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施工人員應認真熟悉圖紙和設計要求,裝置材料與工藝流程圖、平面佈置圖、立面圖及管線圖,其型號、規格、數量等確保正確無誤。
2 裝置安裝前,土建要基本具備安裝條件。
3 裝置安裝前對土建進行驗收;基礎上應明顯地標出縱橫中心線及標高基準線,相應的建築(構築)物上應標有座標軸線。
4 基礎外觀不得有裂紋、蜂窩、空洞及露筋等現象,基礎各部尺寸及位置偏差數值不得超過相關規定。
5 在甲、乙雙方有關人員參加下對已進場的裝置、工藝管道、儀器儀表進行檢查、核對,並做好相關記錄。
二.裝置及工藝管道安裝
1 裝置及工藝管道安裝的基本原則
裝置安裝遵循先安裝車間中間部位裝置、再安裝靠近車間圍護牆裝置;首先安裝距車間大門較遠的裝置、再安裝靠近大門的裝置;首先安裝質量重、體積大的裝置,再安裝其他附屬裝置的原則。
工藝管道安裝遵循先幹管後支管,先低處後高處,先裡後外,先管路跑管後設備配管的原則。
2 靜止裝置安裝
1) 裝置安裝前,應按設計圖紙和廠房立柱的軸線、標高線劃定安裝基準線,對相互間有連線(如襯裡管道)、銜接或排列關係的裝置,應劃定共同的安裝基準線;其允許偏差為±20㎜。
2) 檢查裝置的完好情況,檢查裝置的方位、製造中心線、重心及吊掛點,核對裝置安裝支座與預埋鋼板的位置、方位、距離,必須保證裝置順利吊裝、安裝找正及執行安全,如有問題應提交有關部門研究處理辦法。
3)裝置的找正與找平應按基礎上的安裝基準線(中心、水平標記)對應裝置上的基準測點進行調整和測量。
4)立式裝置的方位應以基礎上距離裝置最近的中心劃線為基準,垂直度應以裝置外壁兩端部的測點(吊線墜)為準(或按製造廠給出的裝置標記為準)。
5)臥式裝置的水平度一般以裝置的中心劃線或底座平面為基準。
6)找正與找平應在同一平面內互成直角的兩個方向進行。
三. 轉動裝置安裝
1)需二次灌漿的基礎表面應剷出麻面,麻點深度一般不小於10毫米,密度以每平方分米3~5點為宜。
2)清理螺栓孔內的碎石、泥土等雜物和積水。
3)地腳螺栓鉛垂度不超過螺栓長度的5/1000,與孔壁的距離不小於20毫米,與孔底距離不小於80毫米;擰緊螺母后,螺栓露出螺母1.5~3個螺距。
4)墊鐵的佈置原則上靠近地腳螺栓兩側及裝置支座筋板下,每個地腳螺栓旁邊至少應有一組墊鐵,其最大間距不大於500毫米。
5)成對斜墊鐵的規格宜採用70×140和90×180毫米,斜墊鐵斜度一般為1/20~1/10,其搭接長度不小於全長的3/4,墊鐵端面露出裝置底座外緣10~30毫米,伸入長度應超過地腳螺栓的中心,斜偏角度不超過3°,每組墊鐵不超過4塊,墊鐵組高度一般為30~60毫米。
6)裝置經初步找正找平後,可進行地腳螺栓孔的灌漿工作,同時進行座漿法放置墊鐵。
7)預留孔灌漿前,灌漿處應清洗潔淨,灌漿宜採用細碎石混凝土,其強度應比基礎高一級;灌漿時應搗實,並不應使地腳螺栓傾斜和影響裝置的安裝精度。
8)當混凝土強度達到75%以上時,可進行裝置的二次精找正與找平及緊固地腳螺栓工作。
9)裝置找平時,應用斜墊鐵調整,不應用緊松地腳螺栓的方法調整。
10)整體安裝的裝置應在其進出口法蘭面上進行測量,縱向水平偏差不應大於0.10/1000,橫向水平偏差不應大於0.20/1000,標高及縱橫軸線偏差不應大於±5㎜。
11)精找正合格後應將各組斜墊鐵定位點焊牢固;方可進行二次灌漿工作。
12)聯軸器對中及皮帶輪找正應符合裝置技術檔案中的要求,若檔案無要求時,應符合GB50231-98第三節聯軸器裝配及第八節傳動皮帶之相關規定。
四.工藝管道安裝
1)碳鋼、不鏽鋼管道安裝
與管道連線的裝置已找正合格,固定完畢。
管子、管件及閥門等按設計要求核對無誤,內部清理乾淨,無雜物。
管子下料切割前,應依據圖紙進行實際尺寸測量;環焊縫距支吊、架淨距不應小於50㎜;兩對接焊縫間的距離:DN≥150㎜時不應小於150 ㎜,DN<150 ㎜時不應小於管子外徑。
管子切割時產生的毛刺、鐵屑及氧化鐵等應用砂輪機磨光,切口平面傾斜偏差不大於管子直徑的1%,但不超過3mm。
坡口加工採用氧-乙炔焰切割或砂輪機打磨,用氧-乙炔焰切割後應用砂輪機打磨坡口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響接頭質量的表面層,並應將凹凸不平處打磨平整。
焊縫的坡口形式和尺寸應符合GB50236-98附錄C焊件的坡口形式和尺寸表C.0.1及表C.0.5的相關規定。
管道上的所有儀表一次部件應在預製時按圖施工(焊接)完畢;不鏽鋼管道的開孔宜採用電鑽鑽孔,若採用等離子弧時管內應採取遮擋防護措施並其表面清理乾淨。
焊件組對前應將坡口及其內外側表面不小於10mm範圍內的油、漆、垢、鏽、毛刺及鍍鋅層等影響焊接的不利因素清除乾淨,且不得有裂紋、夾層等缺陷。
焊件組對時,不得進行強行組對,對接焊縫組隊時,內壁應平齊,內壁錯邊量不宜超過管壁厚度的10%,且不應大於2㎜。
不鏽鋼焊件坡口兩側各100㎜範圍內,在施焊前應塗刷白堊粉漿防止焊接飛濺物沾汙;焊接完成後,應立即用酸洗鈍化膏將焊口及兩側清洗並用潔淨水沖洗乾淨。
不鏽鋼焊條在使用前應按說明書進行烘乾,並應在使用過程中保持乾燥;焊絲使用前應清除其表面的油汙、鏽蝕等。
不鏽鋼管道採用鎢極氬弧焊底層焊時,管內應採取充氬氣保護。
封底層的焊接應確保焊縫根部焊透,焊接中對焊縫根部兩邊的熔化狀況要多加註意,保證焊縫根部熔合良好。焊層之間應清理乾淨,確認表面無缺陷後再進行第二層的焊接,蓋面時應注意焊縫兩側不咬邊,每道焊縫原則上應一次完成。
焊縫焊完後,應對焊縫表面的咬邊,突瘤進行修理,周圍的飛濺物應清除乾淨。
探傷不合格的焊縫在返修時應查明原因後,按焊接工藝規程中的工藝進行返修, 同一部位返修不能超過3次。超過時應上報焊接技術負責人,定出具體返修方案,方能再次進行返修。
無損探傷比例應按設計要求執行,當設計無規定時,按GB50235-98標準執行。
1 施工人員應認真熟悉圖紙和設計要求,裝置材料與工藝流程圖、平面佈置圖、立面圖及管線圖,其型號、規格、數量等確保正確無誤。
2 裝置安裝前,土建要基本具備安裝條件。
3 裝置安裝前對土建進行驗收;基礎上應明顯地標出縱橫中心線及標高基準線,相應的建築(構築)物上應標有座標軸線。
4 基礎外觀不得有裂紋、蜂窩、空洞及露筋等現象,基礎各部尺寸及位置偏差數值不得超過相關規定。
5 在甲、乙雙方有關人員參加下對已進場的裝置、工藝管道、儀器儀表進行檢查、核對,並做好相關記錄。
二.裝置及工藝管道安裝
1 裝置及工藝管道安裝的基本原則
裝置安裝遵循先安裝車間中間部位裝置、再安裝靠近車間圍護牆裝置;首先安裝距車間大門較遠的裝置、再安裝靠近大門的裝置;首先安裝質量重、體積大的裝置,再安裝其他附屬裝置的原則。
工藝管道安裝遵循先幹管後支管,先低處後高處,先裡後外,先管路跑管後設備配管的原則。
2 靜止裝置安裝
1) 裝置安裝前,應按設計圖紙和廠房立柱的軸線、標高線劃定安裝基準線,對相互間有連線(如襯裡管道)、銜接或排列關係的裝置,應劃定共同的安裝基準線;其允許偏差為±20㎜。
2) 檢查裝置的完好情況,檢查裝置的方位、製造中心線、重心及吊掛點,核對裝置安裝支座與預埋鋼板的位置、方位、距離,必須保證裝置順利吊裝、安裝找正及執行安全,如有問題應提交有關部門研究處理辦法。
3)裝置的找正與找平應按基礎上的安裝基準線(中心、水平標記)對應裝置上的基準測點進行調整和測量。
4)立式裝置的方位應以基礎上距離裝置最近的中心劃線為基準,垂直度應以裝置外壁兩端部的測點(吊線墜)為準(或按製造廠給出的裝置標記為準)。
5)臥式裝置的水平度一般以裝置的中心劃線或底座平面為基準。
6)找正與找平應在同一平面內互成直角的兩個方向進行。
三. 轉動裝置安裝
1)需二次灌漿的基礎表面應剷出麻面,麻點深度一般不小於10毫米,密度以每平方分米3~5點為宜。
2)清理螺栓孔內的碎石、泥土等雜物和積水。
3)地腳螺栓鉛垂度不超過螺栓長度的5/1000,與孔壁的距離不小於20毫米,與孔底距離不小於80毫米;擰緊螺母后,螺栓露出螺母1.5~3個螺距。
4)墊鐵的佈置原則上靠近地腳螺栓兩側及裝置支座筋板下,每個地腳螺栓旁邊至少應有一組墊鐵,其最大間距不大於500毫米。
5)成對斜墊鐵的規格宜採用70×140和90×180毫米,斜墊鐵斜度一般為1/20~1/10,其搭接長度不小於全長的3/4,墊鐵端面露出裝置底座外緣10~30毫米,伸入長度應超過地腳螺栓的中心,斜偏角度不超過3°,每組墊鐵不超過4塊,墊鐵組高度一般為30~60毫米。
6)裝置經初步找正找平後,可進行地腳螺栓孔的灌漿工作,同時進行座漿法放置墊鐵。
7)預留孔灌漿前,灌漿處應清洗潔淨,灌漿宜採用細碎石混凝土,其強度應比基礎高一級;灌漿時應搗實,並不應使地腳螺栓傾斜和影響裝置的安裝精度。
8)當混凝土強度達到75%以上時,可進行裝置的二次精找正與找平及緊固地腳螺栓工作。
9)裝置找平時,應用斜墊鐵調整,不應用緊松地腳螺栓的方法調整。
10)整體安裝的裝置應在其進出口法蘭面上進行測量,縱向水平偏差不應大於0.10/1000,橫向水平偏差不應大於0.20/1000,標高及縱橫軸線偏差不應大於±5㎜。
11)精找正合格後應將各組斜墊鐵定位點焊牢固;方可進行二次灌漿工作。
12)聯軸器對中及皮帶輪找正應符合裝置技術檔案中的要求,若檔案無要求時,應符合GB50231-98第三節聯軸器裝配及第八節傳動皮帶之相關規定。
四.工藝管道安裝
1)碳鋼、不鏽鋼管道安裝
與管道連線的裝置已找正合格,固定完畢。
管子、管件及閥門等按設計要求核對無誤,內部清理乾淨,無雜物。
管子下料切割前,應依據圖紙進行實際尺寸測量;環焊縫距支吊、架淨距不應小於50㎜;兩對接焊縫間的距離:DN≥150㎜時不應小於150 ㎜,DN<150 ㎜時不應小於管子外徑。
管子切割時產生的毛刺、鐵屑及氧化鐵等應用砂輪機磨光,切口平面傾斜偏差不大於管子直徑的1%,但不超過3mm。
坡口加工採用氧-乙炔焰切割或砂輪機打磨,用氧-乙炔焰切割後應用砂輪機打磨坡口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響接頭質量的表面層,並應將凹凸不平處打磨平整。
焊縫的坡口形式和尺寸應符合GB50236-98附錄C焊件的坡口形式和尺寸表C.0.1及表C.0.5的相關規定。
管道上的所有儀表一次部件應在預製時按圖施工(焊接)完畢;不鏽鋼管道的開孔宜採用電鑽鑽孔,若採用等離子弧時管內應採取遮擋防護措施並其表面清理乾淨。
焊件組對前應將坡口及其內外側表面不小於10mm範圍內的油、漆、垢、鏽、毛刺及鍍鋅層等影響焊接的不利因素清除乾淨,且不得有裂紋、夾層等缺陷。
焊件組對時,不得進行強行組對,對接焊縫組隊時,內壁應平齊,內壁錯邊量不宜超過管壁厚度的10%,且不應大於2㎜。
不鏽鋼焊件坡口兩側各100㎜範圍內,在施焊前應塗刷白堊粉漿防止焊接飛濺物沾汙;焊接完成後,應立即用酸洗鈍化膏將焊口及兩側清洗並用潔淨水沖洗乾淨。
不鏽鋼焊條在使用前應按說明書進行烘乾,並應在使用過程中保持乾燥;焊絲使用前應清除其表面的油汙、鏽蝕等。
不鏽鋼管道採用鎢極氬弧焊底層焊時,管內應採取充氬氣保護。
封底層的焊接應確保焊縫根部焊透,焊接中對焊縫根部兩邊的熔化狀況要多加註意,保證焊縫根部熔合良好。焊層之間應清理乾淨,確認表面無缺陷後再進行第二層的焊接,蓋面時應注意焊縫兩側不咬邊,每道焊縫原則上應一次完成。
焊縫焊完後,應對焊縫表面的咬邊,突瘤進行修理,周圍的飛濺物應清除乾淨。
探傷不合格的焊縫在返修時應查明原因後,按焊接工藝規程中的工藝進行返修, 同一部位返修不能超過3次。超過時應上報焊接技術負責人,定出具體返修方案,方能再次進行返修。
無損探傷比例應按設計要求執行,當設計無規定時,按GB50235-98標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