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聚擊手
-
2 # 郭石堅1
都是炒作造成的。我們要承認他的藝術成袖,但又要懷疑是不是背後有什麼推手造就這個局面。其實現在的畫家作品有很多都比齊老的畫好得多,只不過這些畫家欠缺的是機遇和運氣而異。純屬個人意見,如有得罪某些利益團體,敬請見涼。
-
3 # 神瑙
齊白石首先是但有一定的繪畫天才,第二加上他的炒作天才告人就了一個畫界天價大享,二者缺一不可!捨得捨得,舍到高位必然會得價高位!
-
4 # 趙寒翔
1982年去北京軍事博物館看一個當代書畫名家展銷展,齊白石的一幅大約一平尺的畫,上面畫了幾隻蝦。旁邊一個標價:15塊錢人民幣。我看的心裡嚇了一跳。哇,我半個月的工資啊!走過來走過去半天,最後還是沒有下決心買。李可染的一張4尺整紙山水畫標價120塊錢。
齊白石的畫現在為什麼這麼高價?一是他已經作古。他的作品就那麼多。二是手裡有他作品的人都希望他的畫價Grand SantaFe來越高。加上媒體、拍賣行推波助瀾。所以他的畫就越炒越高。
但是,現今藝術市場上他的贗品數量遠遠超過他的真品數量!
-
5 # 超超9918
首先你耍弄明白齊白石的歷史和怎麼成名的
齊白石在30歲以前在相當於中國美術學院工作
在現在看就是個基層公務員 不出名 沒地位 收入底 那他們怎麼成名的 倆點
首先他跟三教九流關係好 經常做偽畫騙錢 補貼家用 在同圈子裡很有名
關健是他學習了西洋畫派 和東方畫派結合 形成了新的流派 並一舉成名
他的畫貴是因為他的畫 即不是傳統中國畫
更不是西方畫 獨特 所以貴
-
6 # 大寶小寶的爸爸1
齊白石畫的好不好我不清楚,但起碼我知道提攜他的陳師曾確實從書畫理論,藝術創作來說非常好!而且陳師曾也是閱人無數沒見他如此重視的去推薦一個人!
-
7 # 諸城鬍子
齊白石作品之所有能夠高價成交,肯定是他的藝術成就使然。
齊白石的大寫意花鳥畫、山水、人物畫,均開創了中國新文人畫的先河,山水畫更是極為具有現代繪畫意義上的創新,書法相信更多的人能夠理解,齊白石書法的奔放、樸拙之氣,是經歷了幾乎一生的不斷習練與昇華所得,令人百看不厭,可以說歎為觀止也誇張,此處沒有絲毫的吹噓齊老爺子的意思,是真實的實事求是的評價。
早年師友恩師胡沁園:這是齊白石從一位木匠轉而成為一名文人畫家的第一位引路人,胡沁園為湖南湘潭地區士紳的領軍人物,因機緣巧合發現了這位天資聰穎,做木匠活出了名的“芝木匠”,並引他進入了湖南湘潭本地的文人圈子,並且直至去世都一直關心的齊白石的成長。
湘潭文人圈齊白石中青年時期,與湘潭本地的文人圈子共同成立了“龍山詩社”,龍山詩社的成員都是當地富豪士紳,據齊白石自己回憶:“他們大部分是財主人家的子弟,至不濟也是小康之家,比我的家景總要強上十倍,他們並不嫌棄我出身寒微,一點沒有看不起我的意思,後來都成了好朋友。”
網上很多人都說齊白石是因為認識了很多名人,名人之間互相炒作抬轎才成了大名,我想請問,如果你沒有點真才實學,齊白石能夠這麼一路被這麼多人抬?
夏午詒:齊白石走出湘潭的引路人夏午詒是齊白石在湘潭文人圈裡認識的一個重要人物,在他的極力勸說之下,齊白石才從安於現狀邁出了遊歷全國的腳步,夏午詒帶其齊白石遊歷至西安時,將齊白石介紹給了樊增祥,這位樊先生歷任陝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等,他曾經想把齊白石舉薦給慈禧做宮廷畫師,但被齊白石拒絕。後來夏午詒、樊增祥曾多次委婉的邀請其進入政治圈子,培養與扶植之心可見一斑,但是因為齊白石性格志向使然,都被齊婉拒了。
定居京城陳師曾:齊白石初到北京之時,生活窘困,在琉璃廠南紙店掛單賣印賣畫,被陳師曾看到並去齊白石居所拜訪,在看到齊白石創作的山水《借山圖冊》之後對齊白石刮目相看,陳師曾力勸其改變畫風,才有了齊白石的“十年變法”,變法期間,陳師曾攜齊白石畫作赴日本展出,賣出了天價併產生了連鎖反應,一舉成名。齊白石晚年曾對其子齊良遲說自己的成功與成名“都是搭幫(靠了)陳師曾”。
徐悲鴻齊白石成名之後,他強悍的畫風與北京當時的“正統畫派”格格不入,經常被北京當地的一些畫家譏諷,林風眠請齊白石任教北平藝專時,甚至遭到了一些教員的抵制。正是在此時,一心想變革中國畫的徐悲鴻接棒藝專,徐悲鴻系統接觸過西方現代繪畫思潮,他從齊白石的畫中看到了齊白石藝術的超前之處,力邀其繼續擔任教員。徐悲鴻特別欣賞齊白石的山水畫作品,這無疑讓齊白石感到遇到了真正的知音。這是齊白石藝術生命中幾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結合齊白石的藝術創作來看,首先是齊白石的藝術成就獲得了這幾位重要人物的認可,才成就了齊白石無與倫比的藝術聲望,但是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聲名鵲起,不能片面的用齊白石“受人追捧”“炒作”才獲得今天的成就。
如果有不認同的朋友,那也請畫幾張畫,找些重要人物捧一捧試試,或許能夠短暫的獲得“名氣”,但想長盛不衰,可能還就得靠自己真實的兩把刷子。
圖1-3齊白石紀念館藏品,圖4,《借山圖冊》之三 -
8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如果要論中國近代頂級的書畫大師,齊白石是個繞不過的名字。他一生總共創作了2萬多餘張國畫作品,幅幅經典,價值連城。西方畫壇的牛耳畢加索都對齊白石敬佩有加,同時也“避讓”有加,他曾在公開場合說了這樣一句話:“聽說中國有個齊白石,所以不敢去中國。”
齊白石一開始他只是一個木匠,跟著師傅去學習雕刻這些活,在做木匠的時候他也在自學畫畫,他確實是非常有天賦的人,即便自己起步非常晚,也很快就步入正軌。
齊白石的畫有兩大特點。
一是最擅長畫蝦。齊白石的畫作在國內是非常值錢的,他的《慈菇遊蝦》在2011年嘉德秋拍上被拍到了483萬的高價來,這算是齊白石的蝦圖中拍價最高的一幅了。
二是畫不好牛。
中國近當代畫家中,擅長畫牛的畫家,非李可染莫屬。可是李可染是齊白石的徒弟,齊白石也喜歡畫牛,他出身農家之家,小時候放過牛,對牛很熟悉,按理說畫牛對他這位超級畫師來說應該是手到擒來的事,然而,奇怪的是他卻畫不好牛。
比如說齊白石曾畫一幅畫——《李子樹下的牛》,結果他很不滿意,當時裝備撕了丟掉,但轉而想想,畢竟是心血之作,就放在桌案下了,後來過了很久,他無意中又看到這幅畫,覺得畫還是有風格的,後來一起機緣巧合之下,他把這幅畫送給了毛主席。毛主席見到這幅畫後,很是欣賞,就讓工作人員把那幅畫裝裱起來掛在書房裡了。
齊白石畫牛不似牛,有的像是野豬帶兩個角,有的甚至畫牛不見牛,而是凳子上的繩子,如果從“業餘”的角度來看,他的確是沒有畫好牛。然而,如果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這其實是他對牛有獨特的見解,有些“隱晦”的地方是期望讀者自己去聯想。
齊白石曾在筆記中記載了一段畫牛的軼事:蜀中張偉良善畫,尤喜畫牛,臥者、立者、食者、耕者,皆畢肖。生平畫牛數千頭,無一相同者。為人畫以頭計而論資,不計幅之大小。一日畫鬥牛,態怒,角相觸,尾高舉,奕奕如生,自謂為得意之筆。見者亦謂為神品。適一農夫過其家,見而笑曰:非佳作也。張怪問之,農夫曰:吾非解畫也,乃習見真牛者,牛鬥時夾尾於兩股,壯夫數人,曳之不出,今先生所畫,牛尾高舉,吾是以知其非佳作也。張然若失,自此不復畫牛。
的確,齊白石看似畫不好牛,但其它他是藉助文學中的“創新手法”畫牛的的。比如說齊白石在出版了個人生平的第一本畫冊《齊白石畫冊初集》後,他欣喜之下,創作了一幅國畫作品《柳牛圖》。
這個《柳牛圖》出爐後引發軒然大波,一些民眾表示:這也算畫麼。原來畫中一棵高大的柳樹,垂著千絲萬縷的柳條,柳樹枝幹上拴著一頭牛,牛僅僅露出渾圓的屁股,它究竟在幹什麼?在舔犢?喝水?憤怒?哞哞叫?還是害羞準備離開?這些都有可能,引發觀者無盡的想象。
後來,有專家將這一幅畫放大了25倍後有驚人發現,在畫中除了屁股和尾巴,其實還露出來一個小小的牛角的一截,這讓大家再次被大師的技術和心思所折服。牛角隱約可見,齊白石的生活情趣和童真心態,躍然紙上。齊白石的匠心獨運,真是大師風範。
出人意料地是,這幅畫的價格一直飆升,最後拍出了兩千萬的天價。
訊息傳出,世人譁然,有人認為買家買貴了。對此,專家卻搖頭說:不貴。理由是在拍賣市場,講究稀缺性,越少越值錢。花兩千萬買個齊白石的獨一無二的牛屁股畫,當然是不貴。
的確,對於齊白石的畫,在拍賣市場上是搶水貨,齊白石的畫的這幅《柳牛圖》並不是最貴的。
據悉,他的一幅沒有畫正臉的老虎,最高的成交價是3200萬。他的一幅《蟬》,最後竟然拍出了8億的天價。他的一幅《山水十二條屏》在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上, 4.5億元起拍,結果進行了70餘次的競爭,最終以9.315億元成交,成為目前全球最貴的中國藝術品。
回覆列表
有的炒作是畫家本人參與或發起,有的是作品的收藏者發起或參與的,有的是因為考古和文化研究者的學術推文而提升了畫家和作品的知名度(其背後或許並不那麼簡單,科商聯合也不無可能),不管是誰發起,基本上都是以利益的獲取為最終目的。
沒有經過包裝的畫家和作品,很難有社會認知,價格自然也就很難抄上去了。
現在很多藝術作品的價格遠遠超過了它的研究價值和欣賞價值,更多的是富人們進行金錢遊戲的介質而已。
齊白石經過業內業外的眾多人士,採用各種手段包裝炒作之後,知名度和已經很少有人超越,甚至某些國際大師隨口說說的一句話,都可以作為有力的加分項。而大家殫精竭慮包裝炒作齊白石的目的無非就是利益最大化罷了,很多段子其實都是給吃瓜百姓增加談資的話題而已,傳播越廣,名氣越大,作品也就越有炒作的空間。
客觀地說,齊白石的草蟲蝦子,技藝確實很高,但是能夠達到他那個水平的畫家應該不在少數,這些題材也相對容易修習。從齊白石畫其他題材的作品來看,他技術的侷限性很大,大部分時間都是去強化自己比較容易掌握的題材,以便多產出作品多賣錢。一個醉心於女人和賣畫賺錢的畫家,其內外修為很難提高到什麼境界,女人和賺錢讓他根本無暇去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這從他那些機巧有餘而大氣不足的作品中就能看出來。
實際上,藝術品收藏的泡沫很大,變現難度也不小,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內幕,但是沒有人願意捅破,唯一的做法就是把泡沫變大,大了再大一點,至於會不會破掉,什麼時候破掉,大家都不敢去想,也沒有能力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