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星西x

    但是,潮州茶又確實沒有像紅茶,鐵觀音,武夷巖茶,白茶,普洱茶那樣讓全華人民耳熟人詳,風靡一時。出了潮汕地區,影響力就急劇下降,也是事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周邊的省份太強大,推銷空間被擠壓,一方面是當地的茶在堅持自己特色的時候,沒有把特色普及出去,一般外地人一嘗試喝過鳳凰單樅那種濃烈的味道,和滴漏式樣的分茶方式,堆積緊壓式的惜茶用盡泡茶原則,在好奇同時,也是猛吸了一口冷氣的,很難接受。

    鳳凰單樅在當地其實非常普及,價格也實惠,除非你標榜烏東單叢,類似武夷正山核心區,那是潮州茶高階的存在。本人有在當地生活的經歷,炎炎夏日,躲在樹蔭下,一張小桌子擺著六七個拇指大的小陶瓷茶杯,剛剛冒泡的滾開水淋在小小的蓋碗茶杯具上面,壓緊茶杯裡面從早晨開始就喝了還不捨得倒掉的多層殘渣,最上面一層才是新新增的茶葉。每人的小杯裡就分點幾滴茶湯,剛好蓋底。當你鄒著眉頭勉強拿起黑黝黝的大家都在用的杯子,喝下如上甘嶺那般珍惜的濃茶,如果你不嫌棄,你心裡會竄出一股深井裡苦澀變成甘泉的感覺。

    如果你還想再喝第二第三杯,忘了茶杯那檔事,恭喜你,

    你就找到了潮州茶的精髓,當地人享受的就是這一種被虐般的快感。

    苦澀穿腸,全身舒暢;

    十幾年過去了,我還記得當初那杯茶喝下去後,晶晶亮,透心涼的感覺。

    天天喝就習慣了,因此,潮州茶要從小喝起,再也不離不棄。不會喝潮州茶,不懂苦樂人生,不配做潮州人。

    潮州茶,走的是茶本質一脈,清苦。苦茶當藥,清心解暑,搜腸刮肚,分外輕鬆。別人幾泡就倒掉的茶渣,他當做寶,一喝到底,要的就是那茶鹼的苦味。當然,也要這個茶有這個本事。

    自從引進了武夷茶的宋種,傳承了閩人的喝茶方式,又借清中期歐美風靡中國茶的機會,另起爐灶,另闢蹊徑發展出了鳳凰單樅,走汕頭香港海路,也輝煌了一回,連茶具都另起一套,別具一格。潮州茶自成一家,卻又上接傳統精神,各個傳承都有說法。

    綠茶就是白水;高山凍頂烏龍太輕飄;清香型鐵觀音那純粹是騙騙北佬的;白茶,小弟;普洱,販夫走卒的東西;花茶紅茶,女人的玩意。

    只有武夷巖茶是不能欺負的,那是兄弟。

    以小眾的,孤清的心態,冷眼旁觀那些風風火火起來又跌落的鐵觀音之流,隱隱約約有一種高傲的意識,我這個才是正宗的茶和喝茶方式。的確,潮州茶道,是目前僅存的有根底的完整的中國茶道,或者說是除了道觀寺廟外,中國大陸普通民眾的茶道,從潮州茶道這裡,可以追溯到宋明的人間日常生活中,是清明上河圖的現實版。目前流行大陸的飲茶方式就是清末由閩南特別是潮州傳到臺灣,再在改革開放後迴流大陸的。也就是說其實,目前中國茶道的祖宗,就是潮州茶道在兩百年間存在。

    你與其漫無目的的去拜師學茶道,不如就去尋一家潮州人家,喝喝茶,聊聊天,你會開始瞭解茶道的演變,懂得潮州傳統的生活方式。

  • 2 # 山石言茶

    我從茶品和茶文化兩個方面來解釋。

    我們先說潮汕地區的茶品都有哪些。廣東省屬熱帶、亞熱帶氣候。從北到南年平均氣溫19~23.3℃,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七山一水兩分田”的土地結構。除珠江和韓江下游的平原外,其餘多為山地、丘陵和臺地。

    因此全省4個茶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不同,名茶分佈有明顯的差異,潮汕地區屬於粵東茶區包括:汕頭、潮陽、潮州、潮安、揭陽、揭西、普寧、陸豐、海豐、紫金、五華、豐順、興寧、龍川、和平、焦嶺、大埔、梅州市、梅縣、饒平、南澳、澄海、平遠等24個縣(市),其中21個縣(市)產茶。歷史上一直為中國名優茶產區,以綠茶、烏龍茶品質優異而著稱。鳳凰水仙、嶺頭單叢茶遍佈粵東北各縣。全區主要名茶有潮安鳳凰單叢、饒平嶺頭單叢、興寧大葉奇蘭、大埔西巖烏龍茶及梅縣清涼山茶等。

    廣東烏龍作為全國四大烏龍茶產區(閩北、閩南、廣東、臺灣)之一,有著茶中香水著稱的單叢茶功不可沒。

    廣東單叢茶有兩種,一是鳳凰單叢,屬歷史名茶,原產潮安縣鳳凰鎮烏崇山。單叢茶的品質具有天然花香、濃郁花(果)蜜味、味爽滑回甘、耐沖泡等特點,是烹“工夫茶”的珍品。單叢茶為汕頭、潮州、揭陽、梅州、汕尾等市人民所崇尚,惠州、佛山、江門、廣州等市也開始消費。京、津、滬一些高階酒店也用以待客,外銷市場主要是東南亞各國以及日本、美國等,臺灣茶商也爭相購銷,市場廣闊,目前仍供不應求。

    單叢茶從明代開始出現,17至18世紀蓬勃發展,這種帶有特殊花香的茶葉為當時國內外所罕見。由於這個時期的廣東茶葉幾乎全部出口外銷南洋和歐美各國,各種名茶除幾個朝廷貢品外,從未運往江北銷售,而是由廣商和海外僑胞帶到外國而聞名,因而引來外商和僑胞慕名高價競購,形成廣東名茶“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局面。

    我們再來看看鳳凰單叢茶獲得過的獎項:

    1955年9月參加在杭州市舉辦的全國28個傳統名茶評選,經羅博揉、莊晚芳、陳橡教授鑑別,認為鳳凰茶與福建巖茶雖各有特色,但色、香、韻味、耐泡力等都比武夷巖茶更佳。

    1982年6月,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名茶。

    1985年6月,石古坪烏龍茶被評為全國優質茶。

    1986年5月,鳳凰單叢茶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名茶。

    1989年,鳳凰單叢茶被農業部評為全國名茶。

    1990年鳳凰單叢茶被商業部再次評為全國名茶。

    還有好多,我羅列累了......想看的自己查吧。

    最後我們再從文化方面看,潮汕工夫茶是中國茶文化中的精髓,是所有學茶人都繞不開的一堂課。

    鳳凰茶悠久的歷史,演繹出潮州工夫茶獨特的衝飲方式,凝結成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潮州茶文化。

    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對潮州功夫茶有一段生動有趣的記述:“……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橡,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逮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以後,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羚,怡情悅性。如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是茶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喬。且可以渝至三次,而其味猶未盡。”

    1957年,潮人翁輝東(時受聘任廣東省文史館研究員)著《潮州茶經·工夫茶》,包括“茶之本質”、“取水”、“活火”、“茶具”、“烹法”、“品飲”六個部分,內容豐富,充分體現潮州工夫茶文化之完美高雅。潮州工夫茶具有美好的內涵。二三好友相聚,徹上一壺工夫茶,品飲之際互敘衷情,有助於增進友宜;工作學習之餘,徹上一壺工夫茶,可清心醒神,解乏消煩;來了親朋賓客,工夫茶又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項待客禮節。

    潮州工夫茶的沖泡其實是有獨特的學問的。

    先前沖泡工夫茶多用衝罐(陶製小壺),沖茶之初,先行燙罐,用開水將衝罐裡外燙洗。然後裝進茶葉,先把細茶葉放入罐內,再裝放較粗的茶葉,這樣既保住上等細茶不致堵塞罐嘴或流出,又利於行茶。

    茶葉裝罐後,以滾燙開水猛衝直下,接著就濾去茶汁,頭泡茶往往不飲,起洗葉及起味作用。以後沖茶時,開水不能朝罐中直衝,應衝於罐的四周,形成圈子,以免衝破“茶膽”,繼而,對著杯子連續巡行,謂之“關公巡城”,直至茶杯八分滿,再把罐內最濃部分的茶汁,分滴各茶杯中,使每杯茶水色味均勻,此謂“韓信點兵”。

    沖茶時又有“高衝低行”之說,即開水衝入罐時應從高處衝下,此舉在於衝開罐內茶葉,使之出味散香,行茶時須放低巡行,以避免杯中茶水散溢,香氣散失。茶水一經衝下杯子,應趁熱飲之,謂之“喝燒茶”。

    每次行茶前,均須先行燙杯。燙杯也有講究,以中指頂住杯底,拇指輕按杯沿,側立放在另一注滿開水的杯中,彈動拇指,使杯子轉動,直至所有茶杯燙洗完畢,燙杯一示禮節,二利衛生。

  • 3 # 琳兒愛茶

    單叢茶味偏濃但很回甘,就像人生一般,第一遍總是苦澀的慢慢的就變得甘甜起來,而後回味無窮,再說好一點的單叢更是讓你愛不釋手的。 (喝單叢最好就是喝高山的,高山的韻味好,耐泡)

  • 4 # 烽火42946625

    工夫茶是潮汕地區特有的一種歷史文化,每一位潮汕人從小就被這種茶文化汲汲馨陶,繼而養成一種歷史積澱和飲茶習慣。除潮汕地區外的很多地方,因其飲茶的種類和文化不同,對潮汕工夫茶的飲茶方式格格不入,難以習慣,且有相當部分人喝後出現入眠困難,甚至困餓,等等這些現象,都屬正常反應!所以潮汕工夫茶在北方很多地方都不受歡迎!

  • 5 # 美食大河南

    潮汕是個地區,包括潮州、汕頭、揭陽三市。機場在揭陽,往來交通都很方便。

    今年夏天,我去了一趟潮汕,也真真的瞭解到潮汕人對茶的熱愛。

    潮汕人的生活,離不開三種米:白米、茶米、薄殼米。當地人講“白米吃得起,黑米喝不起”。

    在這裡,茶稱茶米,是“口糧茶”,生活的一部分。菜市場小販兒手邊兒也要隨放一套工夫茶具,隨泡隨喝的。

    有圖為證:

    1.在飯店要喝。

    2.菜市場的魚攤兒要喝。

    3.在漁船上要喝。

    4.路邊兒借人家的座歇一會兒要喝。

    5.坐個車也要喝

  • 6 # 南中國海漁夫

    悟空悟空,悟不了就空!就經常提出沙雕的問題。潮汕人喝茶☕️文化和習俗是改革開放以後才發揚光大的,從宋明清民到七十年代初從饒平的嶺頭單樅赤葉到饒平鳳凰宋種單樅(現為劃為潮州鳳凰鎮)到九十年代享譽京都,到時下遍佈大江南北,不能說中華大地愛茗者不為所好,但最起碼秉承了中國茶道的衣缽,連日本傳承唐風宋茗的愛茶人無不欽佩潮汕人的嫡傳,潮汕饒平單樅(鳳凰單樅)乃中華茶道唯一之根本,沒有之一,福建安溪鐵觀音八九十年代曾風靡一時,但真正中華茶道依舊歸於閩粵饒平單樅為之正宗嫡傳!龍井、普洱、紅茶、綠茶等飲茶之道雖年代深遠,但論道而言均無法超越烏龍茶系之單樅茶!

  • 7 # 予言茶事

    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茶葉種類實在太多,全國20多個省產茶,各地都有自己的本地茶,老百姓的日常飲用習慣也主要以本地茶為主。比如福建喝鐵觀音和武夷巖茶的多,雲南自然是喝本地普洱茶多,安徽喝綠茶的多。即使在一些不產茶的省份,各大名茶競爭非常厲害,單叢很難脫穎而出。

    另外一方面,單叢的口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限制了他的傳播和推廣。而且,單叢也沒有完全整合資源,進行強力推廣宣傳,導致單叢茶的知名度僅限於小圈子,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有這個茶,也根本沒喝過。特別是出了廣東以後,其他省份很多人都不知道單叢是什麼茶。

    還有就是潮汕茶的沖泡十分講究,他的工夫茶文化在中國茶文化中獨樹一幟,沖泡需要基本的茶具,方法也相對複雜。在有茶具會泡茶的地方還好,在一些家裡不備茶具的地方,老百姓連怎麼沖泡都不知道,就別提喝了。

  • 8 # 李虹嘯

    中國主流文化崇尚中庸平和,茶藝作為文化的一部分,也不出其外。單樅茶茶性激烈,茶香濃郁,因而有失中和之美,不入上流。就茶的品類來說,龍井茶和普洱茶的屬性比較符合中國主流的文化理念。龍井清新淡雅,普洱歷久彌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鍋牛油什麼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