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豆媽的幸福小滋味

    答:

    程頤,字正叔。十八歲的時候,上書朝廷,希望皇上詔令罷黜世俗的說教,以王道作為本心。遊歷太學時,聽見胡王爰問他的學生,顏子喜歡什麼學問,程頤於是回答說:

    “學習是為了要達到聖人的‘道’的境界。可以透過學習聖人而達到其境界嗎?答:是的。學習的道如何?說:天地儲藏的精華,得到五行之秀者為人,其本質既真又靜,他們在未發的時候,五性都具備了,五性是仁、義、禮、智、信。形既生了,外物碰觸到形狀就會牽動其中心,其中心動,七情就會表現出來。七情叫喜、怒、哀、樂、愛、惡、欲。情感熾熱而會更加激盪,其性格就會明確地表露出來。因此覺悟的人制約自己的情感使它合乎中庸之道,端正心術,修養性情;愚蠢的人則就不知道抑制自己的情感,而是放縱自己的情感以至於滑向邪惡、古怪,桎梏自己的性情而喪失自己。

    “然而,學習的道理,一定須先明白於心中,知道自己所修養的目的、手段,然後應該努力實踐以達到這個目的,這就是所謂‘自明而誠’。至誠的道理,在於很虔誠地相通道,誠實地相通道,才能夠獲得應有的結果,獲得了應有的結果就會努力固守,仁義忠信不離於心,匆忙之際一定像這樣,顛沛流離之時一定像這樣,為人處事、說話、沉默也一定像這樣,如此長久而不存過失,那麼,居守就會安穩,動容周旋符合禮,而邪惡、古怪的心思就不會自己產生了。

    “因此,顏子所做的事,可以說是:‘不合乎禮的不要看,不合乎禮的不要聽,不合乎禮的不要說,不合乎禮的不要採取行動。’孔仲尼稱讚不已,還說:‘得一善行就衷心信服,就牢牢地記在心裡而沒有忘記、失掉。’又說:‘不遷怒於人,不第二次犯同樣的過失。’‘有不善的行為沒有不知道的,知道了的沒有再做過它。’這就是忠實地喜好它,並從學習中得到了真諦。然而,聖賢之人則不透過思考就可以得到學習的真諦,不需要努力就可符合於道;然而顏子則必須透過思考而後才能得到學習的真諦,必須透過努力而後才能符合於道。他與聖人的差別就在於這一丁點兒,所沒有達到的就努力持之以恆,而不是去變更或丟掉它。以他好學的上進之心,透過一些年的努力,那麼在不會很長的日子裡就會成功。

    “後人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以為聖人本來就是生而知之的,而不是透過學習就可以達到的,因此,為學的道理漸漸喪失。不努力求助於自己,反而求助於外界,以博聞強記、虛浮華麗的辭章為工巧,誇耀、粉飾自己的言論,很少有達到明道境界的人。而現在的學習,則與顏子所喜歡的不同了。”

    胡王爰看見他的這篇文章後,對他感到很是驚奇,於是延請相見,安排他任學職。呂希哲最先以老師的禮節跟隨程頤學習。

    不久,詔令他擔任秘書省校書郎,待入朝覲見之後,又提升他為崇政殿說書。於是,他上疏說:“溫習與智長,感化與心成。現在,那些善於教化其子弟的人,也必須延請著名德高望重的儒士們,使他們與之相處,以熏陶成性,潛移默化。況且陛下正年富力強,雖睿智聖哲得力於天資聰穎,而教化、修養之道不可不到。大概一日之中,接見賢哲士大夫的時候很多,親近寺人宮女的時候很少,那麼氣質變化,自然而成。希望皇上挑選著名儒士入侍君側,勸講聖賢之道,講解罷留的標準,隨時與儒士探討,即使有些小的失誤,隨事談出看法,日積月累,堅持久遠,就一定能夠修養成高尚的聖賢德性。”程頤每次進講,態度特別莊嚴,其中夾有諷刺、勸諫。聽說皇上在宮中盥洗而避開螞蟻,就問:“有這樣的事嗎?”皇上回答說“:是的。我的確害怕傷害了螞蟻。”程頤說“:把這樣的心思推廣於四海萬民身上,是作為帝王的要道。”

    神宗喪期還沒有結束,冬至那天,百官上表稱賀,程頤說:“季節時序變遷,皇上思念先帝殷切深厚,希望改朝賀為安慰。”喪期結束以後,有關衙署請求舉行樂舞、置辦酒宴,程頤又說“:喪期滿了應該用吉禮,而且還當根據事情的性質和實際情況舉行樂舞,現今特設宴請,是喜慶的事情。”都據此照辦。哲宗皇帝曾經因為瘡疹不愈而有好些天不到邇英殿上朝,程頤到宰相那裡問皇帝安否,並說:“皇上不臨朝上殿,太后不應當獨自坐朝稱制。況且皇上有病,大臣難道可以不知道嗎?”第二天,宰相以下的官員開始奏請政事,詢問皇上病況。

    蘇軾不喜歡程頤,程頤的門人學生賈易、朱光庭為此憤憤不平,聯合一起攻擊蘇軾。胡宗愈、顧臨指責程頤不適合於朝廷使用,孔文仲的指責、議論尤為激烈,於是出朝管勾西京國子監。好久以後,加封直秘閣,又上表謝。董敦逸又提起他對朝廷有怨望的話,故被去官。紹聖年間,程頤被削奪原籍、放逐到涪州。李清臣擔任洛陽西京河南府尹,當天就強迫他走,程頤想去與叔母話別也未被允許,第二天臨別贈送他銀子百兩,程頤沒有接受。徽宗即位的時候,遷徙至峽州,不久就恢復了他的官職,在徽宗崇寧年間又被削奪了官職。卒年七十五歲。

    程頤對書是無所不讀,他的學問是以誠為本,以《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為指導,擴充套件到《六經》各書。行動舉止,言談緘默,都以聖人為導師,不達到聖人的境界不停止追求。張載稱讚他們兄弟二人十四五歲的時候,便超然脫俗想效法聖人,故最終得到了孔子、孟子沒有被後人傳承的學問,成為各個儒生倡導的楷模。他的話的重要,就像布帛菽粟等穿的、吃的一樣,瞭解德性的人尤其尊敬、崇尚他。他曾經說:“現今農夫歷經嚴寒、酷暑與風雨,深耕土地,多次鋤草,播種五穀,我得到了以它為食;百工技藝之人,製造了各種器物,我得到了以它為用;身披介冑計程車兵,穿著鎧甲,拿著武器,以此駐守疆土國防,我因此而得以安寧。我沒有什麼功德澤惠於別人,而只是虛度歲月光陰,安閒享樂為天地間的一隻蠹蟲,只是聯綴輯錄聖人留下來的書籍,希望有所補益。”於是撰著《易傳》、《春秋傳》以傳於社會。《易傳·序》說:

    “易,是變易,隨時變易以適應道。我著書籍,內容廣大,全部備有,打算以此弄通性命的道理,勾通黑暗、模糊與光明、清楚之間的聯絡,窮盡事物的變化之情狀,以此揭示事物的發展、變化及其結果產生的原因所表現出的道理。聖人對後世的憂慮、擔心,可以說是論述圓滿了。離古代雖然很遙遠,但留下來的經典還存在,然而,從前的一些儒學之士在失意的時候留下來的一些話,後來的學者們讀誦他們的言論,但忘了領會他們的意思,從秦朝以後各代,大概沒有傳學的人了。我出生於儒學形成的千年之後,追悼儒士們的聖學於晦澀與湮廢之中,將會使後人按照流傳去尋找源頭,這就是我寫作這個《傳》的原因。

    “《易》中有聖人之道表現在四個方面‘:以論來顯示其辭藻,以動勢來顯示其變化,以所做器具來顯示其跡象,以八卦卜筮來顯示占卜吉凶。’吉凶消長的道理,進退存亡的道理存在於辭藻之中,推敲考查易卦可以知道變遷,象與佔在辭藻、變化之中。‘君子處靜觀察其象而玩味辭藻,動中觀察其變動而玩賞所佔卜卦’,講求辭藻不達其意的人有,但沒有不透過辭藻的表達而能夠表明自己的意思的人。最微細的是理,最顯著的是象。體與用為同一源流,顯著與微細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觀察會通之處以行其典禮,那麼,辭就無所不備。故善於學習的人,尋求表達的言論一定很相近,容易找到相近意思的人,並不一定知道怎樣用言論去表達。我所做的《易傳》所傳授的是優美的語言,以優美的語言表達所要表達的意思,則在人的所作所為了。”

    《春秋傳·序》說:

    “天下的民眾,一定要有傑出才能的人作為他們的君長,由這樣的人來治理國家,爭戰奪地的事情就會平息,引導萬民勞動就會獲得生活的條件,滿足自己生養的願望,教育他們就會使倫理明曉,然後人道興起、流行,天道成立,地道安定。堯、舜二帝以上各代,聖賢不斷出現於社會,隨時都有所作為,順應時代發展的風氣,不以古代的成法來開啟人的智慧,而是各因時間的變異、社會的變化來立法治政。到了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三王接替興起,曆法都已具備,以子、醜、寅月分別為建正,崇尚忠直、質樸、文才的風氣更盛,做人的道理已全部具備,天地運轉的規律已相當周全。聖賢的帝王既不重複行事立法,天下後來的帝王雖然有仿效古代聖賢的跡象,但多心懷私意,系膽大妄為而已。事情發生謬誤,是從秦代以建亥為正月開始;道的背離,是從漢代專門以智謀來治理國家世事為端緒,這樣怎麼能重新瞭解先王聖賢的治道呢?

    “孔夫子生當西周末年,認為聖人不可能重新推行原有的舊法,順從天時、適應時勢的治理也不會重新出現,於是寫作《春秋》,為以後百代帝王不可變更的大法。所謂‘考察於三王而沒有謬誤,建正於天地而沒有違背,質證於鬼神而沒有疑問,歷經百世千年以待聖人檢驗而沒有疑惑’即是指此。先世儒士的傳記,子游、子夏不能夠讚頌一句話,優美的語言是文字不能形容的,言論不能侷限於此。這個道理,只有顏子曾經聽說過。‘推行夏代計算年月時序的歷法,乘載殷商時代式樣的車輛,穿戴西周時代式樣的衣服、帽子,聽樂則是《韶舞》之類,這是最適當、準確的標準。後世判斷史書就以《春秋》筆法為標準,主要是指褒揚善舉、貶損惡行之類,至於經營治世、管理國家的大法,就不知道了。

    “《春秋》大義包含數十個方面,其含義很大、廣泛,其光明顯著像太陽、星星,是容易看見的。只是其中細微的辭意、隱寓的含義,按照時序的不同來確定合宜的東西,就難以知道了。有的抑制,有的放縱;有的給予,有的削奪;有的推進,有的退後;有的細微,有的顯著;而完全根據義理安排,文辭質量的適中,寬泛猛烈的合宜,是與非的公道,成為判斷、權衡事物的標準,推測揣度道理的準則。大概觀察百物而後可以識別化工的神韻,聚集很多的材料而後可以知道修建房子的用途,想從一件事情、一種含義中去窺測聖人的用心,不是具有上等的智慧是不能做到這一點的。所以學習《春秋》的人必須認真仔細品味,心領神會,然後才能通曉其細微末節。後來帝王知曉《春秋》微言大義,其德性如果不是像禹、湯一樣,是不能夠效法夏、商、週三代的治世的。

    “從秦朝以來,《春秋》等聖人之學沒有人傳承,我追思聖人之志,擔憂它不被後世所明瞭,因此,特別寫作《春秋傳》以闡明聖人的意旨,使後世的人們能夠通曉文辭、尋思其微言大義,瞭解它的意思而後在言行中效法它,那麼,三代的治世就可以重新出現了。這個《傳》,雖然說不能窮極聖人在其中隱含的最深奧的道理,但可以說,學者差不多可把它作為登堂入室的門徑,是指導其入門之作。”

    程頤平生從教始終誨人不倦,所以當時的學者屬他的門徒學生的人最多,由於其學術淵源的影響,都為當時學士名流。涪州人為程頤在北巖建祠,當時人們俗稱他為伊川先生。嘉定十三年(1220),南宋寧宗皇帝詔令賜給諡號叫作“正公”。理宗淳..元年(1241),追封為伊陽伯,詔入孔子廟庭一齊祭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燃燒》明知周偉瞭解真相,趙月娥為何不把他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