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域老表
-
2 # 麓風軒
盧定山老師出道較早,他的行書,結字方正,融合魏碑筆意,乾淨利落,字字清爽,既很實用,又有一定的欣賞價值。他出過一些字帖,對於初學者來說,從他的行書可以快速入手。但總體上來說,盧定山老師的字實用性較強,藝術品位有待提高。
我看他最近幾年寫的字(見附圖)與早年的字相比,有兩個傾向更加明顯了:
第一個傾向是更加程式化了。看他的字,只要是相同筆畫、相同的偏旁部首,幾乎都是一個樣(如下圖“催”、“曜”字寫法),這可能是跟寫字越來越熟練有關,但“程式化”並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古人認為書法要“先生後熟”而後再“由熟到生”,才能不斷寫出新面目。
第二個明顯傾向是越來越硬筆字化了。筆畫越來越瘦硬,起筆收筆直來直去,幾乎沒有筆畫技巧和精微變化,從好的方面來說是簡潔,從不好的方面來說是不耐看,平淡。
最後總結來說:實用性很強,容易辨識,但“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把盧定山老師的字當做一座座山來看,那麼感覺這些山峰都是一樣高、一樣平、一樣的走向、一樣的形狀,對於喜歡曲徑通幽和欣賞險絕奇峰的人來說,難免有一些失望。
-
3 # 行書一點通
直接說我的感覺:
這字寫的真好,完全可以直接用硬筆臨寫!其結構,作為硬筆行書字貼沒有有一點違和感!
這樣的字我很喜歡:書法藝術性與實用性結合的非常好,很傳統的路子。
盧定山五體皆能,尤善行書。實事求是的說,作為軟筆行書,這字寫的有點硬了,用筆厚重。盧定山行書學的二王,但個人感覺少一點二王的妍美、飄逸。
盧定山說,“只會臨摹名家字帖,再怎麼練,也只是仿模別人的字而已”。他注重書者個性培養,在追求書法藝術與實用性的統一。
這一點,我是非常欽佩與認可,畢竟,我練的硬筆行書,也是我的追求! -
4 # 寶仁先生
首先很榮幸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我認為盧定山五體皆能,尤善行書。實事求是的說,作為軟筆行書,這字寫的有點硬了,用筆厚重。盧定山行書學的二王,但感覺少一點二王的妍美、飄逸。
我認為他的書法,沒有任何怪異之象,很正統,很平和。用筆很通順流暢,絕無嬌柔造作之嫌,很好。
我認為這種體的書法比較渾厚,是書法臨摹的好帖子,但是從書法的角度,比二王以及趙孟頫的字還是有區別的。
我認為他的行書,結字方正,融合魏碑筆意,乾淨利落,字字清爽,既很實用,又有一定的欣賞價值,他出過一些字帖,對於初學者來說,從他的行書可以快速入手。
以上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在這裡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我曾買過一本盧先生的行書字帖,練過一段時間,很好,可惜字太少。一本好字帖,至少有字千個以上!否則練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