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數到五答應我

    殺了魏忠賢,一點問題沒有,但是你要培養一個你自己的魏忠賢,太監體系是皇帝的直屬勢力,崇禎自廢武功,導致後期錢收不上來,錢都在官員手裡,自己的丈人都不拿錢出來,還一點辦法沒有,崇禎是明朝最不會做皇帝的皇帝,最後想跑都跑不了,叫官員架住了,也仗著沒跑成,不然崇禎的評價基本就和溥儀差不多了。

  • 2 # 超級兔子15

    崇禎殺魏公公本質上是一群偽君子書生階級忽悠小皇帝自斷臂膀的一場政變,然後被那群書生美化成皇帝天縱英明為民除害。

  • 3 # 魔方歷史觀

    對於大明王朝來說,崇禎帝與魏忠賢二人可以說是明朝末期的關鍵人物,一位是君主,一位是權臣,崇禎帝登基後,便清除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雖是如此,明朝最終還是滅亡了,崇禎帝這位明朝國君也做到了“君王死社稷”,而如果崇禎帝不殺魏忠賢,明朝會亡國嗎?

    答案是,會亡。但是如果魏忠賢不死,明朝可能還會再延續一段時間。

    先說為什麼會亡國。因為,崇禎帝繼位時,明王朝已經不是朱元璋和朱棣那時候的強盛時期了,崇禎帝時的明朝可以說是千瘡百孔,而且內有自然天災、農民起義,外有遼東的後金政權,大明王朝那時已經是搖搖欲墜。哪怕崇禎帝勤於政務,“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但是崇禎帝還是做不到力挽狂瀾,再加上崇禎帝性格多疑,濫殺大臣,並且頻繁地調整官吏,造成了國家人才匱乏。這些對於已經千瘡百孔的明朝更是雪上加霜。

    而魏忠賢若是沒死,首先,在朝堂之上,魏忠賢能夠制衡東林黨,震懾大臣。崇禎帝在國庫空虛時,曾經召集大臣們,希望他們捐款以抵禦外敵,而那些差不多都家底兒厚實的大臣們都開始哭窮,說沒錢,試想,如果魏忠賢在,有他的威懾,誰敢哭窮,誰敢不掏錢。

    而魏忠賢的倒臺也造成了朝堂之上東林黨文官集團的一家獨大,年輕的崇禎帝最後也沒能掌控住這個文官集團。

    魏忠賢此人在歷史上確實惡貫滿盈,但是他對於明王朝確實有他獨特的作用,如果魏忠賢不死,明朝是有可能再多延續一段時間,但是,也改變不了最後明朝滅亡的結果。

  • 4 # 長青之文學

    對於明朝來講 腐敗已經不是崇禎的問題,而是自萬曆年就已經開始了,明朝有個特點,前期的帝王英明神武,雖說不是個個是明主,但做一個守成之君還是綽綽有餘,但自萬曆之後,皇帝不上朝,學木匠,滿天下到處跑,很多政策得不到相應的民心呼喊,隨之而來的就是農民起義,魏忠賢能夠執掌大明實權八年,絕不是一個泛泛之輩,不可能被一個十七歲的年輕小子搞死,在用人方面,崇禎比起魏忠賢可是差遠了,北方努爾哈赤虎視眈眈,魏忠賢知道拍誰去抵擋,鎮壓內亂的起義軍,完全就是信手拈來,反觀崇禎,上臺之後,幾乎把自己猜忌的內閣大臣全部處死,有能力的不用,沒能力拍馬屁的卻用的開心,這裡不得不說一個名將孫傳庭,李自成當年起兵的時候,孫傳庭幾乎是把他按在地上打,可惜原本駐守北方的大將,因為崇禎的猜忌,被奪權,一群廢物擋不住皇太極,差點打到北京城,孫傳庭臨危受命北上進京勤王,就這樣,給了李自成一絲喘息的機會,回京之後的孫傳庭,因為再次被崇禎猜忌,關進大牢三年,等他出來的時候,李自成已經傭兵幾十萬,崇禎這才回過頭讓他出徵,可惜,孫傳庭不敵被殺,大明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就這樣被崇禎害死了,死後一年,大明亡國,可以說,崇禎猜忌心太重,最後是自己玩死自己,直到最後才恍然大悟遺恨千古,如果魏忠賢不死,崇禎用人不疑,大明至少還能延續百年之久,畢竟崇禎做一個守成之君,還是可以,如果能夠注重百姓利益,為百姓謀生存,不將皇權架在制高點,也就沒有後面皇太極和李自成這幫烏合之眾了

  • 5 # 歷史長河中的魚

    明亡國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農民起義。魏忠賢也是貧苦出身,對農民有感情,他一直沒有給農民加稅,他還大幅削減了農業稅,農民的負擔減輕了,能安居樂業,有飯吃誰還會造反?

    再一個原因就是崇禎時期財政困難,國家沒錢!而邊防和軍隊打仗都是要花大錢的。魏忠賢時期雖然不增加農業稅,但是,他大力向中上層計程車紳們徵收工商稅和礦稅,所以,天啟時期國庫充裕,軍費撥付也及時充足,當時遼東戰事亦有起色,努爾哈赤也被袁崇煥打死了。而魏忠賢倒臺後,東林黨依“朝廷焉能與民爭利”為由,把工商稅和礦稅都停了,國家沒錢怎麼辦?只有加徵農業稅,造成了國家基層的不穩定。為減少財政支出,還裁撤了各地的驛館,使得很多人失去了工作,這其中就有李自成。

    魏忠賢雖然人品低劣和道德敗壞,但是在國家大事上,還是能以社稷為重顧全大局的。在軍事方面,遼東前線他重用的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祖大壽等人都屬於能臣,雖然他們不屬於閹黨。魏忠賢死後,崇禎用人多疑,孫承宗被罷,袁崇煥被殺,造成了遼東邊防的不穩定。

    崇禎除掉了魏忠賢之後,失去了制衡的東林黨一家獨大,成為了不受約束的文官集團。所以有人說:明朝亡於黨爭,而黨爭之始則起於東林。崇禎直到自盡前才明白這一點,哀嘆:“朕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但是為時已經太晚了!

  • 6 # 揚州小滴哥

    這個沒有關聯。

    魏忠賢只是一個人,我們分析要分析他身後的勢力。魏忠賢掌管司禮監,各地監軍都是由他派出的太監。他就是皇帝的耳目,魏忠賢死後,王承恩頂替了他,各地各司其職本質沒有變化。所以魏忠賢死了,並沒有出現多大不安畢竟沒有實權。

  • 7 # 正點歷史

    提及魏忠賢此人,大家都會想到他是一個營私舞弊、結黨亂整的角色,心狠手辣,殺人如麻。對於這種人,大家都肯定是先殺之,而後快。崇禎皇帝作為一個年輕人,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他也是這樣想的,先把魏忠賢殺掉,而後高興之。

    崇禎皇帝為了圖一時之快;為了收回政權;為了產除閹黨;為了鞏固社稷。一登上帝位,就把魏忠賢給殺掉了。作為一個自信的皇帝來說,這一點無可厚非。可是崇禎卻沒有清楚地認識到當時的朝廷情況,就貿然做出了這個錯誤的決定。魏忠賢該殺,可卻不是他一登基就該殺的。魏忠賢一死,就加劇了大明朝的滅亡。如果說崇禎不是在這樣錯誤的條件殺掉魏忠賢,那麼大明朝短期內是不會滅亡的。

    在天啟帝的時候,國家雖然多處於多事之秋,可卻相對比較穩定,而且強大。為什麼會說晚期的大明朝強大呢?咱們來分析分析:

    1、強大就在於大明朝的軍事實力是很強的。當時對抗的可不只是滿清一個外族,而是多個外族。可見大明朝的軍事實力是很強的。在軍事上,魏忠賢的“功勞”可是非常大的。

    2、強大就在於大明朝的社會底層環境相對穩定,農民百姓雖說不富裕,但是也能很好的生活,算得上是安居樂業。雖說有一些小毛賊或者說山野盜匪,但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下。在農民百姓安居樂業上,魏忠賢的“功勞”也很大。

    3、強大就在於大明朝的國家國庫富足,對於各種需求開支都能很好的支援。而這魏忠賢的“功勞”依舊不可小覷。

    所以,很多人認為魏忠賢如果不死,大明還能繼續其實很有道理的。如果崇禎不殺魏忠賢,明朝的滅亡還能延緩一定的時間。咱們再來看看魏忠賢的“功勞”。這裡“功勞”我用上了引號。其實說是功勞,還不如說是為了自己,順便算得上是一點功勞。咱們再來看看是為什麼吧!

    魏忠賢是一個農民出身,過過苦日子,進宮之後深的皇帝信任,皇帝經常把各種事情交於他做。而他也是效忠於皇帝的,雖說有營私舞弊,干預朝政的行為。可魏忠賢深知自己是皇帝的人,是要替皇帝辦事的人,順便撈好處。

    魏忠賢地位非常高,但他明白自己的一切來自於皇帝。要想保住地位就要穩定朝廷,穩定朝廷就要穩定軍隊,於是對於軍隊開支、軍隊發展方面,魏忠賢是非常支援的。把大明軍隊訓練的非常好。於是大明邊軍以一對多,交戰於各個外族,其中尤其是滿清最強。當時大明軍隊能很好的抵禦滿清的入侵,甚至還能有還擊取勝的時候。甚至滿清軍隊感覺非常強勁,很難入侵。

    魏忠賢知道,要把軍隊搞好,就要有錢。自己是農民,他就知道農民是沒錢的,能過日子就不錯了。那麼又要弄到錢,怎麼辦?魏忠賢就把矛頭對準了“有錢人”,什麼人有錢,自然是從事商業、開礦、掌權的一些人啦。對他們的剝削搜刮,減輕農民賦稅。不僅充實了自己的腰包,還把國庫搞定非常充裕,順便讓老百姓的日子也過的不錯,因為賦稅相對很低,日子好過。這樣一來軍隊有了更多的後勤、錢財、兵員的支援,自然是不會弱。而農民生活安逸,自然也不會造反。

    而魏忠賢所做的,就惹到了另外一部分人啦。誰?自然是“有錢人”啦!各種豪門望族,王公大臣。這裡面以“東林黨”反抗最強烈。“東林黨”作為文臣的黨派,有文人雅士、氏族望門等一些人,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想盡一切辦法和魏忠賢的閹黨作鬥爭。而在天啟帝的時候,魏忠賢深的信任,對“東林黨”的打壓非常很。因為他們是錢財的來源,是魏忠賢的對手。

    因為崇禎本就認為魏忠賢是一個閹人,結黨營私,罪大惡極,所以崇禎非常厭惡於魏忠賢,最後才一登上帝位就把魏忠賢給殺掉了。而崇禎當時比較信任“東林黨”,卻不知“東林黨”的狼子野心。對於崇禎的很多政令都是陽奉陰違,根本不去辦事。朝廷的局勢瞬間變化,軍隊、國庫錢財的來源本就是“東林黨”等有錢人,他們自然不想把自己錢財再繼續“奉獻”出去了。

    於是就形成了,天啟帝在位時,大明國庫充裕、軍事強大、百姓安居、政局黨派爭鬥。而崇禎在位時,大明國庫空虛、軍事衰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政局一黨獨大。這個一個鮮明的對比。因此,很多人認為崇禎如果不是急於一時,殺掉了魏忠賢,能夠延緩大明滅亡。您是怎麼認為的呢?

  • 8 # 春暖花開003

    明朝亡,賴皇帝,賴太監,都是賴。

    被賴的,一般都是細枝末節的原因。

    到了明朝要亡,誰來做都差不多,都得亡。

    明朝亡,兩個原因。

    第一是財政。

    明朝是農業社會,國家的收入大部分來自土地。農民種地交稅,國家靠農民交稅維持,幾千年農業社會都差不多。但明朝有些人是不用交稅的。這些人姓朱,是皇帝的親戚。有個資料說,到了崇禎皇帝的時候,不用交稅的朱同學們,有20多萬。這20多萬朱同學,佔著大量的土地,不用交稅。皇帝的財政就難了。這麼多朱同學不交稅,國家要這麼多錢才能維持,就只能在要交稅的老百姓那裡加。稅收的多,老百姓意見大。

    第二是氣候。

    明朝崇禎皇帝正好遇到小冰河時期,不是旱災,就是水災。災了,農田失收,稅更少了。這邊政府收入少,那邊老百姓沒飯吃,這國家就玩不下去了。

    其實明朝真想玩下去,也不難,皇帝讓那20多萬朱同學交稅就行了。明朝亡,別賴崇禎,別賴太監,賴財政。

  • 9 # ay117435926

    它不殺魏忠賢明朝也是照樣會滅亡的因為整個國家的腐敗。崇禎皇帝的多疑。和他本人的剛復自用。明朝早晚都要滅亡,那是註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包米用的玉農樂除草劑明年種大蔥有藥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