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定郡小書生

    1945年黃炎培先生在延安考察時曾向毛澤東主席提出一個關於歷史週期律的問題,那就是在中國歷史上任何政權都會經歷興衰治亂,呈現出往復迴圈的週期性現象。

    同樣封建王朝的統治者都會給人們留下一代不如一代的影響,其實這也是歷史週期律的一個體現,畢竟每個封建王朝的建立必然有一個開國之君,在後期滅亡之際必然也有一個亡國之君。

    開國之君與亡國之君相比,給大家留下的第一影響必然是開國之君能力高於亡國之君吧。即使亡國之君能力突出,再怎麼勵精圖治,大家還是認為其能力不如開國之君,畢竟一個王朝的滅亡無論如何需要對歷史有一個交待,那麼,亡國之君無疑就是最好的背鍋俠了。

    其實熟悉中國歷史的的朋友們都知道,中國每一個封建王朝走向滅亡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大一統王朝,往往都是從上幾任皇帝手中開始走下坡路,可往往背鍋的就是最後一任皇帝。

    比如兩漢後面的皇帝,西漢的亡國之君漢孺子劉嬰,僅僅是權臣王莽手中的一個傀儡而已,甚至連皇帝都沒有當,僅僅居西漢的皇太子位;東漢的亡國之君漢獻帝劉協,也是在權臣董卓的操控下當上的皇帝,之後不過是董卓換成了曹操而已,一生都是別人手中的工具而已。這樣的皇帝,暫且不說能力如何,就說國家滅亡的禍根在前幾任皇帝手裡就已經埋下了禍根,難道指望最後的一任皇帝能夠逆天而行、力挽狂瀾。

    其實給大家都認識,每個朝代歷任統治者一代不如一代,其原因不僅僅是統治者的能力在下降,相反在每個朝代之後的許多統治們都經歷了比開國之君更好的教育,其各方面素質應該優於開國之君,然而封建社會始終逃不出歷史週期律的怪圈。即使繼任的皇帝再怎麼努力,進行改革,每個朝代在走向最輝煌的那一刻,轉而開始走向下坡路,直到最後無力迴天,由亡國之君眼睜睜看著祖先創下的基業在自己手中慢慢葬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用一個字來解答你對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