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質樓梯通向辦公場所、演唱錄音室和天台小花園。 八和會館大門上的“門神”威風凜凜。 門廳裡掛著紅木宮燈。 八和會館的大門把手散發著歲月的榮光。 八旬老人蝶婆婆守護著八和會館。
在廣州恩寧路一排沐浴著日光的靜謐騎樓中,有一座四米多高、繪有威武門神的大門,門楣上方寫著“八和會館”四個蒼勁大字。成立於清光緒年間的八和會館,一直是廣東粵劇從業人員的專業組織,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八和會館帶領粵劇行當從“亡行”邊緣走向中興,歷經戰火的摧毀、歲月的洗禮,會館數度遷址,但百年大門仍矗立不倒。時至今日,“八和”二字,仍在海內外粵劇藝人的心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
有段古:
起義失敗 粵劇受株連遭禁演
現今,位於恩寧路的八和會館,其實是抗日戰爭後遷移的新址。八和會館原址在黃沙,有建於光緒十五年、二年、十八年等多個說法。之所以無定論,是因為會館建立時,為避開清廷的追責迫害,既沒有樹碑立石,也沒有標明任何行業性質。八和建館,有一段充滿了血淚、波折與不屈不撓的歷史,近日被廣東粵劇院搬上了舞臺。
粵劇《八和會館》從“李文茂起義失敗、本地班演出遭禁”開篇。據史料記載,咸豐四年(1854),粵劇大老倌李文茂率領紅船弟子響應太平天國起義反清。起義失敗後,不僅戲行內的人慘遭鎮壓,戲行原有的佛山瓊花會館也被摧毀,甚至連粵劇這個劇種也被禁演出。很多粵劇藝人流散各地,甚至沿街行乞。
隨著清朝統治根基日益削弱,粵劇逐漸恢復。光緒年間,粵劇戲班借“京班”的名義已恢復了三十多個。本地藝人著力培育新一代粵劇力量,其中包括鄺新華等一批傑出人才。彼時,很多流散的粵劇藝人在廣州黃沙一帶活動,這裡是清政府管治的邊緣地帶,且民眾素來有逢年過節“睇大戲”的習慣。於是,一個戲班營業機構——吉慶公所在黃沙應運而生,吸引逃難藝人迴歸投靠。
戲行同心 籌款共建八和會館
《八和會館》還演繹了一段改變粵劇命運亦傳奇亦真實的故事:來自番禺沙灣的何章人稱“勾鼻章”,是當紅的花旦。清同治年間,他與鄺新華等人在總督府演堂戲。時任兩廣總督瑞麟的母親覺得何章的花旦扮相酷似自己英年早逝的愛女,霎時老淚縱橫憐愛不已,收他為“義女”。自此,“勾鼻章”常去總督府探望老夫人,府上人稱他“章官”,視作自己人可以自由出入。“勾鼻章”和鄺新華透過老夫人向瑞麟求情,瑞麟又向朝廷奏準,正式解除對粵劇的禁演令。
光緒年間,鄺新華等戲班同仁振臂高呼,共同籌款興建新會館。經過全行戲人五年的不懈努力,新會館終於在黃沙珠江河畔落成,命名“八和會館”。“八和”二字的來由一說是取“和翕八方”之意,還有一說是劫後餘生的老藝人林三曾沉痛地對後輩說:“請我親愛同人,切要細想一下,‘和’天如之福。此後我同人,任流至何所在,對內對外,必要用一個‘和’字。”
據荔灣區原房管局局長、西關文史專家潘廣慶考證,八和會館位於黃沙梯雲西路174號,用地約1115平方米,建築面積有近2000平方米,內設兆和、慶和、福和等八個堂,還有會議廳、辦公處等。這一龐大的多功能的建築,門面按祠堂的格式建築,兩扇大門用巨型柏樹的柏木製成,又高又大,堪稱戲行一絕。
2011年,廣州市民麥勝文公開了他從德國獲得的一張1905年明信片,明信片裡的建築原被誤認為是廣州八旗會館會址。但仔細觀察,可從建築的門楣正上方的石匾辨識出“八和會館”四個繁體漢字,大門兩側也懸掛著一副含有“八和”二字的藏頭對聯。八和會館的大門前有緊密的欄杆,六杆令旗隨風飄揚,相當威風。
溯源
庇護潦倒藝人還負責養老送終
國家一級演員、廣東粵劇院創作研究中心主任彭慶華是《八和會館》的導演之一。“八和會館自成立以來,就是本地戲班的一個權威性行會。我自己也是八和的人,但透過這次排演和前期採風,才瞭解到先賢的超卓智慧。百年以前,八和會館的管理水平之高已不亞於現代企業,其對行業人力資源的調控、從業者生老病死的服務,甚至還要高於不少現代行業組織,實在令人震驚。”
在八和會館建成前,不少中下層粵劇藝人生活極為潦倒。據劉國興《八和會館回憶》記載:“最困苦的是那些花面、手下等角色,他們那筆一百幾十以至兩三百的年薪,大都等不到散班回廣州,早已用去七七八八。許多人散班回來時,已經分文不剩,當然無法自尋住所……當時一般中、下層演員在散班回廣州後,大都只好在黃沙竹橋(即現在的同德大街附近)河面的木排上露天住宿。這段時間,那些班主在組新班時,往往要在晚上提著手燈下排覓人,一邊用燈逐個逐個地照,一邊高聲喊‘誰願做大花面?’‘誰願做夫旦?’”
八和會館建成後,中、下層藝人不必再像以前那樣露宿了。八和會館把粵劇藝人按照行當和在戲班內的職務,分屬八個“和”字的堂口,分門別類組合、管理。凡是沒有住家在廣州的,可在各自堂口住宿。“堂內的裝置很簡陋,只有‘祿架床’若干張”,但對粵劇藝人來說,這是第一次有了“家”。
八和會館還設有方便所(醫務室),一別所(安葬孤身藝人)、老人院,併購置山地建公共墳場安葬去世藝人。老人院收容無兒女、徒弟的年老藝人,“由八和會館發放生活費二兩四錢銀。那時只要花兩個銅仙,便可‘斬燒肉’,生活尚算優裕。”辛亥革命後,增辦八和小學,招收藝人及附近街坊群眾的子弟就讀,入學兒童的學費、雜費、書籍費,均由八和會館承擔。
建八和養成所培養“入室弟子”
當時,八和會館在全行藝人的年薪收入中,每人抽出5%的薪金,作為會館的經費。據記載,八和會館對藝人收徒的限制較嚴,藝人出師後,沒有六年以上藝齡不能收徒。招收第一個徒弟後需再過六年,才能收第二個徒弟。以上種種,皆是為了杜絕收徒過濫的現象,也可穩定行內人員的生活。而八和會館的第二個經費來源是收取簽訂臺期的費用。當時廟會的主辦方向戲班“買戲”時,須到八和會館的吉慶公所簽訂合同並繳費。
彭慶華表示,八和會館除了尊老養老,還注重對下一代粵劇藝人的培育。1927年,八和會館創辦了粵劇科班——“廣東優界八和戲劇養成所”,一批退休或正當紅的粵劇名角都曾在此任教。養成所共辦了兩期,“入室弟子”約150名,成名的人中有著名粵劇文武生羅品超,他於2004年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活躍在戲劇舞臺上年齡最大、表演時間最長的戲劇演員”。
“當時參加八和是很正規的,不但要填表,要考國文、地理,還要挑選聲音,看樣子,看功架。”據《八方和合》記載,羅品超曾在孤兒院學戲一年多,基礎較好又聰明,早早便被老師安排當花旦主角。到畢業時,羅品超除了醜生沒有學,什麼行當都學過了,成了優秀生,不僅免收學費,還被指定當“正印”。
“按照八和當時的規矩,八和科班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是八和的會員了,包分配到各個劇團。”羅品超被分配到“落鄉班”,一出道便當了兩部戲的主角,兩年後再被派到“省港班”當小生,不知不覺,從藝超過80年。
八和著名的入室弟子中還有前不久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導演楚原的父親——戲劇演員張活遊。張活遊曾在沙面餐廳當侍應,說得一口流利英語,偶然的機會認識了羅品超,成為莫逆之交。1929年,19歲的張活遊在羅品超的鼓勵、引薦下,進入八和戲劇養成所第二期學藝,成為當期的佼佼者,畢業便在廣州“大新天台遊樂場”當上第二小生。
無論是出身孤兒院,還是出身工人,都能在八和學藝成才,踏上藝術人生。可見,八和老藝人的“有教無類”和對下一代的傾囊相授。
講述
八旬婆婆至今心繫八和
1938年8月26日,黃沙一帶遭日本飛機轟炸,儘管從空襲中倖存,八和會館還是被日本軍隊拆毀。1946年10月,八和會館租屋恢復活動。不久,透過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藝人的踴躍捐款,再加上本地及香港藝人透過義演籌款,終於買下恩寧路80號(即現在177號)作為八和會館的新會址。
新會址原是坐落於恩寧路的一間寬4.66米、深近35米的西關竹筒屋,1931年擴路時,前座9米深改為三層騎樓建築,樓房面積155平方米。後座由多個金字瓦面組成長達26米的平房。20世紀90年代,後座牆壁磚瓦倒塌,2002年完成修復。
近日,記者敲開了恩寧路八和會館的大門。寬敞的大堂可容納上百人,兩側設有酸枝靠椅,牆上配有“滿洲窗”,還有近代粵劇大老倌的劇照或生活照。大堂盡頭有一個小戲臺,可供粵劇老倌和粵劇愛好者登臺獻藝。因漏水待整修,已有大半年未傳出粵韻歌聲了。
回憶起幼時見到的八和會館,蝶婆婆說:“以前戲班更新換代快,每有戲班解散,它的道具和布幕都會拿到八和會館來拍賣。其他戲班會記著哪個班的‘畫’(布幕)特別漂亮,慕名而來。拍賣所得的錢,一部分留給戲班人,一部分留給八和會館作經費。”
海外八和共傳粵劇薪火
隨著時代變遷,八和會館不再是粵劇行當的行會,而成為一個民間團體。但這裡始終是粵劇人的圖騰,粵劇藝人也多稱自己為“八和子弟”。一些老藝人對八和會館的感情尤其深厚,臨終前還將戲服捐獻給八和會館。每年,蝶婆婆都會把裝滿六個衣箱的戲服拿出來晾曬、整燙。看著這些曾在舞臺上熠熠生輝的戲服,蝶婆婆睹物思人,常常熱淚盈眶。
彭慶華感嘆道,時至今日,“八和”二字對海外華人仍相當有影響力,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只要有粵劇,就有“八和”的身影。“在海外演出期間,我去過美國三藩市和東南亞的不少八和會館。海外八和會館的組織者,很多是粵劇界的前輩,甚至是老師的老師。”
蝶婆婆說,雖然海外八和會館與廣州的八和會館沒有從屬關係,但因廣州八和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八和子弟都認為這裡是祖居。有一位花旦行當的老藝人出國多年,每次回國早茶都不喝,就先到八和會館看一看,捐些經費,讓蝶婆婆感動不已。“對我來說,八和會館是一盞火水燈。百年過去了,它一直都在。”
參考文獻:《八方和合 粵劇八和會館史料系列》《八和會館慶典紀念特刊》《八和會館回憶》
木質樓梯通向辦公場所、演唱錄音室和天台小花園。 八和會館大門上的“門神”威風凜凜。 門廳裡掛著紅木宮燈。 八和會館的大門把手散發著歲月的榮光。 八旬老人蝶婆婆守護著八和會館。
在廣州恩寧路一排沐浴著日光的靜謐騎樓中,有一座四米多高、繪有威武門神的大門,門楣上方寫著“八和會館”四個蒼勁大字。成立於清光緒年間的八和會館,一直是廣東粵劇從業人員的專業組織,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八和會館帶領粵劇行當從“亡行”邊緣走向中興,歷經戰火的摧毀、歲月的洗禮,會館數度遷址,但百年大門仍矗立不倒。時至今日,“八和”二字,仍在海內外粵劇藝人的心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
有段古:
起義失敗 粵劇受株連遭禁演
現今,位於恩寧路的八和會館,其實是抗日戰爭後遷移的新址。八和會館原址在黃沙,有建於光緒十五年、二年、十八年等多個說法。之所以無定論,是因為會館建立時,為避開清廷的追責迫害,既沒有樹碑立石,也沒有標明任何行業性質。八和建館,有一段充滿了血淚、波折與不屈不撓的歷史,近日被廣東粵劇院搬上了舞臺。
粵劇《八和會館》從“李文茂起義失敗、本地班演出遭禁”開篇。據史料記載,咸豐四年(1854),粵劇大老倌李文茂率領紅船弟子響應太平天國起義反清。起義失敗後,不僅戲行內的人慘遭鎮壓,戲行原有的佛山瓊花會館也被摧毀,甚至連粵劇這個劇種也被禁演出。很多粵劇藝人流散各地,甚至沿街行乞。
隨著清朝統治根基日益削弱,粵劇逐漸恢復。光緒年間,粵劇戲班借“京班”的名義已恢復了三十多個。本地藝人著力培育新一代粵劇力量,其中包括鄺新華等一批傑出人才。彼時,很多流散的粵劇藝人在廣州黃沙一帶活動,這裡是清政府管治的邊緣地帶,且民眾素來有逢年過節“睇大戲”的習慣。於是,一個戲班營業機構——吉慶公所在黃沙應運而生,吸引逃難藝人迴歸投靠。
戲行同心 籌款共建八和會館
《八和會館》還演繹了一段改變粵劇命運亦傳奇亦真實的故事:來自番禺沙灣的何章人稱“勾鼻章”,是當紅的花旦。清同治年間,他與鄺新華等人在總督府演堂戲。時任兩廣總督瑞麟的母親覺得何章的花旦扮相酷似自己英年早逝的愛女,霎時老淚縱橫憐愛不已,收他為“義女”。自此,“勾鼻章”常去總督府探望老夫人,府上人稱他“章官”,視作自己人可以自由出入。“勾鼻章”和鄺新華透過老夫人向瑞麟求情,瑞麟又向朝廷奏準,正式解除對粵劇的禁演令。
光緒年間,鄺新華等戲班同仁振臂高呼,共同籌款興建新會館。經過全行戲人五年的不懈努力,新會館終於在黃沙珠江河畔落成,命名“八和會館”。“八和”二字的來由一說是取“和翕八方”之意,還有一說是劫後餘生的老藝人林三曾沉痛地對後輩說:“請我親愛同人,切要細想一下,‘和’天如之福。此後我同人,任流至何所在,對內對外,必要用一個‘和’字。”
據荔灣區原房管局局長、西關文史專家潘廣慶考證,八和會館位於黃沙梯雲西路174號,用地約1115平方米,建築面積有近2000平方米,內設兆和、慶和、福和等八個堂,還有會議廳、辦公處等。這一龐大的多功能的建築,門面按祠堂的格式建築,兩扇大門用巨型柏樹的柏木製成,又高又大,堪稱戲行一絕。
2011年,廣州市民麥勝文公開了他從德國獲得的一張1905年明信片,明信片裡的建築原被誤認為是廣州八旗會館會址。但仔細觀察,可從建築的門楣正上方的石匾辨識出“八和會館”四個繁體漢字,大門兩側也懸掛著一副含有“八和”二字的藏頭對聯。八和會館的大門前有緊密的欄杆,六杆令旗隨風飄揚,相當威風。
溯源
庇護潦倒藝人還負責養老送終
國家一級演員、廣東粵劇院創作研究中心主任彭慶華是《八和會館》的導演之一。“八和會館自成立以來,就是本地戲班的一個權威性行會。我自己也是八和的人,但透過這次排演和前期採風,才瞭解到先賢的超卓智慧。百年以前,八和會館的管理水平之高已不亞於現代企業,其對行業人力資源的調控、從業者生老病死的服務,甚至還要高於不少現代行業組織,實在令人震驚。”
在八和會館建成前,不少中下層粵劇藝人生活極為潦倒。據劉國興《八和會館回憶》記載:“最困苦的是那些花面、手下等角色,他們那筆一百幾十以至兩三百的年薪,大都等不到散班回廣州,早已用去七七八八。許多人散班回來時,已經分文不剩,當然無法自尋住所……當時一般中、下層演員在散班回廣州後,大都只好在黃沙竹橋(即現在的同德大街附近)河面的木排上露天住宿。這段時間,那些班主在組新班時,往往要在晚上提著手燈下排覓人,一邊用燈逐個逐個地照,一邊高聲喊‘誰願做大花面?’‘誰願做夫旦?’”
八和會館建成後,中、下層藝人不必再像以前那樣露宿了。八和會館把粵劇藝人按照行當和在戲班內的職務,分屬八個“和”字的堂口,分門別類組合、管理。凡是沒有住家在廣州的,可在各自堂口住宿。“堂內的裝置很簡陋,只有‘祿架床’若干張”,但對粵劇藝人來說,這是第一次有了“家”。
八和會館還設有方便所(醫務室),一別所(安葬孤身藝人)、老人院,併購置山地建公共墳場安葬去世藝人。老人院收容無兒女、徒弟的年老藝人,“由八和會館發放生活費二兩四錢銀。那時只要花兩個銅仙,便可‘斬燒肉’,生活尚算優裕。”辛亥革命後,增辦八和小學,招收藝人及附近街坊群眾的子弟就讀,入學兒童的學費、雜費、書籍費,均由八和會館承擔。
建八和養成所培養“入室弟子”
當時,八和會館在全行藝人的年薪收入中,每人抽出5%的薪金,作為會館的經費。據記載,八和會館對藝人收徒的限制較嚴,藝人出師後,沒有六年以上藝齡不能收徒。招收第一個徒弟後需再過六年,才能收第二個徒弟。以上種種,皆是為了杜絕收徒過濫的現象,也可穩定行內人員的生活。而八和會館的第二個經費來源是收取簽訂臺期的費用。當時廟會的主辦方向戲班“買戲”時,須到八和會館的吉慶公所簽訂合同並繳費。
彭慶華表示,八和會館除了尊老養老,還注重對下一代粵劇藝人的培育。1927年,八和會館創辦了粵劇科班——“廣東優界八和戲劇養成所”,一批退休或正當紅的粵劇名角都曾在此任教。養成所共辦了兩期,“入室弟子”約150名,成名的人中有著名粵劇文武生羅品超,他於2004年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活躍在戲劇舞臺上年齡最大、表演時間最長的戲劇演員”。
“當時參加八和是很正規的,不但要填表,要考國文、地理,還要挑選聲音,看樣子,看功架。”據《八方和合》記載,羅品超曾在孤兒院學戲一年多,基礎較好又聰明,早早便被老師安排當花旦主角。到畢業時,羅品超除了醜生沒有學,什麼行當都學過了,成了優秀生,不僅免收學費,還被指定當“正印”。
“按照八和當時的規矩,八和科班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是八和的會員了,包分配到各個劇團。”羅品超被分配到“落鄉班”,一出道便當了兩部戲的主角,兩年後再被派到“省港班”當小生,不知不覺,從藝超過80年。
八和著名的入室弟子中還有前不久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導演楚原的父親——戲劇演員張活遊。張活遊曾在沙面餐廳當侍應,說得一口流利英語,偶然的機會認識了羅品超,成為莫逆之交。1929年,19歲的張活遊在羅品超的鼓勵、引薦下,進入八和戲劇養成所第二期學藝,成為當期的佼佼者,畢業便在廣州“大新天台遊樂場”當上第二小生。
無論是出身孤兒院,還是出身工人,都能在八和學藝成才,踏上藝術人生。可見,八和老藝人的“有教無類”和對下一代的傾囊相授。
講述
八旬婆婆至今心繫八和
1938年8月26日,黃沙一帶遭日本飛機轟炸,儘管從空襲中倖存,八和會館還是被日本軍隊拆毀。1946年10月,八和會館租屋恢復活動。不久,透過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藝人的踴躍捐款,再加上本地及香港藝人透過義演籌款,終於買下恩寧路80號(即現在177號)作為八和會館的新會址。
新會址原是坐落於恩寧路的一間寬4.66米、深近35米的西關竹筒屋,1931年擴路時,前座9米深改為三層騎樓建築,樓房面積155平方米。後座由多個金字瓦面組成長達26米的平房。20世紀90年代,後座牆壁磚瓦倒塌,2002年完成修復。
近日,記者敲開了恩寧路八和會館的大門。寬敞的大堂可容納上百人,兩側設有酸枝靠椅,牆上配有“滿洲窗”,還有近代粵劇大老倌的劇照或生活照。大堂盡頭有一個小戲臺,可供粵劇老倌和粵劇愛好者登臺獻藝。因漏水待整修,已有大半年未傳出粵韻歌聲了。
回憶起幼時見到的八和會館,蝶婆婆說:“以前戲班更新換代快,每有戲班解散,它的道具和布幕都會拿到八和會館來拍賣。其他戲班會記著哪個班的‘畫’(布幕)特別漂亮,慕名而來。拍賣所得的錢,一部分留給戲班人,一部分留給八和會館作經費。”
海外八和共傳粵劇薪火
隨著時代變遷,八和會館不再是粵劇行當的行會,而成為一個民間團體。但這裡始終是粵劇人的圖騰,粵劇藝人也多稱自己為“八和子弟”。一些老藝人對八和會館的感情尤其深厚,臨終前還將戲服捐獻給八和會館。每年,蝶婆婆都會把裝滿六個衣箱的戲服拿出來晾曬、整燙。看著這些曾在舞臺上熠熠生輝的戲服,蝶婆婆睹物思人,常常熱淚盈眶。
彭慶華感嘆道,時至今日,“八和”二字對海外華人仍相當有影響力,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只要有粵劇,就有“八和”的身影。“在海外演出期間,我去過美國三藩市和東南亞的不少八和會館。海外八和會館的組織者,很多是粵劇界的前輩,甚至是老師的老師。”
蝶婆婆說,雖然海外八和會館與廣州的八和會館沒有從屬關係,但因廣州八和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八和子弟都認為這裡是祖居。有一位花旦行當的老藝人出國多年,每次回國早茶都不喝,就先到八和會館看一看,捐些經費,讓蝶婆婆感動不已。“對我來說,八和會館是一盞火水燈。百年過去了,它一直都在。”
參考文獻:《八方和合 粵劇八和會館史料系列》《八和會館慶典紀念特刊》《八和會館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