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663643128744

    沙縣小吃始於1600多年前的東晉義熙年間,歷史悠久。此地的先民都是中原各地漢族的後裔,使沙縣小吃蘊含著古老漢族飲食文化的“基因”,如聞名遐邇的沙縣臘鴨(現稱板鴨),是在洗淨的鴨肉抹上鹽、姜等佐料醃漬起來,然後風乾、曬乾或烘乾而成,基本承襲了周代的製作方法;白嫩的沙縣豆腐,不是用石膏或鹽滷點滷,而是用隔夜的老漿水,這種方法則來自漢時淮南王的劉安。

    沙縣地處閩西北山區的沙溪下游,在旱路難行的古代,這裡曾經是相當繁華的農副產品集散地,當時的城關,可謂“江中百舸爭流,陸上商貿雲集”,閩西北和閩西一帶的大米、木材、筍乾、茶葉、香菇等土特產,大都彙集到沙縣,再透過沙溪、閩江運至東海之濱的福州。因此,福州、汀州、閩南、尤溪、莆田以至江西、浙江等地客商,都紛紛到這裡經營藥材、布匹、山貨、魚貨、涼果等等,不僅促進了沙縣小吃的繁榮,而且使它既有福州、閩南一帶的特點,又有汀州一帶的客家的風味,形成了用料以面、豆、肉為主,製作比較精細,口味清、淡、鮮和用料以米、薯、芋為主,製作比較粗放,口味鹹、辣、酸兩大流派。當時,沙縣的商貿以小商販、小店居多,飲食既有所講究、又不想花大錢,小吃便順此潮流,重在經濟實惠,並延續至今,成為它能夠進軍各地的主要優勢。

    沙縣小吃,一般分為米類,比如炒白粿、鴨湯粉幹、米凍皮、喜粿團等;麵粉類,包括餛飩、拌麵、燒麥、花椒餅、荷葉包等;豆類,其中有夾心豆腐丸、玉卷豆腐、煲豆腐、梅花豆腐等;其它還有芋包、牛粉腸、夏茂烤鴨等。在眾多的小吃中,傳統名牌小吃有50種,餛飩(亦稱扁肉)、芋包、燒麥、包心豆腐丸、米凍、米凍皮、喜粿、魚丸、花椒餅、泥鰍粉幹為十大品種,而前面4種為全國品牌的小吃。

    沙縣餛飩,與餃子有親緣關係,已有1400多年曆史,北齊顏之推就如是說:“今餛飩,形為偃月,天下之通食也”。沙縣餛飩與眾不同之處是:皮薄餡多,餡肉是用木槌捶打而成,包制時視不同口味,再適當加上蔥白、蝦肉等,配以高湯、味精、香油、蔥花、米醋等佐料,吃起來脆嫩美味、清爽可口,1997年被評為“中華名小吃”。

    燒麥,原名為梢梅,因蒸時豎立,上部形似梅花而得名。沙縣燒麥與其它地方的燒麥相比,有它自己有特色,如燒麥皮坯是用冷水、而不是用溫水或熱水和麵;個小似山棗,蒸熟後呈透明狀,顯得小巧玲瓏、晶瑩如玉,也被評為“中華名小吃”。

    沙縣芋包,是古代客家先民用當地盛產的薯芋,代替麵粉做成的包子。現在的沙縣芋包,是用菜芋和木薯粉製成,餡料有水發筍乾、豆乾、生薑、蔥白、香菇、蝦仁、瘦肉等,可拌吃、也可煮吃(稱芋餃)。芋包煮熟後,放入盛有加進醬油、味精、豬油、芝麻油、蔥花、胡椒粉和醋的高湯裡,吃起來嫩滑軟韌、清香可口,2000年獲“中華名小吃”稱號。

    沙縣包心豆腐丸,是以沙縣豆腐和地瓜粉為主料,加上鹽、味精攪拌成豆腐泥包上用五花肉、香菇、蝦仁、蔥白、生薑、芝麻油等做成的餡。吃起來外嫩潤、內味美,在第三屆全國烹調比賽中榮獲銀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曹操和劉邦哪個才能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