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書共讀

    大家好,我是有書君,你的問題我來答。

    《孔雀東南飛》名字很美,故事情節卻是斷人心腸。劉蘭芝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與夫君焦仲卿恩愛有佳,還懂得侍奉公婆,可以稱得上是完美女人。

    但是,這樣一位人人眼中的好媳婦,婆婆焦母為什麼不喜歡她呢?以下三種原因可以解釋。

    一、焦母的主觀意識讓她討厭劉蘭芝

    眾所周知,焦仲卿是靠母親一力養大,這樣的生活環境會使她的性格很強悍,她習慣了一手掌控家中事物,這也包括兒子的婚姻。

    還有,焦母身邊長時間的伴侶缺席,導致她潛意識裡把兒子當成了自己的“配偶”。這種心理上錯位和偏差,致使她把劉蘭芝當成了假想敵,自然處處針對她。

    另外,兒子媳婦感情很好,在別人眼裡是令人羨慕的一對。但在焦母這裡,卻如心中紮上的一根刺,痛苦可以想象。再加上她封建觀念因素的作祟,她就更難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了。

    焦母的情感需要一個出口,她這份怨氣需要輸出。她不會發洩在自己兒子身上,只能是沒血緣的媳婦身上。於是,各種排斥、討厭劉蘭芝的理由接踵而來。

    比如焦家屬於士級,劉家屬於商級,中間差了幾級。

    焦母就覺得兒子的婚姻門不當戶不對,更加瞧不起劉蘭芝;還有,兒媳嫁入焦家多年,一直沒有一兒半女,她理當被休等等。說白了,焦母從心底一點也不接受劉蘭芝,即使她有千好萬好,永遠不是她這個婆婆理想中的兒媳婦。

    如果焦母擺正了做母親和婆婆位置,就算劉蘭芝再不好,她也會顧及兒子的感受,不至於去折磨她,讓兒子處於兩難的痛苦中。因此,焦母的思想、性格以及她的主觀意識,使她討厭極了劉蘭芝。這樣,她們婆媳關係就尷尬了。

    二、兒子的懦弱讓焦母的討厭又加一層

    有一種孝叫“愚孝”,焦仲卿習慣了焦母為自己所做的所有安排。不論有理沒理,母親說的話都是最正確的。這種媽寶男的性格是實力破壞婆媳關係的粉碎機。

    焦仲卿是一個小公務員,沒多少上進心,渾噩度日。

    在焦母看來,這都是因為媳婦劉蘭芝耽誤了他的前程。想她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肯定是對他寄予了厚望。

    然而,事與願違。焦母怎會不失望?必定恨極了劉蘭芝。婆媳之間本來很難建立信任,兒子的不思進取無形中加重了焦母對媳婦的怨恨。當婆婆一旦認為媳婦是狐狸精時,這簡直就是有了不共戴天之仇。

    如果焦仲卿努力上進證明給母親看,或是正面告訴母親自己的態度,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但事實是,他只會說:“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我本身超級沒福氣,就是娶了老婆還好點。)”

    兒子這樣的話無疑又扎到焦母的痛點。想她這些年來的辛苦,被兒子一句“兒已薄祿相”全部抹殺了。媽寶男,你這腦子肯定是進水了。

    此時的焦母心急如焚,見兒子這樣下去肯定不行。她又自做主張,暗中為兒子物色新媳婦人選。如果當時焦仲卿堅決反對此事,也是有退路的。但是,焦仲卿又是長跪告,又是哽咽,妥妥滴一個乖寶寶模樣。

    見兒子如此這般,焦母更堅信劉蘭芝耽誤兒子,是劉蘭芝破壞了他們母子感情。這樣的一個女人,她怎能容忍。於是,焦母鐵了心要拆散他們。

    由此可見,焦仲卿長期缺少一家之長的威儀,他的性格加重婆媳的誤會。她們認為兒子(丈夫)太軟弱無能,沒法替自己出氣。

    如此造成的結果就是婆媳水火不容,互相討厭。這隻能說劉蘭芝所託非人,悲劇收場就是宿命。

    三、焦母討厭劉蘭芝剛烈的性格

    焦母眼中的合格媳婦該是這樣的:在婆婆面前小心翼翼,溫順又謙和,婆婆的要求不太合理時,也能委屈自己。

    總之,劃重點敲黑板,焦母需要一個聽她話的兒媳,就如兒子一般。

    但劉蘭芝顯然不是的這樣的媳婦,她很有骨氣。她主動要求夫君把自己休掉,然後投水自盡。證明了自己的決心,這性格顯然夠剛烈。

    劉蘭芝在婆婆面前是什麼樣的性格,歷史資料無從考證。但初嫁焦家時,她愛夫君,定會為了夫君拼命討好婆婆焦母。

    但她不知這些都是徒勞,焦母心門早已關閉。

    終於,焦母無情把劉蘭芝趕出家門。

    劉蘭芝才知道事情無力挽回,她極度失望與焦母告別。努力了這麼久,做一回自己。

    她精心打扮一番,執意赴死。這是她的一種無聲抗議,這在當時的社會的女性該很少。

    後來,焦仲卿死了,然而是在劉蘭芝先死後,他想了一晚上才自掛東南枝。連死都怯懦,媽寶男作風貫徹到底。焦母對劉蘭芝只有更恨,沒有半點愛,因為是她帶走了自己的兒子。

    孔雀東南飛的故事很舊,道理卻是受用的。

    小仙女們,在婚姻選擇上,應當以劉蘭芝為戒,遠離強悍婆婆和媽寶男,避免重蹈覆轍。

  • 2 # 迷茫的大學生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當我們再一次誦讀這首堪稱樂府雙壁之一的南朝民歌時,其間所記載的悽婉的愛情故事依舊讓人感到遺憾。我們為劉蘭芝的優秀美貌以及對愛情的忠貞所折服,也對府吏的自私和懦弱所傷心。更是對於母夜叉似的焦母破口大罵,討厭她的無理取鬧,生性涼薄。最終也是為二人雙雙復四的結局,則痛哭流涕,久久不能忘懷。

    之後便有一個問題長久地縈繞在我的腦海裡:“究竟是什麼原因致使焦母如此痛恨劉蘭芝,乃至逼得二人最後雙雙赴死。這樣看似荒誕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有所依託?現在社會里會不會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來分析一下。

    首先呢,我們來分析一下焦母如此痛恨劉蘭芝的原因。在我看來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就得從故事的三個主人公劉蘭芝、府吏和焦母這三方面去做分析。

    從劉蘭芝這方面來看,首先她太過於優秀。“有人便覺得既然劉蘭芝這麼優秀,焦家應該算是佔了很大的便宜,那為什麼焦母反而容不下她呢?在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三從四德便意味著女子自始至終只能成為丈夫的附屬品。

    而在詩歌中呢,劉蘭芝的丈夫只是一個小小的府吏。而從之後劉蘭芝歸家以後縣令等大家族的提親來看,劉蘭珍的才華與美貌早已不是一般的小家碧玉所能比得起的。即使已經是二婚來提親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從而我們也可以推測在日常生活中,身邊的人對於劉蘭芝有多麼的敬仰和讚美。自己的兒媳婦竟然比自己的兒子還要受人尊重,還要優秀,這自然是焦母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別人越是誇讚劉蘭芝,焦母的嫉妒心也就越重,在她看來這是典型的不守婦德。因此焦母非常的討厭劉蘭芝。

    劉蘭芝沒有孩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從詩歌裡我們可以看到劉蘭芝府吏已經“共事二三年。”但卻還是沒有一兒半女,這讓本就人丁稀薄的交加雪上加霜。身為婆婆的焦母也就非常的心急了,從而對於劉蘭芝的怨恨也是更加的深了。我們想象一下,假如劉蘭芝當時有孩子的話,焦母的重心並不會完全的在兒子身上,在劉蘭芝身上。她也許會把全部的重心用來撫養孫子,生活如果有了奔頭,焦母也就不會那麼作,也就不會成天盯著劉蘭芝的缺點了。

    劉蘭芝性格剛烈不服管教。劉蘭芝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兒媳婦,但焦母卻是傳統意義上的婆婆。焦母所需要的便是樹立自己絕對的威嚴,所要的是一個能夠絕對聽自己話的兒媳婦,能夠照顧好自己兒子的兒媳婦。但這些都是劉蘭芝所不可能具備的這些,這些從劉蘭芝辭別焦母的情景裡便可以看出來。

    從焦母這一方面來看,焦母有著嚴重的俄狄浦斯式的情結,也就是所謂的戀子情節。在詩歌中我們可以得知焦母的丈夫府吏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是焦母行兒子相依為命的生活著。在那個年代裡沒有男人單親家庭生活的艱難自然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對於焦母來說,她活下去唯一的依託便是自己的兒子活下去,唯一的目的便是撫養自己的孩子長大。因此對於府吏的生活焦母可謂是事無鉅細地照料著。從這一點來看,與其說是焦母養活著自己的兒子,不說焦母是靠著自己的兒子而活著。

    但在劉蘭芝嫁入焦家以後,這一切都變了。府吏的重心從母子相依為命開始轉移到自己的小家,他對於焦母的關注逐漸減少。這對於兒子邊是命根的焦母來說,是非常不能容忍的。從劉蘭芝加入後,焦母的心裡便是空落落的,他的生活並沒有了奔頭,變得越來越黑暗。對於沒有完成身份轉換的焦母來說,劉蘭芝便是搶走自己兒子的罪人,也就是自己的敵人。這是焦母討厭劉蘭芝的最重要的一點原因。

    最後從府吏這一方面來說,府吏非常的懦弱。無論如何,作為這個家裡唯一的男人,府吏始終是這個家的支柱,也對這個家起著決定性的因素。假如府吏能夠處理得當話也不會有最後悲慘的結局。這看似邊緣性的因素其實是決定整個家庭發展走向了最重要的一點原因。但我們所看到的只是府吏的懦弱,一再地忍讓,一再的懦弱。

    府吏的懦弱同樣源自於其單親家庭的生活環境。從小母子相依為命的生活,自然使得府吏對於母親的所經受過的苦難更為理解,也更加的懂事。因此他對於焦母,哪怕是焦母做的是錯的,他也是無限的忍讓,無限的包容。在劉蘭芝與焦母發生爭執時,她的重心自然會傾向於焦母。即使江某是錯的,他也不過是一味的忍讓,一味的和稀泥,一味的讓自己的妻子受委屈。比如在詩歌中劉蘭芝已經到了被焦母趕出家門的境地,府吏所做的竟然是去官府辦公,放任劉蘭芝回到孃家。難道他一個小官真的有這麼忙嗎?當然不是,他只不過是在逃避在逃脫而已。

    府吏的自卑與自私。府吏和劉蘭芝雖然互相深愛著,但他同樣明白著自己與劉蘭芝的差距,他害怕失去劉蘭芝。但是呢,母親也是她不敢逾越的一步,因此他所能夠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便是和稀泥,得過且過,只要明面上過得去就行。後來呢,劉蘭芝與太守的兒子定親時,府吏說的那些話逐漸他自己的自卑與自私。這也成為壓垮劉蘭芝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她活下去的支柱倒塌了,她的丈夫不再相信他了。可以說府吏那句話是誘發劉蘭芝自殺的導火索。

    總結一下,焦母之所以討厭劉蘭芝的原因有,劉蘭芝太過優秀風頭壓過了自己的兒子。沒有子女同時性格剛烈,不服管教。焦母嚴重的戀子情節。以及府吏懦弱與自私的性格。

    那麼這個故事是不是天方夜譚,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一點作用呢?不是的。這個故事真實現實生活中典型的媽寶男的故事。自己的丈夫太過懦弱,永遠只聽婆婆的話,同時婆婆對自己非常的不滿。當自己與婆婆發生爭執時,丈夫永遠只會怪罪自己。這樣的故事怕是天天都在發生吧。很多人看來這是婆婆的問題,但其實這背後有著更為深層的原因。也就是說文化屬性決定了這個家庭的命運。

    因此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婚姻中的擇偶問題。對於一個女生,或者說是一個男的。兩個人的結合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合而更多的是兩個家庭的融合。如果兩個家庭存在缺陷不能夠融合的話,即使雙方二人再為相愛,也不會有什麼美滿的結局的。因此最後奉勸諸位:娶妻不娶媽寶女,嫁人不嫁媽寶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男人能配得上董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