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永遠老K

    電磁炮從射速、初速、射程,再到射擊精準度等技術指標和使用前景看都有很多優點,是一種高技術武器裝備,其先進性自不待言。如果說到缺點,通俗一些解釋大概有以下幾點:

    首先,電磁炮到目前為止仍然還是一個實驗裝置,並不是實戰裝備,各種技術開發仍然在進行中,這可能是電磁炮目前最大的缺點。

    其次,電磁炮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屬於高技術複雜系統裝備,其研發既需要技術、時間,也需要花很多錢,並非誰都能搞。

    第三,從技術角度看,各種關鍵性技術難題並未完全解決。簡單舉例:如儲能問題,發射瞬間電磁炮要消耗大量電能,如此多的電能採用什麼技術手段儲存並快速補充如果能夠得到較好解決,不僅是電磁炮,就是 鐳射炮也可能會很快走上戰場用於實戰。還有彈藥技術,據說發射過程中要承受超過50000G的加速度,這樣的條件常規炮彈肯定無法承受,需要研究與電磁發射環境相適應的新型彈藥。

  • 2 # 星哥微刊

    電磁炮目前來看中國是走在世界前列的。電磁炮主要分為軌道炮、同軸炮、重接炮。電磁炮與化學炮相比較有很多優點。本問答主要是問缺點,所以電磁炮的優點就不說了。說到電磁炮的缺點,主要集中在一是電源小型化的問題,目前中國所用電容器儲能密度太低,從而導致脈衝功率源的利用效率太低了。炮彈初速度起不來,武器的效用就大打折扣,單位時間內發射炮彈的間隔過長,戰場適用性就會很差。畢竟任何武器都是為戰爭準備的。所以電磁炮首先是要解決電源問題。但要提供高能電容器儲能密度就會增大電容器體積,體積增大,安裝效用又會降低,而且容易受到攻擊。所以電源小型化是電磁炮的關鍵。不僅電磁炮是這樣,鐳射炮,等離子炮等,在未來,高能武器都需要解決這一問題。我相信人類在未來不遠的時空段會解決這一問題。二是材料強度問題,這也是各國需要解決的問題。能量有了,發射初速度起來了,發射管與炮彈的合金材料不過關,也是目前電磁炮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炮彈要想高速出堂,就是必須給導軌供給強大電流,但強大的電磁脈衝會對導軌產生強大的燒蝕作用。戰爭中,電磁炮不可能只發射一發炮彈,頻繁快速地發射炮彈,對導軌的燒蝕可想而知。所以導軌以及炮彈的材料就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建議可以將視線放在碳原子結構上,不要只注重高溫合金的研究。在宇宙的深處還有比金屬元素更為堅固的元素。最後,電磁炮以及其它高能武器必須面對系統整合的問題。目前中國美國電磁炮上艦試驗是人類邁出的一小步,但也是人類征服宇宙的一大步。在這個過程中,系統整合將是必須面對的一個很不容易克服的問題。希望加強單項技術的約束和協調,發明兩個以上的最佳化方案,從而整體最佳化電磁炮的系統性問題。

  • 3 # 國平軍史

    年前,海軍936登陸艦上了電磁炮,網上通篇累犢都是什麼黑科技啊,摔了老美幾條大街啊這般文章,軍迷的熱情固然可以理解,但電磁炮那有那麼容易成功的。

    如同鐳射炮,70年代末的雜誌上,就嚷道指日可待了,但現在都已經2018年了,誰見過鐳射炮真正投入實戰,取得巨大的戰績了。

    電磁炮和鐳射炮,要想投入實戰,發射時需要的巨大能量,從哪裡來?如何才能滿足發射,倘若最終開發出來的是體積巨大數噸乃至數十噸級別的龐然大物,那就沒有投入實戰的意義了。

    作為論壇軍迷,個人一般不會寫這種跟風的所謂熱點文章,所以獨立思考很重要,軍迷們不要見風就是雨。

    理論上電磁炮具有初速快,比傳統炮彈飛行時間短,命中率高,彈丸殺傷力強,炮口火焰小、後座力小等優點。

    但電磁炮發射速度快,高溫高壓,炮口動能等對炮管壽命影響極大,目前沒有發現合適的長壽命炮管軌道好材料。

    電磁炮脈衝功能電源需在極短時間內,把儲存的能量釋放出來,以產生兆安倍的電流,最關鍵的部件是大功率開關,卻成了制約電磁炮發展的一個關鍵性技術瓶頸。

    電磁炮電源儲能密度依然較低,脈衝電源系統會佔據極大的空間,就極大地限制了電磁炮的發展。

    理論上電磁炮能源轉換率能達到50%以上,但是目前技術條件下,卻還是做不發到的。

    作為論壇軍迷,個人也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終歸會找到並解決電磁炮包括鐳射炮發射所需要的巨大能量,並使其裝備小型化,那麼電磁炮包括鐳射炮,才能真正有效地投入實戰。

    倘若能量解決不了,電磁炮也會和鐳射炮一樣,40年前就說要馬上投入戰場了,結果現在又有誰見過鐳射炮投入實戰了?

    2018年2月24日於杭州

  • 4 # 迷彩軍裝

    眾所周知,電磁炮是利用電磁發射技術製成的一種先進動能殺傷武器。與傳統大炮將火藥燃氣壓力作用於彈丸不同,電磁炮是利用電磁系統中電磁場產生的洛倫茲力來對金屬炮彈進行加速,使其達到打擊目標所需的動能,與傳統的火藥推動的大炮,電磁炮可大大提高彈丸的速度和射程。除了電磁炮自身強大的優點,同時不可避免的存在以下幾個缺點。一、軌道長電磁炮炮彈需要獲得足夠大的初速,就必須要有儘可能長的發射軌道。而作為武器的電磁炮同樣要嚴格限制長度,一個普通電磁炮發射工具,常常就有幾千米甚至十幾千米的炮身並不算問題。延長電磁炮軌道的好處也可使炮彈承受的加速度降低,然而長達幾十千米的加速軌道在地球上幾乎無法建造。二、能量大一般而言,電磁炮通常能夠發射的炮彈質量非常低,這是加速能量不足造成的。電磁炮發射時,加速炮彈的力與磁場和電流之積成正比,要獲得足夠強的加速磁場一般靠超導磁體,目前低溫超導磁體還不能大面積量產,無法滿足提供大能量的發射要求。而電磁炮發射質量小的炮彈,對於目前軍事武器來說,並沒有多大意義。三、難應用以當今世界武器裝備技術發展的能力,如果只是把電磁炮水平安裝在地面上,建造公里級長度,配備強磁場的加速軌道不會有技術困難,實際上為數眾多的粒子加速器、對撞機等多半具有幾千米,甚至幾十千米長的加速和聚能環。而且它們除了對環道施工的精度要求極高外,各轉彎和控制點等處也均需要設定強磁場。

  • 5 # 狗刨武備

    【電磁炮優點很明顯,缺點也很多】

    年前有網友拍到我們的電磁炮裝在072登陸艦上實驗,網友們很興奮,於是就開始興起了一股電磁炮話題熱!

    確實從外形上看,我們的電磁炮比美國那個更先進的,美國的 電磁炮 長這個樣而我們的電磁炮是這樣子的:就這個外形就比美國先進很多,至少我們這個東西他確確實實是個炮的樣子了,有隱身旋轉炮塔,而美國那個就是一個固定的炮管子;我們這個在軍艦上試驗,而美國那個只能在航母這種大平臺上試驗;而且我們的大型直流電源研發成功了,而美國沒有,因此多一個交流轉直流的裝置,這一點我們比美國領先一代。

    電磁炮的優點是什麼?最大優點是射程遠,理論上達到500公里都可以,但是超過大概160公里炮彈的制導系統就失靈了,這個問題沒解決,限制了現在的電磁炮的射程;第二就是沒有後坐力,第三速度快自然威力就大,破壞力大,第四沒有聲音,隱蔽性就好。

    電磁炮的缺點非常明顯,首先就是射速太慢,每分鐘美國的能發射4發,我們這方面好像不如美國,只有2~3發,第二就是體積大,為什麼安裝在坦克登陸艦上試驗,因為坦克登陸艦下面是空的很多艙室,足夠電磁炮裝置安裝,你要是現在的驅逐艦護衛艦,完全沒有這個體積,炮塔就挺大的了,下面的裝置是炮塔的好幾倍呢?軍艦小了安裝不了。第三耗電量大,而且大得有點驚人,這條同樣的軍艦小了安裝不了。第四技術太複雜,容易出問題且修理麻煩

    好像我們的電磁炮試驗初步成功了,我們這個應該算試驗機了,美國買個還停留在驗證機階段,厲害了,我的國!

  • 6 # 總說裝甲

    種種研究表明,關於電磁炮,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包括:

    材料燒蝕問題。在超高速下,空氣摩擦相當嚴重,可能使彈丸燒蝕不均勻,嚴重降低彈道精度,衰減彈丸速度,從而降低穿甲效能。雖然很難,但必須找到既抗燒蝕又有較高機械強度的材料。

    必須確定彈丸與加速器間的排斥力,以便定量分析安全、結構和重複發射等問題。

    選擇身管材料,以降低總重量,同時維持適當的抗燒蝕能力和壽命。

    10g的加速度將產生目前未知的特殊問題(即汽化作用),這對殺傷力和精度都會有重要影響。在超高速下,材料的特性類似流體,需要用流體動力學、氣體熱力學和可壓縮流體動力學來闡述穿甲彈丸與目標碰撞的相互作用。

    減小電容器、強制器和單極發電機等電氣裝置的尺寸;研製同軸感應器和第一代Barbe重複開閉的開關,以適應大電流的需要。

    軌道炮初始加速階段相對較難,為了避免這個階段產生大量的熱量和出現較大應力,已研究用氣體噴射法把彈丸加速到1000m/ s後再送入軌道炮炮尾,但這會增加機械的複雜性並加重後勤保障的負擔。

  • 7 # WEZ-1

    電磁炮只是速度高,射程遠而已。古語云: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射程再遠也有到了末端低速墜落的時候,不比導彈威力大多少。還不能改變軌道,無法制導。一直不懂為啥費勁力氣搞這麼個用導彈可以輕易做到的武器?

  • 8 # 航天兔

    說實話,電磁炮的優點確實很多,比如可以實現2500米/秒甚至更高的高初速,而且精確可控,在此條件下發射的彈丸散步面積比任何火炮都要小很多,相對來說精度更高。

    但其最大的缺點也正是“高初速”,彈丸速度越高對“電磁軌道炮”軌道的磨損就越大,這無疑會影響“電磁軌道炮”的使用壽命,而如果採用“電磁線圈炮”或者“電磁重接炮”雖然可以減輕/解決這一問題,但技術難度相對也更大。

    圖注:電磁炮分為電磁軌道炮、電磁線圈炮、電磁重接炮等多種,其中技術難度相對最低的就是電磁軌道炮,但電磁軌道炮的關鍵技術難點就是“軌道燒蝕”

    並且電磁炮發射彈丸在“高初速”下所帶來的巨大加速G值,對制導彈藥的微電子零部件的耐用性,也是個難解決的難題;

    圖注:美國海軍下馬的電磁炮主要原因,就是不能解決制導彈藥無法承受在“高初速”下巨大的加速G值。

    雖然目前根據理論,制導炮彈可以承受的最大G值在15000G上下,經過估算電磁炮的炮管長度控制在21米上下就可以解決,但在具體的工程應用上還很難解決,也就是說理論很簡單,但工程化很困難,就像造原子彈的理論很容易,但你想把他工程化造出來?那就難了!

    所以目前對電磁炮的重要技術難點,都集中在能否使用制導彈藥上,而如果能將這個最大的困難解決,那電磁炮的應用前景將無與倫比。

    舉個栗子來說……假設電磁炮的彈丸初速為2500米/S,其射程將達到400公里,制導彈藥將可以在4分鐘內發射到目標上空,比近距支援的戰機還快,同時假設電磁炮的發射速度為2發/分鐘,兩座電磁炮輪換髮射,那麼僅10小時的電磁炮投彈量就有2400發,近乎相當於美帝“福特”號的對地打擊支援效果。

    而且電磁炮的維護、保養、使用成本都相比航母更便宜。

    所以電磁炮的未來發展前景還是極其廣闊的,也幸好我們沒有被別人拉了太遠(在這裡感謝潘垣院士、馬偉明院士在內的一大批科研工作者)

  • 9 # 謝際勝

    它的缺點:可能轟的距離太近,3米都不到,能打個鳥?!鳥都打不著!這些東東威力大,能量那裡來?難道炮堂裡裝的是氫彈?!原子彈?!鈷彈?!……。

  • 10 # 漫漫路程充滿曲折

    電磁炮發射對電磁炮發射的軌道好像是有要求的,超高發射摩擦產生的高溫高壓接觸燒蝕是軌道的致命傷,好像到現在還沒有找到適合的材料,還有就是大功率的開關以及電源儲能密度較低的問題都是關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有一個夢想,亮晶晶的夢想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