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口直斷魏半仙兒

    主要海瑞屬於清官 不屬於能吏 政治覺悟很高 但辦事能力很差

    就像和珅是大貪官 但是和珅作為中堂大人 維繫六部正常執行 用自己的黨羽推進政策執行 降低了很多阻力 但用海瑞的話 這個愣頭青只會給張居正招惹一堆政敵

  • 2 # 微笑的柏拉圖圖

    15XX年日本正在上演戰國爭雄上洛京都。數年後戰敗的日本軍閥殘兵與中國海盜和走私集團勾結,侵略中國沿海,史稱倭寇。1584年,海瑞死的時候,宮本武藏出生。1517年,歐洲宗教改革,1521年統一的俄羅斯出現,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遠征英國失敗,由於哥倫布已經發現了美洲大陸,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國,成立殖民公司,正式殖民美洲。

    而中國正在發生什麼?

    1555年是中國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嚴嵩專權,倭寇作亂,韃靼騷擾……明朝正處於中衰期。

    明朝中葉,兼併土地的情況相當嚴重。突出的表現是皇族、王公、勳戚、宦官利用政治特權,以投獻、請乞、奪買等手段,大量佔奪土地。全國納稅的土地,約有一半為大地主所隱佔,拒不繳稅,嚴重地影響了國家收入。

    張居正指出當時存在五大積弊:“(1)宗室驕恣,(2)庶官瘝曠,(3)吏治因循,(4)邊備未修,(5)財用大匱。”張居正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改革。

    萬曆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國土地。在清查土地的基礎上,張居正在萬曆九年(1581)令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一條鞭法”,又稱“條編法”,其主要內容有:統一役法,並部分地“攤丁入地”。把原來的裡甲、均徭、雜泛等項徭役合併為一,不再區別銀差和力役,一律徵銀。

    白銀是張居正首輔最大的敗筆。為什麼?

    因為,中國宋代時中國市場上流通的是銅錢。明代的時候,隨著太平洋絲綢之路的興起,給中國輸入了大量的白銀。

    中國不是白銀的主產地,白銀的主產地在美洲和日本。

    一條鞭法改革,反映了賦役折銀的趨勢,同時又從賦役層面上進一步鞏固了白銀在國計民生中的地位。到明代後期,國庫收支是以白銀為主,而銅錢則降到了無足輕重的地步。國庫收支中銅錢的數量不到白銀的百分之一,甚至不及千分之一。

    明末,一位名叫拉斯戈臺斯的神父記錄下了以下這樣的細節。他說:“每個華人在購買東西時都會隨身帶著一把鋼剪,根據貨物的價格把銀錠絞成大小不等的銀塊,再用戥子稱出小銀塊的重量。人們在做這件事情時非常熟練,如果需要二錢銀子或者五釐銀子,他們往往一次就能鑿下準確的重量。”他還說:“在中國,連孩子們都會估量銀錠的重量和成色。人們會隨身帶著一個類似銅鈴的東西,裡面裝著蠟塊,用來收集剪下來的銀屑。當銀屑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人們把蠟塊熔化,就可以回收銀子。”

    而當時中國貧困的農民主要收入還是銅錢,為了向衙門交賦役用的銀子,不得不把銅錢換成銀子上交。當時,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但事實上,兌換機構常常掌握在大地主官僚集團手中,1000文只能換半兩銀,甚至只三錢銀,加上明未天災頻繁,地震山洪,地球小寒潮,北方小麥欠收,韃靼人吃不飽,於是進攻邊關,皇帝於是只得加重賦稅,逼迫農民交稅,於是農民破產喪家,成為流民。明末李自成原本驛站的小官,隨著崇幀皇帝為了節約財政資金,裁撤驛站。李自成失業…

    雖然張居正為明政府積蓄了200萬兩白銀,但是…用不用海瑞無關大局,中國的封建體制從根源上已爛,歐美列強都已經開始大規模消滅印弟安人,掠奪美洲的資源和掠奪非洲的人口資源,去美洲種植經濟作物。

    白銀來到中國,造福的只是皇親國戚、宦官及文武官員,「居官有同貿易」;而且並未變成通貨或發行貨幣的儲備,只成「窖藏」,悉數逃漏於政府賦稅系統之外。因此面對滿人的寇邊,明思宗時代長達10餘年的大旱災、水災、蝗災激成百萬農民起義,兩相夾擊,政府無財無力因應,帝國終於崩塌。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海瑞在福建省南平縣當教諭,寫了《驛傳申文》和《驛傳論》。驛傳近似現在的招待所兼郵政局,海瑞見那些往來的官員及其親友在招待所胡吃海喝,用夫用馬,鉅額負擔竟逼得百姓投河上吊,實在忍不下去。他寫道,地方官為了獻媚於人,而使小民投河上吊,這是為媚人而殺人。 海瑞是貧苦的農民的保護神,是地主階級的死對頭,當然遭到痛恨和汙衊,1587年海瑞海公死後第57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煤山自盡。

    若是海瑞當首輔,明朝還能緩和與農民的矛盾,結果還能多活幾年。但他必定當不上首輔,因為大地主階級利益集團必定不允許他當上首輔。

  • 3 # 三觀粉碎機

    根本原因就是張居正和海瑞是間接政敵關係。

    張居正從萬曆元年(公關1572年)主持國政到萬曆十二年去世,在整整十二年時間內,許多人都向張居正舉薦過海瑞,但是張居正卻一直推辭不用。很多人說這是因為海瑞太過清廉,清廉和治國能力不是一回事,又有人說是因為海瑞能力太強,張居正怕駕馭不了,怎麼可能?

    中國文官集團的黨派之爭從漢朝開始就已經是傳統了,唐代的牛李黨爭、宋朝的王安石司馬光黨爭、明代更是以黨爭治國的典範,清朝當然也有。一個內閣用人,自黨爭時代起,這個人治國能力強不強永遠是其次的,最重要的還是“你是不是跟我一夥的”,這個是萬古不變的道理。

    我們知道,海瑞是嘉靖內閣首輔徐階的人,徐階和刑部尚書黃光升曾力壓半個內閣把海瑞從死刑邊緣拉了回來。在徐階主政期間,海瑞平步青雲,從一個科舉落榜的海南某小城在職教師一路升遷,逃過死刑之後更是從小小的諫官升到大理寺尚寶丞,最後官職右僉都御史,應天巡撫,掌管整個大明最富庶的環太湖十府一州。

    你想想,一個科舉都屢試不中的人,也講不來有突出的能力,拿到滿朝文武都羨慕的職位,其實全靠徐階的提拔。也正是因此,海瑞的官運,也隨著徐階於1570年罷免回家之後停止。

    徐階罷免之後,海瑞當然也幫徐階說了不少話,因為徐階是被史齊康彈劾的。而隨著徐階被罷免,海瑞立馬就受到了諸多給事中的彈劾,在朝廷中備受排擠,直接從應天巡撫一路逼得回到了海南老家養病。

    而張居正和徐階的關係就相當微妙了,張居正是徐階引薦的,一直對徐階持弟子禮。但是張居正和徐階政治不和是眾所周知的,他們在許多大事上意見都不同。而海瑞無疑是徐階的人,張居正當然不會重用海瑞。

    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出來,當官不管是能力還是其他,真的非常次要,只有站對隊了,才會讓你飛黃騰達。

    也別嘲笑海瑞一根筋不知道去捧人,海瑞是清廉,但是清廉是作風,不代表他傻。徐階如此提拔海瑞,海瑞給徐階講的話可不少。但是到了張居正這裡,政敵和黨派的身份已經固定死了,這是海瑞再怎麼去捧,也改變不了他是徐階的人的基因,自然不可能被張居正重用。

  • 4 # 元元的天下

    張居正始終不肯重用海瑞,其一因為為官之道在於平衡,張居正深諳此道。

    海瑞是清官,民眾心中地位高,但卻不懂變通,堅持朱元璋當官必無私的剛儒,本來一條鞭法的執行就困難重重,海瑞樹敵太多,張居正用他這樣的人,去推行新法實在是添堵。

    雖然張居正和海瑞都是務實派,屬於心學傳人,只是張居正更能夠審時度勢,比如和太監馮保合作。而海瑞過直,鋒芒過盛難免不合時宜。他做事但求無愧於心,無愧於民,只是複雜的官場生態與歷史環境中,政務難有突破,效果不好,張居正用不好反受其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剛則易折,至察則無朋也。

    其二,張居正是政治家、改革家,卻不是一個道德完人。他用人不論忠奸善惡,唯馬首是瞻者才可得到他的青睞。和張居正不用海瑞一樣,拒絕龐尚鵬入閣也是其由。

    海瑞在嘉靖44年,因上《治安疏》被關押,隆慶元年被放出來後,首輔徐階提攜他為大理寺右丞。海瑞又上了一道表彰徐階,主張罷黜高拱的奏疏。當時徐階和高拱勢如水火,由飽有清名的海瑞向高拱發難,引得受徐階提攜的言官附和,一舉讓高拱下課。

    隆慶皇帝后來讓海瑞當了都御史,提督軍務,應天十府巡撫,還總督糧儲。海瑞勤政有加,堅決實施皇帝的旨意,制定了許多嚴苛的條款,沉重打擊了江浙士紳集團。恩師徐階弟弟被捕,大部田產被退還。當高拱被學生隆慶召回後,發現徐階派攻訐海瑞的奏疏,什麼"九娶,縊其女”就憑空罷了海瑞的官。

    以上可看出海瑞對有恩於他的徐階,並未手下留情,而有被人當槍使的嫌疑。也許張居正也考慮過請他出山,可徐階的下場又令他遲疑了。

    其三,兩人的政見的有所不同。雖然海瑞也贊成新政,但在《治安疏》中,海瑞提出"復屯鹽本色以裕邊儲",什麼意思呢?就是屯田賦和鹽稅應該恢復實物徵收,作為充實邊防軍隊的儲備。這和張首輔實施的賦稅雜徵併為銀兩徵收的一條鞭法,是背道而馳的。

    而且張居正認為,"三尺之法不行於吳久矣",海瑞看好的洪武時期的苛刑酷律,在當時的大明王朝施展不開,弊多利少,反而容易給自己樹敵太多。"公驟而矯以繩墨,宜其不堪也,訛言沸騰,聽者惶惑",所以婉言道"不能為朝廷獎奉法之臣,催浮淫之議,有深愧焉”,拒絕了海瑞為國效力的願望。

    可嘆張居正和海瑞,都痛恨貪官汙吏,反對士紳豪強土地兼併,關心民生,只是大明王朝積弊已久,欲速則不達。張居正不肯得罪滿朝文官,海瑞一廂情願的等了多年,兩人終究殊途難同歸了。

    雖說無私無畏的海瑞,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之恨,鬱鬱而終,卻史有清名,勝過張居正死後險些被掘墓鞭屍的下場,也算善終了。

    元元,金沙江邊的小閒魚,期待各位大神的吐槽。

  • 5 # 清水空流

    張居正為何不用海瑞,很簡單地來說就兩個字,務實。

    海瑞是清廉自守民望甚高。但如果真讓治理一個州,一個府。未必能夠治理都好,道德操守不能當飯吃,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張居正顯然是深知這一點的。海瑞只適合做標尺。做樣子。但絕不能做實事。

    與海瑞同時代的殷茂卿,是個人人皆知的大貪官。但張居正始終重用與他,廣西叛亂,張居正讓殷茂卿去平叛,而且軍費一次性給足,不設監軍。御史言道:殷茂卿必然貪汙。張居正說,我就讓他貪,我給他一百萬,他貪五十萬,但他能成事。換別人給一千萬,他一兩銀子不貪,但不能成事,我寧可不要。這其實就是一個投資與獲利的比例。

    海瑞就是那個給他一千萬,他一分也不貪,但也是絕對無法成事的那種人。空有道德品質,而無實際工作能力。而且這樣的人一旦上位,必將造成所謂的道德綁架。對他的處理會很難,畢竟工作能力好壞很難統一。張居正不用海瑞是對的。

    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大政治家,改革家。務實與實幹是張居正所看中的,而海瑞這樣空有名聲而無才幹的人,張居正是肯定不用重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進行科技專案的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