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清靜自成

    我想,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哲學和金錢才能回答來這個問題。

    哲學家康德,他的概括哲學的三句話,可能把哲學問題說得更明白。他的第一句話:“我能夠知道什麼?”第二句:“我應該做什麼?”第三句:“我還應該希望什麼?"“哲”就是智慧。哲學即智慧學。

    哲學可以分成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本體,是能夠稱作存在的真理的東西,與神學上叫做宗教信仰的東西有點類似。第二部分就是知識。什麼是知識?怎麼去發現新知識、發明新知識、創造新知識?第三個方面就是人類生活最終的目標,就是中國聖人老子所教給人們的“道德”,這是一種能夠被稱作智慧本身的道德,是貫穿萬事萬物的某種最高的思維邏輯的本身。一句話,哲學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

    哲學本身所研究的物件,是一切普遍的規律,實際上哲學不但關心世界一切的普遍規律,也關心一切邊緣的問題。例如人們對金錢的態度,即是金錢的哲學,或者說哲學中的金錢觀。

    金錢似乎是世界上最有爭議的東西了,被很多人追逐也被很多人摒棄。在古今中外我們總會聽到大家對於金錢十分負面、極端的評判,很多人覺得金錢低俗、並且骯髒,甚至是萬惡之源。很少聽到有人讚美金錢,或是把金錢與精神、仁愛、道德、高尚聯絡起來。基本上地球上所有人都在追逐金錢,以圖擁有更多金錢。在中國,也許一想到金錢就會聯想到權貴、腐敗,而不是與財富的創造者聯絡起來。這種對金錢的態度非常真實的體現出人類人格的兩面性,言語上對金錢極大的評判、擁有極多的負面認知,而內在卻是對金錢充滿渴望欲求,內外不一。而大部分人對於金錢是貪婪的,貪婪的表現就是不滿足,總想要佔有更多金錢。而金錢,不是用來佔有的,它也不會被誰所佔有,更不應該把自身的問題和所走的彎路歸結給金錢,認為金錢是萬惡的。從這個方面來說,金錢有其精神性。

    一個人的財富數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財富的數量只是相對的,即正好維持在一個人想得到和他所得到的兩者之間的比率上。因為衡量一個人的幸福,只根據他所有的而不根據他所期望得到的東西來衡量,就只有分子而無分母的分式。對我們來說,絕不會有任何東西能引起我們的需求,而讓我們感到它們的存在。沒有它們,我們照樣幸福,如果我們想得到某件東西而不能得到,其他的東西即使多出幾百倍來也會讓我們滿足。金錢亦是如此!

    有人說,財富如水。一旦命中註定不擁有財富,人們就會降低自己所要求的數量。一旦不幸降臨到我們頭上,要降低我們的要求就很痛苦。如若我們經歷了這樣的不幸,痛苦就會越來越少,甚至不再存在。

    相反,一旦吉星高照,我們的口味就會越來越高。但這種感覺膨脹的過程一結束,快活的心情也就煙消雲散,兩者相輔相成。《ODYSSEY》中有一段話揭示了這一真理:人們靜思塵世的思想,如同人神之父所給予的白晝。當我們的財富不能滿足各種慾望時,就會因不斷努力地增加財富而倍受折磨。

    任何別的事物都只能滿足一個願望、一種需要,如食物,只有在飢餓時才是美好的;生病時需要藥物,皮裘能抵禦冬天的嚴寒,愛情能滿足年輕人的情感;等等,都只是相對的好。

    倘使某人有幸不受飢寒之苦,能夠過上悠閒自在的生活,他就會把金錢當做一座防禦可能會遭遇的多種痛苦和不幸的堡壘。

    如果貧窮離我們很遠,貧窮倒彷彿並不是一件真正令人痛苦的事情了。但是,生而富有的人把財富看做是沒有它便無法生存的東西,就像沒有空氣就不能生存一樣。所以,他喜歡有條不紊地正常生活,喜歡深思遠慮勤儉節約的生活。生而貧困的人則會把貧窮看得十分自然,倘使僥倖發了橫財,他就會認為過分多餘了,要把它奢侈浪費掉,即使最後兩手空空,他仍然不過和從前一樣,而且憂慮更少。

    人類的這一特點解釋了這個事實,貧家女在婚後比那些給丈夫帶來豐厚嫁妝的女子貪心更大,而且更奢侈鋪張。因為一般來說,大家閨秀不僅比貧家女帶來了更多的財產,還帶來了更多的熱望和遺傳的天性,以保護其財產。如果誰懷疑這個真理,認為情況正好相反,他就可以從阿里奧斯托的第一篇諷刺詩裡得到驗證。

  • 2 # 無悔軍旅人生

    所有的金錢都是為精神服務的。

    所有的物質都是都是為精神服務的,精神需求是由物質支撐的。這就是金錢與精神的哲學關係。

    人有錢了可以購車,有了車不用等公交車,隨時可以出行,是為了出行尊嚴。有了錢可以購置本來確實不需要的一些東西,以滿足精神的需要,比如人只佔七尺而眠,卻要購置較大的房子。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沒有多少錢,但感到很幸福,因為在他的環境中,能享受到各種尊嚴,獲得精神層次的愉悅。

    再比如說購置一些除投資外,自己珍藏的古董。

    所以,金錢是為精神需求存在的,不要做葛朗臺,要做到合理開支。

  • 3 # 教育反思者

    提這個問題的人,估計是不喜歡哲學。那我就說個聽到的關係吧:哲學書要錢買,看了哲學書又換不回錢。純屬浪費錢。

  • 4 # 聽故事哥講故事

    “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 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 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 (馬太福音 6:19-21 和合本)

  • 5 # 雨夜彈琴

    哲學是形而上,即精神層面的東西,或者是關於世界觀、方法論方面的學問。而金錢,則恰恰處於相對的位置,是典型的物資財富的象徵,屬於形而下的東西。

    哲學可以指路,可以授人以漁,可以讓人聰明地賺錢,可以指導人們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乃至社會方方面面無往不勝。因為,哲學是智者的學問。微軟Quattroporte、阿里Quattroporte都因人生哲學學得好,富可敵國,家財萬貫!

    而金錢作為物質財富的替代品,自然能為哲學等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的研究提供強大的物質保障。所以,國強民富,繁榮昌盛的社會環境,能夠讓哲學研究更加健康發展,為人類發展釋放更多的光和熱。

  • 6 # qsy112233864喜樂孩子

    沒有物質的哲學是虛的,是空的。

    沒有哲學的物質是死的,是沒有價值的,就象一座金山,不能開發,不能利用,還不如一坑糞,可以長几顆菜,可以給人一點營養。

    沒有哲學的金錢,就象一個人躺在金床上而凍死,餓死一樣。

  • 7 # 能量平衡德行天下

    金錢是可以滿足人類各種需求的載體,哲學是人類對世界認識時的思辨理論,是認識世界的學問含自然哲學和社會哲學。哲學可以讓你產生正確的人生關和價值觀,可以讓你按照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執行規律來約束你的行為不至於逆潮流而動。這樣你就可以很好的服務社會,得到社會我認可,得到社會認可睡會就會給你獎勵也就是給你錢。這就是哲學與金錢的辯證關係。希望你理解。謝謝閱讀2019/1/9

  • 8 # 讀書趣談

    金錢和哲學的關係,一分為二的看:

    狹義的講金錢,指的是貨幣,黃金等貴金屬,這是物質。

    哲學從廣義和狹義上來說,都是意識形態。

    以唯物主義認識論來看,金錢決定哲學。

    之所以這麼說,有錢的人和沒有錢的人,他們關於金錢的哲學的認識不同。

    矛盾地看,人與人的觀念本來不同,沒有太多關係。金錢哲學又完全獨立。

    簡單的說:第一,金錢的哲學;第二,金錢和哲學。

    二者可關係為,金錢決定哲學,哲學影響哲學。

  • 9 # 皛川

    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

    這就是金錢與哲學的關係。

    金錢能使人養德,金錢也能使人作惡。

    這就是金錢與哲學的關係。

    金錢能使人成事,金錢也能使人敗事。

    這就是金錢與哲學的關係。

    總之,金錢只要和人產生聯絡,就必然和哲學有關係。因為,哲學所探討的就是物質和意識的關係。

    說到底,金錢是物質,而人是意識存在。金錢和人發生聯絡,那麼,金錢和哲學就必然有關係。

  • 10 # funcsee

    我覺得金錢和物質是哲學產生的 必要條件。

    古語有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默罕默德也講:“如果你有兩塊麵包,你得用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說兩塊麵包?為什麼不是兩塊麵包都換?

    馬克思就是因為恩格斯的接濟才能安心寫完《資本論》,沒有恩格斯的金錢馬克思早就嗝屁了。

    有句話話粗理不粗: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前是萬萬不能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你要說哲學和金錢有必然關係嗎?那也未必。

    梭羅住在瓦爾登湖畔不也寫下了《瓦爾登湖》嗎?

    所以說哲學的確是需要金錢和物質基礎的,但並不要太多,衣食無憂足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本智和兄妹後又出現一個華裔乒乓球選手張本梓恩,母親是福原愛私人的教練,對此你怎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