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的溫暖》,這個故事鮮亮得彷彿童話,有著王子般帥氣不凡的幽默男生,和灰姑娘般暗自神傷的女生,但這個故事,骨子裡卻有幾分真實,有時讓我想起中學時代的自己。 顏澤是故事的主人公,她沒有絕麗的容顏,沒有高挑的身姿,成績中上,也算不上多才多藝。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的好朋友顧夕夜。不但漂亮,成績優異,還博學多才。夕夜是顏澤家的養女,顏澤的姐妹,顏澤的好朋友,也是她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因為夕夜的出現,原本能夠加諸在顏澤身上的光環,全都給了夕夜,所有能夠見到夕夜的地方,顏澤僅是如影隨形。 於是一種自卑在顏澤的身上蔓延開來,那種對於夕夜愛恨交織的情感慢慢也強烈起來。當凌晨三點,所有人都在夢鄉的時候,顏澤在山頂上的那種“夕夜,我想變成你!”成了一種絕望的吶喊。 顏澤喜歡一個男孩,季宵。喜歡到一個細微的動作,無意間的話語,都是喜悅和悲傷的來源。他們同桌,一種無法抗拒的少年情懷盤桓在心裡。顏澤、季宵,連名字的整齊對仗也能帶來小小的竊喜,因為同桌間不經意間的接觸也能讓她臉紅耳赤。平時如此大大咧咧的她,到了他的面前卻一反常態地謹小慎微。 但是季宵的緋聞從來不斷,女主角是她的好朋友。即使只是不著邊際的流言蜚語,但主角是如此完美的夕夜,無論怎樣都是沒希望的了。 顏澤不止一次的失望難過,卻因為男生賀新涼的出現,一一化解了。在最最難過,最最尷尬的時刻,似乎總有他恰巧出現。這種恰巧的體貼帶著顏澤從自卑中漸漸地抽離出來。顏澤喜歡季宵麼?新涼幫她試探,鼓勵她,安慰她;顏澤因為嫉妒撬開夕夜的鎖,新涼看到了卻假裝什麼都不知道,送她回家逗他開心;當知道顏澤誤解了季宵的簡訊,以為他喜歡夕夜時,寒冷的冬天,他拉著顏澤去找季宵……一次次深入骨髓的關懷,因為最初的定位,一切結束在開始以前。 在新涼的幫助下,顏澤終於和季宵在一起了。這個似乎是童話故事的大結局,卻不適用於現實生活。頗有點書生呆氣的季宵,如同《十七歲不哭》裡簡寧似的男生,卻不是顏澤想象中的他。浪漫的小說情節在現實生活中展現了其頗為無奈的一面。 “我們,走到這裡就可以了!” 曾經那麼喜歡他的顏澤,提出了分手。這就是現實與理想之間,最遙遠的距離麼?所有情竇初開的女生的愛情,都是以這樣無比慘烈的方式終結麼?即使,日日夜夜無時無刻不想著那個人,卻從來沒有想過這樣一種可能:他,原來是不適合自己的。 季宵為了挽回愛情而所做的種種努力,在顏澤的眼中變成了“出軌”的罪惡。為了“報復”他,她假裝和新涼戀愛。與新涼間默契的相處,自然的關懷彷彿渾然天成。但因為最初,新涼只是顏澤好朋友蕭卓安的男友,誰都沒有意識到彼此間暗生的情愫。即使新涼曾經對季宵說過這樣的話:“我一直以為能使小澤幸福的人是你,但直到今天,我終於知道不能在自己以外的人身上抱希望!” 夕夜因為誤會了顏澤胡亂跑出去出了車禍,看到倒在血泊裡的身影,那一身的藍色校服,以為出事的是顏澤的那一剎那,新涼感覺被抽空了力氣,無力地跪在地上。是的,即使只是同學,只是曾經女友的好朋友,如果是顏澤的話,到底會不一樣。而顏澤,直到失足墜樓的那一瞬,在急速下落的時候,才突然憶起第一次遇到新涼的情景,才突然明白,從頭到尾,新涼對自己關心的全部意義。 故事在這裡戛然而止。 沒有人知道失足墜樓的顏澤如何了,也沒有人知道寫在文章結尾的那句“吶,我喜歡你。”是不是顏澤的想法。我甚至看得茫然無措,卻還是不禁心痛。雖然心痛什麼,連我自己都不能確切地知道。 我想,大概是因為故事裡不斷交雜的情節,很多是我現實中的真實寫照。帶著一種醜小鴨式的自卑,喜歡著永遠不可能喜歡自己的男生……只是我深知,在現實的世界裡,是不會出現那個叫“賀新涼”的男孩的。
《八分鐘的溫暖》,這個故事鮮亮得彷彿童話,有著王子般帥氣不凡的幽默男生,和灰姑娘般暗自神傷的女生,但這個故事,骨子裡卻有幾分真實,有時讓我想起中學時代的自己。 顏澤是故事的主人公,她沒有絕麗的容顏,沒有高挑的身姿,成績中上,也算不上多才多藝。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的好朋友顧夕夜。不但漂亮,成績優異,還博學多才。夕夜是顏澤家的養女,顏澤的姐妹,顏澤的好朋友,也是她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因為夕夜的出現,原本能夠加諸在顏澤身上的光環,全都給了夕夜,所有能夠見到夕夜的地方,顏澤僅是如影隨形。 於是一種自卑在顏澤的身上蔓延開來,那種對於夕夜愛恨交織的情感慢慢也強烈起來。當凌晨三點,所有人都在夢鄉的時候,顏澤在山頂上的那種“夕夜,我想變成你!”成了一種絕望的吶喊。 顏澤喜歡一個男孩,季宵。喜歡到一個細微的動作,無意間的話語,都是喜悅和悲傷的來源。他們同桌,一種無法抗拒的少年情懷盤桓在心裡。顏澤、季宵,連名字的整齊對仗也能帶來小小的竊喜,因為同桌間不經意間的接觸也能讓她臉紅耳赤。平時如此大大咧咧的她,到了他的面前卻一反常態地謹小慎微。 但是季宵的緋聞從來不斷,女主角是她的好朋友。即使只是不著邊際的流言蜚語,但主角是如此完美的夕夜,無論怎樣都是沒希望的了。 顏澤不止一次的失望難過,卻因為男生賀新涼的出現,一一化解了。在最最難過,最最尷尬的時刻,似乎總有他恰巧出現。這種恰巧的體貼帶著顏澤從自卑中漸漸地抽離出來。顏澤喜歡季宵麼?新涼幫她試探,鼓勵她,安慰她;顏澤因為嫉妒撬開夕夜的鎖,新涼看到了卻假裝什麼都不知道,送她回家逗他開心;當知道顏澤誤解了季宵的簡訊,以為他喜歡夕夜時,寒冷的冬天,他拉著顏澤去找季宵……一次次深入骨髓的關懷,因為最初的定位,一切結束在開始以前。 在新涼的幫助下,顏澤終於和季宵在一起了。這個似乎是童話故事的大結局,卻不適用於現實生活。頗有點書生呆氣的季宵,如同《十七歲不哭》裡簡寧似的男生,卻不是顏澤想象中的他。浪漫的小說情節在現實生活中展現了其頗為無奈的一面。 “我們,走到這裡就可以了!” 曾經那麼喜歡他的顏澤,提出了分手。這就是現實與理想之間,最遙遠的距離麼?所有情竇初開的女生的愛情,都是以這樣無比慘烈的方式終結麼?即使,日日夜夜無時無刻不想著那個人,卻從來沒有想過這樣一種可能:他,原來是不適合自己的。 季宵為了挽回愛情而所做的種種努力,在顏澤的眼中變成了“出軌”的罪惡。為了“報復”他,她假裝和新涼戀愛。與新涼間默契的相處,自然的關懷彷彿渾然天成。但因為最初,新涼只是顏澤好朋友蕭卓安的男友,誰都沒有意識到彼此間暗生的情愫。即使新涼曾經對季宵說過這樣的話:“我一直以為能使小澤幸福的人是你,但直到今天,我終於知道不能在自己以外的人身上抱希望!” 夕夜因為誤會了顏澤胡亂跑出去出了車禍,看到倒在血泊裡的身影,那一身的藍色校服,以為出事的是顏澤的那一剎那,新涼感覺被抽空了力氣,無力地跪在地上。是的,即使只是同學,只是曾經女友的好朋友,如果是顏澤的話,到底會不一樣。而顏澤,直到失足墜樓的那一瞬,在急速下落的時候,才突然憶起第一次遇到新涼的情景,才突然明白,從頭到尾,新涼對自己關心的全部意義。 故事在這裡戛然而止。 沒有人知道失足墜樓的顏澤如何了,也沒有人知道寫在文章結尾的那句“吶,我喜歡你。”是不是顏澤的想法。我甚至看得茫然無措,卻還是不禁心痛。雖然心痛什麼,連我自己都不能確切地知道。 我想,大概是因為故事裡不斷交雜的情節,很多是我現實中的真實寫照。帶著一種醜小鴨式的自卑,喜歡著永遠不可能喜歡自己的男生……只是我深知,在現實的世界裡,是不會出現那個叫“賀新涼”的男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