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離別是更好的遇見
-
2 # 路遙lgy
最終,選中洪福寺一位高僧玄奘禪師,是西方金蟬子長老轉世。太宗知道他是學士陳光蕊之子,於是命他擇祭日開演經法。
玄奘正講經法,觀音菩薩化作一僧人說:“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經法,可會談大乘經法麼”?玄奘趕忙迎接。菩薩道:“這小乘經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
有觀音菩薩化成的僧人被帶見太宗,太宗問大乘佛法在哪裡?菩薩說:“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解,能消無妄之災”。
於是太宗問有誰願去取經,玄奘自告奮勇願去“與陛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大乘佛法正是在《西遊記》第八回裡說的,如來曰:“……我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諸菩薩問“如來有那三藏真經”?如來曰:“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
總的來說,取的經還是使人向善,剋制慾望,達到無慾無妄。
-
3 # 加拉白壘
當時的神仙的勢力範圍基本由兩大實力派控制,一個是天庭的道教,一個是西天的佛教,道教掌控了地上絕大部分領地,佛教只是偏安一隅,所以佛教想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要跟道教搶地盤,所以透過唐僧西天取經的這個方式,一步一步的走到西天,取經的過程也是佛教勢力不斷擴大的過程,如果是隻是取經的話幹嘛那麼費勁,孫悟空一個跟頭就到了西天了,還走路幹嘛,事實也是在唐僧取經的過程中不斷滅道崇佛的
-
4 # 弘道積德老子文化獎
千里萬里歸故里,不出門戶見天地。
東方聖人在中國,天下第一是老子。
學道明道樂無邊,修德弘道餘生願。
聞道勤行證德靈,死而不亡壽道長。
千里訪德無名利,萬里求道無可欲。
修德以真去名利,學道練功去可欲。
師德赤子真人性,師道老子聖人行。
人道法道道自然,天成天網天周全。
千里萬里歸故里,不出門戶見天地。
因勢順性見自身,大難大悟利眾生。
身如藕根心似蓮,根在塵泥花在天。
立定於德而性善,順應於道而行融。
自然有道無美醜,赤子厚德無善惡。
性而自然性素樸,為而無為行自然。
興趣合性而抱一,優勢合勢而終始。
乘時因勢順性為,無私無妄無為成。
真金百鍊尚修真,日減一欲復樸身。
道德人格真善信,修德合道皆成聖。
上德無為無以為,玄德自然功成退。
真人善生德自然,聖人善融道無為。
通道法門善融輪,道融德善玄如輪。
因勢順性無為成,大難大悟利眾生。
道德書院理子,《老子作文》
-
5 # 恆實說
大家好,我是恆實。我來回答。《西遊記》唐僧取經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如果單純要按照原著的理解,唐僧取經僅僅是為了“還太宗一個人情債”!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著中是這樣描述的:
涇河龍王與袁守誠打賭。為了輸贏有違玉帝的旨意,私扣了雨的點數。玉帝知悉後大怒,著凡間為官的魏徵斬龍。無奈之下,涇河龍王只得託夢求太宗救其性命。太宗應允了龍王的要求,便千方百計阻止魏徵去斬龍。
誰想到人算不如天算,魏徵在太宗面前睡著了,在睡夢中就把涇河龍王給斬了!可憐這條老龍,一口怨氣不滅,魂魄便來纏擾太宗。
太宗驚嚇過度而重病身亡。魂魄進入陰曹地府。沒想到碰到年輕時爭天下時所殺死的各路英雄、奪皇位的兄弟要來糾纏。無奈之下,只得許下回陽間開一場水陸大會,超度這結冤魂怨鬼們。這才得以脫身返回陽世。
回到陽世之後,太宗為了自己以後省許多麻煩,依照許下的諾言,經多方考察之後,委命玄奘主持這場水陸大會。事關太宗身後安危幸福,太宗對玄奘可以說是三日一升官,五日一賜財的豪華待遇。玄奘也對此感激涕零。
恰逢如來命觀音菩薩來東土尋取經人。觀音化身一僧人來到水陸大會上,聽唐僧高坐檯上講經說禪,便高聲叫道:你只會談小乘佛法,可會談大乘嗎?
玄奘正講禪時碰到有人砸場。即使玄奘不介意,官面的人也不會不介意啊!於是便將觀音推至太宗面前詢問“搗亂”的原因。這觀音菩薩才說出真情:小乘佛法超度不了亡者,只有大乘佛法才能滿足你真正的目的:超度那些冤魂怨鬼。而大乘佛法在西天大雷音寺如來佛祖那裡......
故事講到這,大家估計都有些明白了取經的目的了吧!太宗為了滿足個人目的,這才徵詢群臣有哪位能代他去求取真經。
這時候玄奘坐不住了,他本是良善之輩。太宗搞這麼大動靜,結果自己講的經卻完全沒有效果,而且太宗又封官又封賞,從大方面來說,“知恩圖報”不為過,從小的方面來講,“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自己不出面還能有誰更適合出面呢?
於是玄奘便站了出來:“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這段話可是原著白紙黑字寫出來的,並不是恆實妄想編出來的。如果這還不能證實玄奘並非自願為了弘揚佛法,自發取經的。咱們還有下段證據:
書中後面寫道:“我已發了洪誓大願,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 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難定。”所以說西遊記取經其實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滿足太宗的私人慾望而已。但是從正能量的角度來解讀西遊記。西遊記其實是一本克服內心慾望,追求對人心全方面重新認識的一段過程。
透過作者浪謔笑虐的神渺之言,來揭示人間正道,處世真理。西遊記取經書中是太宗取了大乘經,書下則是汲取處世經。書裡書外皆有經,就看你悟出悟不出了!
-
6 # 絕地苟王呀1
那麼, 唐僧為什麼要取經?取的是什麼經?取來經幹什麼用? 這個經到底有什麼作用? 這些曾是兒時看《西遊記》時留下的種種疑問。
到如來佛那兒, 當然取的是佛經, 這個應該很好理解。可唐僧為什麼要去取? 有何目的, 有何動機, 這就值得研究一番了。
俗話說:”人無利, 不早起。” 人, 一個正常的人, 做任何一件事, 都是要經過考慮, 抉擇的。凡考慮, 抉擇都是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則進行的。
唐僧去西天取經, 既然他已經做出了這樣的抉擇, 我們就可以認定: 這是他的最佳選擇!
可是, 他的這個最佳選擇卻是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做出的。不知道各位看出來沒有。
話說唐朝開國不久,皇帝唐太宗舉辦了一次曠世規模的宗教活動,叫作”水陸法會”。舉辦這場”水陸法會”,需要選舉一名有大德行的高僧來作壇主主持人。榜行天下不到一月,各路高僧雲集京師,眾人從中選舉出了陳玄奘法師。
玄奘法師的父親陳光蕊中狀元,官拜文淵殿大學士,母親更牛, 是開國元勳殷開山丞相的女兒, 標準的高幹子弟,太宗皇帝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於是太宗喜道:”果然舉之不錯,誠為有德行, 有禪心的和尚。朕賜你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玄奘頓首謝恩,受了大闡官爵。
”根源又好”, 這是真的。
”德行又高”, 這從哪兒說起呢? 看不出來, 作者只說”這個人自幼為僧,出孃胎,就持齋受戒。”
可以看出來的是: 陳玄奘這個人很單純, 很單純。我不知道用什麼詞來形容了。
菩薩送來兩件寶物”錦闌袈裟,九環錫杖”,袈裟賣五千兩, 錫杖賣二千兩, 我們看有錢的愚僧是怎麼說的: 是瘋子,是傻子!這兩件粗物,就賣得七千兩銀子?穿上身就是長生不老,成佛作祖,也值不得這許多!
就是皇帝唐太宗也問:”有何好處,就值許多?”
可見挺貴的, 合人民幣約700000元了。
儘管貴, 唐太宗還是說”朕買你這兩件寶物,賜他(玄奘)受用。”
太宗宣玄奘入朝:”求證善事,有勞法師,無物酬謝。願送錦闌異寶袈裟一件,九環錫杖一條。今特召法師領去受用。”玄奘叩頭謝恩。
太宗道:”法師如不棄,可穿上與朕看看。”
玄奘遂將袈裟抖開,披在身上,手持錫杖,侍立階前。君臣個個欣然, 文武人人喝采。
待玄奘穿了袈裟,持了寶杖,太宗又賜他兩隊儀從,著多官送出朝門,教他上大街行道,往寺裡去,就如中狀元誇官的一般。這位玄奘再拜謝恩,在那大街上,烈烈轟轟,搖搖擺擺。你看那長安城裡,行商坐賈、公子王孫、墨客文人、大男小女,無不爭看誇獎。俱道:“好個法師,真是個活羅漢下降,活菩薩臨凡!”玄奘直至寺裡,僧人下榻來迎。一見他披此袈裟,執此錫杖,都道是地藏王來了,各各歸依,侍於左右。玄奘上殿,炷香禮佛,又對眾感述聖恩不已。
最後, 菩薩對太宗皇帝說, 你辦的這個水陸法會跟本就不行! 你請的法師只會講小乘教法,不起作用的。我有大乘佛法三藏才是真經,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太宗正色喜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於何處?”
菩薩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太宗馬上叫法會暫停, 待朕差人取得大乘經來,再重做法事。當時在寺中問曰:“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
這下好了!
玄奘是吃了人家的嘴軟, 拿了人家的手軟, 推也推不掉的, 躲也躲不脫了,只得上前施禮道:“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注意,他說的是“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
可見, 玄奘法師壓根都沒有取經的願望與念頭。談不上什麼修行, 也談不上什麼覺悟,更談不上什麼普度眾生,僅僅只是因為我貪了你的小便宜, 不得已要還你一個人情,那就只有替你賣一回命了!
唐王大喜:“法師果能盡此忠賢,不怕程途遙遠,跋涉山川,朕情願與你拜為兄弟。”玄奘頓首謝恩。唐王果是十分賢德,就去那寺裡佛前,與玄奘拜了四拜,口稱 “御弟聖僧”。
玄奘感謝不盡道:“陛下,貧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顧如此?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獄。”
唐王果真是十分賢德, 把個玄奘師傅感動的連毒誓都發了。
玄奘回到寺裡。幾個徒弟早聞取經之事,都來相見,因問:“發誓願上西天,實否?”
玄奘道:“是實。”
他徒弟道:“師父呵,嘗聞人言,西天路遠,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無回,難保身命。”
玄奘道:“我已發了弘誓大願,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難定。”
總結一下,不是唐僧要取這個經,而是唐太宗要取真經派遣唐僧去幫他取回這個經。不想去也不行,因為沒有選擇拿了人家的手軟, 不得不為人家賣命啊!
回覆列表
正如玄奘所言:取經是為了幫助世人看破紅塵,直面生死,脫離苦海。這是一種來自佛道中救世濟人、普度眾生的無量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