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曹宗國

    當詩人孤旅獨宿泊舟,寒夜悽苦憂愁難眠的時候,在古城的郊外,從寒山寺傳來的悠揚鐘聲,這鐘聲是對羈旅孤獨的慰溫暖,是對詩人萬般愁緒的慰籍,是對人生苦惱的靈魂的安撫。這鐘聲也許引發了詩人對名剎寒山寺的遐想,也許覚悟了詩人對於時世、身世憂慮感傷的超脫,也許觸動了表達作者此身此地心境的詩意。

  • 2 # 琴簧汗舞

    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好的唐詩很多,能熟記的也不少,但是,能把落魄的隱晦愁苦抒發的如此意境者少之又少,不可多得。遙想跨千年,學子張繼高考落榜,在回鄉的水路上,夜宿舟船,夜不能寐,從月升看到月落,自己的心臟就像運河上的漁火撲撲悸動,一夜不能安慰。問一下船長,船家告訴我已是蘇州城外的楓林橋。呵,快到家,怎麼有臉見自己的妻子和爹孃呢?想死的心都有呵!這不天快亮了,朦朦朧朧天際就像寒霜一樣的冷,就像這世道上的冷眼諷語,心裡又苦又冷;烏鴉也叫個不停,這真不是什麼好兆頭。人遇上倒眉,喝點水都塞牙呵。乾脆跳河吧,一了百了……。就在這時遠處傳了寒山寺的第一道鐘聲,一般是敲在三更天吧!呵,不能跳河,大不了到寺廟當個像寒山一樣的和尚也廷好,依稀記得寒山法師的詩句:“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淨。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今日得佛,阿彌陀佛!” 所以說《楓橋夜泊》的鐘聲救了詩人張繼一命。可以說這寒山寺的鐘聲成就了這首千古絕唱。

  • 3 # 傳統文化小家園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很少有人會往這個角度問問題,但是仔細想一下,那個鐘聲還真可能對作者起過作用,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就像樓上的朋友說的,這個鍾本身只是無常鍾,當時正在安史之亂之時,作者失意之時,作者的心理應該不安靜的,古代文人特別關心國家,晚上睡不著覺很正常,我想這個鐘聲對他有定神的作用,雖然是有聲的,但是就是這個有聲會讓他的心無聲,如果閉上眼睛想一想,如果是你聽到這個鐘聲,天上掛著一輪明月,在深夜裡會讓你的睡眠更好,就好像早上公雞叫叫你起床一樣。

  • 4 # 飛火流雲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就因為這首唐詩,讓寒山寺的鐘聲,穿越歷史的風霜,在千年歲月的長河中,亙古悠揚!

    一樣的月光,一樣的流水,一樣的風花雪月,不同的人,卻能解讀出不同的韻味。因為幸福的人,都是一樣的幸福,不幸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幸。

    那麼,寒山寺的鐘聲,又向詩人張繼訴說了什麼呢?此時的張繼,正處安史之亂時期,為避刀兵禍亂,張繼羈旅蘇州。身處亂世,尚無歸宿,家國之憂,前程未卜。待到江楓漁火,月落烏啼,霜天寒夜,孤愁難眠。亂世之人,命若草芥,在歷史的洪流裹挾中,人生的軌跡漂忽不定。幸有千年前的那次難眠,我們才得以讀到這精美的詩篇!

    我想,寒山寺的鐘聲,一定是充滿著禪意的。它向詩人暗示了:一切虛妄的意念,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不要自縛於孽緣,不如歸去,回首是岸。

    禪意的鐘聲,也算是給詩人生命的樂章中,憑添了一段華麗的和絃。

  • 5 # 醉夢狂歌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整首詩描寫出了作者旅途中的苦悶愁緒。當寒山寺的鐘聲響起的時候,也正是旅人無法入眠望著月落聽著烏啼感受落寞的時候。鐘聲彷彿在安撫著什麼,使得作者一時間感到了一種寧靜祥和。寺廟裡的鐘聲本就能給人一種心靈上的振聵與與悠遠深邃的意境,那是一種慈悲,更是一種昇華。

    綜上所述,愚以為,當時的作者應該是沉浸在了那種奇妙的意境當中,旅途的勞頓與愁緒也一掃而空。看過了沿途風景,夜已靜謐,就連江楓漁火都已入眠,一切都那麼安靜安然。旅途反而不再煩躁,而是多了一種欣然。

  • 6 # 蜜蜂文學

    這個問題我研究了很久才明白.這個鍾是個警鐘,敲響這個警鐘是給外面的俗人聽的,用這個鐘聲驚醒沉迷在人世間的俗人. 那個時候的和尚喜歡半夜敲鐘,也許是這個意思,俗人們都睡覺了啊,都入夢了,那就驚醒一下吧,大家好從中悟道啊.

    就作者來說,雖然他那時候失眠,是醒著的狀態,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他實際上是睡著的,在痴迷於世間的功名利祿啊.如果他不把功名利祿看的那麼重,他能失眠嗎?所以這首詩表達的意思可以這麼看,"夜半鐘聲傳到客船了,一下子驚醒了我這個沉迷世間的夢中人啊.我不應該這樣苦悶啊,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考不上就考不上唄,盡力就可以了.

    人生在世,在於悟道,朝聞道,夕可死.讀了那麼多書,不是為了功名利祿,是為了得道啊,我應該好好利用我的人生,好好生活悟道啊."作者當時心情肯定是相當振奮,恍然大悟,醍醐灌頂,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就把這首詩寫下來了.

  • 7 # 古詩文裡的煙火

    楓橋夜泊

    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鍾—聲——到|客!船———

    文體

    這是一首仄起七言絕句。

    押韻:押《平水韻》中的下平聲一先韻,這個韻在聲音上的特點是伸展、致遠。

    入聲字

    “月落” 開頭兩個連續入聲字,吟誦起來短而快,表示特別強調,表達出時間過得很快。

    入聲字“客”,吟誦起來有哽咽之感。

    其他聲音涵義

    “啼”拖長表延展,表示烏鴉一直叫。

    “楓”“愁”“山”拖長表延展。

    “聲”拖長表延展,表示鐘聲傳播的過程。

    “霜滿”“漁火”“夜半”讀高表強調。

    意象

    意象是什麼?

    重點解析來說一下——我們的華夏文明,萬物一體、同生共榮的價值觀,大自然的萬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鳥蟲魚,都與人一樣,同在這個宇宙之間,同受一個太陽的照耀影響而感受四季的變化更替,同一個月亮,同一片天空,物我是一體的,是緊緊相連的。大自然的萬物,大家一起享受春天的明媚,也一起經歷冬天的嚴寒。這個原因,形成了中國文人共用的意象。在古詩詞中,我們不懂意象,就讀不懂它們,無法領略詩文的涵義。

    “月落”是早晨的時候,“月”在古詩詞中的意象常為思鄉,“月落”給思鄉添加了更多的傷感。

    “烏鴉”是衰敗荒涼之兆 ,“烏啼”更是觸碰了人的內心。

    “霜”是指秋天,該回家的日子,所以也是思鄉,“霜滿天”整個周圍世界都充滿了思鄉之情。

    “江楓” 的意象來自《楚辭 戰國 楚宋玉 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楓的意象,累積著歷代文人的家國情懷的愁苦悲怨。

    “漁父”的意象來自《楚辭·漁父》,漁父代表一種遺世獨立的清高隱逸的人格理想。王逸《楚辭章句》雲:“漁父避世隱身,釣魚江濱,欣然自樂。”《楚辭》中的漁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隱士,而並非靠捕魚為生的漁人。

    “漁火”處必有“漁父”,詩中張繼的心境堪比屈原。

    “夜半鐘聲”,聽我的老師徐健順教授講:“夜半鐘聲”,有喪事,一定是停著棺材。

    最後,我來說一下主題。

    這首詩的主題是羈旅情愁。

    羈旅情愁”, “羈旅情愁”的主題的確立是從《詩經》開始的。

    因為儒士總是漂泊四方,所以叫“羈旅”。我們今天也會去旅遊,或者出差,或者居住或工作在外地,也會有思鄉之情,也會有漂泊之感。因為儒士漂泊,不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掙錢,也不是為了生存,也不是為了出名。他們是要濟世安民,要求道傳道,是有這樣一個大理想的。現在的我們,已經不習慣有理想了,很難想象有理想的人是個什麼樣的心境。

    漂泊,是為了實現理想必須要經歷的。這種痛苦的背後,是對理想的執著追求。這種理想,又不是個人的理想,而是實現大道的人類理想。追求理想的困難,卻是個人在承擔。追求這個理想,是他自己願意的,正因為是他自願的,所以才更痛苦。要體會到這種糾纏背後的人格力量!

  • 8 # 極目楚天闊

    流連的鐘聲 還在敲打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始終不會是一片雲煙,每當我聽起這首歌時,眼前總會浮起千年前那個叫張繼的詩人在寒夜孤寂無眠的場景,勾起了我對歷史的懷念。

    公元753年,唐朝一位學子考取了進士,他的名字叫做張繼。兩年之後,也就是公元755年(即天寶十四年)的一月爆發了震動天下的安史之亂。到了六月,唐玄宗倉皇奔逃蜀中,而其餘不少文人也紛紛前往局勢相對穩定的江南去避禍,這其中就包括了張繼。在途徑寒山寺時,於長夜漫漫之中無心睡眠,江南水鄉的幽美夜景,深深的吸引住了他,於是詩壇上留下一首千古名篇,至今傳唱。它就是《《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中張繼以寒夜霜天、江楓漁火等密集的意象渲染,營造出一種意韻濃郁的情境,產生了一種空靈曠遠般的意境。在張繼的眼中猶如這深秋的江南夜色,可那郊外的寒山寺卻能傳來一陣悠長的古韻鐘聲,指引著江面上的客船前行著,誰才是指引著他前行的寒山寺呢。當自己高中進士之後卻遭遇前途未卜、舉業未遂的道阻且長,當歌舞昇平的大唐盛世發生驟變、引發中原板蕩的未有浩劫,個人與家國的變幻莫測交織在了一起,共同構築了張繼心中彷徨忐忑的微妙心情。

    歲月變遷,鐘聲依舊,有時面對冰冷無助的現實生活,我們的愁苦有誰知嘵,張繼《楓橋夜泊》中的愁苦情懷和心情與我們是何等相似,因此,縱然歲月變遷,滄海桑田,但千百年來在陣陣古寺的鐘聲依然打動了我們的心情,喚起了我們的共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去過的地方,留下的美景圖是怎樣的?曬一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