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頭男

    劉備肯定會遵漢獻帝為皇帝,自己會做周公

    首先,劉備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他本人的志向就是能匡扶天子,興復漢室。

    其次、劉備的志向天下共知,想他不會做偽君子,真小人。

    最後、漢獻帝為漢室正統皇帝,劉備如果想當皇帝,會再一次造成天下大亂。

    當然漢獻帝會很有自知之明,禪位與劉備。

  • 2 # 蕭湘居士__

    到那時推行民主選舉,誰德行高得票高誰當政。或劉皇叔為執政親王,大小亊務可決斷,不至出現董太師曹丞相那樣奸臣和梟雄。成為苐三節延續的大漢天下。

  • 3 # 小柯談事

    1.漢室衰微: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皇帝可以說是有名而無實權,各路諸侯根本不聽皇帝的號令,就連有很多漢室宗親都是割據一方,比如說益州牧劉焉,到了益州之後就斷了與朝廷的聯絡。曹操身為漢朝舊臣,也曾想扶持漢帝,恢復漢朝的統治。但是漢室扶不起來。這個道理劉備也很清楚。

    2.匡扶漢室只是個口號:劉備從軍以來一直以漢室宗親的身份,招攬人才,留為己用。而且三國時代,劉備匡扶漢室的口號喊得最為響亮,除此之外似乎沒有為漢獻帝做過別的事,接著劉備就開始搶漢室地盤。趕走了益州牧劉璋,又奪了荊州大部分割槽域。而曹丕篡漢的時候,劉備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稱帝,並沒有理會漢獻帝的死活。可見劉備並非那麼忠於漢室。

    3.劉備野心很大:劉備曾經參與衣帶詔事件,目的是要殺掉控制漢獻帝的曹操,如果曹操死了,劉備也不會一心一意的效忠漢獻帝,而是劉備專權的開始。當天下統一的時候,就算劉備不想稱帝,手下的人也會勸進,更何況劉備自認皇叔,篡位就更加名正言順了。讓天下人認為叔叔代侄兒取得皇位,有何不可?反正還是漢朝天下。

  • 4 # 衣賜履讀通鑑

    劉備獲得民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忠於漢室,劉備稱帝,也是在曹丕稱帝之後,算是對漢室的延續。他對自身的名聲看得很重。因此,如果劉備統一了天下,獻帝如果沒死,當然是獻帝當皇帝,如果死了,自然是劉備當皇帝。即使獻帝當了皇帝,劉備居功至偉,很可能形成曹操與獻帝之間的關係,達到功高震主的程度,然後,再有一幫人編劇導演一出禪讓之類的好戲來,呵呵。

  • 5 # 回望歷史的青年

    劉備一生以仁義自居,這也是劉備拉攏和聚攏人心的主要法寶,並且還是漢獻帝非常信任的劉皇叔,如果劉備取得天下,在位的一定是給漢獻帝的,否則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成為眾矢之的。但是兵權還是在劉備手中,劉備手下就會像‘陳橋兵變’一樣推劉備上位,逼漢獻帝禪讓,說到底還是老劉家的天下,與趙匡胤還是有區別的。

  • 6 # 小約翰

    肯定是劉備當皇帝,,這個是沒有疑問的。

    很多人不明白,“禪讓”這件事對於那些傀儡皇帝來說並不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與之相反,反倒是一種解脫。

    比如東晉最後一個皇帝晉恭帝司馬德文,後來禪讓給劉裕時,手下的人草擬好了禪讓詔書讓他謄抄時,他欣然同意,一邊寫一邊說:“晉朝的天命在二十多年前桓溫叛亂時就已經絕了,今天能夠禪讓給劉裕是天命所歸,我是十分情願的。”

    對於一個傀儡皇帝來說,與其生活在惶惶不可終日的恐懼中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取代,還不如踏踏實實的當一個臣子,對於漢獻帝這種角色來說,可能一個平民都比他幸福。

    而且更重要的是,劉備與曹丕不同,劉備一輩子的口號都是尊奉漢帝,萬萬不會加害於他。哪怕是曹丕,在漢獻帝禪位之後也十分善待,曹丕死了漢獻帝都沒死,更不要說劉備了。

    歷史記載中,雖然沒記載漢獻帝多麼情願來禪位曹丕,但也沒有記載他有什麼不情願。漢獻帝所顧慮的,無非是劉漢皇朝社稷不在,但是如果禪位的物件是劉備而不是曹丕,連這個問題都不存在了,只能算是皇族內部的皇位傳承。歷史上漢獻帝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聰明的人都識相,如果劉備統一天下,他肯定想禪位。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漢獻帝,而在於劉備。

    劉備這一輩子,“匡扶漢室”的口號從起事喊到了死,一輩子都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匡扶漢室匡扶的是誰呀?漢獻帝啊,如果漢獻帝到了劉備的手裡,劉備怎麼好意思奪了他的皇位呢?

    如果漢獻帝禪位,劉備會不會接受,很難說。因為作為一個以“仁義”為一生的標籤的劉備,如果接受禪讓,則是不忠,這個負擔劉備不一定擔當的起。

    當然了,這也只不過是我們的幻想,如果劉備真能夠統一天下,那一定是一段再造皇朝的佳話,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最終還是漢朝天命不在呀!

  • 7 # 拓跋飛翼

    如果劉備能夠統一天下,那麼他和漢獻帝誰來當皇帝呢?既然是個假設,那麼咱們就大膽分析一下。

    劉備

    劉備,也就是史書上的蜀漢的漢昭烈帝,據說是西漢中山靖王之後,論輩分(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應該是漢獻帝的皇叔。《三國志》中,記載“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劉備,好結交朋友,為人謙和,有君子之風。

    按照史書記載,劉備頗有漢高祖的風範,況且在劉備出道以來,一直打著匡扶漢室天下的旗號。如果劉備真能奪取天下的話,恰巧漢獻帝劉協能夠順利的來到劉備身邊。在當時的情況下,漢獻帝應該順理成章的是皇帝。

    漢獻帝為帝原因

    既然是假設,我們就簡單推理一下。

    一、漢獻帝在劉備沒有奪取天下就是皇帝,這個是不爭的事實。劉備打著匡扶漢室,既然得了天下,那麼還天下給皇帝是不是應該?

    二、劉備既然是以漢皇叔身份奪取天下,手下的文臣武將,是漢之文臣武將,他們是為大漢天子出力,如果劉備推翻漢獻帝,自己又如何自居?

    三、據《三國志》記載,評曰: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也就是說,劉備壓根就沒有當皇帝的想法,那麼奪取天下,還政皇帝那是必然。

    其實縱觀三國曆史,在漢獻帝沒有被徹底廢棄之前,沒有一家諸侯,自立為帝的。說明,在他們內心還是漢臣。這一點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就能看出來,當然劉備這一代人,不做的,不等於他的子弟不做,就如曹丕,他就做了他父親一直沒有做的事情。

    所以說,如真能奪取天下,劉備肯定會還位於漢獻帝,當然這個漢獻帝無論是誰奪取天下,他的命運都一樣。那就是聾子的耳朵——擺設。

  • 8 # 小文章大視野

    這個問題毫無懸念,自然是劉備。

    最直接的證據,便是他給兒子起名,他的義子,叫劉封,他的嫡子,叫劉禪,二者的名連起來便是“封禪”。封禪是什麼意思,就不用多說了吧。

    第二個證據,便是曹丕篡位建立魏國時,廢漢獻帝為山陽公。訊息傳到劉備所在的益州,變成漢獻帝被廢,並且已經被曹丕所殺,而劉備聽到這個訊息,先是悲痛欲絕,要多傷心有多傷心。而之後呢,竟然連派人入魏國查探一些真相到底如何的舉動都沒有,謠言說漢獻帝死了,那對此時的劉備來說,漢獻帝就已經死了,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果然,不久之後,諸葛亮率群臣向劉備進言,要他登基為帝,繼承漢朝的大統,劉備假意推讓一番,就正式在成都稱帝了。

    透過這兩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在東漢亂世之中,絕不僅僅想做一個復興漢室的忠臣,至少在後期,他的野心不亞於北方的曹丕以及東方的孫權。我們可以相信劉備剛開始起事時確實是忠肝義膽,但是,在他高舉著復興漢室與仁義大旗時,他遭遇的一系列失敗不免讓他有所懷疑。於是,在向東吳借荊州時他就採用了諸葛亮的計策,說白了就是耍賴不還,這和他早期的作為可是有天然之別。在之後,討伐益州的劉璋,他的同室宗族時,也變得理所當然了。最後,他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和北方的曹氏與東邊的孫家三足鼎立,這時的他,已經習慣了站在權利的頂峰,還會忍得下心去做一個臣子?那簡直是開玩笑。

    所以說,劉備即便不統一天下,他在後期依然會想辦法做他的皇帝。當然,如果劉備真的統一天下,他最可能的做法,就是讓漢獻帝死在亂軍之中,或者乾脆就說被曹氏所殺,總之,漢獻帝是活不到天下一統的一天的。

    (全文完)

  • 9 # 學習冇止境1

    謝邀。歷史上劉備是稱過帝的,《三國演義》也寫他在曹丕稱帝后也稱帝了,說明他肯定想當皇帝的,劉備的性格表現很大的隱藏性質,也就是講他深藏不露,打“匡扶漢室”旗號也是寵絡人心的手段,眼看董卓,袁紹,袁術稱帝變成眾矢之敵,最終失敗,亂世出英雄,群雄逐鹿,誰稱帝在其它軍閥中都會引起抗議,甚至出兵直接攻擊,曹操專權引起眾多不滿,這些人大多都投入劉備,孫權陣營,若劉備統一了天下,漢獻帝若在,可能會出現這幾種可能:

    第一種:劉備當皇帝。這種可能性最大,因為江山打下來,部下都希望他能當皇帝,以免扶持漢獻帝,被人認為是董卓,曹操之類一樣,對於這一點,《三國演義》的陶謙三讓徐州,劉表讓荊州就是例證。漢獻帝只能自生自滅,消失在大家面前。

    第二種:劉備也可作丞相輔佐漢獻帝。《三國演義》中劉備追隨過公孫瓚,袁紹,劉表。估計打下江山時,劉備的年齡也應較大了,也許不想背奪自己宗親侄子的皇位的包袱,希望培養自己兒子上位,漢獻帝一定會被監控中,當皇帝隨時都可以被阿斗取代,更莫想終老傳給自己兒子,依據是“天不為已,天誅地滅”,自己打下江山,肯定想留給自己子孫後代,因為漢獻帝沒有實力抗衡。

    第三種,劉備打下江山,直接以漢獻帝是曹賊(曹操)的女婿,抓住斬殺,之後登基。就象殺後患劉封一樣。

    總之,劉備統一江山後,漢獻帝大多數情況消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表白失敗了怎麼緩解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