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左山
-
2 # 小歷說史
元朝皇帝確實比較默默無聞,除了元世祖忽必烈,大概只有末代皇帝元順帝普通人還有點印象,而且元順帝這個名字還是朱元璋取的。
這種情況其實有兩個原因。第一當然是因為元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多數華人對他們肯定不如明朝宋朝感覺更親切。加上皇帝的名字也都比較拗口,想記住也不容易,自然人們的印象也淡。
但我覺得另一點可能也很重要,就是在元朝建立到退出中原這90年左右的時間裡,超過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兩個皇帝在位,即建立者元世祖和和失國者元順帝,兩人加在一起在位時間接近七十年,而其它元朝皇帝在位時間都很短。考慮到這一點,人們只記住了這兩位,忘了別的皇帝其實也比較正常了。
-
3 # 四野後人論歷史
元英宗孛爾只斤.碩德八刺,這位深受儒家教育長大的仁德皇帝17歲成為的蒙古第九位大汗,中國元朝第五位皇帝。雖然元英宗僅在位短短四年,所作所為,皆為天下蒼生著想,史稱“至治改革”。可惜的是,他與民讓利、抑制腐敗、裁撤冗官的改革政策深深觸怒了蒙古上層貴族,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元英宗和支援他政策的丞相拜住從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返回大都(今北京市)的途中,在南坡(錫林郭勒三十里處)被反對他改革的奸相鐵木迭爾的義子鐵失刺殺。元英宗被殺時年僅20歲。倘若英宗不死,他的改革措施得以實施下去,元朝的統治不會在百年內滅亡。
-
4 # 譚胖影視
孛兒只斤·鐵木真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顏部人。大蒙古國可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生於漠北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後,成為蒙古乞顏部可汗,一步步統一蒙古諸部。開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頒佈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征服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地區。寶慶三年(1227年),興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1]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追尊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後,追諡聖武皇帝。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追諡“法天啟運聖武皇帝”,廟號太祖。[2]
本名: 孛兒只斤·鐵木真
別稱: 成吉思汗
所處時代: 大蒙古國
民族族群: 蒙古族
出生地: 漠北
-
5 # 歷史熱知識
泰定帝作為元朝第六位皇帝,我們都知道皇帝駕崩後都有廟號。但是泰定帝和他兒子阿速吉八卻沒有廟號。因為他從侄元文宗圖貼睦爾在奪取了他兒子阿速吉八天順帝的皇位後認為泰定帝參與了南坡之變(元英宗被弒)是自立的“非法君主”。所以泰定帝做為一個皇帝沒有廟號、諡號以及蒙古汗號。
泰定帝除了沒有廟號連登基詔書都是用白話文頒佈的。一般皇帝的登基詔書都是用文言文昭告天下,而且元朝還規定登基詔書先由漢臣用文言文擬寫再翻譯為蒙古文頒佈天下。但是由於當時泰定帝身邊沒有精通漢文化的人士所以他的登基詔書用的白話文,也成為了元朝乃至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白話文登基詔書。
泰定帝登基後在政治沒有大刀破斧的改革,以守成和維穩為基本目標(這些我們都不多說)但是值得一提的他對我們華夏先祖黃帝陵廟的保護。在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陝西黃帝陵軒轅廟西院保生宮發生火災後,親自下旨保護黃帝廟宇,嚴禁破壞黃帝廟宇建築設施,禁止砍伐樹木,並著專人看守保護。這道聖旨也是第一份保護黃帝陵廟的法令,還是一名少數民族皇帝頒佈的(極其意外)。
綜上所述,泰定帝雖然在位只有五年。但是他作為一名沒有廟號連登基詔書都是白話文的少數民族皇帝,卻對華夏先祖黃帝的陵廟做出以法令保護的舉動還是讓我頗為感動。所以泰定帝給我印象比較深。
-
6 # 詩意暢讀與行跡遠方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始為162年,從忽必烈定國號元開始歷時98年。
實際上元朝是由忽必烈定國號元開始的,歷時98年。成吉思汗建立的是蒙古政權,成吉思汗作為元朝皇帝是忽必烈追認的。
如要說元朝最有作為的皇帝,忽必烈絕對是當仁不讓的。他在位期間,加強了中央集權 ;平定了李憻及乃顏、海都叛亂 ;注重農桑,興修水利 ;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理 ;改元建號,立都漢地 ;建立國家機構和嚴密的法律體系 ;承認和提倡以儒學為主的漢族傳統文化 ;制定蒙古新字;重視科技的發展。
如果硬要從其他皇帝中找一個印象深刻的,從歷史角度講,只能是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即元仁宗(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在位),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八位大汗。元仁宗在位期間,大力進行改革,進用漢族文臣,減裁冗員,整頓朝政,實行科舉制度,推行“以儒治國”政策,復興元朝。
-
7 # 犀牛按摩器材
元朝皇帝確實比較默默無聞,除了元世祖忽必烈,大概只有末代皇帝元順帝普通人還有點印象,而且元順帝這個名字還是朱元璋取的。
這種情況其實有兩個原因。第一當然是因為元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多數華人對他們肯定不如明朝宋朝感覺更親切。加上皇帝的名字也都比較拗口,想記住也不容易,自然人們的印象也淡。
但我覺得另一點可能也很重要,就是在元朝建立到退出中原這90年左右的時間裡,超過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兩個皇帝在位,即建立者元世祖和和失國者元順帝,兩人加在一起在位時間接近七十年,而其它元朝皇帝在位時間都很短。考慮到這一點,人們只記住了這兩位,忘了別的皇帝其實也比較正常了。
-
8 # 我是小妖怪
孛兒只斤·拖雷(1193~1232),在位時間:1227-1229,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四子(幼子),尊號“也可那顏”(大官人)。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邊,繼承父親在斡難和怯綠連的斡朵兒、牧地和軍隊。成吉思汗留下的軍隊共有約12.9萬人,其中大部分都由拖雷繼承。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後,次子孛兒只斤·窩闊臺繼位,拖雷監國。1232年率軍擊敗金軍,在回軍途中病逝。其子孛兒只斤·蒙哥即位後追上尊號,諡“英武皇帝”,廟號“睿宗”。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孛兒只斤·忽必烈在位時,被改諡為景襄皇帝。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加諡“仁聖景襄皇帝”。
-
9 # 宇宙新鮮事兒
當然是李世民。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像這樣睿智的話,也只能從明君的口裡才能說出。
像這樣即知道該如何運用手中的權力,又能做到以德服人的君王,老實說並不多見。
李世民的美好品行,對於後代的君王有重要的影響,就連普通的百姓也口耳相傳他的功德。
就算百年之後,美好的名聲還依舊在。
有幾個君王而已做到這樣呢。
李世民16歲時就展現了非凡的軍事天賦。
18歲便隨父起兵,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越戰越勇。
當他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卻收斂了他的鋒芒。
以仁愛對待手下的臣民。
因為他的極具個人魅力,整個朝代也煥發出從未有過的勃勃生機。
一片繁榮,社會環境達到前所未有的包容,國力也達到了強盛的巔峰。
-
10 # 擺攤的小青年
就是有一點英年早逝,如果在位更久的話元朝的統治回更加長久強大!
託雷(1193--1232)而在位期間只有兩年是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人稱“也可那顏”就是大官人的意思,從小成吉思汗就對他寄予厚望,繼承了成吉思汗的13萬大軍,1232年率軍打敗進軍在回國途中病逝,
回覆列表
你的提問當中提到了成吉思汗,那應該是說成吉思汗之後,忽必烈之前的的幾位大汗也包括在內,這樣我會選擇蒙哥汗,公元1259年,蒙哥在四川釣魚城(屬重慶)被宋軍擊傷,不久死去。蒙哥汗的意外戰死,對世界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不僅使南宋延續國祚20年,還是古代埃及免於戰火,中東地區和歐洲地區也得以喘息,這都典型的蝴蝶效應,因此僅憑這一點,就足以令人印象深刻。
接下來細說下蒙哥之死,如何引發的蝴蝶效應。
蒙哥死後,又是新的一輪,關於汗位歸屬的大紛爭。
拖雷的長子蒙哥沒了,但還有拖雷嫡出的四子忽必烈,五子旭烈兀,七子阿里不哥。這幾位小爺,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尤其是老五旭烈兀,此時此刻正率領十萬蒙古大軍遠征中東,兵鋒一直到達地中海東岸的大馬士革附近。這次遠征,也就是史書上所說的蒙古第三次西征。
拖雷系升級版本的嫡親兄弟汗位爭奪戰,呼之欲出。
時過境遷。成吉思汗已經去世三十多年,蒙古人再也沒有了朮赤他們老一輩的四兄弟作為精神領袖,來維持表面的政治版圖完整,甚至也沒有了耶律楚材或者拔都這樣具備崇高威望的輔臣。如日中天的蒙古人,就像一群嗜血的狼,對外撕咬,對內也不含糊。從成吉思汗本人開始,到第二代的老兄弟四個,一直到第三代的拔都、貴由和蒙哥,蒙古人窩裡鬥後浪推前浪,烈度逐級上升。不等新的庫裡勒臺大會召開,支援漢化的忽必烈和反對漢化的阿里不哥,就迫不及待在開平(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與和林(外蒙古哈爾和林)這兩個地方,分別宣佈自己為新的蒙古大汗,兩個人展開了長達四年的草原內戰。
當然,蒙哥之死,同樣也深刻地改變了世界歷史程序。
正在西征途中的旭烈兀,顧不上敘利亞戰事正緊,在得知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兄弟大打出手的訊息之後,迅速停止西征,回師蒙古草原。此後,旭烈兀西征也順勢終止。所以這就是典型的蝴蝶效應——宋帝國在釣魚城的拼死抵抗,為廣大中東地區迎來了來之不易的和平。
在得到哥哥忽必烈的冊封承諾之後,旭烈兀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忽必烈陣營,聯手對付弟弟阿里不哥。旭烈兀的態度對於戰爭結局至關重要,他對忽必烈的支援,就相當於當年“長子西征”統帥拔都,對於蒙哥的支援。公元1264年,忽必烈取得蒙古內戰的全面勝利,正式即位蒙古大汗。同年,忽必烈自稱皇帝,改國號為元。
兵敗之後的阿里不哥被幽禁,兩年後暴死。
“拖雷系”的兄弟內戰,極大地傷害了蒙古汗國內部各大政治勢力的團結。而與此同時,成吉思汗後人們的血緣聯絡也越來越淡漠。戰爭期間,老一輩的朮赤系,察合臺系,窩闊臺系清一色站隊阿里不哥,面對忽必烈大獲全勝的結果,這三個老政治派系,對新搭臺唱戲的蒙古汗國感到心灰意冷,並且萌發了分家各過自己日子的群體思潮。
戰後不久,蒙古汗國正式分裂為欽察汗國(朮赤家族),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以及伊利汗國(旭烈兀西征所建立)。其中,也只有伊利汗國承認新任大汗忽必烈的宗主地位。
因此,元世祖忽必烈是建立漢地元朝的第一位皇帝,也是蒙古汗國的末代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