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杏花島
-
2 # KK健康
生病時,很多疾病的確診和指導治療都需要驗血報告的輔助,而驗血大多數時候需要空腹進行,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是由於在空腹時,人體處於基礎代謝狀態,可以排除進食帶來的諸多幹擾因素,檢查結果更準確。因為進食後,由於吃的食物不同,食物吸收後進入血液會造成血液當中的相應指標發生改變,如進食含糖食物會使血糖升高,進食含油脂的食物會使血脂升高並使血液呈渾濁的脂肪血狀態,使檢測人員難以觀察。
因此,大多數血液檢查,尤其是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等檢查時必須空腹,以保證其準確性。而如果病人只需要單純進行血小板、紅細胞、白細胞、血色素等檢查時,可以不必保持空腹,而是根據疾病的診治需要隨時進行檢查。
去醫院看病時,空腹成了醫生與病人之間無言的默契,但很多患者仍然很疑惑,為何抽血一定要空腹呢?
首先,實驗室的各項檢查指標的正常範圍都是用正常人空腹血化驗出的結果經過統計學計算得出的,所以,空腹抽血所得的結果是比較可靠的,它排除了飲食等因素的影響,能夠最準確的反映人體血液的真實情況。
其次,尤其對於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的檢查,空腹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食物進入人體之後進過胃腸消化吸收入血,食物中的某些成分進入血液會使得結果不準。尤其是血糖和血脂,食物形成的乳糜顆粒進入人體,會導致血液中血脂含量增高,那麼檢驗人員就很難和正常參考範圍作對比,也無法評估此時患者血脂水平的真實情況;血糖更是如此,吃飯和不吃飯血糖水平是大不一樣的。
另外,患者住院時,為了方便,護士一般會在早上統一抽血,這樣既節省了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方便了患者,不用多次抽血。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檢查均要求空腹,像血常規、血沉、自身抗體等檢查並不需要空腹,因為這些檢查專案在血液中的濃度變化並不受飲食的影響。
所以,如果在不確定醫生會開具什麼檢查的情況下,空腹就診是比較明智的,避免因為吃飯而導致當天不能化驗,耽誤自己的時間。如果能夠確定當天需要做什麼檢查,並且確定並不需要空腹,那麼吃飯後抽血是可以的。
本期答主:陳泳淼 醫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