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866686313301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不邀自來。

    這個問題我一定要回答。

    必須是這一句。

    雖然題目裡沒有要求說明喜歡的原因,但在這裡還是想多講幾句。

    第一次讀到李太白的這首《子夜吳歌•秋歌》時,確確實實被震撼到了。而當時那種不可言表的感覺,卻又不同於之前讀到其他詩時的震撼。就太白的詩而言:儘管我曾被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奇特想象所深深吸引;儘管我曾瘋狂追捧過“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少年意氣;儘管我曾被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勇氣和決心所感動……但在我心裡,讀過的太白的所有詩中最能打動我的還是這首《子夜吳歌•秋歌》,最喜歡的詩也仍舊是這句“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沒有之一。

    第一次讀到這句,腦海中便浮現出一幅長安夜月圖:一個很靜很靜的夜晚,只聽見每家每戶女子搗衣的聲音,月光靜靜地灑進屋子,溢滿了每個角落,卻帶不走少女心中的憂愁。

    邊塞狼煙再起,皇帝又下了徵兵令,長安城每家每戶的男兒都要被送到千里之外的沙場上,這其中,就包括她的丈夫。

    如今,她與他已相別六個月,這一去近半載,杳無音信。

    哪怕寄封家書來也好啊。

    少女放下手中的活,凝眸著皎潔的月光。

    此刻遠在邊塞的他,是生,是死?是不是站在高高的城樓上,聽那奏著京城名曲的玉笛,在秋風的吹拂下,想念著自己?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她望著這美麗無暇的月光,輕輕地嘆息了一聲,淚珠不自覺地掉了下來。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這皎潔無瑕的月光下,這看似靜謐的長安城中,交織著無數離別的痛苦和思念的憂愁。

    生離,有時比死別還要殘忍。

    而這一切,盡蘊含在那一片默然中的搗衣聲裡……

    讀過此詩此句後,我才看到大詩人李白那獨特且不為人瞭解的一面:他不僅是那個風流瀟灑、狂傲不羈,有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樣的自信和“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樣的豪邁的詩仙;更是那個能寫出“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這樣柔美詞句的有著小兒女情懷的偉大詩人。

    這,也是我最佩服他的原因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負面情緒是發洩就能解決的嗎?是否在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