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將之首:
張遼
張遼,原本姓聶,字文遠,雁門馬邑人。
張遼一生中有過四個主公,古時候的人對氣節看得很重要,多次投降的將領一般不會得到重用。比如呂布曾經在丁原,董卓手下任職,後來就被人譏為“三姓家奴”,依此類推,張遼豈不是要稱為六姓?但他在諸次戰役中軍功卓著,獲得了曹操的賞識。
在剛剛投降曹操以後,他也是不得重用的,只是一箇中郎將。後來累積軍功也只做到裨將軍,在夏侯淵手下任職。攻打東海的他做了一件大事,招降昌豨。並且親自“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昌豨感激,遂降。曹操這時候真正注意到了這位良將,封他作了“中堅將軍”。他終於成了可以帶領部曲將士的將軍。他“大破遼東賊柳毅”,又升到了“蕩寇將軍”。柳城一戰中曹操遇到胡人的軍隊,他一力主戰,打消了曹操退避之心,“大破之,斬單于蹋頓”。
張遼性情沉穩,心細如髮。劉琮降曹以後,荊州其實並不安定。當時他也在荊州,有人在軍中造反,營中喊聲大作,軍心大亂。他說:“不可能全部的人都反了,一定只有那幾個鼓譟的人。”他命令“軍中不反者安坐”,“親兵數十人,中陳而立。”很快找出了主謀的人,平息的叛亂。
陳蘭作亂的時候,他奉命前去征討。陳蘭在灊中天柱山據險固守,“高峻二十餘裡,道險狹,步徑裁通”,他說“一與一,勇者得前”,奮勇爭先,掃滅陳蘭諸寇。曹操稱讚他那次是“蕩寇之功”。
張遼武力過人,膽氣蓋天。他最著名的一仗是合肥一役。
當時曹操赤壁大敗,回北方休養生息,留張遼,樂進,李典守合肥。“將千餘人屯合肥”。孫權率十萬兵挾赤壁餘威攻打,兵力是一比十四。眾寡懸殊,“諸將皆疑”,各自畏懼,都欲堅守待援。張遼挺身而出,“比救至,彼破我必矣。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這話深合兵法,自古圍城,最忌士氣低落。出城趁敵方兵力未曾合攏衝陣,是當時最好的選擇。但城外十萬之眾,到底應該分多少兵攻擊?張遼只挑選了八百。他又作對了,兵貴精不在多,挑選死士,當可以一敵百。他的武勇在戰場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其勇可比當年常山趙子龍長坂一戰。他大呼:“雁門張文遠在此!”一直衝到孫權麾下,以孫權這等一代豪傑,尚且只有“走登高冢”,不敢應戰。這一仗,直殺得東吳人人膽寒。十萬大軍頓時沒了士氣。孫權圍城十日,見事不可為,引兵退走。這還沒完,張遼並不滿足守城的勝利,他要擴大戰果。“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典型的以少勝多。曹丕登位二年的時候,親自在洛陽召見了他,並詢問當日合肥戰況,稱讚他是“古之召虎”。
合肥之戰後,他一直屯兵陳郡,遏制孫權。他病了的時候,孫權都不敢少動,孫權說:“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其威風如是。
他最後一仗是隨曹丕,也就是魏文帝在江都征討孫權的時候,“破權將呂範”。之後不久,他就病死在江都。
觀其一生,武勇過人,謀略精深,果不愧五子良將之首。
五子良將之臂:
樂進。
樂進,字文謙。“陽平衛華人。容貌短小,膽烈。”
他是最早投奔曹操諸將之一。當時曹操並無勢力,遠遠比不上那些世家大閥,他就此相投足見眼光卓越。
歷史上對他的記載並不詳備,曹操有語稱讚:“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徵,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這些都是極高的評價。
他隨曹操南征北戰擊濮陽呂布,打雍丘張超,被封為“廣昌亭侯”。
徵宛城張繡,圍下邳呂布於,殺射犬眭固,攻沛城劉備,“皆破之”。又被封為“討寇校尉”。
官渡之戰的時候,是他親自斬殺烏巢袁紹大將河北四大名將之一淳于瓊。大戰黎陽的時候,他又斬其大將嚴敬,被封為“遊擊將軍”。
定樂安郡,圍鄴定鄴,破南皮雍奴袁譚,都有他的身影。這時候他已經做到了“折衝將軍”。
經歷戰火的洗禮以後,他終於可以獨當一面了。他遠征袁紹餘黨高幹,從北道進入入上黨,從後面包抄。高幹退守壺關,他每戰必勝,“連戰斬首。”以後他又奉命徵管承,破之,一直追殺到海島。荊州劉琮投降的時候,他屯兵陽翟。以後又協助張遼平定荊州叛亂,屯兵襄陽。關羽、蘇非都曾經前來進犯,他守得是固若金湯。赤壁大戰,他也有去。曹操敗退後,留他和張遼、李典一起守合肥,足見對他的信任。
他也是病死的,死於建安二十三年。
人的手臂,是最忙碌的,樂進就如最忙碌的手臂一般,一生戎馬,為曹操的魏國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五子良將之軀:
張郃。
張郃,字俊乂,河間鄚人。
黃巾之亂的時候,他在翼州韓馥手下作軍司馬。後來韓馥投降袁紹。袁紹任命他為校尉,和公孫瓚對峙。和公孫瓚爭河北的時候,他功勞很大,做到了“寧國中郎將”。
很快到了官渡之戰。他曾經進言袁紹用包圍計策,輕騎包抄曹操南面後路,袁紹不聽。曹操派兵打烏巢,袁紹很著急,想用郭圖所現圍魏救趙的計策,派他和高覽一起去攻打曹操本營。他又進言說應該先救烏巢,烏巢一失,軍心必亂,大勢就去了,而曹操本營必定戒備深嚴,一時半會是打不下來的。袁紹又不聽。果然,袁紹兵敗。郭圖害怕袁紹責備,反怪他未戰而先言敗,他不得已歸降了曹操。
曹操一開始就很信任他,封他做了“偏將軍,都亭侯”。鄴城,渤海,雍奴,柳城之戰後,他做到了“平狄將軍”。
之後他又徵東萊,討管承,破馬超、韓遂,圍安定降楊秋。張魯投降後,曹操派他和夏侯淵等守漢中,抵擋劉備。漢中也是軍事要衝,其要害處不下於張遼所守的合肥。他採用了堅壁清野的策略,“降巴東、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漢中”。他屯兵廣石相持陽平劉備。劉備用車輪疲兵戰術,“以精卒萬餘,分為十部,夜急攻郃”,他親自上陣和劉備廝殺,劉備不能勝。
夏侯淵被黃忠在定軍山斬首後,劉備大嘆:“怎麼殺的不是張郃?”足見劉備對他的忌憚。他接替夏侯淵的位置,做了總督軍。“劉備保高山不敢戰。”
曹丕登基的時候,曾經派他和曹真一起攻打東羌。這時候五子良將只剩下他一人。
曹睿登基以後,又派他率領大軍抵擋出祈山的諸葛亮。街亭一戰,馬謖紮營南山山頂,“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
“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諸葛亮為了除他,費盡心思,在木門一役暗伏諸葛神弩,射殺了他。
“手足頭顱皆喪,唯軀幹長存。”茂兒不覺嘆曰。
五子良將之胯:
于禁。
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人。黃巾之亂的時候,他曾經在鮑信下一起舉事。後來在兗州王朗手下任都伯一職。是王朗推薦他給曹操,並稱贊他有大將之才。曹操要試他才能,封他為“軍司馬”,讓他帶兵攻廣威,“拔之”。曹操升他做了“陷陳都尉”。
以後他開始了漫長的征戰生涯,“討呂布於濮陽,破高雅於須昌”。“從攻壽張、定陶、離狐,圍張超於雍丘,皆拔之”。
宛城張繡叛亂,曹操軍敗。當時軍中騷亂,逃兵無數,只有他所帶領的數百人,“且戰且引,雖有死傷不相離”。他斷後阻擋了追兵。曹操對他十分讚賞,說:“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於是封他做了“益壽亭侯”。
他善守,官渡之戰,曹操派他在延津抵擋袁紹。“紹攻禁,禁堅守,紹不能拔”。之後他和樂進一起反攻袁紹,大勝。
他法令嚴度。昌豨是他從前的朋友,昌豨叛亂,他前去圍住,昌豨想投降,他說:“圍而後降者不赦,豨雖舊友,禁可失節乎!”他哭著殺了昌豨。曹操也愈加的敬重他。
他是個不苟言笑,治軍甚嚴的人。士卒都怕他,他在軍中也很有威望。“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眾心”。
然而這位良將終於也有失節的時候。
建安二十四年,使曹仁關羽大戰樊城,曹操派他和龐德相助曹仁。關羽水淹七軍,他被困水中,無所迴避,被關羽生擒。這時的他突然怕死起來,主動請降,他已經老了。龐德不屈節而死。曹操聽說後,哀嘆了很久說:“于禁跟我一起打江山已經超過三十年,怎麼到了危難的時候,還反倒不如龐德了呢?”後來孫權殺了關他又成了孫權的俘虜。曹丕登基,孫權稱臣,把他送了回來。
這個晚節不保的昔日大將已經是“鬚髮皓白,形容憔悴”了。
曹丕派他去守曹操的陵墓,陵墓牆壁上畫了關羽水淹七軍,龐德就義,于禁降服的圖畫。”他看了以後,很羞愧,沒多久就病死了。
胯者,終究是有臭之物,于禁果然也免不了身後失節的惡名。
五子良將之足
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人。
以前他只是一個小小的郡吏,因為跟著車騎將軍楊奉討黃巾賊有功,升到了騎都尉。曹操後來攻打楊奉,因為見他“威風凜凜”,心裡愛惜,派滿寵前去招降。
曹操封他做了“裨將軍”。徵呂布,斬眭固,破劉備,從破顏良。
與袁紹爭河北的時候,他“拔白馬,進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將軍。與史渙擊袁紹運車於故市”,功勞最大,被封為“都亭侯”。
攻打袁紹餘黨的時候,曹操要對死守的屠城,他進言說:“今日滅易陽,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無定時也。原公降易陽以示諸城,則莫不望風。”曹操聽從。
他又征討毛城,南皮,平原。做到了“橫野將軍”。
曹操到荊州的時候,他屯兵樊城,曾經征討中廬、臨沮、宜城。
此後又和滿寵大戰漢津關羽,和曹仁攻打江陵周瑜。
在征討馬超韓遂張魯後,他被封為“平寇將軍”。
曹操留他和夏侯淵在陽平關抵擋劉備。他在絕馬鳴閣道打破劉備手下大將陳式,佔住了漢中咽喉。
後來曹操又調他去援助樊城曹仁。當時關羽大軍鹿角十重,團團圍困襄陽,樊城,他以詭道,詐兵,埋伏三個連環技打破關羽。這一丈是他軍事歷史上的一個高峰。
曹操以後稱讚他說:“且樊、襄陽之在圍,過於莒、即墨,將軍之功,逾孫武、穰苴。”曹操以古代名將相比喻,褒讚之意甚隆。
他治軍也是嚴謹的。曹操也曾經說他“有周亞夫之風。”
在曹睿即將登位的時候,他奉命守在襄陽,這個時候,他病死了。
足者,一生奔走,不得安寧,乃定天立地之物。
徐公明,是也。
五子良將之首:
張遼
張遼,原本姓聶,字文遠,雁門馬邑人。
張遼一生中有過四個主公,古時候的人對氣節看得很重要,多次投降的將領一般不會得到重用。比如呂布曾經在丁原,董卓手下任職,後來就被人譏為“三姓家奴”,依此類推,張遼豈不是要稱為六姓?但他在諸次戰役中軍功卓著,獲得了曹操的賞識。
在剛剛投降曹操以後,他也是不得重用的,只是一箇中郎將。後來累積軍功也只做到裨將軍,在夏侯淵手下任職。攻打東海的他做了一件大事,招降昌豨。並且親自“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昌豨感激,遂降。曹操這時候真正注意到了這位良將,封他作了“中堅將軍”。他終於成了可以帶領部曲將士的將軍。他“大破遼東賊柳毅”,又升到了“蕩寇將軍”。柳城一戰中曹操遇到胡人的軍隊,他一力主戰,打消了曹操退避之心,“大破之,斬單于蹋頓”。
張遼性情沉穩,心細如髮。劉琮降曹以後,荊州其實並不安定。當時他也在荊州,有人在軍中造反,營中喊聲大作,軍心大亂。他說:“不可能全部的人都反了,一定只有那幾個鼓譟的人。”他命令“軍中不反者安坐”,“親兵數十人,中陳而立。”很快找出了主謀的人,平息的叛亂。
陳蘭作亂的時候,他奉命前去征討。陳蘭在灊中天柱山據險固守,“高峻二十餘裡,道險狹,步徑裁通”,他說“一與一,勇者得前”,奮勇爭先,掃滅陳蘭諸寇。曹操稱讚他那次是“蕩寇之功”。
張遼武力過人,膽氣蓋天。他最著名的一仗是合肥一役。
當時曹操赤壁大敗,回北方休養生息,留張遼,樂進,李典守合肥。“將千餘人屯合肥”。孫權率十萬兵挾赤壁餘威攻打,兵力是一比十四。眾寡懸殊,“諸將皆疑”,各自畏懼,都欲堅守待援。張遼挺身而出,“比救至,彼破我必矣。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這話深合兵法,自古圍城,最忌士氣低落。出城趁敵方兵力未曾合攏衝陣,是當時最好的選擇。但城外十萬之眾,到底應該分多少兵攻擊?張遼只挑選了八百。他又作對了,兵貴精不在多,挑選死士,當可以一敵百。他的武勇在戰場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其勇可比當年常山趙子龍長坂一戰。他大呼:“雁門張文遠在此!”一直衝到孫權麾下,以孫權這等一代豪傑,尚且只有“走登高冢”,不敢應戰。這一仗,直殺得東吳人人膽寒。十萬大軍頓時沒了士氣。孫權圍城十日,見事不可為,引兵退走。這還沒完,張遼並不滿足守城的勝利,他要擴大戰果。“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典型的以少勝多。曹丕登位二年的時候,親自在洛陽召見了他,並詢問當日合肥戰況,稱讚他是“古之召虎”。
合肥之戰後,他一直屯兵陳郡,遏制孫權。他病了的時候,孫權都不敢少動,孫權說:“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其威風如是。
他最後一仗是隨曹丕,也就是魏文帝在江都征討孫權的時候,“破權將呂範”。之後不久,他就病死在江都。
觀其一生,武勇過人,謀略精深,果不愧五子良將之首。
五子良將之臂:
樂進。
樂進,字文謙。“陽平衛華人。容貌短小,膽烈。”
他是最早投奔曹操諸將之一。當時曹操並無勢力,遠遠比不上那些世家大閥,他就此相投足見眼光卓越。
歷史上對他的記載並不詳備,曹操有語稱讚:“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徵,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這些都是極高的評價。
他隨曹操南征北戰擊濮陽呂布,打雍丘張超,被封為“廣昌亭侯”。
徵宛城張繡,圍下邳呂布於,殺射犬眭固,攻沛城劉備,“皆破之”。又被封為“討寇校尉”。
官渡之戰的時候,是他親自斬殺烏巢袁紹大將河北四大名將之一淳于瓊。大戰黎陽的時候,他又斬其大將嚴敬,被封為“遊擊將軍”。
定樂安郡,圍鄴定鄴,破南皮雍奴袁譚,都有他的身影。這時候他已經做到了“折衝將軍”。
經歷戰火的洗禮以後,他終於可以獨當一面了。他遠征袁紹餘黨高幹,從北道進入入上黨,從後面包抄。高幹退守壺關,他每戰必勝,“連戰斬首。”以後他又奉命徵管承,破之,一直追殺到海島。荊州劉琮投降的時候,他屯兵陽翟。以後又協助張遼平定荊州叛亂,屯兵襄陽。關羽、蘇非都曾經前來進犯,他守得是固若金湯。赤壁大戰,他也有去。曹操敗退後,留他和張遼、李典一起守合肥,足見對他的信任。
他也是病死的,死於建安二十三年。
人的手臂,是最忙碌的,樂進就如最忙碌的手臂一般,一生戎馬,為曹操的魏國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五子良將之軀:
張郃。
張郃,字俊乂,河間鄚人。
黃巾之亂的時候,他在翼州韓馥手下作軍司馬。後來韓馥投降袁紹。袁紹任命他為校尉,和公孫瓚對峙。和公孫瓚爭河北的時候,他功勞很大,做到了“寧國中郎將”。
很快到了官渡之戰。他曾經進言袁紹用包圍計策,輕騎包抄曹操南面後路,袁紹不聽。曹操派兵打烏巢,袁紹很著急,想用郭圖所現圍魏救趙的計策,派他和高覽一起去攻打曹操本營。他又進言說應該先救烏巢,烏巢一失,軍心必亂,大勢就去了,而曹操本營必定戒備深嚴,一時半會是打不下來的。袁紹又不聽。果然,袁紹兵敗。郭圖害怕袁紹責備,反怪他未戰而先言敗,他不得已歸降了曹操。
曹操一開始就很信任他,封他做了“偏將軍,都亭侯”。鄴城,渤海,雍奴,柳城之戰後,他做到了“平狄將軍”。
之後他又徵東萊,討管承,破馬超、韓遂,圍安定降楊秋。張魯投降後,曹操派他和夏侯淵等守漢中,抵擋劉備。漢中也是軍事要衝,其要害處不下於張遼所守的合肥。他採用了堅壁清野的策略,“降巴東、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漢中”。他屯兵廣石相持陽平劉備。劉備用車輪疲兵戰術,“以精卒萬餘,分為十部,夜急攻郃”,他親自上陣和劉備廝殺,劉備不能勝。
夏侯淵被黃忠在定軍山斬首後,劉備大嘆:“怎麼殺的不是張郃?”足見劉備對他的忌憚。他接替夏侯淵的位置,做了總督軍。“劉備保高山不敢戰。”
曹丕登基的時候,曾經派他和曹真一起攻打東羌。這時候五子良將只剩下他一人。
曹睿登基以後,又派他率領大軍抵擋出祈山的諸葛亮。街亭一戰,馬謖紮營南山山頂,“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
“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諸葛亮為了除他,費盡心思,在木門一役暗伏諸葛神弩,射殺了他。
“手足頭顱皆喪,唯軀幹長存。”茂兒不覺嘆曰。
五子良將之胯:
于禁。
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人。黃巾之亂的時候,他曾經在鮑信下一起舉事。後來在兗州王朗手下任都伯一職。是王朗推薦他給曹操,並稱贊他有大將之才。曹操要試他才能,封他為“軍司馬”,讓他帶兵攻廣威,“拔之”。曹操升他做了“陷陳都尉”。
以後他開始了漫長的征戰生涯,“討呂布於濮陽,破高雅於須昌”。“從攻壽張、定陶、離狐,圍張超於雍丘,皆拔之”。
宛城張繡叛亂,曹操軍敗。當時軍中騷亂,逃兵無數,只有他所帶領的數百人,“且戰且引,雖有死傷不相離”。他斷後阻擋了追兵。曹操對他十分讚賞,說:“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於是封他做了“益壽亭侯”。
他善守,官渡之戰,曹操派他在延津抵擋袁紹。“紹攻禁,禁堅守,紹不能拔”。之後他和樂進一起反攻袁紹,大勝。
他法令嚴度。昌豨是他從前的朋友,昌豨叛亂,他前去圍住,昌豨想投降,他說:“圍而後降者不赦,豨雖舊友,禁可失節乎!”他哭著殺了昌豨。曹操也愈加的敬重他。
他是個不苟言笑,治軍甚嚴的人。士卒都怕他,他在軍中也很有威望。“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眾心”。
然而這位良將終於也有失節的時候。
建安二十四年,使曹仁關羽大戰樊城,曹操派他和龐德相助曹仁。關羽水淹七軍,他被困水中,無所迴避,被關羽生擒。這時的他突然怕死起來,主動請降,他已經老了。龐德不屈節而死。曹操聽說後,哀嘆了很久說:“于禁跟我一起打江山已經超過三十年,怎麼到了危難的時候,還反倒不如龐德了呢?”後來孫權殺了關他又成了孫權的俘虜。曹丕登基,孫權稱臣,把他送了回來。
這個晚節不保的昔日大將已經是“鬚髮皓白,形容憔悴”了。
曹丕派他去守曹操的陵墓,陵墓牆壁上畫了關羽水淹七軍,龐德就義,于禁降服的圖畫。”他看了以後,很羞愧,沒多久就病死了。
胯者,終究是有臭之物,于禁果然也免不了身後失節的惡名。
五子良將之足
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人。
以前他只是一個小小的郡吏,因為跟著車騎將軍楊奉討黃巾賊有功,升到了騎都尉。曹操後來攻打楊奉,因為見他“威風凜凜”,心裡愛惜,派滿寵前去招降。
曹操封他做了“裨將軍”。徵呂布,斬眭固,破劉備,從破顏良。
與袁紹爭河北的時候,他“拔白馬,進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將軍。與史渙擊袁紹運車於故市”,功勞最大,被封為“都亭侯”。
攻打袁紹餘黨的時候,曹操要對死守的屠城,他進言說:“今日滅易陽,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無定時也。原公降易陽以示諸城,則莫不望風。”曹操聽從。
他又征討毛城,南皮,平原。做到了“橫野將軍”。
曹操到荊州的時候,他屯兵樊城,曾經征討中廬、臨沮、宜城。
此後又和滿寵大戰漢津關羽,和曹仁攻打江陵周瑜。
在征討馬超韓遂張魯後,他被封為“平寇將軍”。
曹操留他和夏侯淵在陽平關抵擋劉備。他在絕馬鳴閣道打破劉備手下大將陳式,佔住了漢中咽喉。
後來曹操又調他去援助樊城曹仁。當時關羽大軍鹿角十重,團團圍困襄陽,樊城,他以詭道,詐兵,埋伏三個連環技打破關羽。這一丈是他軍事歷史上的一個高峰。
曹操以後稱讚他說:“且樊、襄陽之在圍,過於莒、即墨,將軍之功,逾孫武、穰苴。”曹操以古代名將相比喻,褒讚之意甚隆。
他治軍也是嚴謹的。曹操也曾經說他“有周亞夫之風。”
在曹睿即將登位的時候,他奉命守在襄陽,這個時候,他病死了。
足者,一生奔走,不得安寧,乃定天立地之物。
徐公明,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