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腦力王國

    少表揚 多鼓勵 少批評 多評價

    智商平平的孩子一樣能成才,學會開發孩子智商,掌握學習技巧,讓孩子感覺學習是一種樂趣。

    學習認知

    每個孩子從小內心都有自己的需求,都有自己的願望,都有自己的夢想,可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或者因為父母錯誤的“愛”,或者因為父母的期待,或者因為老師或父母的打擊,原因林林總總,但最終的結果是,孩子越長越大,可是夢想越來越少,甚至很多的孩子直接告訴你,我沒有夢想。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助孩子找回夢想,給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

    怎樣幫孩子找回夢想呢?首先是和孩子建立和諧的關係,面對不同的孩子,找到他們夢想丟失的原因,對症下藥。一件真實的事情講給大家聽一下,我曾經諮詢過一個孩子,他特別喜歡書法,理想就是當書法家。我見過這個孩子寫的字, 筆力遒勁,形神兼備,寫得真不錯。

    他在一次做作業時,突然來了寫字的雅興, 耽誤了寫作業。 媽媽發現後特別氣憤, 當場打了孩子, 並把孩子寫的字撕得粉碎,還說字寫的再好也沒有什麼用。 受刺激後,孩子就不學書法了,無論父母怎麼勸說,孩子就是不去。

    在他媽媽的央求下,我假裝到他家去做客,對孩子說:“我曾經看過你寫的字, 特別漂亮, 我的諮詢室佈置好了,就缺一個匾額, 我想跟你求一幅字做匾額,你能忍痛割愛送給我一幅嗎?”

    孩子聽了以後,既驚訝又大方地說:“真的嗎?可以!”

    這個孩子沒想到我這麼看重他的字,感覺既意外又驚喜,這讓他特別有價值感。

    孩子選了一幅最滿意的字送給了我,“老師,你知道嗎?我被媽媽打擊得在寫字上一點自信都沒了,都準備放棄了。”

    我驚訝地說:“是嗎?放棄太可惜了。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很多次打擊, 但是什麼也代替不了堅持的力量。

    臨走時, 我對他說:“過年的時候, 你要送給我一幅字, 我要把它掛在家裡。”這個孩子欣然接受了。這個要求讓他得到了一種認可, 也給了他堅持夢想的動力。

    父母在孩子追夢的路上,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更不要因為孩子一時成績不好, 就用破壞性的語言批評孩子, 或用過激的行為傷害孩子, 打碎他們的夢想,摧毀孩子上進的心。

    有夢想不容易,堅持夢想更難。有夢想的孩子, 學習才有內驅力。所以無論孩子擁有什麼樣的夢想,我們都有責任保護孩子的夢想,如果一不小心弄丟了孩子的夢想,我們也要想辦法幫他們找回來。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9年義務教育的框架,而在個人的身邊,反而是從小調皮不學習的孩子現在更事業有成,很多同齡與我一個學校學習好的很多同學,目前依然做穩定的工作,過著穩定的生活,雖然知識儲備很多,但對於目前社會的需求非常小。

    第二,傾聽孩子的夢想

    孩子慢慢長大了,當他興致勃勃的告訴我們他的夢想時,我們總會從現實出發,找出n個理由打擊他,讓他覺得自己的夢想很可笑,很荒唐。

    於是乎,孩子們不敢再有夢想也不願再有夢想。於是日子和學習,甚至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變得毫無意義和價值;於是再也沒有絲毫的動力去做這些毫無意義和價值的事情。

    不知道朋友們是否記得,當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有許多夢想,這些夢想讓人覺得多而滑稽。但是我們都會很慷慨的讚美孩子,甚至還會給孩子擁抱。

    父母的認可和讚美讓孩子內心充滿了力量,他甚至覺得一覺醒來自己可能真的就會擁有夢想的一切。

    簡單的比較可以讓我們清晰的看到,我們的態度對孩子們成長的重要。所以當孩子有夢想並且想要告訴我們時,我們要積極的去傾聽。

    因為傾聽就是對孩子的尊重、認可和支援。孩子會在我們的傾聽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力量。

    第三,幫助孩子仔細思考自己的夢想。

    問問自己:

    1、我為什麼有這樣的夢想? ?要如何預備自己,才能實現夢想?

    2、如果我有能力貢獻社會,我會選擇做什麼?

    3、實現我的夢想,別人能得到好處嗎?

    4、對我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的事?能不犧牲我認為是最重要的事而同時實現夢想嗎?

    孩子有了夢想,就有了行動的方向,就有了源源不斷的為夢想而奮鬥的力量。愛因斯坦曾說:人因夢想而偉大!

  • 2 # 成都丶小文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培養孩子做題細緻的習慣

    家長要有充分的耐心

    定製學習計劃 嚴格執行

    利用孩子的興趣愛好

    慣竊孩子時間觀念

    以物質獎勵為主,口頭表揚為輔

    不能欺騙孩子

  • 3 # 陽光語言矯正師

    為了激勵孩子努力上進,很多父母都用這些話,嚇唬過孩子:

    “開學了,你的好日子到頭了”、“快考試了,你的小夾板得緊緊了啊”、“你給我緊張起來,馬上就要模擬考試了”、“今天是高考倒計時52天,你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了啊”。

    還有更刺激的,更打擊的話:

    “兒子全家後半輩子幸福都掌握在你手裡了”、“考不上大學,你將來就是磨道的驢,聽別人吆喝了”、“沒有高學歷,將來別說自立生存,你連被壓榨剩餘價值和被權勢階層欺負的資格都沒有了”,“不好好學習,將來別人花前月下,你花下月錢,連別人壁咚的牆都是你砌的”。

    父母不該這樣開玩笑

    有位家長碩士學歷,算是很懂教育的人了,也是一位很負責人的媽媽,特別期望孩子成才,信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期望孩子改變命運的最大寄託,都放在教育上。

    兒子小學開學第一天,她送孩子去學校,孩子揹著新書包,意氣風發地跟在媽媽身旁,看著什麼都挺新鮮,走到校門口時,媽媽語重心長的摸著兒子的頭,開玩笑的說,“寶貝兒,你的好日子到頭了”,孩子嚇一跳,不由得“啊”的一聲,小臉兒刷的拉下來,看著校門不敢進。

    旁邊的老師看到,趕緊笑著蹲下來安慰孩子,“哪有那麼嚇人,媽媽和你開玩笑呢,你的好日子剛剛開始,那麼多新的小朋友等你去認識呢”。

    為什麼父母愛用負面語言激勵孩子

    媽媽說錯話了嗎?我不敢否定,因為所有過來人都認為,上學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從幼兒園開始,各種學習壓力擺在眼前,成為負擔。到了小學,競爭壓力無處不在,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課後班,週而復始地圍著磨盤轉。

    細細想來,不僅僅是媽媽故意嚇唬孩子,而是整個大環境在逼迫家長,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錯一步,步步錯,頂尖的教育是稀缺資源,競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每一步都是對家長的恐嚇。

    可是事實證明,這種以毒攻毒恐嚇式的鼓勵,不會有任何動力,因為它不是正能量,就不會產生共鳴,日積月累這些話只能稱為讓孩子產生厭惡心理和負面情緒,最後形成“破窗效應”,讓孩子的動力開倒車。

    激勵孩子一定要避開的思想觀念:

    1、不要用情感去要挾,因為學習是責任,親情不該成為籌碼。

    2、不要用物質去交換,因為學習的意義和責任不該量化。

    3、不要用負面語言去刺激,這讓學習的負擔越來越重。

    讓學習的動力自然生長,讓Sunny雨露無聲潤澤,從一開始,就不要做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住感到害怕時,你會給誰打電話?