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月照邊關

    和珅出身滿洲正紅旗,生於1750年,父親是福建副都統,母親在生下他弟弟以後去世,父親在他9歲時去世,和珅過早的失去了父母,從小飽受生活的磨難,因此和珅從小學習特別刻苦,文武雙全,和珅四書五經讀的非常棒,精通苗蒙滿漢四種文字,而且模仿乾隆的筆跡可以達到真假難辨的地步,這少年時的磨鍊與才華積累,就為和珅以後得發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769年因為父親的關係,和珅世襲了管制,任職三等輕車都尉,1773年,升為乾隆的儀仗隊侍從,此時和珅23歲,自此以後,和珅開始了他的發跡之路。

    1775年,和珅升為御前侍衛,兼任正藍旗副都統。

    1776年,和珅被任命為戶部右侍郎,軍機大臣,內務府總管。

    1778年,和珅被任命為戶部尚書,吏部右侍郎,步軍統領,理藩院尚書。

    1779年,和珅被任命為兵部尚書,

    1782年,和珅被任命為禮部尚書。

    此時的和珅年僅32歲,已經是大清國所有部門的一把手職權於一身,在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享有此殊榮的,僅此一人,可見和珅的才華,以及在討喜乾隆方面是多麼的厲害。

  • 2 # 正說清代十二朝

    導讀:就整個清朝歷史而言,乾隆朝權臣,鈕祜祿·和珅的名聲絕對不亞於清朝任何一位帝王。這位出身滿洲落魄武職世家、父母早亡的可憐娃兒,雖為後世熟知,很大程度上卻得益於他的負面形象——鉅貪,卻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堪稱教科書一般的仕途生涯,官場升遷速度。

    經過影視劇的演繹、野史傳聞的杜撰,和珅的負面形象早已經深入人心,但歷史上真實的和珅,絕非一個只知道阿諛奉承、結黨營私、貪汙受賄的奸臣形象,能從一個蒙蔭獲得的三等輕車都尉的低階爵位,一步步走向臣子的頂端,幾乎歷任清朝所有顯要官職,無論是實權官職、虛銜官職還是臣子爵位,和珅都做到了極致狀態。這一切,絕非簡單地得益於乾隆皇帝的寵信和仰賴。

    拋開我們必須譴責的貪腐行為,鈕祜祿·和珅的為官之道,絕對是值得學習的所在。

    對於鈕祜祿·和珅的出身和背景,《清史稿·列傳一百六》有著明確記載:

    和珅,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少貧無藉,為文生員。乾隆三十四年,承襲三等輕車都尉。

    “少貧無藉”就是對和珅出身的最好說明,但好在其父鈕祜祿·常保有個三等輕車都尉的世襲爵位,父母早亡、家境貧瘠的和珅蒙蔭獲得了爵位的世襲,於乾隆三十七年成為三等侍衛,品秩正五品,基本相當於現在的司局級幹部。

    如果說和珅的仕途升遷有著借祖上東風的便利,但也僅此而已,進入仕途以後,從一個正五品的三等侍衛開始,和珅開始了自己開掛的人生。

    從乾隆三十七年的正五品,到乾隆四十一年的戶部右侍郎、軍機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八月,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國史館副Quattroporte、賞一品朝冠、賜紫禁城騎馬等等,僅僅五年的時間,和珅就成為正二品實權、正一品名譽品秩的官員,聖眷正隆、如日中天。

    自乾隆四十一年開始,和珅更為開掛的仕途生涯才算開始,乾隆五十一年,和珅任文華殿大學士,監管吏部、戶部;嘉慶三年,晉一等公。

    文華殿大學士雖不是“三殿三閣”大學士的頂端,但居諸殿閣大學士之首的保和殿大學士自富察·傅恆以後,終滿清一朝,再無設立。也就是說,擔任文華殿大學士的和珅已經做到了大學士的頂端。

    對於和珅在清朝朝堂之上所達到的高度,並不能用簡單的品秩高低來劃分,拋去一個“超品級”公爵不說,單就和珅把持朝政、權勢凌駕於嘉慶皇帝之上的至高地位,就說明了一切。

    那麼,和珅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仕途的頂端,在皇權高度集中的乾隆朝實現權傾朝野的至高地位呢?

    筆者認為,對於和珅的為官之道,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01 抓住絕對領導的飢渴點,針對性進步

    和珅到底何時真正獲得了乾隆皇帝的青眼相加?

    首先,應該肯定歷史上和珅的英俊長相,史載和珅乃系一副“男人身,女人相”,絕對美男子的長相。清朝為官,外觀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一大加分項,和珅能夠在眾多侍衛中間,因為一場契合時宜的“救場”翻譯,成功引起乾隆皇帝的注意,固然有其紮實學問的原因,但是對和珅長相的欣賞,也絕對不容忽略。

    一張好看的臉,讓和珅有了被乾隆皇帝青睞的機會,但真正讓乾隆皇帝絕對對和珅委以重任的原因,卻並不在於此。

    和珅從儀仗隊侍從轉任戶部管庫大臣的乾隆三十八年,大清王朝已經度過了鼎盛時期,此時的大清、此時的國庫,已經是另外一幅模樣: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已經完成了四次南巡;乾隆三十八年,清朝已經完成了六次大型戰事,國庫的嚴重消耗、虧空和乾隆皇帝、大清王朝日漸增長的開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乃系當前乾隆皇帝必須面對的主要矛盾。

    和珅正是看到了乾隆皇帝這位“絕對領導”的飢渴點,在擔任管庫大臣期間,認真學習財務管理、理財知識,為乾隆皇帝和大清王朝的諸多巨大開銷的支援,提供了理論性和操作性基礎。

    也就是說,和珅看到了乾隆皇帝缺錢的“飢渴點”,就針對“理財、斂財、生財”方面進行了著意學習和進步,這才是和珅逐步獲得乾隆皇帝青睞的主要原因。

    乾隆四十一年,正是因為在管庫大臣任上的優異表現,和珅被擢升為戶部右侍郎,相當於現在民政部和財政部的聯合副部長,得到了“專項才能”發揮的舞臺。

    02 建立職場圈子,以絕對領導為唯一服務物件

    有了基本才能的基礎,和珅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賞識,得到了更大更高的表現舞臺,但對於和珅而言,乾隆四十一年以後的仕途走向,才是其真正需要刻意經營的關鍵時期。

    擁有了乾隆皇帝的賞識,擁有了實實在在的權力,和珅開始了職場圈子的搭建。

    筆者對於和珅的職場圈子,進行了個人見解的總結,基本可以分為“一大原則,三個基本方針”:

    一大原則:

    乾隆皇帝是職場圈子的唯一服務物件,一切從乾隆皇帝的需求出發,想盡辦法滿足乾隆皇帝在施政過程中的所有追求。

    三個基本方針:

    1、瘋狂斂財,充分保證乾隆皇帝所有合理和不合理的開銷

    乾隆五十五年,和珅費盡心思也無法滿足乾隆皇帝的巨大開銷時,他又“創見性”的創造了“議罪銀”制度,官員犯罪,可透過交納一定的銀兩來免罪,而所收銀兩收入內務府庫,供乾隆運用。

    作為一代“盛世帝王”,《乾隆王朝》對於乾隆皇帝的演繹應該是充分尊重了歷史史實,乾隆皇帝是不管國庫有沒有錢,國家財政收入幾許,自己需要錢的時候,大清管家——和珅就必須拿出來。而和珅就是透過“生財有道”硬生生的滿足了乾隆皇帝長達數十年的浩大開銷,僅此一點,和珅能不被乾隆皇帝仰賴和委以重任嗎?

    2、維護王朝統治,讓乾隆皇帝充分享受“鼎盛狀態”帶來的美名

    大約在乾隆三十年以後,大清王朝逐漸由盛轉衰,但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國”美夢中的乾隆皇帝卻始終以“盛世帝王”、“千古一帝”自居。

    對於乾隆皇帝的美夢,作為臣子的和珅非但不能叫醒,還要想盡辦法讓乾隆皇帝享受這盛世帶來的美名。

    乾隆四十五年之前的和珅,大力懲治貪腐,在數次貪腐案中都有不俗的表現;

    乾隆四十六年,和珅在鎮壓蘇四十三起義的過程中,並非如影視劇中的刻意抹黑,起到了掣肘的負面影響,而是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勳。

    作為封建王朝盛世的主要標誌,《四庫全書》的成書對於乾隆皇帝的影響,可想而知。而作為《四庫全書》的正Quattroporte官,和珅的功績更是不容小覷。

    在乾隆日益昏聵的老年,越來越聽不進忠言,又好大喜功,自詡十全老人,認為自己能夠及的上祖父康熙、父親雍正,而和珅就用此來麻醉乾隆。

    總之,和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和手段,讓乾隆皇帝安安穩穩、舒舒服服的躺在功勞簿上坐享“盛世帝王”之美名。

    3、結黨營私的同時,壓制和制衡其餘朝臣勢力,充分保證乾隆皇帝對於朝政大權的絕對掌握,確保乾隆皇帝的皇權穩固。

    乾隆四十九年以後,也朝堂之上掌握了實權的和珅已經成為當時“乾隆朝四大勢力”之一,和以阿桂為首的武官派、以劉墉為首的御史派、以錢灃為首的反對派分庭抗禮、相互壓制和制衡。

    自古以來,明君對於黨爭的態度,除了在必要時期進行有效打壓以外,更主要的是利用黨爭,利用朝臣權力的平衡,達到皇權的高度集中,穩固皇權。

    作為乾隆皇帝的嫡系,和珅同其餘三大勢力的對抗並不僅僅是“結黨營私”,更重要的原因在於讓乾隆皇帝始終掌握主動權,逐一滅掉冒頭的朝臣,以達到權力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終極目的。

    03 在乾隆和嘉慶之間,和珅的英明抉擇

    對於和珅的最終結局,好多人都會有如此疑問:既然和珅如此工於心機、善體上意,為何就沒看出來乾隆皇帝對於皇位繼承人的選擇,為何不提早巴結和拉攏皇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呢?

    就算是乾隆皇帝秘密立儲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在永琰繼位成為嘉慶皇帝以後,為何也不向嘉慶皇帝靠攏,反而一條道跑到黑,最終走向了滅亡呢?

    其實,這正是和珅用以延續生命,用以自保的無奈選擇。

    在乾隆朝權傾朝野,其黨羽勢力遍佈朝野各個職能部門、京外地方政府,如果和珅臨時改變陣營,勢必會損傷到“貪官派”的根本利益,和珅會被“群而攻之”的機率將會大幅度提升。

    對於和珅而言,其貴不可言的超高地位、權傾朝野的巨大權勢,均來自於乾隆皇帝,他唯一的主子和服務物件,也是乾隆皇帝。也就是說,在乾隆皇帝駕崩之前,和珅是絕對不能改換陣營,轉投向嘉慶皇帝懷抱的!對於六十多年,掌控一切的乾隆皇帝而言,即使是行將就木,也是不允許人背叛的!

    也就是說,和珅只能一條道跑到黑,否則就是死路的提前到來,別無選擇。

    或許,和珅就是乾隆皇帝“富養”的一個關鍵人物,是給嘉慶皇帝留下的“一個禮物”,更是對自己幾十年揮霍無度的彌補。

    鈕祜祿·和珅,命運合該如此!

    參考文獻:《清史稿·列傳一百六》、《清實錄·高宗實錄》、《和珅其人》、《清代通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文化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