事局局長蕭何和沛縣公安局局長曹參推為首領,原因不是劉邦比蕭何曹參都厲害,而是太多人考慮到造反首惡的風險太大,不如跟著一個膽大的起事,成功了封侯拜相,失敗了也可以投降朝廷作為從犯。所以劉邦率領沛縣一帶六十多西漢開國功臣拿下了天下。而朱元璋就要複雜一些,朱元璋所處時代全體漢人被元朝歸在第三等和第四等賤民奴隸的地位,北方原本金國統治下的山東河北等漢人為第三等賤民,南方弱宋統治下的南人為第四等賤民,全中華都沒有真正意義上豪門的時候,朱元璋(乞丐),陳友諒(疍民,海上不準上岸的最低等漁民),張士誠(私鹽販子)這種不怕死鬧革命的人就有了問鼎天下的機會,才會得到讀書人(例如劉伯溫,李善長等)的支援,才能逐步奪取天下成為帝王。

    這些都不是問題,共患難容易,劉邦,朱元璋在成功前個和部下之間的感情以及利益都很好分配。但一旦成為皇帝,一切都會發生變化,這就是共富貴難。

    當泥腿子登上皇位,第一個不滿的就是讀書人,項羽當上西楚霸王分封諸侯時,讀書人說他沐猴而冠。劉邦時則是叔孫通,因為劉邦和底下兄弟剛坐上皇位,個個沒大沒小,不成體統,劉邦意識到這樣當皇帝毫無威信可言,這才找來叔孫通指定朝廷禮儀,命令手下官將按朝儀進出宮廷。即便這樣,西漢初年還是鬧出了水德土德的笑話。戰國後期,五行學說的鄒衍(尋秦記裡保護過項少龍的老頭)提出五德終始說,即改朝換代時五德也會發生改變,即為所謂天數。而秦朝是水德,尚黑色,以秦文公捕獲黑龍為祥瑞制定。而劉邦時學者認為秦王子嬰投降劉邦,水德未發生改變,所以劉邦時還認為西漢是水德,黑色龍袍,到漢文帝是才改為土德,以土克水來制定。這也一時成為讀書人的笑柄。而朱元璋時,則是胡惟庸、李善長案,胡惟庸、李善長自認為聰明蓋世(李善長可看做朱元璋的蕭何,曾與劉伯溫爭論法令並辱罵劉伯溫),所以利用左右丞相職位羅織黨羽,認為朱元璋投鼠忌器,不可能責眾,沒想到前後株連三萬多人,大部分是官員和官員家屬。

    第二個對泥腿子皇帝不服的,便是那些投機革命,或者後來腐化變節的人,劉邦時的彭越,英布等後來封王者基本都是投機革命的,尤其以英布最典型(自認為可取代劉邦成為天下之主),這裡面韓信是特例,很難說韓信追隨劉邦是投機革命還是良禽擇木而棲,韓信投奔劉邦本身是為了自身有個更好的發展平臺,但大事未成就先要齊王的名號,這放在誰身上都得考慮這人的忠誠度問題,而且西楚霸王項羽還在,韓信就攜敵自重,劉邦大概從這時就已經決定要搞掉韓信了。再說朱元璋,藍玉在大破北元之後居功自傲,蓄養莊奴義子,橫行鄉里,因為奪取民間田產被御史巡查時竟然武力驅趕御史,並且在朱元璋面前口出狂言“軍中將校升降進退權力都在他一人身上”(可比較雍正殺年羹堯,西北年選事件),這些事要放評書《包青天》裡面,估計早被鍘刀鍘了幾百遍了。

    綜上,寒門坐上皇帝寶座的劉邦,朱元璋,趙匡胤,劉寄奴(南朝劉宋開國皇帝),都難逃大殺功臣給子孫鋪平道路的做法——相對隋唐,秦始皇這些貴族出身的開國皇帝而言(貴族出身意味著佔有資源更多,更有威望和更多的人才歸附),所以這些寒門皇帝都要在殺死/驅逐功臣以後將子侄分封,來控制管理國家,而漢武帝的《推恩令》則是對諸侯封王最好的剋制辦法。

    一口氣寫了這麼多,突然意識到,很多人大概又會被寒門出身這幾個字刺激到。。。豪門很少出皇帝,因為他們佔有的越多,越不敢造反,冒險。李世民都起事了,李淵還在那裡猶豫,所以豪門自古難出大才,因為他們本來就得到的太多,失去的太少。

    而寒門因為一無所有,更容易在人生這場賭局中豪賭,梭哈,輸了不過碗大個疤,贏了可就是天下!只不過事務有利就有弊,寒門出身還是會帶來“中國合夥人”的問題,為了利益反目成仇,拆夥解散的例子比比皆是。

  • 5 # 遠鋒

    分藩王,應時所缺,利大於弊。建文帝登基,消藩也是政治所需,本無錯,錯是錯在政治手腕拙劣。自身不明,又加上方孝孺之類的愚臣,下了臭棋。燕王本無是隻求自保,並末串通各王謀反,被逼走了險招。是建文帝主動獻上了帝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個月的孩子,聽力篩選沒過,以前多好的。如何判斷準確性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