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華書法
-
2 # 五步齋主
感謝提問。
但是,這個問題似乎像算命先生提出的。首先講書法。所謂書法,實際上指的是用毛筆和墨在宣紙上,依照一定的傳統書寫法度書寫漢字。這個法度並非今人所定,田氏書法也遵循這一法度,否則也絕不會讓世人認可。今天有一些人認可或喜歡田書,並非否定前賢!現在沒有人,後五百年也絕對沒有人能在書法上超越前賢!
再講後五百年影響如何的問題。當今社會變革進步曰新月異,剛剛發生的一切,立即會被更新!今日明星,明日土星!明曰大家都充滿期待,昨日很快被遺忘!歷史長河,大浪淘沙,五百年後有誰能預測呢!熱愛書法的現在已少之又少,要耽心的是,書法還能傳承五百年嗎?!
-
3 # 翰墨書道
這句話裡說的不是非常清晰,有一定的模糊性,這一模糊 ,完全是可能得了。關鍵在於“濃重的一筆”的模稜兩可性。濃重的一筆,究竟該如何定性,不好說。僅二田書法在現代的發展勢態頭和影響力看,在後500年留下濃重的一筆是完全可能的。何況,二田的書法畢竟是名人,能夠象二田書法的影響之巨大,還是不多的。
至於是否會在未來作為楷模,不好說。歷史的發展往往讓人難以預料,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二田的書法能夠流傳後世,這是毫無異議的,在書法史留名,應該是不爭的事實。如果說後500年以後沒有一人學習二田楷書也不可能。為什麼呢,因為還歐陽詢呢?只要歐陽詢的楷書不消失 ,拔出蘿蔔帶出泥,肯定會連帶書上二田楷書的。比如現代人們因為歐陽詢的楷書,而連帶上姚孟起的楷書。再說,還有一個原因,畢竟二田楷書仍然是以歐陽詢楷書為底蘊或家法的,這種一脈相承的傳承有序的發展模式,自大唐以來就已經形成併成熟 。也因此形成了二王書法流派和歐、顏、柳、趙四大家為根基的書法流派演變發展傳承至今。
-
4 # 願歲月靜好40
我贊同這種說法,田氏兄弟是當今歐楷的繼承發揚的中堅力量…別看一些醜書大行其道,將來都是笑柄…好在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
5 # 三省書畫
田楷是指田蘊章、田英章兄弟二人的楷書,是在臨習、研究歐楷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筆法精細,結構嚴謹、秀美。二田追隨者之眾,當今書法家無人能比。他們的著作,銷量很大,曾經登上過排行榜榜首,盜版書也很多。這充分說明,他們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
人怕出名,豬怕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二田名氣越大,批評聲越響。概括起來,批評的意見有這幾條,一是,太匠氣。失去了歐楷的險絕,而變得平正,媚俗;二是,程式化,把歐楷千變萬化筆畫和結構固化,寫出來的字像印刷品,失去了書法的價值;三是,要求學生,只能學他的字,而不能學別人的。前段時間,開除學生之事鬧得沸沸揚揚。
當然,藝術上批評是正常的事。再說了,與歐楷相比,田楷還有很多不足,甚至他們用盡畢生的精力,也難以超越歐楷這座高峰。
客觀地說,他們在楷書上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是當代的楷書大師。他們的墨跡會被許多人收藏不止是五百年,他們的著作,也會在藏書機構長期儲存,他眾多的弟子會影響幾代人。這些不都是在記錄他的歷史嗎?我不敢說,500年後書法史上會有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我肯定會在書法史上留下一筆,不止500年。
-
6 # 痴迷國粹
田氏二兄弟學習歐陽詢楷書上,是下過功夫的,外形近似,內在呆板,將筆法與結構中透著靈動變化的歐體書法,描寫成了字版型的印刷體。顏、歐、柳、趙四大書體各有特色,獨領風騷。田氏兄弟將書法學習走進了死衚衕,才出現了毫無變化的死字。他們如果以歐體學習為主,兼學其他各字型,然後吸收各大書體的精神形成新的發展和創新書體。也許就不是當前的這個樣子了。別說五百年,現在人們就開始感到學他不如學歐陽詢了。學習老師的字總比照著學生的字去學更有出路!
回覆列表
二田的書法影響之廣有目共睹,但凡練字的人基本都知道,二田在歐楷的基礎上下了真功夫,獲得了很大的成就!字型端莊,秀麗,美不勝收!能不能流傳500年不敢肯定,但也會流行很久也無人能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