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雨潤苗
-
2 # 末末地讀書
我的孩子曾經有一段時間也是,愛咬指甲。這段時間大概持續了一年左右,我也曾經頭痛不已。
根據幼兒專家的經驗,家長不能打罵,打罵,反而加重孩子的行為,給他一種,重複性的心理暗示。
因此我經常會,壓住脾氣。給他講各種咬指甲的壞處。就在三個月以前,他得了一次流感,發燒,五天高燒未退,這次病好了以後,就突然不再咬指甲了。
不出半個月,我發現他有一個新的毛病。就是愛說髒話,經常會說臭屎,臭屁屎墩兒。說髒話的時候還很興奮。
為此我也去查閱了好多育兒方面的書籍。才知道原來孩子在其生長的不同階段,都有他對不同事物的敏感時期。
有一些小的毛病,我們家長不必把它放大。有的時候放開了,讓他去做,反而比打罵教育,得到的效果更好。這樣可以縮短,敏感期的時間。
-
3 # 雨後山林靜
在家庭教育中,我同樣遇到了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家長的認識問題。他們從沒有想過教育孩子還要學習。認為自己的父母以前也從不學習的,自己也是這樣長大的,我做父母怎麼還要另外學習呢?在碰到孩子有了不良行為時,就是用簡單的打和罵去解決。最普遍的三種情況就是:一種是嚴厲型(過度控制),孩子有規矩但沒有自由;第二種就是嬌縱型,孩子有自由沒有規矩;第三種是正面管教型(有權威的)和善與堅定並行。我們提倡的教育方式是第三種正面管教型。而家長要想真正教育好孩子,懂得孩子,一定要學習。我來具體談談:
一、家長只看到了表象,而看不到孩子行為的背後。著名的薩提亞在他的冰山理論中談到,人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見,恰如冰山。在冰山下就是隱藏著人的感受、信念、期待、渴望、歸屬感和價值感等等。我們往往看到一個孩子愛打人,就會去罵他不準打人,但不知道他為什麼會有打人的行為。這樣的孩子大多數是缺少父母關愛的孩子,得不到他人的關注,他就會透過打人這種行為來尋求關注。還有的孩子是長期看動畫片,他善於模仿動畫片中暴力的行為。因此,家長光靠打罵和講道理是沒用的,你要花時間去陪伴孩子,轉移他的注意力,給他歸屬感。有些行為就會自然消失。
二、家長不明白孩子錯誤行為的目的。孩子出現一些錯誤行為,背後都是有目的的。在正面管教中,錯誤目的有四種:1、尋求過度關注。2、尋求權力。3、報復。4、自暴自棄。第一點孩子如果總是打擾你,總是在班上表現出不同,說明他在尋求過度關注。他想引起你的注意。第二點當你去強迫命令孩子做某一件事時,他不想去做,於是就會和你對著來,他是在尋求權力。第三點如果你沒有關心他的感受,他會以牙還牙,去傷害別人或損壞東西。就是為了報復。第四點孩子受到了嚴厲的打擊,會感到絕望無助消極。他不相信他還會得到歸屬感。當父母瞭解了他們行為的背後目的時,就會去理解孩子了。當孩子成績下降,你去責備他,於是,孩子很可能出現自暴自棄。
三、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缺少愛的連結。現在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對孩子寄託了太高的期望。使孩子產生了巨大的壓力。等孩子大一點,我們就會碰到很多孩子厭學、孩子叛逆等情況。家長應該對孩子有合理的期待,而不要把孩子當成學習的機器。要多與孩子建立愛的連結,先連結了感情後再去糾正錯誤的行為。多給孩子一些特別時光,建立起良好的親密與信任的關係。把愛的資訊傳遞給孩子才能建立起歸屬感與價值感。而不要每天就只關心孩子的分數。
四、家長不懂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錯誤。當我們看到孩子犯了錯誤時,總是會很憤怒。把杯子打碎了、忘記帶書了、作業寫錯了......“你怎麼犯這種錯誤?”“你有沒有腦子?”想想看,我們小的時候有沒有犯過錯誤呢?要把錯誤當成是學習的好機會。在錯誤中成長。如果一個孩子從來沒有犯錯誤,那也是很可怕的,誰都不知道他以後會犯什麼樣的大錯誤?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是責罵聲中喪失了去嘗試的勇氣。那樣的孩子是可悲的。因此,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錯誤。去多鼓勵他:“我們在錯誤中又學習到了。”
-
4 # 大大的幸福
根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有關調查,大概有十個結論:
1、中國父母親最關心孩子什麼?
中國的父母親大部分關注的是成才而不是成人,他們關注的是當下比較多。但是真正決定孩子未來的幾個關鍵性問題關注不夠,比如興趣愛好。其實人的興趣愛好,是他認識這個社會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僅僅關注學習成績,是不利於孩子好奇心、興趣的養成的。孩子的情緒、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性格、人格特徵,事實上比家長最關注的這些問題要重要得多。
2、學前班對孩子來說是不是很重要?
這次調查結果發現,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孩子裡面,上過學前班比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多10.89%,這個結果顛覆了很多人過去的觀念。我們很多父母希望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贏在起跑線上,所以要比別人早一點學,比別人多學一點。事實上,兒童是需要童年的,兒童是需要遊戲、快樂的,需要自主去發現的,你逼著他學習的東西他不會感興趣。過早使孩子對學習產生對立的情緒,讓他還沒有進學校就恐懼學習了。
3、擇校的意義和效果如何?
大家都需要擇校,很多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去。大資料分析發現最優秀的學生裡面擇校生和非擇校生沒有什麼區別,比例分別是29.95%和28.48%。當然並不是說選擇好學校對學生髮展沒有意義,坦率地說因為學校是有文化的,學校之間孩子是相互影響的。孩子之間彼此的影響,比學校對孩子的影響還要大。關鍵是為什麼有的擇校效果不好,對於那些基礎相對薄弱的孩子,在別的學校他可能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到最好的學校反而讓他覺得在那麼多學霸面前自己沒有希望了,學習成績會下降。
4、學生上課外班能不能有效提高成績?
中國孩子大概90%都是上課外班的,上課外班以後,孩子的時間、空間就被填滿了,自主學習的可能性就不夠了。這樣學習能力就會萎縮,發展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課外班相對來說依然是學校生活的延續,依然是課本的延續,課堂的延續,學生沒有一個開拓視野的機會。一個孩子沒有大量課外閱讀的時間,不可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5、物質刺激是不是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很多家庭用獎金,用各種各樣的誘惑鼓勵孩子學習。這個調查發現其結果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大,作用更大的是什麼?是父母教育的一致性、協調性,更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比如,在父母親之間教育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他們能夠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而是私下裡交流、分享、協商。物質刺激遠遠不如父母對孩子正面的影響。
6、調查父母閒暇時間在幹什麼?
發現最多的是父母在讀書看報,父母自己在學習的、讀書看報的,他們的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是最高的,佔了31.31%,其次是父母也會看電視、玩電腦以及看手機,他們的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就少得多,為27.43%,還有特別喜歡朋友聚會的家長的孩子成績優秀的只有24.90%。我相信這些資料在現實生活中差距還大一點,個人感覺差距不像想象那麼大。
7、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對學習影響有多大?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集中精力學習,所有的事情都給他準備好了,所有活都不讓他去幹。結果,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可以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的只有3.17%。而認為應該做家務的,應該自己管理自己事情的優秀的孩子佔了86.92%。讓孩子管理自己事情的能力,最後會幫助他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學習。學習是一個自我管理的過程,這個結論對很多父母是有很重要的啟示的。
8、父親對孩子成長有什麼作用?
在中國很多家庭,父親是看不見的,所謂“影子父親”。父親在家庭教育當中真正的作用遠遠沒有發揮出來,這次的調查發現,在中國90%的家庭,父親沒有承擔起教育的職責。大部分家庭教育孩子的事情是媽媽在承擔,而我們知道缺失父親的教育,對孩子尤其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是有一個明顯的侷限。性別認同會弱化,容易被母親過分地呵護,過度地保護,缺少獨立鍛鍊的機會,缺少男子漢的氣概。所以家庭教育中缺少父親的角色會導致各種各樣不良的行為。
9、中國的父母瞭解孩子嗎?
透過對父母做的調查發現,父母首先知道孩子有幾個好朋友,其次是孩子喜歡哪位老師,孩子喜歡什麼課。父母親沒有走進孩子內心去,不瞭解孩子到底有什麼願望,不瞭解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說的事,孩子到底崇拜誰?說明我們父母親沒有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沒有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狀況。
10、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父母的養育方式是不是有關?
凡是父母採取積極的養育方式,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是比較高的。父母養育方式是比較消極的,孩子學習成績相對來說是比較差的。說明孩子的學習成績跟父母的養育方式還是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的。
-
5 # 家有少年漸長成
我遇到的困惑是從初中開始,孩子一直陷入人活著究竟有沒有意義的思維泥潭中,我花了好幾年時間和他共同分析探討,才慢慢把他從困局裡釋放出來,但感覺還不徹底,以後讓他自己悟吧。
-
6 # 六指摩利
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是,當孩子在最需要引導的時候卻強烈拒絕家長的幫助!這在十四五歲的時候最為常見。這時的孩子單純、魯莽,義無反顧,自主性強,獨立慾望特別強烈!家長只能乾著急卻沒有辦法!
回覆列表
你在家庭教育中遇到了哪些難以解決的困惑?
在家庭教育中我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困惑:為什麼孩子對電視的興趣遠遠高於書籍?為什麼孩子會一邊做作業一邊玩耍?為什麼孩子只能記住自己的生日,而完全不關心父母的生日?……
第一個問題,我家的大寶也存在著。我家大寶是老師眼中的乖寶寶,學習成績相當不錯,是個典型的乖乖女。當然,這隻僅限於在學校的表現。然而,一回到家裡,她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先看一會兒電視。如果我不去提醒,可能她甚至會忘了做作業……後來,我實在沒辦法,只好雙管齊下,一方面用充電器收拾她,另一方面告訴她的老師,讓她老師也發一發威。後來,她一回家就開始做作業。
但是第一個問題解決了之後,第二個問題又出來了:她做作業的時候並不專心,而是做一會兒作業就玩一會兒,再做一會兒作業再四處張望或者發呆好長一段時間,這個習慣也讓我頭痛欲裂……後來,我只能陪著她一起做作業,陪著她一起看書,情況才漸漸有所好轉。
每次過生日之前,大寶都能精準地記住自己的生日,然後要求我們給她買蛋糕和其他禮物。作為父母,我們覺得孩子的這麼一點小小的要求本無可厚非,每次都有求必應。但是我們的生日,孩子很少去理會,這一點,肯定不利於感恩教育意識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