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趣談國史
-
2 # 秉燭讀春秋
道光在65歲時,考慮選擇繼承人的問題。清朝立儲的方法是密建,也就是隻有皇帝知道,並且只有皇帝說了算,後宮和大臣沒有權利參加。道光共有9個兒子,老大、老二、老三在這個時候都去世了,這樣一來還剩6個兒子。老四奕詝(zhu)成了實際上的皇長子,老五已經過繼給了叔叔,老六奕訢比老四小一歲。老七、老八、老九三子均不滿十歲,無須考慮在內。這樣以來,道光只有在老四奕詝(後來的咸豐)和老六奕訢中二選一。
歷史告訴我們,道光最後選擇的是奕詝,也就是咸豐帝。道光為什麼要選擇咸豐呢?無論從過去還是現在眼光來看,鬼子六奕訢無論相貌,才能和智慧遠在咸豐之上。論相貌,咸豐得過天花,滿臉麻子。據記載,咸豐還是一個跛子。▲道光
文宗體弱,騎術亦嫻,為皇子時,從獵南苑,馳逐群獸之際,墜馬傷股,經上泗院正骨醫治之,故終身行路不甚便……——引自《清史稿》論才能,咸豐稱帝后,他知道這個弟弟比自己能力大,在八國聯軍進北京時,咸豐焦頭爛額跑到承德避暑山莊躲了起來,把北京這個爛攤子交給了六弟奕訢和洋人周旋。由此可見,鬼子六卻有過人之處,慈禧在咸豐死後,依靠他一舉除掉了顧命八大臣。然而,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道光沒有選擇鬼子六,而是選擇了平庸的咸豐,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原來在當初選擇皇儲之時,兩位皇子的老師在背後出謀劃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有一天,道光想測試一下二人的騎射技術。滿人是馬上民族,老祖宗的“看家本領”不能丟。兩個皇子的老師知道了,鬼子六的老師叫卓秉恬,此人20歲中進士,後官至兵部尚書,戶部,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保。是個十分牛叉的人物。卓老師一聽皇帝考二人騎射本領,他笑了,鬼子六在諸多阿哥中,騎馬射箭最拿手,老師信心滿滿的拍拍奕訢的肩膀,說,“這是你的強項,好好表現一番吧!”
咸豐也有個老師,叫杜受田,杜家是顯赫世家,素有“父子五翰林,一門七進士”的美稱。被道光授予“太師太保”的高官。杜老師聞知考騎射,一下子犯愁了。有道是“知徒莫若師”,咸豐能力如何,老師心中有譜,咸豐也發愁,自知自己這兩下子不是弟弟的對手。師徒正在發愁,但見杜老師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在徒弟耳邊嘀咕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咸豐和慈禧
接下來道光要看兩位皇子的收穫如何?不用說,鬼子六打的野獸最多,但見咸豐手中空空如也,一隻野獸都沒有。原來老師告訴他,既然騎射不是鬼子六的對手,乾脆一隻野獸也不要打。到時皇帝問,你就照我教給你的話說。咸豐點頭照辦。
果然道光生氣的問為什麼沒有打到野獸?咸豐按照事先老師教給的話說:“父皇恕罪,兒以為春回大地,萬物萌生之際,正是禽獸繁衍之期,兒臣實在不忍殺生,恐違上天好生之德。”道光一聽,這小子還是仁義君子。”這正符合道光選擇接班人的標準。於是暗暗肯定了奕詝。這就是咸豐的老師杜受田的“藏拙示仁”的妙計。
道光心中確定了奕詝,但還是有點猶豫,畢竟鬼子六太優秀了,在68歲時,他得了一場大病,召二位皇子床前入對,實際是考驗二人的文采和策論。最後決定儲位。二皇子各自求計於老師。卓老師知道學生文采和策論都不錯,於是說:“皇上如有所垂詢,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杜受田
咸豐問計於杜老師,杜老師對咸豐說“若條陳時政(策論),(阿哥)智識不敵六爺。惟有一策,皇上自言老病,將不久於此位,阿哥惟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誠而已。”——引自《清史稿.文宗傳》杜老師的意思是說,皇帝只要提得病不久於人世,你就什麼也別說,只是跪在床前默默落淚,既然說不過鬼子六,乾脆一句也不要說,只管哭就是了。咸豐依言而行,果然皇帝大悅,說皇四子仁孝,皇儲位置最終確立了咸豐。這就是杜老師的“藏拙示孝”的妙計。
杜受田有功於咸豐,咸豐能夠以平庸戰勝才智,最後位極九五之尊,他的老師功不可沒。但我認為杜老師有罪於清朝的百姓。一個平庸的皇帝,未必是社稷之福,以後咸豐的表現強差人意,尤其讓他的老婆慈禧做大做強,直接威脅了大清江山,清朝的滅亡,杜受田難辭其咎。【不一樣的歷史解讀,不一樣的知識分享。歡迎轉發、留言和關注】
-
3 # 書中有毒
這一切都是性格惹的禍。
道光帝本身就是個彈弓打出來的皇帝。他比漢文帝還節儉,比雍正帝還敬業,如果沒有鴉片戰爭爆發與失敗,他是可以進入有為之君行列的。道光帝雖不是明君,但絕不是昏君。他最大的敗筆輸在性格上——左搖右擺,忽上忽下,早東晚西,他執政30年,可分為前後西個階段——鴉片戰爭是分水嶺。他主觀上想幹一番大事重振社稷,可是客觀上由於性格的致命弱點效果適得其反。鴉片戰爭後,他在主戰派和主和派之間來回搖晃,不知所宗。一段時間重用主戰派,一段時間又重用主和派,後來連他自己都不知東南西北孰對孰錯了。朝中的大臣也以此涇渭分明劃為勢不兩立的兩大派:以祁雋喿、王鼎為首的主戰派Pk以穆彰阿為代表的主和派。到後來,主和派王鼎甚至以尸諫而力主重新啟用林則徐。可見兩派鬥爭之殘酷。
到了道光帝的晚年,在選擇儲君的問題上,他又犯了致命性的性格錯誤:一會兒覺得四子奕詝優秀,一會兒又覺得六子奕訢超群,他無法確定到底要選哪一個。六皇子奕訢的師傅是祁雋喿,山西人,三朝老臣,其父為嘉慶朝重臣祁韻士。祁雋喿與穆彰阿是嘉慶帝臨終前給道光帝的託孤政治遺產,明確交待此二人可堪重用不可殺,道光帝就是用此二人的政見不同爭鬥而駕馭朝政的。四皇子(事實上的長子)的師傅是杜受田,也是飽學之士。祁雋喿屬於那種耿直忠貞正統的以天下蒼生為念的讀書人,就是有理想有抱負的那種,主張陽謀;而杜受田則屬於實用精緻利己權謀擅變耍心機的那種,懷揣陰謀。兩種不同人品的師傅對兩個少年皇子的教育手段與心智啟發效果不同。後來鬼子六奕訢在同治朝的表現,是受了師傅的真傳。
後來,道光道終於下了決心:定了六子奕訢為皇太子。並寫了秘詔立於正大光明匾後。可是中間出了故障,道光帝的這一決定被一個近侍太監偷窺到了(一說是從道光書寫丟棄的垃圾裡發現的),這個太監馬上將此訊息透露給了穆彰阿,穆彰阿最怕奕訢登基後更加倚重祁雋喿,這樣他就被邊緣化失勢了。不甘心,於是一個陰謀產生了——六子被立為皇儲的訊息“飛”滿朝堂皇城內外盡人皆知。道光帝聞知後氣得吐了血,又徹底任性了一把,晃搖走極端的性格又淋然盡致了,乾脆改立皇四子奕詝為皇太子。這樣,大清國都被他徹底任性了,大清國衰敗就是他的怪異性格導致的。至於《清史稿》中所載的道光臨終前兩個皇子君前對奏一事,確實有,但不是立皇太子的主要依據。清朝自雍正帝開始,實行秘密立儲制,放於正大光明匾後,皇帝死後宣讀。
-
4 # 智慧改變命運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按照問題導向方法論,從管理角度,題主的問題就是一個清朝皇帝權力傳承的問題!
開發管理培訓是我的業務!
清朝是一個有意思的朝代。個人觀點我姑妄說之,你故妄聽之,不喜一笑了之!
1無根而生,無根而落!努爾哈赤以番屬部落世襲世家身份起家,有父不知其祖——皇室身份溯源不知其源。《清史稿》也沒有溯源到正統天命。
傳統文化皇帝溯源要溯到奉天承運。清朝自視尊儒奉孝,這實是一大敗筆。不知道主筆《清史稿》的才子騷人有何感?!
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無生育能力。應了中華大地最大的魔咒——作惡多端,斷子絕孫。
這也許是對清朝前100年缺仁,後100年少義的懲罰吧!
2.寡婦兒孫得天下,寡婦兒孫失天下清朝起勢於努爾哈赤,開國於皇太極,立天下於福林。
2.1寡婦小叔控朝兒傀儡,孫子玄燁固國。權力中心跨代順利傳承實現!
權力傳承的遺產:後宮干政,權臣弄權,皇帝多疑。
2.2寡婦小叔亂政兒傀儡,孫子失國。寡婦慈禧,小叔奕訢弄權,徹底剷除權臣(顧命大臣)勢力。以尊儒奉孝自視的清皇室,捨棄中庸之道——抑制政治對立,絕不消滅政治對立的政治倫理。
權力失衡,治國權力沒有了監督者,沒有了可以正衣冠的鏡子。
傀儡治下兒短命(順治,同治)完成了一個輪迴。
上天好德,皇孫斷嗣,國祚250年。
3.逆天而行,天不容,百年之後聖人出。道光時代(1821-1850)是世界文明大變革時代(資產階級代議制取代皇族一統或宗教一統,共和尚賢等),民生是立國之本。
新政治倫理——沒有民生為本,就沒有弄權者的天下!
權力的傳承新的倫理——不以當朝皇帝的旨意立儲,以最有利於民生的天意為立儲之本的國際價值觀第一次和中華天年政治倫理——天下為公獲得高度統一。
奈何,道光還是以私天下為己任,缺少其太祖雍正的雄才大略,而妄用其太祖之祖制,為清朝之亡挖下了一個大大的坑。
百年之後毛澤東及其夥伴們開創了人民共和之路!
回覆列表
道光這個皇帝,特別樸素節儉,衣服破了都不捨得扔,讓人縫補一下繼續穿。但他並不英明,頭腦中的見識和胸中的格局太小。
對於咸豐和奕訢這兩個兒子誰當儲君,道光一直猶豫不決。最終,他做了一個糊塗的決定,讓咸豐繼了位。
咸豐能夠上位,全靠他的師傅杜受田。
杜受田此人,心中頗有一些帝王之術,他參透了道光心中的想法。
道光曾經從文武兩個方面考驗過咸豐和奕訢。按理說,這兩個方面奕訢都完勝咸豐。可是,在杜受田的操作下,劣勢的咸豐竟然反敗為勝。
第一次,是春季狩獵。道光帶著眾皇子外出打獵,哪個皇子收穫多,自然說明他騎馬射箭的本事更大。
可是咸豐呢?一無所獲。道光皺著眉頭問他,為何空手而歸呢?
咸豐按照杜受田的授意答曰:春天正是百獸孕育之時,一箭之下,可能就是兩條性命,我不忍心,故而一無所獲。
道光暗歎一聲:哇,好仁義啊,真有堯舜之風。
第二次,道光重病。他把咸豐和奕訢叫到病榻前,以朝政大事考驗二人。奕訢對答如流,見解深刻。而咸豐呢,只是一個勁兒流眼淚,一句話都答不上來。道光怒了,斥責道:你別光顧著哭啊,你倒是回答呀。
不曾想,咸豐答曰:看到皇阿瑪如此病痛,我腦中混亂如麻,什麼都說不出來,請皇阿瑪恕罪。
道光一聽,暗歎:哇,好孝順啊,真有堯舜之風。
當然,這一切都是杜受田事先教好的。因為他知道,真要比,咸豐根本不是奕訢的對手。
就這樣,糊塗的道光,最終選擇讓咸豐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