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鯨並蒂蓮
-
2 # 使用者9842623462226
不是後期出來的, 是拍攝出來的,你用了偏振鏡就知道為什麼可以拍攝的那麼美了。Kase偏振鏡CPL就很好的,特別薄,拍攝出來的風景很好的
-
3 # 來生想做一棵蒲公英
有些是經過處理的,但也有不是,現在環境越來越好了,像我們這經常都能看到藍天白雲,看我前兩天拍的,白雲非常漂亮
-
4 # 老陳耍成都
這今年由於環保的政治力度的加大,環境得到了改善 ,藍天白雲常常出現。要想拍好藍天,首先要在相機鏡頭上加一個偏振鏡,這樣照出來的照片天空就會更加藍。照片再經過後期ps,照片會感覺漂亮。有的藍天照片拍出來不用後期製作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這個要不斷的摸索才會進步。
-
5 # 榮達印象
攝影是用光的藝術。太Sunny是最重要,也最容易運用的自然光線,攝影師們會根據不同的太Sunny特性,給一天分出不同的拍攝時間段大師們口中的行話:藍調時間➡️一天中最美的時刻
日落之後天黑之前稱之為藍調時間,一般為日落後半小時內,這個時間拍出來的畫面是淡淡的藍色,很適合拍出超級唯美的照片和影片。
來認識一下攝影上的“藍調時間”如圖。當太陽高度角為 -4°~-6°時,也即日落後16~24分鐘之間,天空為“藍調時間”。這是攝影人最寶貴的拍攝時間之一。你若想拍出漂亮的夜景照片,就好好利用這寶貴的幾分鐘吧。對於拍攝夜景全景的人來說,每天只有一次拍攝機會
以日出、日落時刻為0°太陽與地平線夾角
0°以上進入白天0°~-6°,屬“民用晨昏蒙影”(Civil Twilight)-6°~-12°,進入“航海晨昏蒙影”(Nautical Twilight)階段-12°~-18°,則是入夜前最後的“天文晨昏蒙影”(Astronomical Twilight)時間太陽角<-18°,進入夜晚需特別注意的是,存在兩個絕佳的拍攝時段
“黃金時刻”(Golden Hour):在+6°~-4°之間“藍調時刻”(Blue Hour):在-4°~-6°之間但須注意“藍調時刻”的出現受天氣、大氣透明度等因素的影響,其效果差異性很大。且其持續時間很短,必須把握好拍攝視窗。
-
6 # 不懂藝術的小橙
天空的藍色其實都差不多,如果照片看起來顏色與肉眼差別明顯,那很大可能是經過後期處理或者拍攝時使用濾鏡。調整一下飽和度就可以看出很大的區別,如果要使某一個區域發生變化,那可能就涉及一些圖片後期軟體。不同的功能與引數能讓照片發生千種變化。
-
7 # 映攝江山
不一定,事實上,處理過而變得很藍,直觀上就會感覺到彆扭。
一般情況下海拔越高,晴朗天氣天空越藍,尤其是雨後的天空,會有種藍到攝人心魄的感覺。西藏的岡仁波齊的天空,無論是夜晚還是白天,天空美到令人窒息,尤其是星空。
-
8 # 2020Jimmy
有的地方風景如畫,自然拍攝效果很好。經過後期加工的的照片,大多數是美化引數,符合應景適用於自己各項工作指標當中。各有所需,看怎麼用怎麼合適。
-
9 # 西部牛仔WESTCOWBOY
叫你個非常簡單的方法,開啟ps, 進入camera Raw 濾鏡進入第四項hsl調整,把藍色明都壓暗降低!
-
10 # 靜靜等著你我她
不一定,第一張是我廣東東莞麥斯工業園區拍的,第二張是在江蘇崑山千燈鎮拍的,都沒有後期製作,也很漂亮的。主要還是近年來中國加大了環保力度,整治了環境,前幾年,在G20峰會時,出現了久違的“北京藍”非常漂亮,這一切都要感謝黨,感謝習主席
回覆列表
有用濾色鏡拍的,也有是後期製作的,但選擇適合的天氣最重要,如果天上沒有藍天白雲,再好的攝影大師,也望天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