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成為每個家庭的核心,是家長的“小公主”“小皇帝”、“小太陽”,在家許多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家長對獨生子女的過度溺愛,使他們成了溫室裡的花朵,禁不起風吹雨打。孩子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差,不會掃地,不會穿衣,不會繫鞋帶……由於孩子缺乏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阻礙了孩子學習和行為習慣的形成,也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心。長此以往,這些孩子長大以後連自己照顧自己都將成為問題,又怎能指望他們去照顧別人,更談不上為祖國、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小班階段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成的關鍵期。從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看,年齡越小越單純,可塑性越強,越容易接受各種影響和教育,此時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及習慣越易成功。同時,小班幼兒的基本動作已發展得比較自如,他們已能夠掌握各種運用大肌肉的動作和某些運用小肌肉的精細動作,這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而且他們自身也產生了獨立地進餐、盥洗、睡覺、穿脫衣服的願望。因此,我們要因勢利導,培養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和基本習慣,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增強獨立自主的信心。
一、透過生動形象的教學形式,學習各項生活技能
學會各項生活技能的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幼兒獲得生活自理能力的關鍵,小班幼兒是直覺形象思維,為了讓幼兒學得輕鬆愉快,我們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使幼兒樂於學習。如:小班幼兒盥洗的主要內容是洗手,在組織孩子盥洗時,我們發現孩子不易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因而洗不乾淨,還容易打溼袖子,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根據小班孩子的特點,將洗手方法分解成相互聯絡的幾個步驟:捲衣袖,把手洗溼,擦肥皂,搓一搓,沖洗乾淨,甩一甩,擦乾淨。我們讓孩子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學,還將這些動作編成朗朗上口的歌曲,讓孩子邊唱歌曲邊洗手。孩子們在遊戲化的情景中興致勃勃地反覆練習,很快就掌握了洗手的方法,每次洗手,孩子們一邊洗一邊唱著朗朗上口的歌曲:“先把手心搓一搓,再把手心搓一搓,左後用毛巾擦一擦,小手洗好了。”透過一個階段的培養,孩子們都能正確地洗手了。再如穿衣:我們先讓幼兒認識衣領、衣袖、衣襟,再教他們穿衣:衣服後面向著自己,兩手握住衣領,喊一聲“颳大風囉!”將衣服甩在身後,搭在身上;接著繼續說、做:“風來我不怕,露出小腦袋,將手伸到袖筒裡“。讓幼兒手裡拿著衣服喊著、笑著、做著,非常開心。午睡時的穿脫衣服對小班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為了使孩子不依賴大人,培養其初步的自理能力,我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本身較為單調的生活能力訓練活動轉化成幼兒樂於參加的遊戲活動,使幼兒初步感受到自理的樂趣,如疊上衣的時候,透過“關小門、抱一抱、點點頭、彎彎腰”的順口溜等等,並配合圖片,幼兒就知道了疊衣服的方法。
為了提高幼兒獨立進餐的能力,我們透過常識活動認識餐具,使幼兒認識了碗、勺、茶杯等;談話活動“媽媽快放手”、主題活動“樣樣食物都愛吃”,並在班裡設立“米米麵面”的角落,教師和幼兒將自己喜歡或親手製作的米、麵食品放在這裡,幫助幼兒瞭解有關的嘗試,增進幼兒喜歡各種米、麵食品的情感。在進餐前還經常向孩子們介紹飯菜的色、香、味、激起孩子的食慾。每當吃飯前孩子們念起兒歌“吃飯了,坐坐好,手拿勺,扶住碗。一口一口全吃掉,吃得乾淨吃得飽。”用餐時,孩子們就始終保持愉快的情緒。
二、把生活能力的培養寓於遊戲之中
愛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對孩子說來,最高興事莫過於遊戲了,遊戲是孩子幸福的源泉,小班幼兒特別喜歡邊說邊玩,抓住這一特徵,我們就讓孩子在遊戲中,在自己動手操作中進行能力培養,同時注意個別孩子的指導培養。比如,我們在操作區,我們投放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塑膠瓶讓幼兒擰擰蓋蓋,還放置了用自制的“大嘴娃娃”和黃豆、蠶豆、小勺等,讓幼兒做喂寶寶的遊戲,練習使用哨子,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和娃娃的小衣服,讓孩子們給娃娃穿衣、穿鞋,在遊戲操作中,得到生活體驗,得到生活能力鍛鍊。我們還用布為幼兒製作了可以用來操作的一幅美麗的圖畫,圖上有一棵樹,樹上掛滿紅紅的蘋果,還有白雲、小鳥、小汽車等等許多的裝飾物,圖上的所有物品都釘上了鈕釦,雌雄扣讓幼兒可以隨意設計、製作畫面內容,讓幼兒在鈕鈕釦扣、撕撕粘粘等操作中發展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鍛鍊小肌肉,使幼兒的自理技能得以鞏固和強化,我們還給它起了好聽的名字叫“智慧樹”。
三、在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鼓勵幼兒進行生活技能的操作練習
為了使幼兒熟練掌握生活技能,教師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創造條件讓幼兒反覆練習。我們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為幼兒提供學習途徑。如每天的來園時,我們就鼓勵幼兒自己動手穿脫外衣,疊好後放到自己的衣櫃裡,午睡前後的機會讓孩子練習自己穿鞋,當發現很多孩子不能區分鞋子的左右時,我們進行了“給鞋寶寶找朋友”這一活動,幫助幼兒掌握如何區分鞋子的左右,並鼓勵幼兒練習穿脫衣褲,特別是午睡前的一段時間,我們對前幾天午睡活動中穿脫衣服困難、動作慢的個別幼兒,重點加以指導,請能幹的幼兒來示範。讓能力弱的幼兒學習並練習,並進行“看誰穿得好”的遊戲競賽,表揚鼓勵有進步的幼兒。透過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恆的練習,大部分幼兒掌握了這些生活技能。由於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對於不同層次的幼兒來說,要求就有所區別。對於自我服務能力較強的幼兒,就以較高水平來要求;對於自理能力較差的幼兒,就相對降低要求的標準,不可強求,更不可鄙視,須因材施教。例如:我們班的幼兒年齡差異比較大,所以對年齡較大的婷婷與年齡較小的乖乖來說,自理能力當然不同。蓉蓉在自我服務能力方面表現特別棒,會自己穿脫整理衣服。而萱萱就相對差一些,還需加強練習,所以老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提出不同的要求,從易到難,從簡到繁。
四、透過鼓勵、表揚,增強幼兒自我服務的信心
小班幼兒情感脆弱,畏懼感強,對於他們的一點點進步,成人都不該忽視,應鼓勵他們最微小的表現獨立性的願望。如幼兒自己扣上釦子,但位置卻扣錯了。我們首先肯定幼兒獨立意識,表揚他:“真能幹,能自己扣上釦子。”接著糾正:“只是一顆小釦子進錯了門,重新扣一次好嗎?”使幼兒產生良好情緒,提高自信心。使每個幼兒都品嚐成功,進一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獲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動幼兒生活自理的動力。當幼兒取得點滴進步時,對他說“你真棒”、“真能幹”……都會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成為激勵幼兒自覺掌握自我服務能力的強大推動力;但當幼兒限於自身能力,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我們要耐心細緻地引導,還可輔以鼓勵性語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會幹好的”等),必要時我們還需協助幼兒實現成功,以免挫傷幼兒積極進取的精神。隨著幼兒自理能力的提高,我們還定期進行評比,在班上創設了“我的小手真能幹”的主題牆飾,根據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技能掌握的情況進行分項評比。如:穿衣、扣鈕釦、穿鞋、自己吃飯、洗手、整理玩具、搬椅子等。每天進行評比,達到要求的幼兒,可在相應的地方得到一個小笑臉,誰得到的小笑臉多,就證明誰的小手最能幹。幼兒的上進心較強,有表揚的評比,他們都會更努力去做。
五、做好家長工作,形成家園一致教育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僅在幼兒園還不夠,需要家園一致教育,為此,我們召開了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孩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希望家長在家中為幼兒創設自己動手的條件,讓孩子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並傳授給家長們一些教學技巧。在家園聯絡欄裡,我們定期向家長宣傳生活活動指導要點,還向家長介紹一些有關的常識,如“怎麼教幼兒自己穿脫衣”等。我們還把每月的培養目標,寫在家園聯絡欄裡,交待內容,讓家長了解。同時請家長為孩子提供方便,衣裝輕便,便於孩子操作,並要求家長在家裡進行同步培養。家長明確了活動意義,在家裡不僅督促幼兒,還教會幼兒一些掌握技能的竅門,並時常和教師商討教育的方法,談一談自己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的支援和配合,使我們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許多家長都說:“孩子這學期,獨立意識強了,許多事情都願意自己動手做了。”
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項艱鉅而漫長的任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不是一下就能奏效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還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給他創造鍛鍊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緻,結合家園同心,只有這樣,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
如今的孩子成為每個家庭的核心,是家長的“小公主”“小皇帝”、“小太陽”,在家許多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家長對獨生子女的過度溺愛,使他們成了溫室裡的花朵,禁不起風吹雨打。孩子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差,不會掃地,不會穿衣,不會繫鞋帶……由於孩子缺乏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阻礙了孩子學習和行為習慣的形成,也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心。長此以往,這些孩子長大以後連自己照顧自己都將成為問題,又怎能指望他們去照顧別人,更談不上為祖國、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小班階段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成的關鍵期。從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看,年齡越小越單純,可塑性越強,越容易接受各種影響和教育,此時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及習慣越易成功。同時,小班幼兒的基本動作已發展得比較自如,他們已能夠掌握各種運用大肌肉的動作和某些運用小肌肉的精細動作,這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而且他們自身也產生了獨立地進餐、盥洗、睡覺、穿脫衣服的願望。因此,我們要因勢利導,培養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和基本習慣,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增強獨立自主的信心。
一、透過生動形象的教學形式,學習各項生活技能
學會各項生活技能的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幼兒獲得生活自理能力的關鍵,小班幼兒是直覺形象思維,為了讓幼兒學得輕鬆愉快,我們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使幼兒樂於學習。如:小班幼兒盥洗的主要內容是洗手,在組織孩子盥洗時,我們發現孩子不易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因而洗不乾淨,還容易打溼袖子,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根據小班孩子的特點,將洗手方法分解成相互聯絡的幾個步驟:捲衣袖,把手洗溼,擦肥皂,搓一搓,沖洗乾淨,甩一甩,擦乾淨。我們讓孩子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學,還將這些動作編成朗朗上口的歌曲,讓孩子邊唱歌曲邊洗手。孩子們在遊戲化的情景中興致勃勃地反覆練習,很快就掌握了洗手的方法,每次洗手,孩子們一邊洗一邊唱著朗朗上口的歌曲:“先把手心搓一搓,再把手心搓一搓,左後用毛巾擦一擦,小手洗好了。”透過一個階段的培養,孩子們都能正確地洗手了。再如穿衣:我們先讓幼兒認識衣領、衣袖、衣襟,再教他們穿衣:衣服後面向著自己,兩手握住衣領,喊一聲“颳大風囉!”將衣服甩在身後,搭在身上;接著繼續說、做:“風來我不怕,露出小腦袋,將手伸到袖筒裡“。讓幼兒手裡拿著衣服喊著、笑著、做著,非常開心。午睡時的穿脫衣服對小班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為了使孩子不依賴大人,培養其初步的自理能力,我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本身較為單調的生活能力訓練活動轉化成幼兒樂於參加的遊戲活動,使幼兒初步感受到自理的樂趣,如疊上衣的時候,透過“關小門、抱一抱、點點頭、彎彎腰”的順口溜等等,並配合圖片,幼兒就知道了疊衣服的方法。
為了提高幼兒獨立進餐的能力,我們透過常識活動認識餐具,使幼兒認識了碗、勺、茶杯等;談話活動“媽媽快放手”、主題活動“樣樣食物都愛吃”,並在班裡設立“米米麵面”的角落,教師和幼兒將自己喜歡或親手製作的米、麵食品放在這裡,幫助幼兒瞭解有關的嘗試,增進幼兒喜歡各種米、麵食品的情感。在進餐前還經常向孩子們介紹飯菜的色、香、味、激起孩子的食慾。每當吃飯前孩子們念起兒歌“吃飯了,坐坐好,手拿勺,扶住碗。一口一口全吃掉,吃得乾淨吃得飽。”用餐時,孩子們就始終保持愉快的情緒。
二、把生活能力的培養寓於遊戲之中
愛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對孩子說來,最高興事莫過於遊戲了,遊戲是孩子幸福的源泉,小班幼兒特別喜歡邊說邊玩,抓住這一特徵,我們就讓孩子在遊戲中,在自己動手操作中進行能力培養,同時注意個別孩子的指導培養。比如,我們在操作區,我們投放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塑膠瓶讓幼兒擰擰蓋蓋,還放置了用自制的“大嘴娃娃”和黃豆、蠶豆、小勺等,讓幼兒做喂寶寶的遊戲,練習使用哨子,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和娃娃的小衣服,讓孩子們給娃娃穿衣、穿鞋,在遊戲操作中,得到生活體驗,得到生活能力鍛鍊。我們還用布為幼兒製作了可以用來操作的一幅美麗的圖畫,圖上有一棵樹,樹上掛滿紅紅的蘋果,還有白雲、小鳥、小汽車等等許多的裝飾物,圖上的所有物品都釘上了鈕釦,雌雄扣讓幼兒可以隨意設計、製作畫面內容,讓幼兒在鈕鈕釦扣、撕撕粘粘等操作中發展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鍛鍊小肌肉,使幼兒的自理技能得以鞏固和強化,我們還給它起了好聽的名字叫“智慧樹”。
三、在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鼓勵幼兒進行生活技能的操作練習
為了使幼兒熟練掌握生活技能,教師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創造條件讓幼兒反覆練習。我們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為幼兒提供學習途徑。如每天的來園時,我們就鼓勵幼兒自己動手穿脫外衣,疊好後放到自己的衣櫃裡,午睡前後的機會讓孩子練習自己穿鞋,當發現很多孩子不能區分鞋子的左右時,我們進行了“給鞋寶寶找朋友”這一活動,幫助幼兒掌握如何區分鞋子的左右,並鼓勵幼兒練習穿脫衣褲,特別是午睡前的一段時間,我們對前幾天午睡活動中穿脫衣服困難、動作慢的個別幼兒,重點加以指導,請能幹的幼兒來示範。讓能力弱的幼兒學習並練習,並進行“看誰穿得好”的遊戲競賽,表揚鼓勵有進步的幼兒。透過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恆的練習,大部分幼兒掌握了這些生活技能。由於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對於不同層次的幼兒來說,要求就有所區別。對於自我服務能力較強的幼兒,就以較高水平來要求;對於自理能力較差的幼兒,就相對降低要求的標準,不可強求,更不可鄙視,須因材施教。例如:我們班的幼兒年齡差異比較大,所以對年齡較大的婷婷與年齡較小的乖乖來說,自理能力當然不同。蓉蓉在自我服務能力方面表現特別棒,會自己穿脫整理衣服。而萱萱就相對差一些,還需加強練習,所以老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提出不同的要求,從易到難,從簡到繁。
四、透過鼓勵、表揚,增強幼兒自我服務的信心
小班幼兒情感脆弱,畏懼感強,對於他們的一點點進步,成人都不該忽視,應鼓勵他們最微小的表現獨立性的願望。如幼兒自己扣上釦子,但位置卻扣錯了。我們首先肯定幼兒獨立意識,表揚他:“真能幹,能自己扣上釦子。”接著糾正:“只是一顆小釦子進錯了門,重新扣一次好嗎?”使幼兒產生良好情緒,提高自信心。使每個幼兒都品嚐成功,進一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獲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動幼兒生活自理的動力。當幼兒取得點滴進步時,對他說“你真棒”、“真能幹”……都會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成為激勵幼兒自覺掌握自我服務能力的強大推動力;但當幼兒限於自身能力,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我們要耐心細緻地引導,還可輔以鼓勵性語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會幹好的”等),必要時我們還需協助幼兒實現成功,以免挫傷幼兒積極進取的精神。隨著幼兒自理能力的提高,我們還定期進行評比,在班上創設了“我的小手真能幹”的主題牆飾,根據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技能掌握的情況進行分項評比。如:穿衣、扣鈕釦、穿鞋、自己吃飯、洗手、整理玩具、搬椅子等。每天進行評比,達到要求的幼兒,可在相應的地方得到一個小笑臉,誰得到的小笑臉多,就證明誰的小手最能幹。幼兒的上進心較強,有表揚的評比,他們都會更努力去做。
五、做好家長工作,形成家園一致教育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僅在幼兒園還不夠,需要家園一致教育,為此,我們召開了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孩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希望家長在家中為幼兒創設自己動手的條件,讓孩子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並傳授給家長們一些教學技巧。在家園聯絡欄裡,我們定期向家長宣傳生活活動指導要點,還向家長介紹一些有關的常識,如“怎麼教幼兒自己穿脫衣”等。我們還把每月的培養目標,寫在家園聯絡欄裡,交待內容,讓家長了解。同時請家長為孩子提供方便,衣裝輕便,便於孩子操作,並要求家長在家裡進行同步培養。家長明確了活動意義,在家裡不僅督促幼兒,還教會幼兒一些掌握技能的竅門,並時常和教師商討教育的方法,談一談自己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的支援和配合,使我們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許多家長都說:“孩子這學期,獨立意識強了,許多事情都願意自己動手做了。”
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項艱鉅而漫長的任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不是一下就能奏效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還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給他創造鍛鍊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緻,結合家園同心,只有這樣,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