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文學史的發展上來看,屈原上承《風》《雅》詩人,下啟兩漢賦家,自是一個承先啟後而最有創造性和最有影響的偉大的天才詩人。劉勰《文心雕龍·辨騷篇》說:“自《風》《雅》寢聲,莫或抽緒;奇文鬱起,其《離騷》哉!固已軒翥詩人之後,奮飛賦家之前,豈去聖之未遠,而楚人之多才乎?”這話評價屈原及其作品頗為簡括、愜當。《辨騷篇》末又說:“不有屈原,豈見《離騷》?”就是這樣首次論定了屈原及其作品在文學史上的位置。
當然,提起最初對於屈原及其作品有深刻的認識,而給以很高的評價的,我們不會忘記首先為屈原作傳記的司馬遷。章炳麟《檢論》說:“《楚辭》傳本非一,然淮南王安為《離騷傳》,則知定本出於淮南。”又說:“班孟堅引淮南《離騷傳》,文與《屈原列傳》正同,知斯傳非太史自纂也。”儘管司馬遷所據《楚辭》祖本及其評價或有出於淮南,他總得加工一番才能作出屈原傳記。《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裡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原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據此可見,劉勰評價屈原主要是從文學史上從文體源流上觀察來的;司馬遷評價屈原是從其人格和風格上觀察得來的;這裡不但論定了《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而且指出了它的特點,是以古見今、以小見大、以近見遠、以物見志的浪漫主義的象徵手法;主要地發見了作者同基於一般人的精神狀態上,而從自己的特殊的遭遇裡,鍛鍊了發展了而自成其崇高的偉大的心靈;發見了作者的生平人格和作品風格的完整、有機、訴合無間,賦予了作品以不朽的生命。
從中國文學史的發展上來看,屈原上承《風》《雅》詩人,下啟兩漢賦家,自是一個承先啟後而最有創造性和最有影響的偉大的天才詩人。劉勰《文心雕龍·辨騷篇》說:“自《風》《雅》寢聲,莫或抽緒;奇文鬱起,其《離騷》哉!固已軒翥詩人之後,奮飛賦家之前,豈去聖之未遠,而楚人之多才乎?”這話評價屈原及其作品頗為簡括、愜當。《辨騷篇》末又說:“不有屈原,豈見《離騷》?”就是這樣首次論定了屈原及其作品在文學史上的位置。
當然,提起最初對於屈原及其作品有深刻的認識,而給以很高的評價的,我們不會忘記首先為屈原作傳記的司馬遷。章炳麟《檢論》說:“《楚辭》傳本非一,然淮南王安為《離騷傳》,則知定本出於淮南。”又說:“班孟堅引淮南《離騷傳》,文與《屈原列傳》正同,知斯傳非太史自纂也。”儘管司馬遷所據《楚辭》祖本及其評價或有出於淮南,他總得加工一番才能作出屈原傳記。《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裡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原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據此可見,劉勰評價屈原主要是從文學史上從文體源流上觀察來的;司馬遷評價屈原是從其人格和風格上觀察得來的;這裡不但論定了《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而且指出了它的特點,是以古見今、以小見大、以近見遠、以物見志的浪漫主義的象徵手法;主要地發見了作者同基於一般人的精神狀態上,而從自己的特殊的遭遇裡,鍛鍊了發展了而自成其崇高的偉大的心靈;發見了作者的生平人格和作品風格的完整、有機、訴合無間,賦予了作品以不朽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