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樂老上海

    動力來自於當年的宇宙大爆炸。後來透過月亮的作用,地球已經在剎車了,轉速已經慢了很多。只是這時間跨度對人類來說實在是長的不可思議了!

  • 2 # 天下未央

    當然是,而且不會靜止。物質運動論指出這一定論。時間真得存在嗎?時間只是我的頭腦中的意念而以。自然界中是沒有時間的,只存在物質與空間。所謂時空只是我們所描述的宇宙尺度。 沒有時間這個項宇宙一樣存在,沒有物質與空間,宇宙如何論述?物質與空間是統一與對立的。當你描述其中的一項時,其實也給對立的一項也下了定義。

  • 3 # 太陽系長兼地球球長

    地球自轉的動力來自於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爆炸分裂出來飛出來就有自轉、由於太空零摩擦力、加上地球質量大、所以一直在自轉

    關於永動、確實可以稱之為永動、畢竟那麼久了、不過人類可以向太空發射一個自轉的物體、也可以長時間保持自轉、達到永動效果、不過有啥用?

  • 4 # 博物致知計劃

    動力來自於太陽系內部,地球不是永動機。

    46億年前,地球剛剛形成的時候,地球還沒有現在這麼大,月球也還沒有出現。但是在某一個時刻,原始地球與一個叫做忒伊亞的小行星發生了碰撞:

    碰撞的結果是地球"吃"掉了大部分的忒伊亞的質量,碰撞產生的碎片圍繞著地球運動,最終又相互碰撞,形成了如今的月球。

    在碰撞的過程中,地球被撞"歪"了,這就是我們如今看到的地球儀全都是這個樣子的原因:

    地球歪了23.26°,這就是產生黃赤交角的原因。

    在碰撞的過程中,地球受到了很大的力,這就是自轉的動力之一。

    再講為什麼一直在自轉:

    宇宙中幾乎沒有阻力的,我們很容易就能理解,一個小球放在土坡上和放在玻璃坡上,明顯在玻璃坡上滑動的距離長。

    宇宙中幾乎沒有氣體,沒有阻力,就類似於玻璃坡,因此地球能夠保證長時間的自轉。

    那麼地球自轉會停下來嗎?

    會的!

    其實在地球最初,地球自轉的速度比現在快很多,自轉一圈的時間是4小時,也是就是說,一天的時間是4個小時,但是現在的時間是24小時。

    一部分的原因是,地球的能量轉移到了月球身上。在月球最初形成的時候,地月距離只有1.2萬公里,也就是差不多北京到美國一個來回。

    但是在這幾十億年的時間內,月球逐漸在遠離地球,現在是38萬公里。地球一部分的能量給了月球,所以地球自轉速度降下來了。

    這個原理說起來比較複雜,但是做起來其實比較簡單,大家找一個轉椅,轉起來,在轉的過程中伸長腿,會發現轉的慢了一點,要是蜷起腿,則會發現轉的快起來了,這是一個道理,月球離我們遠去,就好像地球伸長腿,於是地球轉的越來越慢。

    而且,宇宙中只是近似一個真空環境,並不是完全真空,地球在自轉過程中與宇宙中的顆粒發生摩擦,也會消耗能量,只不過消耗的極慢極慢極慢而已,要是時間足夠長,地球最終是會停止自轉的,但是這個時間的長度可能以億年為單位進行計算了。

  • 5 # 宇宙時空聯盟

    《地球自轉與公轉的動力是什麼?》

    2018.7.25

    地球自轉與公轉動力源主要是由三大部分提供的事,雖然人類科學還無力明白這種小知識:

    1.太陽透過九維時空隧道為地球供應源源不斷的超級能量.這部分能量佔地球所需自轉又緊跟著太陽轉的總能量比例達到67.13%.

    2.地球最核心裡的巨量鑽石能量.

    這部分能量佔地球所需自轉又緊跟著太陽轉的總能量比例達到12.36%

    3.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也會長期透過九維時空隧道為地球供應超級能量.

    這部分能量達到地球很會二種轉動所需的總能量比例計算是=100%-(67.13%+12.36%)

    除這三大能量之外的從別處得到的能量都可算地球靈魂順手去抓獲回來多出的能量了,她就會很認真地把在外抓獲的高能存入地球核心巨大鑽石裡供給自已備用了.

    地球堅持幾十億年這樣玩遊戲的後果就必定導致地球總能跟上太陽英勇無畏地暢遊宇宙星辰大海的步伐,就決不會掉隊了耶.

    所以在地球上做人也應當學習地球的很科學方法:儘量多吸收太陽的超級智慧能量+儘量多吸收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超級能量+地球核心輻射能量.這麼善待自已=人生幸福無難又富足又能夢想總是可以演化成真的人生模式!與之相反,則只會是一生墊底毫無成就+多災多疾的人生模式=二百五型人生模式的共同特徵.

    當然做人一旦做成把太陽當成了仇家,或把地球當成了仇敵,則只會有一個收穫----必被徹底滅絕!從古至今皆無一例外.

    所以地球上大量的土匪或二百五型人物的死亡全是被徹底滅絕了其生命靈魂的必然現象而已.

  • 6 # 科技無界

    首先地球肯定不是永動機的,萬有引力也瞭解一下。

    地球自西向東繞自轉軸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地球自轉一週耗時23小時56分4秒,由於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因此其自轉就形成了晝夜交替。

    探索地球自轉實驗

    1851年,法國物理學家讓·傅科(Jean Foucault)就在法國巴黎先賢祠(Panthéon)做了一個實驗,證明了地球的自轉。該裝置就是著名的“傅科擺”。傅科在大廳的穹頂上懸掛了一條67米長的繩索,繩索的下面是一個重達28千克的擺錘,擺錘的下方是巨大的沙盤。每當擺錘經過沙盤上方的時候,擺錘上的指標就會在沙盤上面留下運動的軌跡。實驗結果是:沙盤上出現了不重複的軌跡。

    那地球自轉是如何形成的呢?

    根據萬有引力公式:F=GMm/r²(其中,G為引力常量)可知,引力大小與兩個物體引力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當其它量不變,只有其中一個物體的質量不確定時,我們可以說萬有引力的大小與這個物體的質量大小成正比。

    而按照現有理論,太陽系最初形成於原始星雲,由於其質量分配不均,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質量較小的就開始圍繞質量較多的地方旋轉,並逐漸形成太陽、行星以及各種天體。在此過程中,勢能變成動能,導致了整個太陽系的運轉。而地球自轉的能量來源自然也是勢能轉變動能的結果。

    對於地球自轉速度是否變化過這一問題,一項新研究表明,由於月球與地球的相互作用,地球上的一天正在逐漸變長,該研究認為 14 億年前地球上的一天為 18 小時。

    既然地球的旋轉狀況一直在變化,那麼該用什麼來衡量呢?一種辦法就是用“角動量”。角動量公式為:L=r×p=r×(mv)=mr²ω(L表示角動量,r表示質點到旋轉中心(軸心)的距離,p表示動量,v表示線速度,ω表示角速度,m表示質點質量),地球自轉角速度是地球上各點單位時間轉過的角度,地球各點自轉角速度相同。線速度是單位時間轉過的弧長,弧長等於半徑乘弧所對應的角。當角度相同時,半徑越長則弧長越長。

    物理學上有一條很重要的角動量守恆定律,即一個轉動物體,如果不受外力矩作用,它的角動量就不會因物體形狀的變化而變化。例如一個芭蕾舞演員,當他在旋轉過程中突然把手臂收起來的時候(質點與軸心的距離變小),他的旋轉速度就會加快,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角動量不變。這一定律在地球自轉速度的產生中起著重要作用。也正因為如此,地球自轉速度其實正在變化。

    地球“一天”的時間長度

    上圖現象源於月地距離持續增長。雖然每年的變化都微不足道,但 14 億年的變化累積起來就造成了地球前後的自轉時間相差 6 個小時。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地球學科學家 Stephen Meyers 說:“當月球遠離地球時,地球就像是一名逐漸把雙臂伸直展開並減速的花樣滑冰運動員。”

    研究使用天文紀年法(astrochronology)將地質與天文理論聯絡起來, 以重建地球與太陽系中其他天體的歷史演變。具體來說,研究中所使用的紀年法是米蘭科維奇週期(Milankovitch cycles), 該方法將氣候變化的原因歸結於地球繞日軌道的變化,如地球的軸向傾斜、軸向進動或地軸擺動。

    地球繞日軌道的變化會進一步導致在不同緯度上地表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不同, 同時這一氣候變化在岩石和化石中留下證據。而事實也的確如此,研究者稱之為支援混沌太陽系模型(chaotic Solar System,該模型認為太陽系內的行星軌道並不穩定)的首個明確證據。

    圖中是發掘地質記錄中的天文節律

    不過,該模型仍存在問題,且隨時間跨度越大誤差越大。有 45 億年曆史的月球目前正以每年 3.82 釐米的速度離開地球,按當前的遠離速率來計算, 月球在 15 億年前會因離地球太近被引力所撕裂。這明顯不太可能。

    為此,Meyers 與哥倫比亞大學地球學科學家 Malinverno 合作開發了一個名為 TimeOptMCMC 的系統, 它結合了天文理論、地質資料和一種稱為貝葉斯反演的統計方法來幫助處理模型的不確定性。

    透過將該系統應用在兩個岩層(形成於 14 億年前位於中國華北下馬嶺和 5500 萬年前位於南大西洋的 Walvis 灣脊)的研究上,科學家能算出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地球繞日軌道的變化, 以及 14 億年前地球上一天的長度。而對下馬嶺的研究表明,月球遠離地球的速率隨著時間而加快,這意味著地球自轉時間的增長速率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加快。

  • 7 # 太空科學站

    首先說明一下永動機是不消耗能量,且永遠能對外做工的機器,因為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永動機是不可能實現的。

    那麼地球不停的自轉了46億年.,動力來自何處呢?

    說起地球自轉動力的來源,我們要追溯到太陽系誕生的時候,大約46億年前,太陽系還只是一片巨量的分子云,有一天附近一顆超新星爆發,巨大的衝擊波擾動了整個星雲,使其一小部分割槽域密度增加,觸發了引力坍縮,由於引力的作用,星雲開始急速的旋轉收縮,中心質量不斷增大,溫度不斷上升,隨著溫度升高點燃了核聚變,太陽形成了在太陽形成之後,剩下的物質繼續圍繞太陽旋轉,變成原行星盤,而在原行星盤中物質又相互吸積,形成岩石行星、氣態行星和小行星,因為在原始星雲旋轉的時候帶有角動量,由於角動量守恆,這些天體就繼承了原來的角動量,既而相繼自轉,這也是地球自轉動力的來源。

    如果在沒有外力的干擾下一地球會一直旋轉下去,然而月球與地球潮汐力的作用會使得地球自轉越來越慢,也正因如此月球每年以3.8釐米的速度遠離我們。

    所以回到問題上面,地球並沒有對外做功,只是繼承了原來角動量,才得以一直旋轉,因此地球並不是永動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跑跑怎麼連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