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無知的菜鳥

    太適合了,我個人最有發言權了,道德經真實的改變了我的思想。我原來是不喜歡讀書的,我一直認為讀書沒有用,有一次無意間看到一個韓鵬傑講的道德經。就那麼一瞬間,思想就發生了巨大改變。我在聽這個錄音的時候是我第3次做生意虧錢了,晚上睡著真的是很無奈。又不甘於平庸,想真正的有所作為。但是也經歷了這麼多東西。負債10多萬,我的思想原來很激進的,特別具備精神。敢想敢做那種,但是又無法長期沉澱。這也可能是我失敗的原因吧。

    那天晚上的心情是非常想有所作為,但是目前的條件不允許,加上家庭因素,還有其他很多因素加在一起。心裡那種心酸無奈沒有經歷過的永遠不會明白。躺在床上一直睡不著覺,隨便點了個音訊聽,

    當時聽的是韓鵬傑講的道德經,突然頓悟。還沒有聽完,就頓悟了,我心想太經典了。這個語音我至少聽了10遍。道德經書也看了兩三遍,剛開始看書是看不懂的,反覆的去聽一些人講了以後你再來看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現在市場上所有講道德經的課程,我全部聽過韓鵬傑講的依然是最好的。就因為這本書切實的改變了我的生活,所以說從此得逼自己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剛開始強迫閱讀的時候,太難了,後來也學習了很多技巧,慢慢的養成閱讀習慣。

    現在的心境變得很平和,不那麼急躁,能夠長期的沉澱。並不是說變得越來越佛系,思維懶惰。恰恰相反,工作反而更努力了,但是不激進,不急躁。好像找到某一個平衡點。這就是我讀道德經的真實體會。當然其他書可能對我的思想也有改變,但是道德經是最主要的。尤其那種思想和我原來一樣特別激進的人,建議讀一下道德經。

  • 2 # 惠元22

    《老孑》的貴柔思想,看你用在今天的哪裡?!剛與柔,在今天看來都是指人,處事的方法態度,要因亊、因情、因形而為。貴柔,就是善扵用、或重視用、儘量用,柔和的方法、態度處理問題,並不是要你放棄正確的立場、原則。用和平的、柔和的思想方法態度能堅持正確的原則立場,常常可以達到更好的目的和效果,這是最可寶貴的方式方法。比如,水就能容解萬物、而不失自已的形態。五行中,金木火土,水、都能把它們溶滅!所以老子認為,"柔能克剛",這是最寶貴的思想方法!當然、人家拿刀、拿槍都打到你家裡來了,你還在給敵人講和平,講"君子動嘴不動手"、那肯定是一種"蠢豬式的"方法態度囉!實在是不可取的!只能夠"以壓還壓"啦!打他個"下馬威"再說"和平"吧!

  • 3 # 魯卡爾

    老子是中國素樸的唯物主義者。《道德經》也是中國最早的哲學論文。他常用比喻的方法闡明哲學思想,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但水激而下,也能蕩滌一切汙泥濁水。滴水穿石,以柔克剛也是水的另一面。毛澤東的軍事哲學思想正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古今高精典範。所以,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要批判地繼承,才有現實意。

  • 4 # 追求我想要的一切

    我想一直適用。他說的只是原理。

    大多數人還需要堅強起來。因此對大多數人,並不適用。

    庸人用定理,天才掌握真理。

  • 5 # 使用者谷中的百合花

    真實是世界無一完全偉大思想家哲學家,因為人的理論有錯失正常,全對的必為老天爺上帝的僕人。所以,老子李耳是我們民族的偉大先知,太初大道造物主的器皿,承載天道餵養中華。

    先知老子的以柔為貴的思想,是人類亙古不變的真理,是永恆國度的基石。柔乃矛刺十字架上主耶穌。千年萬載無一君王能以柔弱上善若水統治百姓,因為聖經教導我們:人人不完全,人人罪汙。人類總在私慾與罪上絆跌,歷史長河爭戰不已。所以貴柔是國家民族受大祝福的前提。老子《道德經》通篇在講述造物主上帝的奧秘,講述道的美善與玄遠玄德的文明國度。

    現代科技與現代世界各國發達的物質生活水平比較證明:老子的貴柔思想,大制不割理論來自上帝的恩典啟示,是永恆國度的真理。所以基督徒比例大國富足排全世界前四十位,平均壽命長,信仰魔鬼假神佛陀撒旦偶像崇拜的國家貧窮且平均壽命短。

  • 6 # 琳娜610

    《老子》的貴柔思想不適合於今 天。但有些處世處事方法可以借鑑。

    《老子》的貴柔思想是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混雜體。書中對貴柔思想的主要表述有貴柔、守雌、不爭、處下。

    貴柔表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43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76章)。"守柔曰強"(52章)。

    守雌表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28章)。

    不爭表述:"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73章)。"聖人之道,為而不爭"(81章)。

    處下表述:"江海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66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8章)。"善用人者為之下"(68章)。

    剛強與柔弱、守雌與守雄、要爭與不爭、處上與處下都是辯證矛盾的兩個方面,既對立又統一,鬥爭性是絕對的,同一性是相對的。任何矛盾總有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主要方面決定矛盾和事物的性質,隨著條件的變化,雙方的地位又可發生轉化。不管一切,一味強調貴柔、守雌、不爭、處下,是形而上學的觀點,《老子》強調貴柔以死來詛咒剛強,"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42章)。《老子》貴柔思想雖然提出一些辯證矛盾,又因其保守的形而上學扼殺了辯證法因素。貴柔思想誇大了矛盾的同一性排斥鬥爭性,誇大了矛盾的一個方面排斥另一個方面。什麼時候剛強,什麼時候柔弱,什麼時候守雄,什麼時候守雌,什麼時候要爭,什麼時候不爭,什麼時候處上,什麼時候處下,矛盾雙方總會因條件變化而變化,豈有死守之理?"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清代趙藩就看到了政策的寬嚴只能因勢而動,不能墨守成規,否則寬嚴皆誤。

    《老子》的貴柔思想是復古倒退的逆為社會思想。人做到貴柔、守雌、不爭、處下,就會達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37章)。後世的一些注老釋老學者也認為《老子》所講的無為不是清靜無為,是遵循天道的有所作為。但有所作為到底在哪裡?過多的辯駁與解釋都是蒼白無力的。《老子》所向往的烏托邦部落社會圖景中就有這種答案。"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徏;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兵甲,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80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果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3章)。好一幅原始社會氏族部落的和諧圖景。原來聖人的有所作為就是絕聖、棄智、絕仁、棄義、去巧、去兵、少稅,最後修身養性無為而治。老百性的有所作為就是去智、去禮、去技、去往、果腹、強骨,最後無知無慾吃飯強身。原始社會過度到奴隸社會是歷史的進步,階級壓追階級剝削是一種歷史必然現象,一個國家真能去稅、去智、去技、去禮、去往、去鬥、去勇、去戰、去法,最終會剩下什麼?顯然這是逆歷史朝流而為的落後社會思想。龍其在對待階級和民族鬥爭中的勇敢行為講:"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73章),真是貪生怕死極端腐朽的生命觀。人人保身保命,一個民族一個階級何有英雄?因此,《老子》貴柔思想在弱民、弱技、愚民、愚智、因循守舊、入世無為、保守落後的方面對傳統文化的負面影響不可低估,對封建統治階級愚民弱民困民政策的影響不可低估。史學家班固很清醒的看到了《老子》統治權術的特點,"秉要執本,清靜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術也"《漢書.藝文志》。正由於其落後性,統治者和老百姓都未能接受,儒家出世思想經常成為正統主流,而《老子》的主要發展走向黃老之學、玄學、佛學、詭辯之學、煉丹之術、本土道教。當然,我們評價歷史人物和思想,不應看他給我們今天帶來什麼,而要看他比前人有什麼新的東西,《老子》一書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是傳統文化寶庫裡重要的經典。但其貴柔思想用於今天很不適合,而且十分有害,當今社會是崇尚科學民主的社會,不斷追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社會。應該肯定,貴柔思想用於人的處世處事方法,保持謙虛禮讓、少爭少鬥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 7 # 楊朱學派

    老子的辯證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立統一規律。二是柔弱勝剛強。

    對立統一規律就是事物最終總是朝著相反方向發展的。月盈必虧。物極必反。

    對於老子的柔弱勝剛強。荀子的批判一針見血——老子制於屈。而不知伸。

    老子發現柔弱勝剛強,是對中國哲學領域的一大貢獻。但將其作為普遍規律,就以偏概全了。

    我更贊同儒家的主張。孔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

    孔子比老子境界更高。哲學思想為更加完善。

    孔子以此為基礎,提出以直報怨的主張: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而老子則主張以德報怨。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這就是中庸之道。

    儒家思想使華夏五千年文明史傳承不絕。

    若以老子思想。五胡亂華,日軍侵華。中國焉能存續?!

  • 8 # 鄉村牛兄

    作為一個聖人,他的思想一代一代的發揮,蓄積著人們看不見的巨大力量,說個例,水是最柔的東西,但它卻能夠穿山透地,所以老子以水的柔能勝剛的道理來此喻無為的益處,無為之益必須貴柔與善柔無有不能進入,不能攻克,這樣的巜道德經》的表現作用。老子思想對後世,對中華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又如說的世界是不停運轉的,強盛了,就會轉向衰弱,衰弱又會轉強勝,這個發展規律永遠都是真理。

  • 9 # 夢語非語

    老子的貴柔思想是否適合當今的社會?在本人看來,沒有所謂的適合,只有適時。

    縱觀中國諸子百家,每家都有自己的主張和思想,如道家的無為、儒家的仁禮、法家的刑名……任何一家學說都具有其獨特的適用性和時代的侷限性。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時期號稱百家爭鳴,爭鳴的結果是什麼呢?秦始皇實現政治文化的統一,自漢高祖至文景帝黃老治國,到漢武帝獨尊儒術,這一過程實際上是社會的休養生息和政治形態的探索確立。

    儒家思想講究君君臣臣。實際上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思想體系也是有君臣之說。漢武帝獨尊儒術,實際上卻是法裡儒表。

    後世的各個朝代基本上是以儒家為君其他學說為臣的綜合思想體系。

    有道是“儒為表,道為骨,佛為心。”又道“萬法歸宗,融會貫通。”個人覺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思想體系要的是綜合貫通互相補充。當柔則柔,當剛則剛。而不應該拘泥在某一派學說,給自己人為設限。

    個人觀點敬請斧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搶方向盤時公交上的看客們無動於衷,該不該罰他們,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